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系统而扼要地介绍了中国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详细介绍了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让学生通过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真正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目录

第一讲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第一节 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与危机/1

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与衰落/1

二、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4

三、鸦片战争与中国社会的转变/6

 第二节 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10

一、军事侵略: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10

二、经济侵略:商品倾销、原料掠夺和资本输出/12

三、政治控制:从内政到外交/14

四、文化渗透:传教士、教会与宗教势力/16

 第三节 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17

一、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性农业的发展/17

二、通商口岸与工商业城市的发展/20

三、近代中国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21

第二讲 中国人民的反侵略与反封建斗争

 第一节 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24

一、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24

二、人民群众自发的反侵略斗争/27

 第二节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29

一、洪秀全与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爆发/29

二、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胜利发展/30

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31

四、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失败/33

五、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意义和局限/34

 第三节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36

一、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36

二、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38

第三讲 中国资本主义的艰难历程

 第一节 洋务运动与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42

一、洋务运动/42

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44

 第二节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发展/46

一、甲午战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46

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49

 第三节 国民政府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50

一、抗日战争前资本主义的发展/50

二、战时民族工业的艰难发展/53

三、抗战后官僚垄断资本主义的膨胀与覆灭/55

第四讲 资产阶级的改良与革命

 第一节 维新变法运动/57

一、维新思潮的兴起/57

二、百日维新/60

三、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61

 第二节 清末“新政”与立宪运动/62

一、清末“新政”/62

二、清廷“仿行宪政”/63

三、“国会请愿运动”/64

 第三节 辛亥革命/65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66

二、武昌起义与全国各地的响应/70

三、中华民国的建立/71

四、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与教训/73

 第四节 共和与专制的较量/74

一、袁世凯获得最高权力/74

二、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75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继续奋斗/76

第五讲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79

一、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社会历史条件/79

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85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88

 第二节 中国革命的新面貌V90

一、中国共产党的初期革命活动/90

二、党在大革命的洪流中/93

三、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98

第六讲 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的成立与国民革命的开展/109

一、中国国民党的成立及其不懈斗争/109

二、中国国民党的改组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局面的形成/110

三、北洋军阀混战与国民革命的发展/112

 第二节 广州国民政府的成立与北伐战争/116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与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巩固/116

二、广州国民政府的成立与北伐誓师/116

三、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与北洋军阀的溃败/117

四、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119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与全国政权形式上的统一/121

一、南京政权的建立及其内外政策/121

二、第二次北伐战争与全国政权形式上的统一/123

三、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与新军阀混战/124

 第四节 南京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126

一、政治统治/126

二、军事统治/128

三、经济统治/129

四、思想文化统治/131

五、国民党统治下人民的生活/133

第七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136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136

二、日本帝国主义在殖民区的残暴统治/138

三、中国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的兴起/140

四、国共合作与全国性抗战的开始/143

 第二节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抵御/144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144

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146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147

一、全面抗战路线与持久战方针/147

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发展/148

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149

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150

五、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152

 第四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155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155

二、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157

第八讲 中国命运的抉择与新中国的成立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160

一、战后国际格局与国内形势/160

二、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团结的斗争/161

三、国民党挑起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163

 第二节 国民党统治的危机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165

一、国民党统治的政治经济危机和第二条战线的开辟/165

二、解放区的建设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167

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170

 第三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172

一、战略决战与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172

二、人民政协的召开与新中国的诞生/174

三、中国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经验/176

第九讲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80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180

二、新民主主义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182

三、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186

 第二节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87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国家的工业化建设/187

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89

三、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93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97

第十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及其失误

 第一节 探索中的宝贵成果/201

一、《论十大关系》/201

二、中共八大的历史功绩/202

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203

四、经济建设的成就/204

五、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205

六、外交工作的重大突破/206

 第二节 探索中的曲折/207

一、中国共产党的整风运动/207

二、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207

三、“三面红旗”:初步探索中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208

四、纠“左”的努力和反复/211

五、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开展/213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215

一、意识形态领域的严重“左”倾/215

二、“文化大革命”的几个发展阶段/217

三、“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后罘/218

四、反思与抗争/220

五、中国的1976/221

六、“文化大革命”爆发并延续十年之久的原因/222

第十一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第一节 伟大的历史转折/225

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25

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26

三、拨乱反正的推进和国民经济的调整/227

四、农村改革的突破/228

五、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228

六、外交战略的调整与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230

 第二节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230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纲领的制定/230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231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232

四、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起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加强/232

 第三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234

一、中共十三大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234

二、祖国统一大业的不断推进/234

三、国内外政治风波与新老领导集体的交替/235

四、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236

五、时代主题的明确与外交工作的新进展/237

 第四节 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238

一、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238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240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243

 第五节 面向新世纪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246

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246

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247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变化/247

四、外交工作的突出成就/248

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249

参考书目/252

编后记/25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继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湘潭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281712
开本 16开
页数 2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1
出版时间 2010-02-01
首版时间 2010-02-01
印刷时间 2010-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5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30
184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7:2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