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周年之雪(杨炼集1982-2014)(精)/标准诗丛
内容
试读章节

地下几尺深,才是那条黄土路。有人趟着土走,像趟着一场没膝的大雪。厚厚的暗黄色,看着都有一种黏度,糊满小腿、踝骨和双脚,令移动不可辨认。你熟悉的坑洼,这儿一处那儿一处。牲口们杂沓的蹄子,颠簸在冰冻的车辙上,跺出硬碰硬的响声。固体的黏。一条黄土路,自西而来,依然以西山为背景,被两行叶子脱尽的毛白杨夹着,直到村口高压线的大铁架子下面,才向右转。你该抄小道回自己的小屋了。左手一簇右手一簇的坟头,有的还压着白纸,而无人认领的,反过来认领你——某个,返回得太晚、又恰逢其时的,刚好赶上证实:毁灭如此确切。黄土的不透明,无所谓折射,是一种静静的反射。地下或空中,遍布齐膝截断的、不可能再次被绊倒的人。没有另一侧,你回到自己眼睛这边。

地下几尺深,才有那片景色。村子曾经存在的景色。“曾经”,一个副词就把一部编年史写完了。数不清的冬天被编进这一个,填入籍贯一栏的:灰暗浑浊的天空,浆死夯实的地平线,分不出年代也无须年代。乌鸦依旧落下,世界漆黑的斑点,永远盘旋,哇哇大叫,爪子抓紧一场白雪。远处也听得见,尖锐的硬壳似的嘴,在麦垄上到处啄着。越冷越啄,越啄,越像那场足以消化一切的饥饿。依旧这样,总有一条干了的水渠,沟底卷着尘土,尽头一台孤零零的水泵,用野兽蹲坐的侧影,勾勒出铸铁的超现实。西北风,一年年吹来,一次性吹遍了每一年,在前景上,摇着一把野树裸露的骨头,一阵颤抖,一生不停颤抖。

这样看,眼前这一大片断壁残垣,才不陌生了?

地下几尺深,房屋还是刚刚建起的。你也掺杂在帮工的邻居们中间,高举一兜灰泥,递上房顶去。砖头,砌成山墙和拐角,一垛一垛红色或灰色。土坯码进墙心,刷层白石灰,就新了。刨光的木梁和椽子,还香呢,弯弯曲曲架起来,托着瓦片,让人想到一条船倒扣在头上,倒着航行。木格子窗户,一股北方风味,也油漆瓦蓝金黄,一片耀眼,真新哪。你还记得,坐在地炉子烘热的土炕上,窗外明晃晃闪着阳光,它多么新。老村子,沉入地下后,终于有机会,重温年轻的过去。

仅仅因为有一个“你”,住过这里,这里才认不出来了。仅仅,因为你的眼睛背后,藏着另一双眼睛,这村子,才像遭到雷击似的一抖,突然自成千上万尘土埋没的村落间,暴露出它独有的面目。好像非具体得有名有姓,死亡才滑不过去。这么说吧,有你,才有这里:有你记忆中一排排屋脊、烟囱、擎着黑鸟窝的枝权,眼前决了口的天空,才泛滥得更猖狂。从没料到,这块堆满过小房子的地皮,被凶猛地夷为一片瓦砾时,竟如此吓人的宽阔。废墟,望不到边时,再次混合成一整块石头的颜色。那遮挡不住的,从地平线一直掷到你脚下。或者说,有这里,因而没有你:你被你目瞪口呆凝望着的一切抹掉了。头脑中响着坍塌声。拆除的铁锤,一个门楼一个门楼、一座宅院一座宅院地沿街砸过来。你的想象,关在每扇门背后,数着磨得雪亮的铲子,把土地平整成什么也没存在过的样子。像此刻这样。一个村子,连同它在地图上的名字,一齐消失。好像为了证明,谁试图记住它谁自己就消失。终于,该说的唯一是,你的这里:你站在断壁残垣间,目睹自己回来,用一丛荒草的形式,紧贴某座无形的炕沿或灶台,钻出来,在夏季,还原成无主的,肆无忌惮地长到齐人高;冬天一片枯黄,倒伏在残雪中,翻开泥土内在的野。是不是又已准备好,把自己交出去?地下几尺深,某个昨天埋着,赤裸裸回避不了。看,就感到身上的根被冻土攥紧。

你不知道别人能看到什么。

怎么可能存在对每个人一模一样的风景?

