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传统中国日常生活中的协商(中古契约研究)/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抓住中国古代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协商与契约”这一中心主题,揭示了中国中古时代官府、百姓、鬼神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这三者相互协商、讨价还价并在这种角力中共存的社会过程,展现了中古时代社会变革的某些侧面:老百姓互相协商并订立契约,是为“现世契约”;老百姓与神鬼之间的协商与契约(买地券),是为“冥世契约”,即“幽契”或“阴契”。官府对待老百姓所使用之现世契约的态度与政策前后历有变化,反映了所谓朝廷“政法”与民问“私契”从对立、并存到契合的演变过程;冥世契约则不仅反映出老百姓对死后世界的看法,还折射出冥府、鬼律与阳世官府、官法之间的对应关系。
作者简介
韩森,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著名汉学家。韩森在耶鲁大学教授中国史和世界史已有三十余年,并在中国出版了多部著作。近年来,她主要关注公元1000年左右世界各地区的相互联系与交往。韩森曾多次到中国参加教学和研究活动,并在中国各地旅行。为了写作《公元1000年:全球化的开端》,她游历了大约二十个国家,并在厦门大学、伯明翰大学和法兰西公学院担任访问学者。这些经历使她对世界各地的历史和文化有深切的认识和理解。
目录
译者的话
致谢
第一章 为什么要研究契约
一 踏入契约研究之门
二 研究界定
三 契约反映了什么
第一部分 现世契约
第二章 官府勉强承认私契
一 唐律
二 吐鲁番文书
三 地契
四 放高利贷者左憧熹的墓
五 商业契约
六 官府干预民间纠纷
七 结语
第三章 官府承认契约
一 文学作品中的契约
二 吐蕃统治下的敦煌
三 敦煌以外的地契
四 遇赦不除
五 放妻文书
六 习书中的契约
七 契约和地方官府
八 契税制度
九 过渡中的契约
第四章 官府征收契税时期
一 官府努力征收契税
二 知县黄与谢知府家族的斗争
三 《名公书判清明集》
四 平民百姓的法律知识
五 有争议的婚约
六 离婚纠纷
七 推翻不正当交易所使用的契约
八 徽州土地契约
九 结语
第五章 蒙古统治时期及其以后的契约
一 郑胜一之死
二 类书里的契约样式
三 元剧中的契约
四 非汉文文献中的契约
第二部分 冥世契约
第六章 买地券
一 最早的买地券
二 组织性道教的兴起
三 掘地之险
四 最常见的买地券
五 《地理新书》
六 随葬品
七 盗葬
八 丧葬如仪
第七章 阴间的法司
一 早期道教的观点
二 佛教的看法
三 其他记载
四 柏人
五 道教的《鬼律》
六 俗世的看法
七 为阴司准备的文书
八 元剧中的阴司
九 再看道教《鬼律》
十 结语
第八章 阴阳两界的法司
附录一 已知买地券
附录二 买地券中的卖主——神衹
征引文献
导语
将现世契约与冥世契约合起来加以讨论,是本书最重要的特点。除了绪论性质的第一章“为什么要研究契约”之外,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即“现世契约”,原文直译为“与人立契”,共有四章,分别考察了唐前中期、唐后期至五代、两宋以及蒙古统治时期契约的使用、形式、官府对待契约的态度与政策以及契约的作用等;第二部分是“冥世契约”,原文直译为“与神立契”,包括三章,主要探讨冥契(买地券)的使用、形式、内容以及人们使用买地券的观念背景及其意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传统中国日常生活中的协商(中古契约研究)/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韩森
译者 译者:鲁西奇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4057112
开本 16开
页数 2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08-05-01
首版时间 2008-05-01
印刷时间 202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404
CIP核字 2008050893
中图分类号 D691.75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2
出版地 江苏
229
155
19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8: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