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有梦想的孩子不寻常--妈妈导师鲁稚谈平凡与梦想
内容
编辑推荐

《有梦想的孩子不寻常--妈妈导师鲁稚谈平凡与梦想》编著者鲁稚。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培养一个正常的、健康的、快乐的孩子,永远比培养一个“优秀”的、“卓越”的孩子更重要。何况,所谓的优秀和卓越,也只有真正健康的、快乐的孩子才能达到。教育的真谛,不在于改造,而在于发现,不在于灌注进去多少东西,而在于解放人固有的灵性,让他有力量自己成长。

内容推荐

《有梦想的孩子不寻常--妈妈导师鲁稚谈平凡与梦想》编著者鲁稚。

《有梦想的孩子不寻常--妈妈导师鲁稚谈平凡与梦想》内容提要:人的一生,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时时处处离不开导师。做妈妈,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事业,妈妈们更是需要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来帮助自己发现和解决育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妈妈学院”首席导师鲁稚结合自己十余年的教子心得和百万网友的真实经历,倾情推出四部教子力作,旨在提升妈妈们的教子水平,为妈妈们指点迷津,是妈妈们研习教子的必修课。 成龙、成凤是天下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美好期望,但当你的孩子天赋平平、不显山露水时,你该怎么办?平凡不等于平庸,平凡更要会做人,平凡是教育的基础,本书从梦想的角度探讨了平凡孩子的养成,为所有平凡孩子的父母拨开教子迷丛。“别忘了寂寞的山谷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天。”让平凡的孩子绽放自己的美丽。

目录

自 序 有梦想的孩子不寻常

第一章 每个生命都有价值 

第二章 没有绝对的强弱

第三章 既要积极,也要豁达

第四章 等孩子慢慢长大

第五章 悦纳自己 

第六章 快乐的理由

第七章 始终要做好人

第八章 生活是一本大书

第九章 孩子需要朋友

第十章 学会与人相处

第十一章 健康是福

第十二章 玩是有意义的

试读章节

鲁鲁的性格比较随和、散淡。他贪玩,只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其余的则漫不经心,不管它重不重要。考试得了100分也不狂喜,得了70分也不悲伤。第二天要考试了,头天该怎么玩还怎么玩。晚上作业实在做不完,他可以把本子一扔就去睡觉,倒床两秒就发出鼾声。我倒是替他担心:“老师批评怎么办?”“我能怎么办?硬着头皮听呗,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我曾经亲眼看见有孩子因为没戴红领巾不敢进校门的,还有忘了带老师琴求的东西,站在校门外哭的。鲁鲁从来不会。他知道要挨批,还是会硬着头皮进去,最多嘴里嘀咕几旬:“我就知道今天要倒霉。”

鲁鲁是那种有点“死皮赖脸”的人。你骂他“死猪不怕开水烫”,他可能会哈哈笑出来,还问你为什么不说成“死鸡不怕开水烫”或者“死人不怕开水烫”。

朋友的儿子比鲁鲁大一点,明年要升初中了,他瞄准了全市最好的重点中学,志在必得。国庆节我邀请他们全家来玩,朋友说:“不行啊,儿子要复习!”我说,明年才考,还早得很呢,不要把孩子弄得太苦。朋友大呼冤枉,说他们全家都在给孩子减压。

细听她说,才觉得她那孩子,确实太自觉、太刻苦,真的是需要减压了。她曾经安慰儿子,考不上没关系,出凡万块钱就可以上,钱已经准备好了。可儿子说:“交钱进去算什么本事?!我就是要自己考!”他把小学几年的课本都翻出来,把要求背诵的全部拿来背,还让妈妈检查。朋友心疼他,有一篇里背漏了一个字,就没有给他指出。结果儿子很不高兴:“我就知道你不好好检查,我是故意背漏的,就是要看你指不指出来。”朋友说:“这一个字不影响意思,小地方就不要太计较了。”哪知儿子一本正经地说:“小地方不注意,积累多了就是大问题。别人都在复习,考不了比别人高的分,就是因为这些小地方。”朋友竟哑口无言。

记得鲁鲁小时候,还和她儿子一起玩过,看不出特别大的区别,可是几年以后,却完全是两回事了。

我感叹人与人的不同。我说,鲁鲁要是有你儿子一半的努力就好了。朋友说,她儿子要是有鲁鲁一半的洒脱就好了。她有她的担心,我有我的担心,每个孩子不一样,他们的优秀和他们的弱点都各不相同。

所以,没有一种教育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也没有一种教育经验可以原封不动移植到每个孩子身上。世界上的人原本就各不相同,自己的孩子该如何教育,最终还是要自己摸索。没有绝对不好的性格

每天清晨,时间总是在催促声中度过。已经快迟到了,鲁鲁还是慢悠悠的,我不得不冲他暴吼:“快点!快点!别慢悠悠的!”他却冲我一笑:“嘿嘿,俺就是慢悠悠之神!”

