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柳传志联想管理日记/中国著名企业管理日记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由皮博文编著的《柳传志联想管理日记》一书,真实再现了柳传志如何先后完成联想集团、神州数码、联想投资、融科智地、弘毅投资系列构图的战略决策过程;如何选拔杨元庆、郭为、朱立南、陈国栋、赵令欢五太少帅的用人与培养过程;在成功地解决了接班人问题后,又是如何从实业家成功地转变为投资家的。

内容推荐

《柳传志联想管理日记》:谁不记得当年大大方方地隐退,把自己打出来的天下托付给了年轻后生?谁又能不记得2009年春节的钟声还没有敲响的时候,一个踌躇满志、容光焕发的“大佬”又重出江湖了,他就是柳传志——中国企业界的教父级人物。

20余年,弹指一挥问,世界似乎一下子记住了联想。

40岁创业,历经风雨,人称中国企业界的“教父”。

是疯人狂言,还是大智若愚。

是口若悬河,还是出言谨慎。

是傲然俯瞰业界,还是追求无止境。

柳传志是一个创业的传奇。这个传奇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他领导联想由20万元资金的小公司逐渐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计算机公司,更重要的是,他的传奇故事对许多立志创业的青年人来说,是一种激励。这个传奇让每一个创业青年都可以怀有这样一个希望——如果我足够努力,也可以像柳传志那样地成功。

《柳传志联想管理日记》由皮博文编著。

目录

一月 创业谋略:立意要高,不拿长跑当短跑

 经营意识

 做企业要认清环境

 心怀感恩之心

 第一桶金靠努力

 探索带队伍的规律

 在军队中养成的做事风格

 把嘴皮磨热

 规定了制度,就应实施

 作战有序

 站在他人的角度想

 挑战自我,主动应变

 谦和是一种人生态度

 激励员工,要从多方面入手

 困难无其数,从来不动摇

 勇于承担责任

 尝试研究—下形势

 管理要重视基础

 要理想,但不要理想化

 只要名叫“联想”,无论内外都是一个整体

 一把手应该是德才兼备的人

 鸵鸟理论

 隔级面谈

 做企业要有“结果思维”

 善于总结才能成功

 为人处世,心平气和

 做事三原则

 “小山头”后患无穷

 把目光放到天边

 股权,可以作为激励员工奋斗的杠杆

 伟大者在于管理自己

 常思考、慎行动

二月 资本时代:从导演向制片人转变

 转身为投资家

 复制联想智慧

 草鞋与皮鞋

 金融控股

 产权拐大弯

 “三驾马车”驰骋资本市场

 投资看项目

 给“老虎”插上翅膀

 利益整合,投资如相玉

 铁铜变金银的资本化改造

 联想转向投资的原因

 联想做投资的优势

 巴菲特模式的控股战略

 操盘团队是吸引投资的关键

 取得股东的信任

 “一卖一买”,并非资本运作

 联想资本投资的三角链

 不会投资影视

 并购投资注意节奏

 PE投资有所为有所不为

 海外并购须谨慎

 做投资好比侠客

 事为先,人为重

 联想投资,内外兼得

 投资保护主义越快打破越好

 上市是长期目标

 用投资传播经验

 新视角下的资本平衡术

三月 管理思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管理就是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地方

 既斗争,又有妥协

 公司立的规矩一定要坚持

 把技术变钱

 争取追随者的关键

 管理好你的股东

 企业健康三要素

 “屋顶图”管理理论

 建班子——核心层权威、统一

 定战略——“五步法”保证战略目标

 管理理念的三要素

 要把班子的集体威信树起来

 要建立一支优秀的队伍

 大船结构

 舰队模式

 管理要有“主人意识”

 企业家的意志力最重要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执行是一门艺术

 有的东西是要经常创新,而且要不断调整

 企业的管理能力如同人体的健康一样重要

 管理“三件论”

