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溥仪秘史(从皇帝到公民的传奇人生)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的身份在沧桑历史中不断变化,由清朝皇帝一变而为紫禁城内徒有尊号的“天子”,二变而为天津日本租界地的寓公,三变而为伪满的傀儡皇帝,四变而为苏联的囚徒,五变而为抚顺监狱里的在押战犯,最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普通公民。本文通过撷取溥仪遗闻轶事,旨在从中了解他传奇性的一生,了解他走过的道路和所经历的曲折的时代。该书作者通过诚实笔耕,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完整的、全面的和真实的溥仪,展示了他所背衬的那个时代的沧桑巨变。

内容推荐

该书以细节还原历史的真实情境,以看似繁琐甚而不无枝蔓的记述展现某段特殊时期历史的鲜活,体验或感悟当事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心态,使历史变成看得见摸得着般丰满,这是优秀史著必备的特点。王庆祥先生从传主溥仪一生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着手,分作“末帝史萃”、“附逆拾零”、“远东审判”、“改造细节”、“非常公民”、“灵性种种”和“手稿解读”七辑,辅以百余幅珍贵历史照片,全方位勾勒出溥仪从皇帝到公民的传奇人生,披露了溥仪一生中许多鲜为人知的掌故轶闻。   值得说明的是,本书曾公开出版过,这次再版在原版基础上进行了大量修订外,还新增加了“灵性种种”和“手稿解读”两辑,对溥仪个人的性情癖好和手稿做了较为集中的展示,以使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传主的一生。

目录

作者寄语

第一辑 末帝史萃

第二辑 附逆拾零

第三辑 远东审判

第四辑 改造细节

第五辑 非常公民

第六辑 灵性种种

第七辑 手稿解读

后记

试读章节

溥仪在“御临幸”活动中使用的卤簿,也由日本关东军一手包揽,让这位“笼中天子”坐在一辆红色汽车里,两侧有四辆配色摩托护卫。可是溥仪不放心,希望能有自己亲信的人混在卤簿行列中,行进期间时时跟在他的身边,或许能壮壮胆吧?遂故意当着日本顾问官的面问亲信随侍李国雄道:“你不也有一辆摩托吗?”伪满建国之初,溥仪买了四辆摩托,其中一辆交给李国雄使用,这事他当然知道。

“是呀!奴才有一辆。”

“那你也骑摩托跟着吧!”

对日本人说来,这或许是个难题,但又说不出反对的理由。当然,从形式看也有点儿妨碍观瞻,李国雄骑的摩托很普通,和那四辆护卫摩托跑在一起颜色不协调,显得不伦不类。然而,日本顾问官并没有提出这类问题,却让卤簿管车人向李国雄问道:

“行车时你若在队列内乱闯乱碰怎么办?”

“怎么会呢?还不至于吧!”

李国雄一边回答一边发动摩托表演了一回,他一会儿全速前进,一会儿又开得很慢,一会儿向左偏,一会儿又向右偏,简直就像耍杂技似的。慢开时能查出辐条有多少根,管车人万没想到溥仪的一名身边奴才竟有如此高超的开车技术,也没有理由阻止他跟随卤簿车队了。

“你能跟随万岁爷外出太好了!要时时当心,如果发现坏人,就开足马力撞他!”颇了解内情的警卫处长佟济煦对李国雄说。

“那当然了!”李国雄也很明白:溥仪“御临幸”时一定要把他带在身边。既是为了防范“反满抗日”的“强人”,也是为了对付居心叵测的日本关东军鬼子。

十四军旗亲授式

1934年4月5日上午10时30分,在伪宫内勤民楼前举行了所谓的“军旗亲授式”。这次被授予军旗的伪军共十二个团,他们是禁卫步兵团,教导步兵第一团、第二团和第三团,“靖安”步兵第一团、第二团,教导队骑兵第一团、第二团和第三团,骑兵第一团、第二团和第三团,“静安”骑兵团。

