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汽车业的黄金十年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汽车业:向左走,向右走?新能源汽车会是下一个行业领头羊么?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在细分市场会互相侵蚀么?是什么推动汽车行业的竞争和产品的结构性变化?

全球领先咨询公司的金玉良言,数十年汽车行业的精研经验。博斯公司所著的《汽车业的黄金十年》提出了汽车行业的发展战略,对汽车品牌的提升、车型的选择、国内知名汽车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阐释。

内容推荐

博斯公司所著的《汽车业的黄金十年》结合了中国汽车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汽车行业的发展战略,对汽车品牌的提升、车型的选择、国内知名汽车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阐释。此外,作者们对汽车行业发展史上各种失败企业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最后,《汽车业的黄金十年》还对中国汽车行业的海外发展战略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策略提供了意见。

目录

序言 把握汽车业的黄金十年

第一章 章行业趋势

 引领中国汽车行业的新趋势

 2025年全球的十大发展趋势及其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革新全球汽车行业的中国汽车行业八大趋势

 中国汽车产业:结构调整蓄势待发

 中国的下一轮革命:改变全球汽车产业

 中国汽车整车制造商的新时代——扩展海外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汽车2015年大趋势

 加速增长引擎——如曰中天的印度汽车业

 中国车市,成为老大之后

 汽车业的黄金时代尚未来临

 五条中国汽车的“未来之路”

第二章 发展战略

 提升汽车品牌

 可持续的二手车经销商模式新探索

 非内生式成长

 沃尔沃的出路:速赢,变革与开拓

 中国迎来电动汽车市场的最佳时代

 发展电动车需要集中资源

 北汽:难度极大的命题作文

 以现代汽车为镜,探索发展核心技术能力的成功之路

 中国车企应如何把握并购机会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依然任重道远

 中国SUV厂商的挑战

第三章 企业反思

 给新长安支招

 丰田回归路

 通用为什么倒下了

 我们还能向丰田学什么

 中国本土汽车企业距离世界一流有多远

第四章 走出去、全球化

 中国汽车行业的全球化之路

 无机式全球化:吉利与沃尔沃的跨国之恋

 向日本和韩国车企学习如何进军海外

 中国重塑全球汽车行业模式

试读章节

引领中国汽车行业的新趋势

概述

2009年,中国汽车总销量轻而易举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车辆销售额达到约1 365万辆,比世界第二汽车市场美国多300万辆。中国汽车需求剧增,得益于大力的补贴政策,以及于推动经济发展的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大力减少税收,以及为支持交通运输而对基础设施发展进行的重点投资。2009年的汽车需求持续走高,然而这种良好态势是否能在2010年得到保持和稳定发展,人们持怀疑态度。

几乎没有人期待2010年能重现需求增量41%这一光辉传奇,更多的人在2010年初就质疑汽车需求是否能可持续增长。出乎意料的是,在2010年的前9个月,需求依然十分强劲。事实上,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称,中国的汽车销售额对比去年同期已经增长了36%,总量达到1 314万辆。今年的汽车总销售额预计将超过1 700万辆。

2009年对于中国汽车行业来说,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汽车行业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重组,多家行业引领者都在为了生存而挣扎。在2007年,全球汽车销量达到了一个顶峰,共计售出7 000万辆,随之而来的是连续两年的下滑期,降幅达10%。而率先衰退的是成熟的世界三大市场:北美、西欧和日本。

出乎意料的是,中国市场并没有走下坡路。中国政府已将汽车行业作为经济支柱,因为汽车行业技术含量高,能为国家提供就业机会并吸引投资。因此,中国政府职能机关在刺激汽车行业发展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受全球经济危机冲击,中国汽车产业刺激计划于2009年早期开始实施,用以促进消费需求增长。其措施包括:对发动机排量小于1.6升的车辆减少营业税,同时对汽车下乡期间购买新型客车和微型货车的用户进行补贴。这些政策加速了汽车市场的增长,尤其在中国二三线城市,小型车生产商的销售业绩大幅增长。

不过,当今中国的汽车行业逐渐意识到自己面临的挑战已与几年前大不相同。从需求方面看,如今的中国消费者的选择越发多样化和个性化,且更注重自身需求而非仅仅是家庭需求。同时,汽车需求增长更多的是来自于小城市(三线城市及以下),而非一线的大城市。中国政府也已经推出了更加严格的安全、环境保护和海外投资管理要求。从供给方面来看,几乎每个国际品牌都意识到中国将是它们未来利益的最大来源,并且已经投下重资。此外,中国本地自有品牌也开始进行前所未有的市场争夺战。为了在竞争中取胜,所有这些挑战促使国际和国内品牌转变旧的思维方式,采取新的策略。

根据今年的发展状况,我们可以发现下面的一些新趋势正在推动近期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

