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叙述了19-20世纪的流感流行史,讲述了医疗部门如何为描述流感的临床特征而努力;铁路和日益发达的交通如何加速了病毒的传播;电报的发明以及新的大众媒体传播如何放大恐惧,引发公众的轰动反应;专利医药行业是如何利用消费者的恐惧的;以及人类对疾病的恐惧是如何渗透到维多利亚文化中去的。流感几乎成了这一时期人类社会和文化焦虑的晴雨表,对经济衰退、技术发展、城市化和社会退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本书,可以更好地应对正在发生以及未来可能会面临的挑战。
图书 | 流感大历史(一部瘟疫启示录)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叙述了19-20世纪的流感流行史,讲述了医疗部门如何为描述流感的临床特征而努力;铁路和日益发达的交通如何加速了病毒的传播;电报的发明以及新的大众媒体传播如何放大恐惧,引发公众的轰动反应;专利医药行业是如何利用消费者的恐惧的;以及人类对疾病的恐惧是如何渗透到维多利亚文化中去的。流感几乎成了这一时期人类社会和文化焦虑的晴雨表,对经济衰退、技术发展、城市化和社会退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本书,可以更好地应对正在发生以及未来可能会面临的挑战。 作者简介 马克·霍尼斯鲍姆(MARK HONIGSBAUM),英国作家、医学史学者。现任英国伦敦大学城市学院(City University, London)讲师,曾执教于伦敦玛丽女王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医学史;也曾经担任《观察家报》首席记者,并为《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等知名报刊供稿。1996年,他在BBC的调查报道入围英国皇家电视协会奖最佳实事纪录片奖。 他著有多部医学史作品,包括《人类大瘟疫:一个世纪以来的全球性流行病》《全球大流感史:死亡、恐慌和歇斯底里,1830—1920》《热病之旅:探寻治疗疟疾之路》《与恩扎一起生活:被遗忘的英国故事和1918年流感大流行》(2009年被提名为英国皇家学会的年度科学图书)等。他的写作兼具记者的敏锐观察、作家的戏剧冲突与学者的深邃洞见。 目录 引言:流行病中的斯芬克斯 第一章:前现代的流感 第二章:一场由电报引发的疫情:新闻、轰动效应和科学 第三章:“一种难以形容的恐惧”:流感、神经质与精神病 第四章:恶魔和脱离了肉体的灵魂:流感、男性气概以及世纪末的哥特式作品 第五章:“死神现在很忙”:流感、名人与痛苦 第六章:“无所不在的恐惧感”: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班牙流感和诺思克利夫的报纸 第七章:“被遗忘的”大流行:流感、创伤和现代记忆 第八章:启示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序言 2020年,一场袭遍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我们不得不再次审视人类自身应对新发传染病的能力。当我们回首历史, 19世纪末,工业革命带领人类进入全新时代,经济文化空前发展,犹如凡尔纳的《八十天环游地球》中所描绘的场景,环球旅行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医学领域,随着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人类逐渐揭开了一张又一张传染 人们对于流感的流行感到束手无措。当时流感在科学技术最为先进的、城市化最为发达的欧美各国肆意流行。当时所有的卫生措施似乎对流感并不能起到阻止传播的作用。直到国家的首脑和王室成员都发生感染,甚至病亡时 当人们认识到流感是由一种病毒引起的,并且成功从猪身上分离出第一株流感病毒时,已经是1930年了。1935年,随着世界上首支流感疫苗诞生,流感才开始有了真正有效的预防手段。此后,虽然流感病毒依旧通过其极强的 直到2019年末,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才让大家意识到,“狼”终于来了。 而此时,英国作家马克· 回顾这段历史,或许可以让我们认识到人类的发展历史始终是和传染病纠缠在一起的。人类虽为地球上的特殊生物种群,但也不可能离开微生物而独立存在,而微生物作为绝大多数传染病的致病原也不可能被人类彻底消灭。 我们既不应该过于自信,认为人类已经具有征服所有传染病的能力,也不应该过于悲观,认为新的传染病会征服人类。面对传染病,多了解一点传染病的历史,我们将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待现在正在流行的这场传染病。