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季羡林人生智慧书/人生智慧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纵览季老的人生,那些朴实无华的文字再次将心灵打动。他的每一句话都那样严肃、真情而又生动。没有华丽辉煌的殿宇,却留给人们一座硕果累累的庄园。从季老丰富的阅历中抽取那些最能体现其锋芒、感情与人生转折的片段,加以淳朴、本色而富有敬意的点评,编织成一本智慧的集锦,希望可以通过本书继承先生的学识,发扬先生的学风,秉承先生的遗志,广大先生的精神。

内容推荐

人,无论活多久,都是活个情义。有了人情,活着才有滋味。这可能就是季先生给我们的最大人生启示。只是他的人生更加浩瀚、厚重,我们需要一点一点研读、体会。

生命,就是在感悟大师的非凡智慧中延展的。

目录

序言生命在感-晤大师的智慧中延展

风雨贤行:养旷世品德以润泽心智

 平易近人,摒弃自己的架子

 时时自省方可时时清醒

 深刻体验苦,透彻体会乐

 掩藏锋芒,明哲保身

 除恶习,明心智

 做人不向大,有功不自傲

 潮流轮转,朴素依然

 甘于寂寞,于幽思处感受人生静美

 一步一步地走,才走的最快

至真秉性:黄金再贵,丢不得气节

 自信:成功的至上真经

 莫让自负毁终生

 以真示人,其心亦真

 富者有礼高贵,贫者有礼免辱

 忘:无忧的至高境界

 不求名利名自来

 人生无欲品自高

 慈善亦为大爱

志虑心物:人世无常,玄妙机缘需通达

 缘分天定,事在人为

 在适应中进步,不在牵就中倒退

 铭记过往,以史鉴今

 避免先人为主式的臆断

 容颜易改,光阴难求

 人生何须求圆满

 错失良机:一辈子的老农

 宽以待人:敌人也曾是受害者

 幽默中参透人生

阅世良言:洒脱、糊涂为正道

 世上没有牵就和体谅

 老马也有迷途时

 难得糊涂

 拂去虚名的尘埃:不做国学泰斗

 自作聪明是真傻

 糊涂一点,潇洒一点

 真理不需要絮絮叨叨

 做有为之事,懂不为之理

“度”量人生:浮生百年,不惧不喜

 喜不过望,哀不失形

 望九之年,压力亦是动力

 当惧而惧是常人,当惧不惧是英雄

 对待小人莫施善心

 是毁是誉:置之度内辨明晰

 不知实为“大知” 

 人生总有路可走

牛棚沉思:困境中的人生博弈

 一切不幸只是过程

 糊涂一时不可糊涂一世

 苦不入心,生命自芳华

 自助者天助:扛过“批斗”扛出一个天

 骨气是生命的底色

 提防生命中的小人

 暂时弯曲是成功的另一种境界

情感述怀:天地无爱不圆满l

 尽孝须趁早,莫待人去楼空独悲切

 持家还须和为贵

 相濡以沫:爱,要相互惦念

 爱情:生命之盐

 行万里路,也念故乡情

 猫本无趣,人有恻隐

 怀旧的人有“人味” 

择善而从:知己难求,良友可期

 人生难得是朋友

 敢与强者为伍

 风雨同舟,患难之中磨砺真情

 择友:听其言而观其行

 良师难遇:知恩,惜恩,报恩

 为友谊预留成长空间

 忠言逆耳,药苦养心

 琢磨别人是愚蠢的

耄耋箴言:衰老于我如浮云

 养生无术是有术

 不求长生,唯愿生如夏花绽放

 不把死亡放在心上

 生命不因年老而尘封

 “代沟”:每个人都曾不被理解

 知足才能富足

 老是回避不了的事实

 人生长乐得余欢

 希望在后来人身上

智者心语:书香满溢大智慧

 虽至耄耋,学亦不止

 于浩大心界,感瑰丽人生

 书香中体会博大人生

 永不服输:考四分也有不屈的“数学梦” 

