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伤寒杂病论读本(1-4) |
内容 | 作者简介 黄竹斋(1886—1960),字维翰,原名谦,字吉,晚号中南山人、诚中子。陕西西安人,原籍临潼。幼家贫,随父以打铁为生,长面发奋攻读经史、天文、历算、医学等。 目录 校订伤寒杂病论序 引用参考书目 医圣张仲景像 伤寒杂病论目录(原目录) 卷之一·论集 卷之一·论脉 卷之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卷之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卷之四·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卷之五·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卷之五·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卷之六·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卷之六·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卷之六·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卷之七·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 内容推荐 本书为古籍影印本,底本为黄竹斋先生在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整理印行的《伤寒杂病论读本》。该书由章炳麟题签,书前书后有黄竹斋先生的印章。书宽16厘米,长28.5厘米,共分4册,为大字铅活字印刷,繁体竖排,内文白纸,封皮棕色纸(类牛皮纸),线装,印刷精美,装帧古朴。黄氏自1923年前即搜罗众论为“一以贯之”之《伤寒杂病论集注》(首刊于1926年),后经增删修订,于1934年再版时“适获湖南刘仲迈古本《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将其脉证佚方,及订误各条,依次附列,以资考证”。(《集注·凡例》)由于仲景之书,“虽经历代医家整理,增删订正,仍未能窥知全貌”。自获古本之后,千古存疑,得以冰释,乃殚精竭虑,孜孜研求,复因坊间缺乏《伤寒》《金匮》善本,遂以宋本《伤寒论》、《医统正脉》本《金匮要略》为底本,参考诸书,以及当时新发现的湘古本,白云阁本等予以考核校订,正讹补脱,编成《伤寒杂病论读本》。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伤寒杂病论读本(1-4)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东汉]张仲景,[清]黄竹斋,黄小龙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75916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70 |
版次 | 1 |
装订 | 其他 |
字数 | 107000 |
出版时间 | 2020-05-01 |
首版时间 | 2020-05-01 |
印刷时间 | 2020-05-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基础医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22.1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30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