 业务与权利分开下放

 亲情文化要让位于企业利益

 做企业就是打大坝

 树一面鲜明的旗帜

 学会少摔跟头

 机制的保证非常关键

 经营企业靠的是“王道”而非“霸道

 使命是做操作系统

 基于成本优势的企业管理能力

四月 企业文化:企业的灵魂工程

 企业文化是什么

 “CTlME”文化

 “进取”精神不可缺

 用企业文化留住人

 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

 入模子之说

 坚决不让“关系户”进公司

 团结就能创造奇迹

 企业文化的内核是责任

 求实进取

 时代在变,文化不变

 把员工激励做实

 “精神”是企业之魂

 职业经理人认可公司文化,才会尽心尽力

 言必行,行必果

 诚信成就成功

 把5%的希望变成100%的现实

 企业文化的人文色彩

 将员工个人追求融入企业长远发展之中

 众志成城,把饼做大

 三大纽带之文化纽带

 公司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

 联想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并购,靠文化来磨合

 企业理想要用文化来传达

 增加湿润的空气

 “求实进取”是精神指导

 发动机文化

 身教重于言传

 企业文化需要积累

五月 做对决策: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把握决策中的假设与前提

 做企业就像打桥牌

 退出画面看画

 有些事情是必须做的

 做重大决策时,就应该狠一点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发挥产品技术的优势

 定好底线,不做牺牲品

 “拐大弯”的智慧

 有一眼看到底的本领

 要做能让自己长本事的事

 学会分解目标

 立意高远,创办迈向世界的lT行业

 定好目标,以十年抵百年

 制定战略关键在于摸清基本规律

 做公司等于撞大运

 为最坏情况作准备,向最好情况去努力

 执行战略.想透彻再做决定

 联想实施ERP项目的艰辛

 联想是我的命

 天使投资有别于VC投资

 一年连续6次降价

 整合风险是可控的,联想不会再并购

 悬崖边的舞者

 “蛇吞象”并购lBM·PC

 重掌联想集团帅印的原因

 做小草还是做大树

 把握产业变化的机遇

 相对放权不许“试错”

 不给联想分拆打分

 老大的螺旋

六月 人力工厂: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

 办企业就是管好人

 企业用人不能搞宗派

 联想的用人优势

 企业留住人才需要四个条件

 进入联想就要执行联想的纪律

 “因人设事”的用才战略

 为有才能的人提供平台

 不重苦劳重功劳

 联想最需要三种人才

 把技术变成钱

 合理搭配班子结构

 培养接班人,感情是后盾

 核心领导力:发动机文化

 联想的“三心”标准

 创人力资源知名品牌

 挺进高校寻人才

 入模子之说

 全方位激励

 理解和尊重更能凝聚人心

 在不断做事中磨炼人才

 满足人的成就感

 以人为本,开发人才的潜力

 从“蜡烛”到“蓄电池”的转变

 小企业做事,大企业做人

 要做“自我管理”的指挥者

 把职业经理人变成自己人

 要先想到,才能做到

 不要做被人称“勇气可嘉”事

 “求变”是联想永远不变的主题

 人性化管理,是对人的管理

七月 伯乐相马:选择合适的接班人

 接班人团队的培养

 接班人的标准

 悉心调教,良苦用心

 谁是“联想大家庭”的接班人

 “一匹好马”,十项全能

 要不要“空降军”

 联想历史上职位最高的“空降兵”

 接班人选择深层揭秘

 让人才为企业创富

 建舞台,培养领军人物

 忠诚度的考验——折腾

 在折腾中让人才进步成熟

 奖惩都要有硬指标

 保持企业内部的活力

 折腾是科学的用人机制

 孔雀与老虎

 用行动回答对提拔“年轻人”的质疑

 对管理人员的要求

 曾经局中人:孙宏斌

 “救火队员”:郭为

 不可多得的将才:杨元庆

 好马识途,在赛马中识别好马

 接班人要有主人心态,更要有愿景

 宁肯牺牲一些短期利益,也要培养好接班人

 激励与“鸦片”

 从架构和规则制度上激励接班人

 考官的重要性

 培养好接替自己的人

 办公司就是办人

 项链理论

 “缝鞋垫”与“做西装”

八月 营销策略:企业长青不衰的通途

 让联想走进千家万户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根据市场定价

 先立足本土

 做贸易是权宜之计

 跟踪市场的需要

 茅台酒的质量、二锅头的价格

 成熟市场仍是重点

 “店面为王”的营销理念

 抢在对手前降价

 有一种防守叫进攻

 惠普是我们的老师

 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和销售渠道管理能力

 合作+竞争,比单纯的竞争来得有价值

 强化宣传攻势

 服务品牌化

 有效促销,抢占市场份额

 叫战戴尔

 价格大战

 没必要—上来就找最硬的骨头啃

 渠道为王:放弃直销,做分销代理

 双模式营销

 变不可能为可能

 捆绑式销售

 挑战国外品牌

 “联想1+1”销售模式

 “以上对下”正确的产品定位

 “放长线,钓大鱼”质高价低的销售策略

 竞争中的放大镜原理

 “阳光直通车”的服务营销

 合理价值链的地理布局

九月 品牌光环:民族IT标杆的品牌之路

 “计算所”时期为树立品牌打下了基础

 顾客要用“好货”,不是“国货”