 咬定青山不放松

 优柔寡断妻不得

 创新:没有新意,别写文章

坐而论道:品佛说禅悟人生

 于“悟”与“妙悟”之外体会禅意

 实事求是中感悟佛家真意

 怀疑历史,才能创造历史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西学东渐”:接纳方得真知

附录

 大师妙语

 季羡林年表

后记

试读章节

季羡林先生在功成名就后,虽身居高位,身兼数职,社会活动也日渐频繁,但他没把自己排除在普通人之外,仍平易近人,不摆架子。季先生曾经撰文说:“我的政策是:先礼后兵。不管你是多么大的官,初次见面时我总是彬彬有礼。如果你对我稍摆官谱,从此我就不再理你。见了面也不打招呼。”季先生平时对人也极尽谦和。即使是比自己年轻许多的普通人,也依旧以礼相待。

季先生有位小邻居,姓商,三十多岁。他第一次见季先生的时候,季先生热情地握着他的手说:“我们做了邻居了。”堂堂大师,丝毫没有架子,这让邻居有些受宠若惊。自此,许多年轻的朋友就会到季先生家中登门拜访。面对这些晚辈,不管多忙,季先生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与他们吃茶聊天,合影留念。客人走时,还执意送到门外,极尽以礼相待。季先生就是这样,将大师的身份放置一边,于平常人和普通事中寻求那份独有的快乐,而他自己也因为这种大师的儒雅之风备受他人爱戴。

二十多年前,一位热爱着中国民间文化的青年李景香曾与季先生有过一面之缘,二十年后,当他回忆起与季先生的经历时,仍然对大师的风范念念不忘。

当年的李景香是在朋友的介绍下,得知天津有一家叫“泥人疙瘩”的小店,店老板收集了很多珍贵的古籍经典,还有一些泥人佳品。于是便去店中“寻宝”。店中的顾客并不多,但其中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却引起了李景香的注意,他仔细一看,认出正是季羡林先生。当时季先生名声很大,李景香简直不敢相信竟会在这样的小地方遇上他。李景香不敢冒昧地去打招呼,便悄悄地跟在季先生身后。过了一会儿,季先生突然回过头来,笑着对李景香说:“年轻人,我的背上可没有书架呀!你总跟着我干什么呢?”李景香有些紧张,赶紧问道:“您就是季羡林老先生吗?”季先生哈哈大笑起来,“我是姓季,但是我并不老啊,我才只有七十多岁。”听到季先生的声音,店主与其他顾客一起拥了过来,和季先生天南地北地说了起来。季先生就是这样平易近人,他眼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也给我们启示:一个人无论取得了多大的成绩,都要真诚、平等、和善的对待他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更多人的尊重。那么,什么才是平易近人呢?平易近人就是平等,人与人之间没有差别。

季先生的平易近人似乎在告诫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论官居高位还是富甲一方,终究是一介凡夫俗子,能力再强也摆脱不了肉体凡胎。尊重他人,就是爱护自己。而如果你地位卑微、生来贫穷,也大可不必为此郁郁寡欢,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人生成功与否在于你的决心与信念,与其他无关。

当然,真正的平等有时很难达成,但我们可以从心理上建立平等的观念。世间大小尊卑岂有一定的标准?我们唯有摒除成见,彼此共尊,人我同等,相互接纳,才能和平相处,共享安乐。

P2-3

序言

庄子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沉醉人间数十载,无论几经沉浮,或几番激荡,总要收帆归航,除却周身尘埃,独享安乐之时。那时的你我就像一叶扁舟,漂浮于湖面之上,于静默中感受人生静美。古语说,大道至简,大音稀声。浩瀚激荡的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而对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一个几经命运坎坷的老者,将近一个世纪的生命历练给他带来了怎样的冥思?名利、学识、地位……哪样是他用一个世纪的光阴锤炼的“真金”?哪些才是最值得我们去学习和膜拜的?在厚重的生命沉思面前,语言是最无力的表达。如果非要对这个问题刨根问底,季羡林,这个几近百岁的大师给予我们的人生寄语只有一个字:真。对亲人,要付出真爱;对朋友,要付出真义,对工作,要施以真心;对人生,要甘洒真情。

以真示人,除去虚假的遮掩,才能换来他人的热心肠和真性情。但是,想做到这点,谈何容易?