各团的团长们由伪军政部大臣张景惠率领着,在勤民楼前列开队形,向着承光门致大鞠躬的“最敬礼”。就在这时,身着陆军正装的溥仪走了出来。跟着他转的有代理伪侍从武官长石丸志都磨,伪侍卫官长工藤忠,伪宫内府大臣沈瑞麟,伪掌礼处处长许宝荇。伪军政部最高顾问多田骏也出席陪列。

仪式开始后,由溥仪向各团团长授旗,第一名出列的便是伪禁卫步兵团团长郭文林。军旗有红、蓝、白、黑、黄五种颜色,四边是用金丝线织成的。旗上各团团名是溥仪的“御笔”。旗头是镀金的。

授旗后,溥仪颁发了“优渥的军人敕语”,无非是什么“护国安民,重任在身,凡尔将士,戮力同心”等陈词滥调。

十五正修童子团团旗亲授式

1934年5月7日,伪满正修童子团团旗亲授式在伪宫内府兴运门前的广场上举行。这个以溥杰为名誉总裁的“正修童子团”,是日本殖民主义在毒害我国青少年一代的反动组织,在我国东北各地都设立了分支机构。

5日和6日就开始有一队队童子团在兴运门前“联欢”。到了7日,共有三十一个地方童子团的代表四百三十七人,聚集在兴运门前等待授旗。出席这次亲授式的政要人士有关东军的冈村少将和田代宪兵司令官,还有伪总理大臣郑孝胥和伪军政部大臣张景惠。

上午10时刚过,身穿通常军礼服的溥仪,由伪侍从武官长张海鹏和伪侍卫官长工藤忠陪同来到会场,并登上检阅台亲授团旗。所谓“团旗”,就是每面旗上有一个字,即是该团的名称,如“勇”、“仁”、“智”等,当然是由溥仪亲自命名、亲自题写了。据记载,溥仪是在5月2日挥笔写了这些字的。

授完旗,溥仪照例颁发“敕语”,说什么尔等幼年英发,正当教育伊始,务当各自奋勉,异日成为任使之才、万民表率,以不负朕之厚望。总之千篇一律的一堆套话而已。接着,“童子团联盟理事长”张燕卿致答辞,对“皇帝亲临”好一番恭维、逢迎。

5月10日,各地童子团的代表又在陆军观兵式的式场接受了溥仪的亲阅,并得到了亲阅式纪念品。

这一事实证明:日本殖民主义者早已把并吞我国东北地区的野心,寄托在青少年一代的身上了。

十六“大典观兵式”奉天省警备司令官、陆军上将于芷山任诸兵指挥官,伪军政部宣传委员会委员、陆军少将王之佑任诸兵参谋长。参加受检的伪军总共有二千三百人,他们是禁卫步兵团、“新京”地区警备步兵第四旅、骑兵第一旅和一些代表地方的部队。

溥仪在上午10时出宫,他所经过的兴运路、七马路等街道上,安排了大约五万人“夹道参拜”。到了飞机场,身着陆军正装的溥仪站在观兵台上,一面新制作的“皇帝旗”飘扬着,溥仪用历代皇帝一概不曾使用过的举手礼,检阅不断变幻队形并做出各种操练姿势的伪军,这就是一时之间被宣传为“意气轩昂、殊堪庆幸”的“未曾有之盛况”。

当此之际,溥仪自然也要发布一篇“敕语”,先是表彰“军容严整,朕心甚慰”,继而鼓劲“整军经武,保国卫民,勤哉勉哉!”伪军政部大臣张景惠“奉答”。这次观兵式从上午10时半正式开始,到正午12时结束。

