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法律语言模糊性问题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语言是法律的载体,从立法到法律的实施都是在法律语境中运行,法的世界离不开语言,在法律特定的思维形态下,语言作为物质载体与之形影相随。法律是国家专门机关制定的,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直接关系到公民的生命、健康、安全、财产和自由。因此一般认为,法律语言必须是准确的,法律文本中不得出现模糊语言。但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准确性和模糊性都是语言的固有属性。此外,由于法律规范的概括性和法律现象的复杂性,使得法律语言不可避免地出现模糊性。实践表明,在许多情况下法律文本中使用模糊语言不但不会影响法律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反而增强了法律语言的表达效果。法律语言的准确性和模糊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目录 绪论 1 法律语言学研究概况 1.1 法律语言学的界定 1.2 国外法律语言学研究 1.3 国内法律语言学研究 1.4 法律语言的特点 1.5 法律语言的失范与规范 1.6 法律语言的比较研究与翻译 2 法律语言模糊性问题研究综述 2.1 法律语言模糊性与准确性的关系 2.2 法律语言模糊性的原因 2.3 法律语言模糊性的积极功能 2.4 法律语言模糊性的弊端以及克制 2.5 法律文本中模糊语言的翻译 3 法律语言模糊性的对立面:法律语言的准确性 3.1 法律语言准确的必要性 3.2 法律语言准确性的总体要求 3.3 法律语言准确性的具体要求 3.4 法律语言准确性与模糊性的辩证关系 4 法律语言具有模糊性的原因分析 4.1 语言本身的特性 4.2 法律规范的概括性 4.3 法律现象的复杂性 5 法律语言模糊性的积极功能 5.1 实现法的稳定性的功能 5.2 弥补法律漏洞的功能 5.3 赋予法官裁量权的功能 6 法律语言模糊性的消极影响 6.1 不利于维护法律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6.2 易于导致执法和司法人员滥用权力 6.3 导致纠纷的增加和效率的降低 7 发扬法律语言模糊性的优势 7.1 区分情形使用模糊性的法律语言 7.2 发挥法律语言叠加使用模糊近义词的优势 8 克服法律语言模糊性的弊端 8.1 提高立法者素质和立法技术 8.2 正确把握法律语言的模糊度 8.3 对模糊性法律语言进行语义限定 8.4 对法律文本中模糊词语进行法律解释 8.5 规范与引导司法自由裁量权 结语 后记 导语 法律语言的模糊性既具有一定的积极功能,也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本书对此进行研究,以期发挥其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影响。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法律语言模糊性问题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时宇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07454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0 |
出版时间 | 2021-03-01 |
首版时间 | 2021-03-01 |
印刷时间 | 2021-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政法院校师生和相关研究人员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88 |
CIP核字 | 2021050359 |
中图分类号 | D90-055 |
丛书名 | |
印张 | 1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