好个慢悠悠之神,真是万事不着急,就是天塌下来,他也是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我一度很焦虑,想要把他扭转过来,办法用了不少,奖过、惩过,卡着表督促过……效果也不是没有,在我火烧眉毛般的催促声中,他确实快了不少,但只要我的声音一消失,他又恢复了一贯的慢悠悠。

细想一下,可能这就是基因的力量。我自己就是个慢性子,不仅慢,还胆小、内向,从小学到初中,每学期的“老师鉴定”里都有一条“不敢和坏人坏事做斗争”,这在那个革命的年代,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后来进入体校,在严格管理的集体生活中,身边都是些雷厉风行的教练和同学,我的慢性子似乎也有所改变。但一离开体校,我的老毛病立刻犯了,又变回原来的样子,直到现在,还是慢悠悠的。

我也不打算改了。人的行为很多时候就是个性格问题,不管你喜不喜欢,不管它好不好,性格就是性格,是你终身的烙印,很难改变,甚至是不可改变的。

既然如此,与其恶斗,不如悦纳。慢性子虽然让我少了些风风火火,却也多了些温文尔雅;虽然少做了些具体事情,却多了些思考的时间。身体的节奏之所以放慢,往往是因为思绪在漫游,身体是消极的,精神却是积极的,我们很难说哪一种状态更好。慢性子并不是身体机能的问题,而是精神状态所决定。据说,奥运会的百米之王刘易斯就是个慢性子,而且比较内向,还是个素食主义者。这让我平添了不少信心。

许多事情用不着刻意去改变它。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未必真正懂。现实中我们就常常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好恶强加到孩子身上。

我们总是用自己的好恶去评判一个孩子,将一些原本中性的词染上褒贬色彩。比如‘‘活泼”就是好的,“内向”就不好。这可以理解,现在的社会确实是个喧闹的社会、竞争的社会,我们崇尚开拓进取,追捧“外向型经济”,与之相适应的“外向型人才”也理所当然受到青睐。既然社会是个外向的社会,“内向”之人当然也就处于劣势。这是一般人的逻辑。

各种各样的励志书、成功学也在强化这种观点。专家们似乎都在教导入如何提高表达能力,如何让自己看上去阳光灿烂,否则,面试要搞砸,谈判要搞崩,推销的产品也卖不出去了。再推而广之,连这样一些初级的事情都做不好,你的事业还怎么成功呢?“外向”之重要,可想而知。

曾经有个家长问我,他的孩子性格内向,适不适合去美国留学,因为感觉美国人更喜欢开朗自信的孩子。我觉得很奇怪,难道内向的人就不自信、不开朗吗?外向就等于自信开朗?

很多人总是以外向和内向来评价一个人的意志品质,这其实是误解。性格不等于意志品质,一些看上去很粗犷的人,内心其实脆弱,而一些看上去文弱的人,ra在却很坚韧,不能以他是不是爱说话来衡量他内在力量的强弱。这些误区的形成,是因为人们先就假定了,一个人不说话,一定是他害怕说话,却没有想到,不说话的原因很可能还有不想说话、慎于说话、不屑于说话,等等,有时候

“不说话”反而恰恰是内在强大的表现。

实事求是地说,一个人如果内向到完全不能交际了,那确实是影响生存能力的,确实要不得。但一般的少言寡语,也未见得就是坏事。以我们世俗的“成功”标准来看,很多大人物恰恰不是活泼外向的,反而很沉静。学者、艺术家、科学家中,内向性格更是占绝大多数,因为他们需要思考,深入的思考就必须沉静。即使一个外向的人,也有他内向的一面。内向的人往往有更多的内省,这是他获得智慧的重要途径,也是内向者能得到人更多尊重和信任的原因。

大人物是绝对不能张牙舞爪的。当官当到一定的级别,需要的就不是活泼,而是稳重了。

任何性格都有正反两面,只要不是极端到影响正常生活,每种性格都是应该包容的,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P05-P07

序言

这是一个严酷的世界,孩子们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每个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赢,但怎样才算赢,很多人却并不清楚。

龟兔赛跑,如果比速度,自然兔子领先,但如果比耐力,就很难说了。比赛的场地,是山地,还是沼泽,还是水中,结局都会截然两样。孩子们的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生的竞赛充满着不可掌控的因素,因而,人生的输赢不到最后落幕的那一刻,是无法知晓的,对孩子来说,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只有在未来很久以后才能判断。

一个家长给我写信说:“在中国,平凡的孩子是得不到善待的。学校要求的是分数、纪律、尖子,没有考虑孩子内心的需求与渴望。平凡的孩子注定要在学校经过没有尊严的洗礼。而经过这种洗礼之后,孩子们又会拿这种态度对待同学和社会。”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摧残。

学校是什么?学校是一部机器,是批量制造人力资源的行业,其规模化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个泯灭个性的地方。而我们的孩子,每一个都是活生生的人,每一个都独一无二,都有着各自的生命旅程。当老人们回忆人生的时候,那些丰富多彩的经历,谁和谁会完全相同呢?世界是如此广阔,人生充满无穷的可能性,对于未来,你只能期盼,不可预测,更不可能去精确设计。既然如此,我们又有什么必要按照某种统一的标准去塑造孩子呢?