·城市经济发展带来可持续需求

·消费者日趋理性,消费偏好也发生变化

·汽车细分市场中超竞争激烈

·为扩大产品分销渠道及销量,进行适宜的品牌创新

·日益关注汽车后市场

·日益加快全球化步伐

城市经济发展带来可持续需求

如前所述,2010年初至今,中国汽车销售额已经比2009年同期增长了36%,且预计全年销售总量将超过1 700万辆。这是一个非常良好的业绩,但同时也明显发现,从4月份开始,增长速度开始降低。这表明汽车销售的增长方式从2009年的爆炸性增长转变为2010年的可持续增长。这一转变得益于中国经济政策的调整,如紧缩信贷和政府投资抑制通货膨胀。此外,2009年经济危机期间政府提供的税收补贴和销售刺激在今年有所削减,而中国汽车购买者对价格十分敏感,因此政府这一举动对消费者影响巨大。

尽管如此,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需求量剧增的市场。至少在未来3年内,中国仍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势头。需求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迅速发展的中小城市。需要注意的是,在可预见的将来,城市化趋势和人均GDP增长仍将继续发展。而这些因素与汽车需求量紧密联系,因此可以预计,中国明年的汽车需求量会持续增加。城市财富聚集无疑是推动汽车销售增长的源泉,而85%,的车辆购买者都是城市居民又验证了这一观点。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这是不可改变的趋势。预计截至2020年,中国将有近2/3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这意味着在10年时间内,城市人口将暴增2亿人。相当于中国每个月都新增加一个人口为150万~200万人的城市!这样看来,中国一直在不问断地进行建设就不难理解了。

消费者日趋理性,消费偏好也发生变化

随着收入的增长,消费者对车辆和市场的需求也在转变,他们期待更吸引人的内容和特征。这一转变也为促进生产者改进产品结构提供了契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大众汽车和通用汽车通过抢占中型轿车、全尺寸轿车和MPV市场赚了个盆满钵满,而且当时的竞争并不激烈。在那样的市场环境中,大众汽车的桑塔纳和别克GL8这类产品收益颇丰——这是旧技术各自占有市场获得丰厚利润的时代。然而,如今的中国不会再有这么容易就获利的市场了。几乎所有的国际汽车品牌都驻扎在中国市场。最近的麦格劳一希尔集团研究报告表明,2009年所售出的很多汽车都是面向低端市场的,享有税收减免政策。因此许多车辆的利润仅仅为每辆100美元。

进入2010年,中国的消费者都希望自己购买的第一辆汽车拥有别出心裁的设计。特别是女性或30岁以下的购买者,追求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并且寻找更个性化的选择。对于他们来说,拥有别致设计感的小轿车和跨界概念车最符合他们的要求。为了迎合新兴中国消费者对时尚和美观的喜好,跨国集团和中国本土的汽车生产商都转变重心,开始着手推出更有活力和时髦的产品。

P2-5

序言

序言 把握汽车业的黄金十年

谢祖墀

博斯公司大中华区董事长

2008年开始蔓延全球的经济危机,部分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全球经济的重心由西向东转移,中国的经济地位也明显上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另一方面,国内消费市场正在不断扩张,数据显示,国内消费总额近年来维持着20%以上的年增长率。中国的汽车产量在过去10年整整增长了6倍,中国汽车行业的就业率也相应地大幅度提高,这主要是由汽车产量的增加带动的,所有中国的汽车生产商都创造了好的业绩。

有美国的商界朋友对我说,他在一生当中见证了美国生活方式的变革,他预测我们也会一起看到中国同样发生这样的变革。他认为有更多的汽车就会有更多的超市,有更多的超市,人们就有理由来购买更多的汽车了,要改善当地的道路,零售业也会带来巨大的变革,最终使得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更加便利和丰富,这是汽车行业对中国的影响。我不认为这种变化一定会在中国发生,但无论如何,汽车业的发展将导致中国社会产生巨大的变化一定是毫无疑问的。

回顾汽车业发展的一百多年历史,在工业化国家,人均收入上升,汽车人均拥有量也随之上升——这种增长是典型的“S曲线”,而非直线。在经济增长的第一阶段,车辆拥有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然而,随着国内生产总值或购买力达到一定高度,以及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汽车销售就会增加。最终,当该国汽车市场趋于饱和,汽车销量也将趋于平稳。但是人均车辆拥有率则提高很多。

即将过去的10年,可以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白银10年,这10年间中国汽车行业的年产销量由200万辆,达到2010年的1 800万辆。无论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也无论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由原来的自行车社会快速踏上了汽车社会的快车道——这10年间不仅中国汽车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社会也因为汽车行业的发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中国制造很多,但是很少有中国创造,中国的品牌仍然处于襁褓之中。最近,各家自主品牌加快向高端市场进军,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自主品牌在努力向上行,合资品牌也将努力向上看,两大阵容真正开始了直接的竞争。这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一个新时代的开始。美联储经济学家爱德华。波利斯哥特预测,2020年中国汽车产销将超过4 000万辆,未来的10年,还将是中国汽车业的黄金10年。

