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明朝故事(修订版)/中国历史故事集
内容
编辑推荐

语言是心灵的窗户,也是一支画笔;历史是社会的镜子,也是一把梳子。这些都将在《明朝故事(修订版)》中给读者实实在在的感受。让我们一起心听无声的讲述,意观无形的演变,接受历史之梳的篦击,体验文化圣水的洗涤,完成一次人生的学问积累。

雪岗编写的《明朝故事(修订版)》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也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

内容推荐

《明朝故事(修订版)》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也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雪岗先生秉承林汉达先生的文风,精心选取材料,进行修订和编写,将明朝的历史生动风趣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严谨中不失活泼。本书上起“奢香修路”,下至“南明残喘”。

目录

奢香修路

立案治贪

废相杀将

叔侄反目

郑和远航

征北迁都

仁宣之治

能臣清官

于谦卫京

南宫复辟

豹房新宅

另类学问

壬寅宫变

平定海患

备棺上疏

汉蒙互市

夺情改革

开矿敛财

梃击疑案

阉党专权

苏州民反

宁远大战

用将疑将

天下游客

大顺大西

自缢煤山

志士抗清

南明残喘

试读章节

元朝退出大都以后,明太祖朱元璋又紧着张罗派出几路人马,朝着四面八方进军,要把全国统一起来。此前,往南去的队伍已经攻下了福建和广东,又接着平定了广西。往北的一路也打得挺顺当,把扩廓帖木儿(王保保)带领的元军一直赶到了西北,夺了陕西。东北那边的元军坚持了好多年,最后也给灭了。这么一来,南北各地差不多都平定了。

西南那一大片地方,麻烦多一点儿。那儿不单有元朝的地方政权,还有割据势力和当地部族当政,光靠用兵不行,得用点儿心思。明朝决定先取四川。四川有个夏国,都城在重庆,立国的明玉珍,早先也是个起义的头领,趁着乱劲儿跑来当大王。明玉珍死了以后,十岁的儿子明异掌权,还想搞独立王国,可就不成了。明朝一边派两路大军打过来,一边让人来劝明舁投降。明舁开初还想逞能,没答应。明军就从南北两处突破了秦岭和三峡天险,眼看着就到了重庆。明舁想躲到成都去,他妈对他说:“到成都就能保住命了吗?早晚也得完。不如归顺了人家算了。”小孩子只好说:“那就降吧!”这么着,明军收复了四川。

再往南,就是云南了。元朝守在云南的是梁王把匝刺瓦尔密。前些年,明玉珍想夺取云南,带领人马攻打昆明。梁王打不过,只好逃走,向大理的总管段功求救。早在五代那会儿,白族人段思平就在云南一带建立了大理国。大理国地盘最大的时候,比后来的云南省大两倍还多,中心在洱海。当年蒙古军南下灭了大理国,可还是让段家人当大理的地方总管。眼下梁王求救,段功忙着领兵赶跑了明玉珍,梁王也回来了。

梁王看段功这么有能耐,就让他留在身边,主管政事,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段功本来在大理有妻室,日子一长,挺想她的。妻子也惦着他,给他写信,说了好些想他的话。段功动了情,就回大理看妻子去了。这让梁王挺生气。身边有人也猜着说:“段功人马那么多,想独占云南那还不容易吗?他回去没准儿就是招兵去了。”梁王起了疑心,对女儿说:“段功要夺咱们的地盘,等他回来,你替我把他治死算了。”女儿说:“段功是好人,我喜欢,您不能害他。”梁王就另外派人暗杀了段功。女儿听说以后,哭着投了河。段功手下的人听说主人死了,没有不掉眼泪的,一个助手还吞了孔雀胆。孔雀胆毒性特别大,吃了就活不了。

梁王杀了段功,能替他保卫云南的人就没了,他后悔也来不及了。这回,明太祖要收云南,先派个文人王神(vT)来劝梁王归降。梁王知道自己守不住,就有心答应。可是凑巧,北元也派使者来找他,叫他一起对抗明朝。听说明朝的王神正在昆明,北元的使者就逼着梁王杀了王神。明太祖可给气坏了,当下派大军开进了云南,很快就打到了昆明。梁王知道得罪了明朝,再投降也是个死,就让全家人都跳进了滇池,自己吃了孔雀胆。

明军收了云南,可怎么管好这块地方,还是个难事。云南离京城太远了,去一趟真不容易。它的东边(指贵州一带)是当地部族地界,满眼光是大山大河,路忒不好走。大小部族都是土司当权,外人挺难进去。那阵子,贵州还没建省,由四川、云南、湖广三处分头管着。元朝那会儿是让各处的土司当宣慰使,负责管地方的事务。有个叫霭翠(彝族名叫陇赞阿期)的人,是彝族的土司,也当了宣慰使,当地人都听他的指派。

赶到明朝建立以后,霭翠就归顺了明朝。有官员对明太祖说:“土司算什么,不如把它废了。”明太祖看得开,对身边人说:“去云南就得过贵州,要是霭翠他们不服管,云南就是咱们得了,也守不住。”明朝也就承认这些人的地位,还封霭翠为将军,让他当贵州宣慰使,发给他官印,赐姓安。贵州宣慰使的地位挺高,霭翠就成了当地各部最大的头儿。

霭翠当了大官,又娶了个媳妇儿叫奢香,长得别提多好看,他也高兴得别提。他有个好朋友,叫宋蒙古歹,也是个土司,跟他一起归顺了明朝,被任命为宣慰同知(副手),明朝赐名叫宋钦。霭翠和宋钦对明朝挺忠心,听说明朝军队要去云南,他们就送去了好些大米、马牛羊和弓箭。没想到,就在这一年,先是宋钦病死了,接着霭翠也病死了,还都在壮年。他俩的儿子都太小,按当地的风俗,明朝就让霭翠的妻子奢香当了土司,还是宣慰使。宋钦的妻子刘淑贞也是土司,当了宣慰同知。这两个女人可就成了贵州最有地位的人了。

