由郭林林所撰的《福州平原》描述的核心是大山王国福建境内为数不多的沿海平原地区,范围几乎涵盖福州全境(罗源除外),这片区域是人类的生产生活基地,占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全书为了突出此地的这一特点,故以“福州平原”为书名。全书将该地区整体上“枕山、襟江、面海”的地貌形态清晰地呈现出来,并展示了这里海岸曲折、岛屿众多、海蚀地貌发育等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书中进而陈述这个“内外兼修”之地人与自然的关系。区域内有闽江、外向东海,由闽江将福建内陆与海洋连接起来,当地人们“靠水吃水”的生活模式就此启动。身处山多地少之地,人们向江流、海洋讨生活,水运、渔业、海洋贸易……齐头并进,形成极具当地特色的经济发展形式。在这片沿海区域,古闽人、闽越人早已活跃其中,而后,“有福之地”福州逐渐热闹起来,围海迁界、船政局设立、海战、通商口岸开通……一系列历史事件在此发生。此外,地缘优势和对外贸易活动为福州人提供了开眼看世界的机会,一批批进步人士相继诞生,福州人向外闯荡,又使得福州华侨遍布世界各地……这些都是本书重点描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