记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提出“世界是平的”,这让许多商人认为他们可以在世界各地采用同一个商业模式。但是,IESE商学院全球战略教授潘卡·盖莫沃特指出,世界其实并未完全全球化。对待新兴市场,需要能够纳入总体战略的各种战略方案,包括舍去某些市场的决策。汽车制造行业能够获得巨额收入,雇佣数百万员工,往往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制造能力和经济影响力。各国政府也在不断调整或者影响着汽车产品的方方面面和汽车行业的经营方式,包括制定排放规定和安全标准,颁布分销商许可,并且决定关税和当地规则。所以,了解各个市场及其区别就更加重要。

令人鼓舞的是,中国在快速发展的经济体中脱颖而出。在汽车销售总额和生产量方面,中国几乎是俄罗斯、巴西和印度这三个国家的总和。预计到2013年,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将达到80辆/千人。中国的规模和增长潜力决定了中国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13亿人口有相当数量的消费者想购买某种车型,制造商生产出该车型,该车型也将在其他国家市场推出。具体来看,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消费者开始购买小排量汽车和微型车。

中国政府在建设汽车产业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政府要求国外汽车制造商与当地汽车制造商建立合资企业(股份各占一半),但是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不力造成国外汽车制造商的设计和工程创新有可能被剽窃。与此同时,为了应付能源短缺和严重的污染,中国政府正在大力鼓励研发替代能源动力系统,包括电动车和汽油/电动混合动力车。其结果是,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在动力系统方面不断累积实力,他们有可能远远领先其竞争对手。

与印度同行类似,在开发专为新兴市场设计的汽车方面,那些积极进取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已经超过了全球汽车制造商,还有一些中国汽车制造商(如比亚迪)希望成为行业的全球领先者。但是,许多企业也面临人才短缺和缺乏跨国管理经验的难题。这可能会促使他们并购发达国家汽车企业的部分甚至全部资产,或者雇用富有经验的汽车高管。

至于巴西,它是金砖四国中西半球国家的领跑者。巴西人口1.88亿,相对较少,然而,巴西汽车的使用率相对较高:根据《经济学人智库》的数据,每1 000人拥有104辆汽车,这一数字是印度的近10倍。巴西还将是主要的汽车市场。巴西社会经济稳定,社会财富不断累积,金融体系日趋成熟,这将促进农村市场首次购车者的购买意愿,这些消费者更加青睐紧凑型车型。这对于中国的汽车企业来说,同样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俄罗斯拥有1.42亿人口,在金砖四国中人口最少。在四个国家中,俄罗斯的汽车拥有量最高:每1 000人拥有213辆汽车。然而,有研究机构预计:2008年到2013年,未来的销售增长达到平均6.5%——远远超过巴西(2%)、西欧(1.2%)以及日本和韩国(0.2%)。

相比之下,印度拥有11亿人口,但汽车拥有量相对较低,每1 000人只有11辆汽车,所以增长潜力很大。印度市场青睐小型车,同时印度也面临能源短缺以及长期污染的问题,这是外国汽车制造商发展电动车的理想时机。

总之,金砖四国拥有完全不同的市场和行业动态。其他快速发展的经济体也是如此。与此同时,到2018年,快速发展的经济体的汽车拥有量预计将扩大近六倍。

然而,诸如汽车下乡政策的终止、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的退出、北京等城市的限购措施等政策的瞬息万变都会给小排量乘用车和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由此给汽车企业带来的运营风险也不言而喻。

所以,我们希望这部集中了博斯专业团队的力量,在2011年推出的,前瞻未来10年的作品,能够为中国的汽车业的从业人士,相关产业链上的金融、设计、市场和服务人士及时提供有价值和实用的建议,从而帮助他们高效率和低碳环保地开展业务,获得消费者、企业与社会的多赢。

需要指出的是,本书中第一章的部分内容曾发表于:《汽车商业评论》、《中国新时代》、《中国企业家》、《董事会》。第二章的部分内容曾发表于:《董事会》、《中国企业家》、《投资家》、《汽车商业评论》、《第一财经日报》、盖世汽车网、《经理人》、《中国新时代》。第三章的部分内容曾发表于:《中国汽车报》、《中国企业家》、《董事会》、《经理人》。第四章的部分内容曾发表于:《资本时代》、《第一财经日报》、《上海证券报》、《中国新时代》。

此外,我还要向为本书内容作出贡献的艾黎曼(Matt Ericksen)、何德高(Ronald Haddock)、朱利安(John Jullens)、柯涛(Tao Ke)、彭波(Bill Peng)、罗威(Bill Russo)、夏训礼(Sunil Sachan)、史阁威(Vikas Sehgal)、孙毅(Amold Sun)、徐沪初(Ituchu Xu)诸位先生表示诚挚的感谢。本书在写作的同时也参考了新浪网、腾讯网、凤凰网以及以上媒体关于汽车业的一些报道,特此一并致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汽车业的黄金十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博斯公司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3071983
开本 32开
页数 2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1-04-01
首版时间 2011-04-01
印刷时间 201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426.471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10
144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2:2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