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乔纳森·斯威夫特研究(秩序的流变与悖反)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以十七八世纪英格兰思想文化转型过程中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的文学活动为考察对象,包括书信、传记、政论文、诗歌、历史书写、布道文等;旁及“涂鸦社”文学集团(Scriblerus Club)成员如蒲伯、盖伊等人的文学作品,兼顾霍布斯、洛克、坦普尔、哈林顿、博林布鲁克子爵等人的政治书写。本书把上述文本置于“启蒙秩序辩论”“古今之争”“最佳政制之争”“嗣位法案之争”及“常备军之争”等政治、文化、哲学、法律思潮之中。同时,本书还注重考察英格兰启蒙思想中的中国特质,以及斯威夫特文学、思想版图中的中国元素。

作者简介

历伟,福建永安人,祖籍山东临沂,1986年生,福建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出站,现为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与思想、早期英格兰启蒙运动。

目录

绪论
缘起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内研究综述
 

第二节  西方斯威夫特研究综述
 

第三节  问题的提出与可能的策略 

第一章  斯威夫特与文化秩序
 

第一节  科技之光与哲学分野:英国“古今之争”溯源
 

第二节  17世纪90年代英格兰思潮:“古今之争”中的思想拉锯
 

第三节  “古今之争”与“离题话”:被忽略的事件及文本
 

第四节  调和古今:《书战》叙事裂缝中的文化抉择
 余论  英国“古今之争”的多个侧面 

第二章  斯威夫特与宗教秩序
 

第一节  闹剧与秩序之争:“比克斯塔夫系列文章”研究
 

第二节  隐没的上帝:宗教世俗化与自然神论背景
 

第三节  《木桶的故事》:戏谑之笔背后的虔敬之心
 

第四节  移风易俗与秩序之争:论斯威夫特布道文中的德行 

第三章  斯威夫特与政治秩序
 

第一节  咖啡馆里的喧嚣:中产阶层与公共舆论空间
 

第二节  《审查者》的政治审查:1710~1711年英格兰政治图式
 

第三节  新哈林顿主义谱系中的斯威夫特 

第四章  斯威夫特与国族秩序
 

第一节  盗贼的两个身体:“艾利斯顿的临终演说”研究
 

第二节  分裂的爱尔兰英雄:“两间一卒”与“人肉筵宴”
 

第三节  《游记》:愤世嫉俗者的“政治寓言”
 

第四节  文本指涉游戏的解码——重看《游记》卷三的“反科学”
 

第五节  斯威夫特与中国 

结论 

附录1  斯威夫特年谱 

附录2  斯威夫特生平参考年表

考文献 

后记

导语

历伟是在英国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方面,特别是在乔纳森·斯威夫特研究领域中优秀的青年学者。本书不仅具有开阔宏大的学术视野、扎实的源语文献征引及严整自洽的逻辑架构,而且关键在于,在关于斯威夫特的研究方向提出了新锐见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乔纳森·斯威夫特研究(秩序的流变与悖反)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历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181693
开本 16开
页数 4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1
出版时间 2021-08-01
首版时间 2021-08-01
印刷时间 202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650
CIP核字 2021055036
中图分类号 I561.064
丛书名
印张 2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5
2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8: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