 要珍惜现有的品牌

 目标是百年老店

 打造网络品牌

 借助代言人提升品牌

 创业初期的品牌建设

 品牌战略使联想融入消费者的生活之中

 价廉物美打市场

 引导电脑消费新理念

 缔造梦幻数字生活

 “Legend联想”时期

 “lerIOVO'’时期

 品牌名称升级,从“Legerld”到“Lenovo”

 品牌升级后有得亦有失

 提前结束对lBM标识的使用

 多面出击,提升品牌形象

 签约奥运TOP,赢得国际认可

 与网易深度合作,实现网络推广

 做中国品牌国际化的先行者

 三分品牌,使“联想”品牌形象淡化

 外界评论:缺少品牌核心理念

 “集团化”道路是对是错

 用技术驱动品牌成长

 使高端更高,让低端不低——联想品牌战略

 立体式的品牌推广策略

 品牌保护遭遇侵权瓶颈

 倡导建立品牌联盟

 企业家高调一点,可以提升品牌高度

 联想让ThinkPad更年轻

十月 走向国际:扬帆起航驶向新征程

 名牌效应

 “四快一慢”的国际化战略

 实现国际化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用外国资源服务中国

 传奇+创新

 资本市场:联想与社会的链接场

 国际化的第一步:香港

 并购为万全之策

 并购IBM在于实现国际化

 风险与机遇并存

 并购IBM,收获三样东西

 从“物理并购”到“化学并购”

 瞎子背瘸子

 总部为何设在纽约

 会在美国上市

 国际化如何面对人才流失

 国际化文化冲突

 磨合的关键是高层的磨合

 跨国企业领导人的领导力

 复制中国模式的国际化创新

 要充分发挥本土化优势

 企业将面临国际化人才问题

 国际化亏损的原因

 国际化是要交学费的

 收购要看性价比

 方向对了,不惧路远

 借力奥运,进军全球

 TOP赞助商

 奥运大练兵

 坚定的国际化之路

 竞争与机会

十一月 战略运筹:企业未来发展的整体谋划

 制定战略,愿景引航

 联想不甘心做第四

 战略家存在的重要意义

 制定战略的榜样,微软与英特尔

 仗该怎么打,策略是关键

 跳出困境,再定战略

 不能“懵着打”

 步步逼近战略

 贸工技与技工贸

 让资源为你打工

 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

 由国策想到的:一院两制

 “国有民营”带来的好处

 战略的谋与行

 制定战略,中国企业的竞争力短板

 在跟踪中超越

 新联想的三驾马车齐头并进

 长期的有规模高科技

 让民族产业的大旗屹立不倒

 要让小溪汇聚成大河

 从实际出发,定制发展战略路线

 抓住消费类增长型客户

 移动互联网是一场不得不打的仗

 抢占市场,和iPhone背水一战

 本土势力的“集结号”

 战略同样需要环环相扣

 骨子里就是做大树的人

 稳健才能打出“结实”仗

 先学会分析,再去制定路线

 希望越做越好

十二月 乐于奉献:回馈社会,增强实力

 改革开放未必前途光明

 肩扛社会责任和义务

 经济实力决定尊严

 赞助申奥,积极回馈

 心系汶川,情感天下

 企业家不因被仇视而不平

 支持年轻人创业

 企业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

 公益无小事

 重视见义勇为为社会

 与中国教育事业同行

 企业家应该做好自己的企业

 公益事业不可盲目

 不要将自己的号召力看得过大

 公益不存在功利目的

 做慈善讲策略

 享受财富观点

 不求回报做实事

 财富和获取社会尊敬不成正比

 清白做人,正派经营

 做一个真正的企业家

 企业要为和谐社会做贡献

 回馈社会,才是真富有

 注意自己的消费方式

 把企业1%的利润用于公益

 不要只拧自己的螺丝钉

 企业要种好自己的地

 要拉没有上岸的人

 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让爱心更有力量

 为民族、为国家争光

试读章节

1月1日··经营意识

第一代创业的企业家都把工作当事业来做,而一般领导者只是把自己当作职业经理人,或把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这就有可能出问题,也容易出问题。在基业常青的企业中,怎样让职业经理人把企业当作事业来做,是一个核心问题。

