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物建筑迁移保护 基于水利工程影响下的案例研究
内容
作者简介
朱宇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任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工程分院副院长,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总工程师,ICOMOS中国委员会成员、中国博物馆协会成员、中国建筑师协会成员。参与著作《文化遗产保护100》和《都江堰二王庙震后抢险保护勘察报告》,负责项目曾获20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遗产保护很好奖、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工程特别奖等。
目录
序言
前言
章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水利建设工程的定义
(二)文物古迹的定义
(三)文物建筑的定义
(四)保护工程的定义
(五)保护(Consenrvation)的定义
第二章 国外迁移保护的理论和实践
一、国际文物迁移保护的基本理论
(一)保护概念的哲学基础和基本理念
(二)国际文献中对文物迁移的认识总结
(三)相关国家对文物迁移的保护研究
(四)新的趋势
二、阿斯旺水利工程影响下保护埃及古迹的国际运动
(一)阿斯旺水坝:世界影响的水利工程建设
(二)埃及努比亚古迹保护的国际运动
(三)全球影响:世界遗产保护运动的肇始
三、国外其他因素影响下的文物迁移活动
第三章 国内迁移保护的理论和实践
一、我国文物迁移保护的基本认识
(一)我国现代保护意识的启蒙和发展
(二)我国对文物迁移保护的认识历程
(三)我国文物迁移保护的认识特点
二、我国水利工程影响下的文物迁移实践
(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概况
(二)我国水利建设影响的文物迁移工程实践
(三)水利影响下的文物迁移工程的特点
三、我国其他因素影响下的文物迁移工程
四、文物迁移保护的理论总结
(一)迁移保护(Relocation conservation)方式的必要前提
(二)考虑迁移保护(Relocation conservation)的基本条件
(三)迁移保护的目的
(四)迁移保护(Relocation conservation)的特殊性
五、开展我国文物迁移保护的实践历程总结的必要性
第四章 20世纪50~60年代三门峡水利建设:山西芮城永乐宫建筑群搬迁
一、时代背景
(一)三门峡水利工程建设
(二)20世纪50~60年代的保护思想
(三)永乐宫的历史与建筑概况
二、项目提出与方案论证
(一)项目提出与确立
(二)搬迁方案的研究与论证
三、工程实施
(一)壁画的揭取迁移
(二)古建筑的整体迁移
(三)实验与技术创新
四、工程总结
(一)开创了壁画揭取保护的新技术
(二)总结发展了我国木结构保护维修技术
(三)锻炼形成了一批美术家和古建专家
五、永乐宫迁移工程的影响和评价
(一)保护方面的影响
(二)文物迁移体制方面的影响
第五章 20世纪90年代三峡工程水利建设:重庆云阳张桓侯庙建筑群搬迁
一、时代背景
(一)三峡工程
(二)20世纪80~90年代保护思潮
(三)张桓侯庙历史与建筑概况
二、项目提出与方案论证
(一)项目提出与立项
(二)搬迁方案的研究与论证
三、工程实施
(一)历史环境再造
(二)古建筑的整体迁移
(三)保护理念冲突下的选择
四、工程总结
(一)国际保护理念的影响和实践
(二)保护技术体制的科学建立
(三)市场经济下的保护工程
五、张桓侯庙迁移工程的影响和评价
(一)保护方面的影响
(二)制度方面的影响
第六章 21世纪初南水北调工程水利建设:武当山遇真宫古建筑群搬迁
一、时代背景
(一)南水北调工程
(二)进入21世纪初的我国保护思潮
(三)武当山遇真宫历史与建筑概况
二、项目提出与方案论证
(一)项目提出与立项
(二)搬迁方案的研究与论证
三、工程实施
(一)新的环境——遇真岛的建造
(二)世界纪录的顶升工程
四、工程总结
(一)多种类型保护工程的综合
(二)保护理念和技术的成熟运用
五、遇真宫迁移工程的影响和评价
(一)文物迁移的核心问题——文物环境价值认识的成熟
(二)文物迁移技术路线的革新
(三)遗产展示的新需求与移民政策的不足
第七章 结论
一、文物迁移保护的理论总结
二、永乐宫迁移保护总结
(一)20世纪50~60年代(建国初期)我国的文物保护思潮
(二)永乐宫迁移保护总结
(三)建国初期的水利工程移民制度
三、张桓侯庙迁移保护总结
(一)20世纪80~9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文物保护思潮
(二)张桓侯庙迁移保护总结
(三)三峡工程移民制度的全面创新
四、遇真宫迁移保护总结
(一)21世纪初我国的文物保护思潮
(二)遇真宫迁移保护总结
(三)南水北调工程中国家移民制度的完善与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文物建筑搬迁(Relocation conservation)是一种很好特殊的保护方式,一直以来缺乏系统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客观现实中又存在大量文物建筑搬迁活动,甚至出现所谓“保护性拆除”古建筑的不良现象。其实在我国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中,搬迁文物古迹的现象往往呈数量集中、情况复杂和时间紧迫的特点。如何去认识、运用搬迁保护的方式,一直缺乏完整的理论指导。本书尝试对文物搬迁保护进行理论总结,并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文物建筑搬迁工程的案例,归纳出我国文物搬迁保护的大致历程。本书适合建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等领域的专业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阅读,也可供广大文物保护爱好者阅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物建筑迁移保护 基于水利工程影响下的案例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宇华 著 吕舟 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30533791
开本 B5
页数 2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0000
出版时间 2017-06-01
首版时间 2017-06-01
印刷时间 201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建筑-水利水电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U746.4,TU-87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4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5: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