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超越暴力(叙事的潜能)/文学与思想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陈奇佳主编的《超越暴力(叙事的潜能)》是关于“恐怖与悲剧”问题的讨论。人类的暴力活动具有多种构成形态,但它们几乎都造成悲剧性的后果,事实上,它们一向也根植于传统的悲剧文化中。革命虽然可以是和平的,但也必然涉乎暴力。西方主流学界近来因此基本否定革命的合法性,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学界。但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意见。本书集选取的文献代表了西方左翼学界关于革命、暴力的多种态度。论文集的第四部分选择了若干西方学界的关于悲剧正统的研究文献。 作者简介 陈奇佳(1970一),男,浙江温岭人。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曾先后就读于杭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理论、文化研究,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国际新闻界》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著有《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当代诠释》、《尼采的形而上学批判问题》、《被围观的十字架: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当代大众文学》、《日本动漫艺术概论》、《夏衍传》等;主编有《日本动漫影响力调查报告: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消费偏好研究》、《卢卡奇论戏剧》、《文学与思想》、《左翼立场与悲剧文化》等。 目录 前言 暴力与话语 “冲突”的认知维度,在法律权力和叙事意义之间 反对者和他者的叙事:为叙事抗辩 从摹仿的欲望到魔鬼的替身 作为宗教基础的牺牲机制 零点:遭遇虚无的黑暗空虚 冲突,自治和“上帝之死”:弥赛亚与悲剧的“困境”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超越暴力(叙事的潜能)/文学与思想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编者:陈奇佳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1019419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0 |
出版时间 | 2018-06-01 |
首版时间 | 2018-06-01 |
印刷时间 | 2018-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26 |
CIP核字 | 2018121060 |
中图分类号 | D0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8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