——柳传志语录

★柳氏语录背后的思考

联想是一个企业,是企业就得讲求效益,要获得好的效益就一定要有经营意识。联想是滚雪球式的发展,能从当初20万元的小企业发展到现在将近200亿的资产,靠的就是时刻讲求效益,注重投入与产出。所谓经营意识,其实非常简单,就是要千方百计地提高产出与投入之比。具体一点,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要“开源”,二是要“节流”。开源就是如何利用资源与优势去拓展业务,赚到更多的钱。如利用联想电脑在内地的渠道资源来发展QDI板卡业务,同时利用QDI在海外的销售网络为联想电脑打开和扩展未来的国际市场;节流就是如何节省开支,如双面打印、管理层在外开会中午吃盒饭、西安LTS几十位总经理坐火车来回。在做一些事情时,要时时问自己这事情是不是值得做、是不是该这样做、是不是还有更好的方法。联想之所以能够顺利、稳健地转型和发展,与其有着良好的经营意识是分不开的。

★行动规划之道·企业的经营意识关系着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问题。作为领导者,应当强化企业经营意识,狠抓营销管理。逐步丰富服务内涵。努力提升服务品质。

1月2日··做企业要认清环境

我这个年龄的人,亲身经历过解放后中国所有惊心动魄的场面,我看改革开放30年后的中国和年轻人的看法可能会有很大不同,我会带着历史的比较去看事情。一个挨过饿的人和一个没有挨过饿的人,对一碗红烧肉的感情是迥然不同的。

——柳传志语录

★柳氏语录背后的思考

柳传志认为,企业要发展,周边的环境极为重。几年前,他用“鸡蛋论”通俗地解释说:“一个鸡蛋要孵出小鸡,37.5℃~39℃的温度最适合。那么,40℃或41℃是不是也能孵出小鸡来呢?我想生命力顽强的鸡蛋也能孵出小鸡来,但是到了100℃一定不行了。如果把企业比作鸡蛋,1978年以前可能是100℃,什么鸡蛋也孵不出鸡来。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可能就是45℃,生命力极强的鸡蛋才能孵出来。到1984年联想成立的时候,正好是40℃左右。这个温度是最合适的,也就是办企业最适合的环境,正是在这个环境下,联想才得以成功。

★行动规划之道·一个企业能不能认清环境,处理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决定其能否生死下去的大问题。企业要懂得适应环境,并利用它更好地发展。

1月3日··心怀感恩之心

终我一生,对我影响最大的、我很感谢的,还是邓小平先生。

——柳传志语录

★柳氏语录背后的思考

1967年,柳传志从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毕业,一毕业就遇上了“文革”。谈起“文革”给他带来的影响,他曾用虚度光阴这样的词汇来形容。这是他们那一代人的不幸,但同时又是他的机会。

1984年,柳传志40岁,历史给了他一个人生转机,他和计算所的10位同事一起下海进入了“联想之旅”。这一转折使柳传志成为了改革开放最直接受益、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对于这一切,柳传志感恩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感恩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对我个人来说感受很多,我的人生非常明显地划分为两部分,之前真是有点浑浑噩噩,生活贫困艰苦,没有什么更多的追求,真的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改革开放以后,我觉得每一天都特别充实和愉快,开始有了新的追求,尽管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应该讲充满了幸福感。”所以柳传志说他第一个要感谢的人就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其实,感谢邓小平,应该是柳传志和他那个时代同龄企业家共同的心声。

★行动规划之道·用感恩的心做人、做事。无论做什么事,都能做出一番成就。

1月4日··第一桶金靠努力

我们第一桶金就是靠出卖技术劳力赚的。

——柳传志语录

★柳氏语录背后的思考

柳传志回想其在创业经历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事情,便是1984年创业之初,拿到的20万元投资,却不到一个月就被人骗走了14万元。当时这对柳传志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正是他的坚持和努力最终终于带领大家嫌取了第一桶金。

1985年,柳传志将计算所倪光南主导开发的“汉字系统”带到了公司,这个“汉字系统”就是人们后来所说的“汉卡”。当时电脑大部分都是进口的,全是英文系统,必须装上汉卡才会显示汉字,每台电脑经过改装后利润高达一两万元。联想在6个月内至少销售了100套,赚来的毛利润达40万元左右。