与此同时还举行了新制定的伪军旗和伪勋章的“亲授式”。郑孝胥以下文官、张景惠以下武官,都得到了溥仪亲授的勋章。

十七接待秩父宫

秩父宫雍仁就是日本天皇裕仁的弟弟,1934年6月他作为天皇的代表,为庆祝伪满“实施帝制”而“访满”。这样,他成为溥仪即“康德皇帝”位之后亲自接待的第一个“尊贵客人”。

6月5日,雍仁所乘的专用舰艇驶入大连港。为了接待这位“天皇御弟”,溥仪指令伪宫内府大臣沈瑞麟为委员会长成立了一个接伴委员会会。这天,沈瑞麟陪着关东军司令官菱刈隆专程到大连港“奉迎”。

6月6日晨7时半,雍仁乘专列离开大连,于当日晚6时到长春。其时,通往站前的大街上搭起了高大的“奉迎塔”,插满了三色旗和太阳旗,而站前广场上整齐地排列着由桑名部队长指挥的日军仪仗队。强拉来的学生队伍站在街道两旁,充作夹道欢迎的模样。(P132-135)

序言

东方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就是龙的故乡——中国。然而,在两千年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只有两百多位帝王才被称作“真龙天子”。从这个意义上说,爱新觉罗·溥仪算是中国最后一条“真龙”。

他曾是清朝的末代皇帝,又被东洋的上帝耍弄而沦为侵略者脸上胭脂的历史罪人,最后经过艰苦的改造当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所以,他是这样一条“龙”,一条曾在天空飞翔的天上的“龙”,一条又飞回人间的地上的“龙”,一条死后火化了的“火龙”。

我希望读者能从本文撷取的若干“龙”的鳞片——溥仪遗闻轶事中,了解他传奇性的一生,了解他走过的道路和所经历的曲折的时代。

从1906年溥仪诞生,到2001年李玉琴逝世,这是刚刚过去的一个中国的世纪,是旧的封建帝国向新的社会主义共和国转变的一个世纪,溥仪与他的“后”、“妃”、“贵人”和妻子在这个世纪中的人生沉浮,恰能折射出时代的内涵,也是这个题材所以能够成为世人关注的一个热点之原因,也是本书取材的依据。

中国末代皇帝溥仪以及他的一位“皇后”、一位“皇妃”、两位“贵人”和一位妻子都已离开人世,他们的时代已经结束。然而,本书将让您亲见、亲闻那一段已经逝去的历史。您想知道慈禧太后为什么要让三岁娃娃溥仪继承清朝大统而当上宣统皇帝吗?您想知道溥仪怎样度过了他谜一般的宫廷生活吗?您想知道中国最后一次“皇帝”大婚的盛大场面吗?您想知道末代“皇后”婉容是怎样被逼疯的吗?您想知道末代“皇妃”文绣怎样与“皇帝”打离婚吗?您想知道“祥贵人”谭玉龄怎样被日本人害死的吗?您想知道“福贵人”李玉琴为什么苦等溥仪十三年,却又在丈夫即将特赦时而与其离婚吗?您想知道溥仪特赦后与新婚妻子李淑贤为什么那样恩爱甜蜜吗?您想知道溥仪先后与五位女人共同生活却不能生儿育女的原因吗?您想知道溥仪怎样离开紫禁城,怎样神秘前往天津,后来又怎样出关投敌而在长春当了十四年傀儡皇帝吗?您想知道溥仪这位“皇帝”怎样成为囚徒、罪犯,又怎样在国内外法庭上发表证词并接受审判吗?您想知道溥仪与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康有为、张学良、泰戈尔、梅兰芳、胡适、郭沫若等世界名人的交往吗?您想知道溥仪怎样在文化大革命中死去,又留下了怎样的遗嘱吗?如果您想了解这一切,而把历史的真实和历史的经验教训化作您的知识,为您服务,本书或能给您一个满意的回答。