虽然 张文宏王新宇 2020年岁末于上海 导语 本书作者马克·霍尼斯鲍姆长于书写历史细节,在这本详细叙述了19-20世纪共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流感流行史著作中,读者可以看到一场全球性传染病带给个人、国家和社会的复杂而深刻的影响。它带来的并不仅仅是成千上万的死亡人数,还有难以磨灭的集体记忆与情感共鸣。个体的叙述和集体的记忆交织呈现,只有亲历者才能明白这场大流行带来的巨变。 面对一场未知的传染病,人类要如何应对?如何警惕“科普”变传谣?又如何避免从“傲慢”的陷阱中爬出,却掉入“恐慌”的深渊?阅读本书,我们也许可以从中找出答案。 精彩页 1732年秋,一场猛烈的瘟热横扫德国和荷兰,并于12月底抵达不列颠群岛。次年1月的前三周,伦敦的死亡率是1588年鼠疫以来最高的。12月初,瘟热已经蔓延到德文郡和康沃尔郡,当月中旬,它到达了普利茅斯,外科医生约翰·赫克萨姆(John Huxham)称其为“我记忆中最具传染性的流行病”:没有一个家庭不受影响。乞丐的小屋和贵族的宫殿都同样难逃它的侵袭。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年老还是年幼,无论是强壮还是孱弱,都难逃同样的命运。 由于对这场流行病很感兴趣,赫克萨姆仔细记录了其症状,指出尽管它很像是“由感冒引起的”,事实证明这种瘟热更加危险,伴有发烧、发冷和“剧烈咳嗽”。他提到,患者普遍会有“剧烈的”头痛以及背部和肺部疼痛,还会大量出汗,而且“普遍会感到乏力和头晕”。几乎没有人能逃过这一流行病,但赫克萨姆观察到,尽管发病率很高,但瘟热“只对少数人是致命的”,主要的受害者是婴儿和老年人。另一位观察者、苏格兰数学家约翰·阿巴思诺特(John Arbuthnot)也对这种“值得注意的”症状印象深刻,他注意到,除了赫克萨姆所描述的咳嗽和神经性疼痛之外,这种疾病还会造成“食欲不振和精神萎靡,其程度与疾病的严重性和持续时间很不成比例”。 赫克萨姆和阿巴思诺特描述的流行病是什么,它和我们今天所说的流感是一样的吗?答案是,我们不得而知。在他们写作的时候,还没有病毒分析或聚合酶链反应测试,虽然赫克萨姆建议在发热开始时放血,但他并没有想到要留存血样以备将来的血清学检测。即使是一个世纪之后,医学也无法更好地区分某种流行性瘟热与另一种流行性瘟热,更不用说预测这种流行病的病因了。 然而,西德纳姆学会(Sydenham Society)的杰出人物、肺结核病专家西奥菲勒斯·汤普森(Theophilus Thompson)在其1852年的著作中写道,他很有信心能够回顾式地“解读”赫克萨姆和阿巴思诺特对1732-1733年那场流行病的描述,他把他们的报告纳入他的《流感编年史》(Annals of Influenza),这是一份追溯到1510年的流感流行的综合年表。虽然承认流感的症候和流行病学特征在不同的暴发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但汤普森认为“流感的稳定性和不变性不受民族习惯的影响”: 在本书所涵盖的时期内,我国饮食结构的变化已经对人们抵抗疾病的能力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不过,就流感而言,这些变化并没有产生任何明显的影响。 结果是,用汤普森的话来说,虽然有关流感的讲述“不容易获得……有时……隐藏在主要探讨其他主题的书中”,尽管医疗记录经常充斥着“错误的、不完美的观察”,他却能够“准确地勾勒出原来的观察者所描绘出来的流感的景象”。 像先前和后来的许多历史流行病学家一样,汤普森并不认为他对流感病因和发病机理的无知是方法论上的问题。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流感大历史(一部瘟疫启示录)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马克·霍尼斯鲍姆 |
译者 | 译者:马百亮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格致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323198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5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3 |
出版时间 | 2021-01-01 |
首版时间 | 2021-01-01 |
印刷时间 | 2021-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内科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96 |
CIP核字 | 2020254299 |
中图分类号 | R511.7-091 |
丛书名 | |
印张 | 1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52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