因此,1985年的夏天,公司的人看到了这样一个难忘的场景:在炙热阳光下,柳传志和李勤(现任联想控股常务副总裁)等人忙进忙出,将一堆计算机从大院门口搬进来。柳传志满头大汗,衣服湿透,而李勤把裤子卷到了大腿上,气喘吁吁。回想到这一幕,柳传志感概地说,“我们第一桶金就是靠出卖技术劳力赚的”。

★行动规划之道·企业创业初期是艰难的,创业者必须有不服输、不放弃的毅力。P2-5

序言

创业是很多年轻人都梦寐以求的,他们为了闯出一番事业,辛苦拼搏,每天早出晚归,但真正的创业却远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没有谁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只有经历挫折后成功的企业家,才能够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如果中国要推选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家,那么柳传志一定榜上有名。

柳传志在商业领域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中开创了中国商界的众多第一,对整个中国企业界有着深刻的影响。他的商业贡献可以概括为:产权拐大弯、战略分拆、培养接班人、跨国并购、产业投资、非相关多元化、金融控股等。这些既是中国企业的终极挑战,又是所有企业家的使命。

《中国企业家》杂志曾给予柳传志这样的评价:以“投资家”的身份,不断扩大在商界的影响力,同时让“联想系”军团不断壮大。柳传志赢得了商界的集体推崇,堪称中国企业界的教父。万通董事局主席冯仑在评点中国当代企业家时,就曾高度赞扬柳传志,并称其作为中国的企业领袖,已经可以“把自己的像挂在墙上供人顶礼膜拜”。

《柳传志联想管理日记》一书将柳传志的人生和事业紧紧地联系到一起,客观地记录了他从创业初期的“实业家”到“投资家”的成功蜕变,而这个过程,正是柳传志挑战自己,实现从“IT教父”到“企业教父”转变的全过程。阅读本书后,我们就可以了解柳传志分拆联想时的初衷与思考。在他看来,将联想拆分并非终极目标。虽然老联想一分为二地交出去了,但柳传志并没有因此撒手不管。而是在联想分拆时,就开始着手考虑联想如何跳出产业,走向资本的道路。就此,他这样说:“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在退出联想管理一线后,继续培养人,通过我选的人把联想的基础管理思想,特别是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三要素’等内容传承下去。而做投资是体现这种价值最好的一种方式。”

《柳传志联想管理日记》一书,真实再现了柳传志如何先后完成联想集团、神州数码、联想投资、融科智地、弘毅投资系列构图的战略决策过程;如何选拔杨元庆、郭为、朱立南、陈国栋、赵令欢五大少帅的用人与培养过程;在成功地解决了接班人问题后,又是如何从实业家成功地转变为投资家的。

2004年12月8日,柳传志在商业圈的声望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一天,他代表联想集团在收购IBM PC业务的文件上签字,此举震惊了全世界。收购IBM PC业务,是柳传志在诸多终极挑战中的关键一环。有人曾将“完美”一词用在柳传志身上,对外他谦和、充满自信,从不树敌;对内他坚强、有魄力,在联想的权威不可动摇。

柳传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总是给人一种“朋友”、“很近”的感觉。他勤于思考,乐于总结,而且善于把故事和逻辑编织在一起,说出话来既生动又犀利,三两句话就能把管理心得清楚明白地讲出来。在柳传志的身上,除了有伟大的企业家精神,还有着政治家的谋略,他从不急躁,当遇到强大阻力时,他会主动寻求“拐大弯”。

柳传志在总结自己的经验时说:“我只是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他认为,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或者说与时俱进的能力,是自己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柳传志联想管理日记》一书通过精心整理柳传志做企业二十多年来的精彩语录和精彩分析,让读者首次完全阅读并学习中国当前最项尖的企业教父的做人与做事真经,管理与商道智慧。

书评(媒体评论)

联想已成为首家收购全球驰名品牌的中国国有控股公司,且这样一桩交易引入注目,而且在心理上也意味着一次冒险。

——《金融时报》

柳传志是一个稳健的人,他从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在没有真正搞明白新生事物之前,柳传志的脚是不会轻易迈出的。

——《中国企业家》

柳传志的确有人格魅力,大家都信服他的领导。联想集团在他的领导下创造了中国IT业的奇迹,为中国IT业赢得了尊严,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21世纪经济报道》

立意高远,隐忍以行,审时度势,与政治经济环境和谐共鸣,当是老柳魅力的内核。

——《新京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柳传志联想管理日记/中国著名企业管理日记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皮博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3123086
开本 16开
页数 3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4
出版时间 2011-03-01
首版时间 2011-03-01
印刷时间 2011-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5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426.67
丛书名
印张 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6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