季先生在六岁的时候离开家乡外出求学,他忘却贫困的出身,以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完成了在别人看来很难完成的学业。此后,他走上讲台,教书育人,一场大难却在不期然间坠落, “牛棚”便成了他生命中难以泯灭的印记。苦难最深处也是离死亡最近的地方。这个自语极倔的老人,在经历过多次折磨之后,也动过自杀的念头。但在一次批斗后,他竟然“意外地”挺了下来。“这我都能忍受,还怕什么呢?”于是,季先生便不再寻死,这一“挺”,生命就再也没有倒下。即使,那时候的活比死亡更加艰难。

其实,生活本就是场挣扎,即使不快乐,也不用悲观。在“牛棚岁月”里,即使身体受折磨,精神受摧残,季先生还是凭借那股倔劲扛了下去。生命的不易让他倍感珍惜,他不用苦难对抗苦难,而是用乐观和积极去稀释。

俗语说,患难中磨砺真情。季先生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刻得到了几个朋友的帮助,虽然仅仅是几个微不足道的动作和细节,但在那样的环境下已实属不易,对此季先生也铭记终生。这也成为他交友的重要准则:危难时刻出手相助的人才是真朋友,真心才能换来真情意。

当阴霾过去,原本失去的东西又重新回归的时候,短暂的喜悦过后是长久的淡然。季先生把倒霉和转运这两件事看得很淡,他明白,即使一个人再辉煌,也有跌入低谷的时候。“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生命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看似偶然的灾难令人猝不及防,但这“偶然”对于生命来说,也是某种“必然”,于是承受。承受不是艰难的忍受,而是豁然的接纳,生命因此更加充实和不可战胜。

而面对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 “官复原职”的季先生原本“有能力”进行报复和打击,但他说,他们中的很多人也是身不由己,不报复他们,也是在原谅自己,因为自己曾经是他们中的一员。

一切又都重新好了起来,工作得以顺利进展,学术研究再现第二春。很多事情在发生变化,不变的是季先生严谨的治学和研究态度:实事求是,一丝不苟,鼓励创新,务实不务虚。事业和名望上的辉煌没有让季先生忘乎所以,他依然觉得自己是个平常人,有着每个人都有的情感:爱妻子,爱母亲,爱他那只跟随了自己多年的老猫。

人,无论活多久,都是活个情义。有了人情,活着才有滋味。这可能就是季先生给我们的最大人生启示。只是他的人生更加浩瀚、厚重,我们需要一点一点研读、体会。  生命,就是在感悟大师的非凡智慧中延展的。

后记

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许多人的默默奉献,闪耀的是集体的智慧。其中铭刻着许多艰辛的付出,凝结着许多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本书在策划和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同行的关怀与帮助,及许多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王杰、周珊、何瑞欣、齐红霞、李伟军、曾桃园、赵广娜、陈艳、魏清素、赵一、王鹏、齐艳杰、李文静、李佳、常娟、张保文、许长荣、李良婷、张艳芬、孙亚兰、闫晗、王艳、黄亚男、曹博、杨青、聂小晴、李娜、蔡亚兰、欧俊、于海英、杨艳丽、王艳明、杨英等。

阅读是一种享受,写作这样一本书的过程更是一种享受。在享受之余,我们心中也充满了感恩。因为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不仅得到同行的帮助,还借鉴了其他人智慧的精华。相信你们劳动的价值不会磨灭,因为它给读者朋友们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季羡林人生智慧书/人生智慧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360687
开本 32开
页数 3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6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7:2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