这让一个人很不高兴,就是明军驻守贵州的都督马烨。原来,明朝开初有个想法,要把各地部族的土司取消,都改成朝廷的命官,有任期,到期就换地方走人,叫“流官”,就是定期轮换。“改土归流”的用意明摆着,就是不想让土司把持地方事务,搞独立王国。马烨就是想这么办,把贵州的土司都改成流官。可他忘了一条,凡事要看在哪儿,在什么时候。贵州各族的百姓都认可土司,一时扭不过弯儿,你非改不可,可就要摊上事了。马烨本想趁霭翠和宋钦死了的当儿,实行“改土归流”,没想到朝廷让两个女土司掌了大权。他不敢明里反对,就想法找碴儿整治奢香,算计着等把当地的百姓惹恼了,他们就会起来闹事。那时候自己一出兵镇压,土司制度也就能给废了。P1-4

序言

1978年初春,我来到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这本是一次自找上门又“走错门”的工作调动。我当时是想去中国青年出版社,可不知中青、中少是一家,直到报到那天,人事部门告知安排到中少社,我才知道内情。在此之前,我对少儿读物既知之甚少,也没有兴趣。记得第一天到中少社上班,一位社领导接见我,我还直截了当地说出了想法,希望有机会转到中青社。没想到,这次进了中少社大门,竟干了二十多年没有动,反倒是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对少儿读物的感情。事业留人,回想起来,最早引我“献身”于此的,就是这套《中国历史故事集》。

入社后不久,编辑室主任就把修订重版《中国历史故事集》的工作交给我。当时说好的是做这么两件事:一是对已经出版的《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进行修订,重排出版;二是编辑加工已经写好尚未出版的《东汉故事》。

据社领导讲,《中国历史故事集》是出版社在20世纪60年代初构想和组织的一套书,准备一个时代写一本。选择作者的时候就找到了擅长写通俗读物的林汉达先生。林先生曾写过《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后又写了《前后汉故事新编》,很有名气。约稿之后,他很快写出了《春秋故事》《战国故事》和《西汉故事》并出版。《东汉故事》也已写完,因“文革”发生,没有出版。与此同时,林先生还写了更为简短的《上下五千年》,也没有写完。

中少社出版的这几本历史故事,是林先生著作中的精品,展示了他独特的写作风格。他是通过写历史故事来尝试用普通话写作,所以这几本书既是历史读物,也是语文读物。中国历史悠久又深厚,那么多人物事件,合写起来是个难事。林先生用丝线串珠的办法,把人事历程联接起来,既重点突出又不使中断,上勾下连,大故事套着小故事,浑然成一体。还有那带“北京味”的口头化语言,极少形容词和现成话,讲起来如道家常,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引人入胜,便是这套书的必然结果。

我在中学时代曾经读过《东周列国故事新编》,也翻看过《春秋故事》,有很好的印象,现在能亲手编辑它,自然感到亲切。在仔细钻研过这几本书的写作方法之后,就很快进入了“角色”。除对前三种书作了一些文字上的处理之外,还根据当时的修订方案,模仿林先生手笔,写了一篇“周游列国”替换《春秋故事》中“夹谷之会”。通过实践,初步掌握了他编排故事一线贯穿的方法,掌握了他的语言特点和用词造句的一些习惯。林先生写过一篇谈语言使用的文章,我也仔细阅读过。

……

从20世纪70年代末与这套书结缘以后,虽有间隔,但我从没有忘了它,大家也希望让它有个圆满结局,而不要成半截子工程。我多次表示:历史是常存的,历史读物是常青的,希望不至于落空。现在我兑现了诺言。留给今后编者和读者的话有三句:一要踏实编书,用心读书,学真知识,长真本事。二要掌握读历史书的方法,既要把人和事放在当时环境中分析,也不要被古人言行所牵引,做冷静的读书人。三是记住孟子的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凡书,必有不完善的地方,这套书不例外。能发现其中的局限和纰漏,也是会读书的表现。

语言是心灵的窗户,也是一支画笔;历史是社会的镜子,也是一把梳子。这些都将在书中给读者实实在在的感受。让我们一起心听无声的讲述,意观无形的演变,接受历史之梳的篦击,体验文化圣水的洗涤,完成一次人生的学问积累。

二○一五年一月

书评(媒体评论)

我当初写中国历史故事的动机只是想借着这些历史故事来试验通俗语文的写作。在写作过程中,越来越感觉到我国的历史故事实在丰富,内容也真有价值,有必要而且有可能用现代口语翻译或改写出来,让一般不大接触古文的读者也可以自由阅读。

——林汉达(语言学家、教育家)

编作者打算把我国历史,从古到今,编一套《中国历史故事集》,一个时代编一本,一共编十来本,这是一个伟大的计划,值得欢迎的计划。

——吴晗(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

这部书念起来很顺口,读着就跟听故事一个样,所以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还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

——叶至善(出版家、编辑家)

在与这套书结缘以后,我从没有忘了它,同事们也希望它有个圆满结局。语言是心灵的窗户,也是一支画笔:历史是社会的镜子,也是一把梳子。这些都将在书中给读者实实在在的感受。

——雪岗(编辑家、通俗读物作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明朝故事(修订版)/中国历史故事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雪岗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823295
开本 32开
页数 2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5-05-01
首版时间 2015-05-01
印刷时间 201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
CIP核字 2015060796
中图分类号 K209
丛书名
印张 7.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9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3:2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