标准从来不是死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标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牛人,随波逐流很容易失去自己,当你按照流行的标准把孩子培养出来时,也许标准已经变了,你的孩子也就过时。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是走自己的路的人。

何况,我们通常所谓的成功,只是一种功利性的成功,是职位高低、财富多寡这类能够数字化的东西,成功与否外人一目了然。但内心的愉悦和宁静,却只有自己能够感受。

许多教育孩子的故事都是在孩子终于获得某个胜利时戛然而止。这个胜利通常是获得某项比赛大奖,或者进入某个著名学府,或者得到著名人物的青睐。这就像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灰姑娘终于嫁给了王子,故事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但是以后呢?以后是漫长的一生!戴安娜当年嫁给查尔斯的时候,也是像灰姑娘变成王后一样辉煌,让人羡慕。但是最后的结局呢?戴妃死了,王子又娶了老情人。

任何浪漫和美妙都挡不住时间的侵蚀,家长处心积虑,孤注一掷,不惜牺牲孩子童年的欢乐而换来的所谓成功,其实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一个人,一辈子要经历太多的事,在瞬间的成功之后,更多的是不为人知的琐碎的人生,由你自己去过。

美国发生过一个钢琴神童杀死恩师的事,后来法院判定这个神童是得了精神病,不用负法律责任。他的童年是在十分严厉的教育下刻苦学琴度过的。当然,并不是所有这样的孩子都会精神分裂,但至少这是他得病的因素之一。

当年他也辉煌过,也让人羡慕过。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为什么家长们还不警醒呢?说到底,我们太缺乏对人的尊重,对名利之类的东西还是看得太重。或许这又从反面说明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之恶劣,普通人生存的压力太大,人们不得不拼命奋斗。

人都是血肉之躯,人的痛苦和幸福都是有血有肉的,当我们为了某种目的驱使着孩子去拼命奋斗时,实际上是剥夺了他对丰富多彩的生命的体验,剥夺了他对人生的选择权,剥夺了他的快乐和健康,是对他的囚禁和压迫,我们有这个权力吗?而且,即使你有这个权力,你又有能力完成你的伟大理想吗?孩子不是面团,你想揉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在现实中,失败的教育比比皆是。

所以,对于我自己的儿子,我并不打算刻意把他培养成一个名人、伟人,孩子有多大的造化、有多大的福分,那是他自己的事,我只能给他一些基本的东西,有助于他一生平安、一生幸福的东西,这样,哪怕将来没有了我,哪怕他最终不能出人头地,他也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得到快乐、得到力量,得到人生的意义。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培养一个正常的、健康的、快乐的孩子,永远比培养一个“优秀”的、“卓越”的孩子更重要。何况,所谓的优秀和卓越,也只有真正健康的、快乐的孩子才能达到。世界上真正卓越的人只是少数,不管我们的孩子是不是那少数之列,他只要有了健康的身体、健康的人格,只要他有自己的梦想,一直向着那梦想走,他就能成为他想成为的人,他的人生就圆满美好。

那天,电视里介绍袁隆平,一个著名的专家说,袁隆平引领我们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

我说:“中国这么多人,要吃饭,上帝派来了袁隆平。”

儿子说:“上帝派来了李鲁!”

“上帝派你来干什么?”

“吃饭!”

“上帝不派没用的人来。”

“是啊,我就有用啊!没有吃饭的人,种粮食的人也没有用了!”

说得好。施的人固然伟大,受的人也不可或缺,每个人都是上帝派来的,每个人都有存在的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

世界上没有废物,世界上更没有废人。“别忘了寂寞的山谷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天。”每个生命都是珍贵的,不管他漂不漂亮、优不优秀,最终都会绽放,都会散发自己的芳香。

书评(媒体评论)

喜欢她的人品,喜欢她的文字。她用一颗善良的心对待世间万物,用一双睿智的限睛审视这个世界,然后把”真话”告诉世人!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科普剧作家赵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有梦想的孩子不寻常--妈妈导师鲁稚谈平凡与梦想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鲁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1188855
开本 16开
页数 2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5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5: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