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
内容
作者简介
王柯,1956年生,东京大学学术博士学位,2001年起为神户大学研究生院教授,研究领域为中国传统国家构造和权力合法性问题、近现代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民族与宗教问题、中日关系等。
目录
自序
章 三重的天下: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起源
一、“四海之内”与“九州”:理论上的“天下”与现实中的“天下”
二、“内服”与“外服”:阶级制“天下”的成立
三、“中国”与“四夷”:统一之“天下”的有机构成
结论
第二章 文明论的华夷观:中国民族思想的起源
一、“华夏”与蛮、夷、戎、狄:是民族还是文明共同体
二、“四夷”与“礼”:民族歧视的构造
三、走向“中原”之路:以文化为渠道的民族膨胀
四、“天下”与“德”: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基础
结论
第三章 万里长城的内外:成立时期的中华帝国与夷狄
一、秦帝国的“属邦”
二、汉帝国的外臣与内属
三、从“兄弟之国”到“臣国”
四、儒教与夷狄
结论
第四章 分治与同化:五胡十六国时代胡人政权的中华王朝思想
一、从单于到皇帝—胡人社会在政治制度上的变化
二、从夷狄到华夏:胡人在文化与民族特征上的变化
三、从游牧到农耕:胡人社会经济模式的变化
结论
第五章 多重的帝国与多元的帝国:唐、辽、元的国家和民族
一、羁縻与和亲:唐代的羁縻府州制度
二、一国两制与两国一家:辽代的南北面官制度
三、中国化与二都制:元代的政治构造
结论
第六章 大一统帝国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元、明、清的土司制度
一、国家主权与土司、土官
二、土司地区的“中国化”
三、“改土归流”与清王朝的“华夷”认识
结论
第七章 在中华与“乌玛”之间:藩部体制与维吾尔社会统治体系
一、从“招服”到征服:清王朝统治维吾尔社会的开始
二、维吾尔社会与伯克制:清王朝的间接统治
三、满人盟主之臣民:藩部体制下的维吾尔社会
四、和卓的“圣战”:民族隔离政策的危机
结论
第八章 国际政治背景下的新疆建省:多民族近代国家建设的尝试
一、收复新疆的背景:19世纪后期英俄势力的入侵
二、“塞防论”与“海防论”:近代国际政治与领土
三、废除间接统治政策:从藩部之民到国家之民
结论
第九章 构筑“中华民族国家”:西方国民国家理论在近代中国的实践
一、“驱除鞑虏”:“中华”在近代的再认识
二、“五族共和”:向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回归
三、“积极的民族主义”:大中华民族时代的开始
四、“民族主义就是国族主义”:国民国家思想的实践
结论
第十章 从“民族自决”到“民族自治”: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诞生
一、共产国际指导的“民族自决”与“联邦制”(1922—1937年)
二、帝国主义侵略与“民族自决论”的质变(1937—1945年)
三、否定“联邦制”与“民族区域自治”的确立(1946—1949年)
结论
结语 民族与国家: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系谱
征引文献
内容推荐
本书为王柯教授探讨中国民族与国家思想系列著作之一,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初版,原名《民族与国家--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系谱》,2014增订更名为《中国,从天下到民族国家》,以更清楚地表达作者对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历史演变规律的思考。作者写作本书的目的在于说明中国为什么一定坚持多民族国家的构造形式,也就是要探讨多民族国家构造为什么对于中国具有如此大的魅力。本书内容包括"三重的天下: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起源""文明论的夷夏观:中国民族思想的起源""万里长城的内外:成立时期的中华帝国与夷狄""多重的帝国和多元的帝国:唐辽元的国家与民族"等10章,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的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而不是所谓汉族这个中国优选民族集团后来的主观的肆意解释;周边的民族集团也是让中国走向多民族统一国家的主体。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王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161672
开本 32开
页数 34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19000
出版时间 2020-1
首版时间 2020-03-01
印刷时间 2020-01-1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8,D691.72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59.00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0: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