骨灰瓮,是这个词。你眼里、耳里塞满了这个词。古老的那种,黏土捏的,烧得灰黑浑圆,就成为死亡的艺术。陶器,和土坯墙一样粗糙,盖紧了天空的盖子。只有这个乌云四合的小小世界,鬼魂,还能突围到哪儿去?哪儿也不能,除了向内再向内,打开一把黄白色的灰。你自己的,每个瞬间落下一小撮,积累在骨灰瓮里,画出唯有你能看到的风景。这村子,谁知什么时候被拆了,丢弃在白雪下,你却制止不了,用想象不停重建它。当瓦砾堆上面那片空,与你目光里的空相遇,事物就没有一个表面。石头、钢筋、水泥碎块一一敞开,都无非一种幻象的材料。只有你能看见,村子还在那儿。一张多年前勾画的图纸,泛黄了、发脆了,却没办法抛开。你来,就继续在村子里走过,从事物停不住的表面穿过。摔进独自拥有的风景,犹如摔进一口枯草虚掩的陷阱。别人甚至听不见,你站在他们身边,躯体却正闷声响着,在碎呢。你听不见,村子不知活过几千百年,那一直的碎,收去你时多么自然而然。一条黄土路,掩埋在斑斑驳驳的柏油小马路下面,还在垂直向下,自你初次进村时,回头瞥见西山的紫色影子,坠入残缺兀立的土坯墙。你都认不出了,哪座是你住过的小屋?事物的表面,涌入事物的内部。你不得不到地下几尺深,去杜撰一个能被注视的表面:公开刺痛的狂风、大片大片打不开的土黄色。

P336-338

目录

第一卷 诗

 抒情诗

 天葬

 房间里的风景

 镜

 戈雅一生的最后房间

 死者之年

 流亡之书

 被禁止的诗

 给一个暴烈的夏天猝死的九岁女孩

 死角

 天堂的血迹

 失踪

 众目

 老人

 冬日花园

 格拉夫顿桥

 战争纪念馆

 谎言游戏

 残忍的孩子

 母亲

 恐怖的地基

 事

 恨的履历

 与星同游

 绝对的问题

 夏季的唯一港口

 无人称的雪

 黑暗们

 类似阴影的房子

 作曲家的塔

 怕冷的肖像

 森林中的暴力

 肖像的生活

 传记

 死羊羔的海

 天空移动

 鬼魂的形式

 蛇树

 最简单的

 中世纪圣像画

 博物馆

 北方

 追忆

 玻璃艺人

 复仇的蝴蝶

 布莱希特的最后提问

 伦敦

 水的归程

 塔中的一夜

 明代

 菩提

 光

 龙华寺

 河口上的房间

 十年

 柏林STORKWINKEL12号

 一只苏黎世的天鹅

 影戏

 父亲的青花

 在河流转弯处(一)

 在河流转弯处(二)

 在河流转弯处(三)

 在河流转弯处(四)

 散步者

 河谷的姓氏

 旅程

 家(一)

 家(二)

 个人地理学

 空中的月夜

 鬼魂奏鸣曲

 霍布恩在新西兰旅行

 饕餮之问

 开封

 谒草堂

 一粒葵花子的否定句

 鸟:来历的研究

 圣安德鲁斯

 Fado——海的归来

 山水铭

 尚扬计划

 玻璃之沁

 蝴蝶——纳博科夫

 蝴蝶——柏林

 蝴蝶——老年

 周年之雪

 柏林的住址

 组诗

 诺日朗

 大海停止之处

 水肯定的

 挽诗

 新古典诗

 纣王的腰坑

 一条良渚玉琮上的线

 奶奶的船

 埙:致黑暗中的听者

 埙:听者的黑暗

 粼粼十四行

 五十五岁的最后星空

 石头摇篮颂诗(十首)

 U1,玉台新咏站

 我们做爱的小屋

 承德行宫

 紫郁金宫:慢板的一夜

 水手之家

 实验诗

 言(七首)

 寸(七首)

 方言写作

 不断云石

 长诗《叙事诗》选章

 水薄荷叙事诗(一)

 水薄荷叙事诗(二)

 水薄荷叙事诗(四)

第二卷 文

 十意象(选六)

 骨灰瓮

 家风

 我,兰陵笑笑生

 诗意思考的全球化(或另一标题:寻找当代杰作)

内容推荐

《周年之雪(杨炼集1982-2014)(精)/标准诗丛》是“标准诗丛”第二辑之一种,全书遴选著名诗人杨炼不同时期代表作品,分为“诗”与“文”两卷。“诗”又分为:抒情诗、组诗、新古典诗、实验诗、长诗选章五辑,诗人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代表作,如《房间里的风景》《戈雅一生的最后房间》《无人称的雪》《诺日朗》《大海停止之处》等等悉数收录;“文”则选了最具代表性的《十意象》《骨灰瓮》《我,兰陵笑笑生》等作品。

编辑推荐

杨炼编著的《周年之雪(杨炼集1982-2014)(精)/标准诗丛》是诗人斟酌后的自选集,以诗为主,辅以文论、随笔,全面展现诗人创作成熟期至今风貌。精当的选本,与内容相膺的装帧形式,都让《周年之雪(杨炼集1982-2014)(精)/标准诗丛》成为阅读杨炼的首要之选,也让本书成为现代汉语诗歌的必然典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周年之雪(杨炼集1982-2014)(精)/标准诗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炼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77003
开本 32开
页数 39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19
出版时间 2015-03-01
首版时间 2015-03-01
印刷时间 201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08
CIP核字 2014294466
中图分类号 I227
丛书名
印张 12.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0
140
3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3 17: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