历史的中国是伟大的文明古国,现代的中国则是腾飞的巨龙。说起这些,我们一定不会忘记绵延两千余年的封建制度,以及那个制度下产生的两百多位帝王。因为古代文明就属于他们代表的时代,而现代腾飞则开始于那个时代的崩溃,其历程迄今还不到一个世纪。

有没有哪位人士的身上,能够折射出最近一个世纪的巨变呢?中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正是唯一的这样的人物。只有他身上沾满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代表人物独有的厚重的历史尘埃,落下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行者们的刀枪剑戟所震落的宫墙碎片,拥有了帝国主义者和军国主义者用飞机、坦克和大炮制造的累累伤痕,同时还饱含了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用理论和实践对之进行身心改造所凝聚的劳动。总之他具有这样的资格,能够表现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能够表现近一个世纪以来历史的巨变、人民的选择和社会的演进。

俄罗斯末代沙皇尼古拉·罗曼诺夫与溥仪有过相似的命运,最后都成为共产党人的阶下囚,但沙皇、亚历桑德拉皇后以及他们的五位子女,还有御医包钦和三名仆从,1918年7月16曰在乌拉尔地区的叶卡捷琳堡被秘密处决。

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1971年10月8日在北京访问时还向毛泽东提出想见见溥仪,当时他并不知道溥仪已在四年前病逝。然而,他回国后还不到四年就被门格斯图领导的革命所推翻,其本人被处死,尸骨于1975年8月27日被秘密埋葬在新总统办公室某一角落下面三米深的地方,十六年之后才因门格斯图总统被推翻而得以重新安葬。

溥仪作为“康德皇帝”的历史结束才两年,印度历史上兴旺一时的阿瓦德王朝在1947年也被推翻了,失去了皇冠、王宫和皇族的一切财产,这个家族的王子和公主们流离失所,最后在一个没有水、没有电的破烂不堪的狩猎场定居,与他们养的二十多条猎狗相依为命,一直生活到今天。

在这个曾经被皇权垄断的世界上,只有溥仪这位中国的末代皇帝幸运,他三度“称帝”又三度被打倒,甚至沦为囚徒,最后竟能走出监狱,成为公民,被人民领袖邀请到家中做客吃饭,还娶了一位美丽而贤慧的杭州姑娘为妻,平静地度过了晚年生活。他的生活变了,思想也变了,这条曾经飞在天上的“真龙天子”,又飞回人间,这本身就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传奇故事。

我自1970年代末开始致力于溥仪生平和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掌握了溥仪身后遗留的数十万字手稿,又查阅了数千卷相关的历史档案,走访了数十位溥仪的亲属、同事等知情人,以空前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撰写并在中国内地、台湾,日本、韩国和英国出版了四十余部相关著作,参与了多部集反映溥仪生平的电影、电视剧和电视专题片的摄制工作。

文史学家、补白大王郑逸梅先生生前看过我的著作,他在一封亲笔信函中写到:“宫闱间事,求其真实,洵非易易,今则天宝当年历历在目,为之钦佩不已。”党史专家、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顾问廖盖隆先生在一篇公开发表的文章中谈到他的看法:“王庆祥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个特殊人物爱新觉罗·溥仪,即研究溥仪怎样从清朝末代皇帝、日本傀儡满洲国皇帝被改造成为一个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专家。”近代史学家、中华书局原总编辑李侃先生读了我的著作以后,也说“受益匪浅”。《文汇读书周报》1990年1月6日头版发表评论,认为我的历史人物传记内含一种“特有的笔法”和“感人的魅力”,“以情入史,以史带情,将传记的主人公完全‘化’入了当时的宫廷生活与社会生活之中”,能够“通过一个人的生涯,自然地拓展出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情、政治、历史、民间世事乃至整个社会概貌”。当然,这其中或有溢美之词,对我来说却是很大的鼓励。

我将继续研究、撰写、出版有关溥仪的著作,真诚希望广大读者从多种关于溥仪生平的传记著作中,可以看到溥仪的日记、书信和诗文等第一手资料,看到溥仪从生到死各个历史时期的珍贵照片。还可以看到坐在清朝皇帝宝座上的溥仪,在天津十里洋场当阔少和寓公的溥仪,在伪满虚假的傀儡皇宫中的溥仪,在伯力当囚徒和在抚顺当战犯的溥仪,在国际法庭上口若悬河发表证词的溥仪,在与领袖人物与社会名流交往中的溥仪,在中国皇族圈里的溥仪和在婚姻家庭中的溥仪。总之,既能够看到作为历史大人物的溥仪,也能够看到作为普通人的溥仪;能够看到作为正面人物的溥仪,也能够看到作为反面人物的溥仪;能够看到社会形象上的溥仪,也能够看到家庭生活中的溥仪;能够看到他发布的“谕旨”、“诏书”和“裁可的奏折”,也能够看到他亲笔所写的日记、诗文、书信和便条等。一句话,我希望通过诚实笔耕,向世人展示一个完整的、全面的和真实的溥仪,展示他所背衬的那个时代的沧桑巨变。

后记

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的身份在沧桑历史中不断变化,由清朝皇帝一变而为紫禁城内徒有尊号的“天子”,二变而为天津日本租界地的寓公,三变而为伪满的傀儡皇帝,四变而为苏联的囚徒,五变而为抚顺监狱中的在押战犯,最后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说溥仪的一生囊括了太多关涉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内容,发生在他身上的每件事,他说过的每句话,他留下的每帧照片,其背后都有一片时代和社会大背景的光影,都有一段非常值得追寻的历史故事。

我从事溥仪研究二十余年,从尘封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档案中,从溥仪留下的百余万字亲笔手稿中,从过世未久的原“福贵人”李玉琴、遗孀李淑贤以及其他亲属、随侍和臣下的访谈口述资料中,积淀了大量极为丰富和生动的溥仪生平资料。本书就是以这些资料为基础在十多年时间里陆续撰写成稿的。名曰“秘史”,就是要把溥仪生平背后的历史故事,特别是那些与国家、民族、时代和社会关联的故事展现出来,希望广大读者从阅读这本书中感受趣味的同时,也感受这位皇帝、傀儡、战犯和公民的真实存在,感受那个已经过去却并非遥远的时代留给世界的遗训。

应该说明的是,这本书的每辑文字中,不但有我依据史料撰写的人物、事件、情节和历史故事,还有介绍时代背景的文字,特别是选用了溥仪本人的一些相关文字,或者是他的日记,或者是他的手稿,目的还是要贯彻我已屡屡提到的原则:让读者感受真实。

还应该说明的是,这本书是在《皇帝证人》(香港《大公报》1985年10至11月间连载)、《皇帝成了公民以后》(《中国建设》中文版1983年连载)、《溥仪,从战犯到去世》(《人民中国》日文版1993年至1994年连载)、《毛泽东与溥仪》以及陆续在许多报刊上发表过和从未刊载过的零散文章之基础上整理而成,虽然成书于今日,实成稿于十多年中间,经历岁月的淘汰,或能立足于史林,那就是笔者最大的愿望

最后还要说明的是,这本书的原本,虽然曾经以《溥仪轶史》为书名,在2002年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但因那本书仅是我以历史顾问身份为电视连续剧《非常公民》提供历史素材而形成的,加之时间仓促,难免不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根据团结出版社编辑朱利国先生的建议,我又增加了较多的史实文字内容,特别是着意选取了与内容紧密相关的溥仪生平照片,从而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企望读者能够亲眼看到发生在20世纪那些历史的“真像”。

作者2007年2月8日于长春 王庆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溥仪秘史(从皇帝到公民的传奇人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庆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142220
开本 16开
页数 5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04
出版时间 2007-06-01
首版时间 2007-06-01
印刷时间 2007-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7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7
丛书名
印张 3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5
168
3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4: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