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风之王(精)/国际大奖小说
内容
编辑推荐

《风之王》写的是一匹马和一个马童的故事。这匹马不是普通的马,它快如疾风,一奔跑就睥睨群马,然而其他人总是当它作一般的牲畜“用”它,鞭它骂它罚它,用一大堆马具去驾驭它,一身傲骨的“风之王”岂能忍受平庸践踏的对待,悲惨的命运于焉展开。知道它的长才者只有马童阿格巴,他与马儿一起颠沛流离,从摩洛哥到法国,再从法国到英国,他以父的承诺慈爱的守护它,有时也流露出对这匹旷世奇马如君王般的敬重。阿格巴是默默无闻的哑巴,唯有他能让发飙的它顺服下来,道理不在阿格巴的驯马术有多高明,而在于他对“风之王”的相识、相知乃至于真情相待。

在故事里,言语似乎是不重要的,阿格巴不吐一语,真诚直通动物界,而那些用语言恫吓威逼装腔作势的人呢,“风之王”也只是睥睨!

内容推荐

这是发生在两百多年前的一个传奇。迅疾如风的阿拉伯骏马“闪”是摩洛哥王国皇家马厩的宠儿,意外的机遇使它来到法国,又辗转到英国。然而命运一再捉弄它,一匹骏马埋没于嘈杂的市井之中。而这一切都没能改变“闪”高贵的血统,在不断的抗争中,它最终成就了英国有史以来最优秀的赛马品种。这是一个关于爱与责任的故事。哑巴男孩和“闪”亲如父子,不离不弃,互相支撑,终于等到了辉煌的一刻。该书荣获1949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

目录

序曲 一脉相承

第一章 回教的斋戒月

第二章 传种母马马房

第三章 小马出生了

第四章 麦穗纹

第五章 骆驼奶与蜂蜜

第六章 国王的命令

第七章 送给国王的六匹骏马

第八章 阿格巴为闪量身

第九章 一路顺风

第十章 小国王

第十一章 贼窝

第十二章 阿格巴成为唤醒人

第十三章 奇特的人、猫、马搭档

第十四章 本杰明骑马记

第十五章 红狮客栈的招牌

第十六章 新门监狱

第十七章 访客的铃声

第十八章 马戈的绿色丘陵

第十九章 恶魔

第二十章 威肯沼泽

第二十一章 上帝的草原

第二十二章 女王奖杯

终曲 赛马之父

试读章节

序曲 一脉相承

晨间的雾气已经消散,好个天朗气清的一天。加拿大安大略省温莎市所有的居民和数千名游客,几乎都拥入了肯尼沃公园。人们不仅把看台挤得水泄不通,连跑道上也是密密麻麻的人。为了观赏这一场赛马盛事,加拿大拥进了有史以来最多的人潮。原来这一天是美国最伟大的赛马——战神,和加拿大的骄傲——巴顿爵士,捉对赛跑的日子。

乐队奏着音乐,先奏的是美国曲子,然后是加拿大曲子。两国的国旗插满了看台,衬着蓝天迎风摆动。

此时,昵称为“大红”的战神就在一个有屋顶的围场里,由人为它的第二十一场比赛上马鞍。驯马师正打算要拉紧马腹的皮带时,转过身来对身边的骑手说话了。

“让大红尽量跑吧,”他说,“别硬叫它放慢速度。”

那长了一脸雀斑的骑手点点头。他张望一眼时钟,再过整整二十分钟,战神即将与巴顿爵士比赛。那匹马在一年之间,已经赢得肯塔基州、皮克尼斯与贝蒙特一共三项赛马冠军,绝对是一个无法轻视的对手!

那驯马师仔细检查了鞍褥与垫子,才对骑手使个眼色,骑手于是翻身骑上战神。他还有十分钟让马儿绕着套马鞍的围场走走,还有十分钟让它平静下来。倘若没有这个过程,战神会和小马一样难以驾驭。

这时,驯马师的目光和围场对面的李德先生,也就是战神主人的目光不期而遇。他们望着马儿来回走动,望着那一身平滑的肌肉波动着,那弯曲且有力的脖子,和闪亮的金红色毛皮。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对方。“大红的身心状态极好,”他们同意各自的想法,“它正处于巅峰。”

同时,巴顿爵士的营帐里正演练着精心拟定的计划,巴顿爵士将会跑一场爆发力的比赛。它不打算绕着跑道拼速度,反而准备一旦起跑就一阵狂奔,把战神远远甩在后面。这是个很不错的计划,因为大家都知道,天底下没有比巴顿爵士跑得更快的马儿了。如果比赛一开始就能够逼得战神跨出比平常更大的步伐,它或许就再也找不到原来的步调,那么,这场比赛很可能在八分之一英里内决出胜负。

号角的声音响起。深栗色的巴顿爵士与金红色的战神游行绕经全场,经过了裁判席,经过了看台,经过了转动摄影机的拍摄人员。战神听见观众的欢呼,它嗅到了对手的气味,不过它的眼睛却专注于跑道。跑道干净且诱人地在它的面前伸展开来,它知道那是什么意思。是正事!它的正事!赛跑!它已经走够了,它准备好要开跑了!

这会儿它朝起跑线的栅栏走过去,紧张地往前冲,想要一跃而过。巴顿爵士也感染到它的兴奋,它拉扯着腹带,而且几乎在转瞬之间越过了栅栏。

金红色与深栗色的马儿同时起跑,仿佛是一支两匹马的队伍。巴顿爵士的骑手按照计划甩起了马鞭,那匹加拿大马儿以有史以来最快的速度冲向前方。

战神的骑手却不让它全速奔驰,想要留到最后冲刺终点线的时候再加速。可是战神有别的想法,它硬是把头往前伸,它扯着马勒,它赛跑可是为了自己!

就在这个节骨眼儿,那骑手记起了驯马师的话:“让大红尽量跑吧,别硬叫它放慢速度。”他不再紧拉住战神的头。于是战神活像是无拘无束的发电机一般,飞奔向前。它好比一台机器,那四条腿即是活塞,四个一一伸展、韵律无懈可击的活塞。它赶上了巴顿爵士,再以长长的大步伐飞越它的身边。

到头来跑一场爆发力比赛的却是战神,是战神把巴顿爵士远远甩在后面!

P1-4

序言

一辈子的书

梅子函

亲近文学

一个希望优秀的人,是应该亲近文学的。亲近文学的方式当然就是阅读。阅读那些经典和杰作,在故事和语言间得到和世俗不一样的气息,优雅的心情和感觉在这同时也就滋生出来;还有很多的智慧和见解,是你在受教育的课堂上和别的书里难以如此生动和有趣地看见的。慢慢地,慢慢地,这阅读就使你有了格调,有了不平庸的眼睛。其实谁不知道,十有八九你是不可能成为一个文学家的,而是当了电脑工程师、建筑设计师……可是亲近文学怎么就是为了要成为文学家,成为一个写小说的人呢?文学是抚摸所有人的灵魂的,如果真有一种叫作“灵魂”的东西的话。文学是这样的一盏灯,只要你亲近过它,那么不管你是在怎样的境遇里,每天从事怎样的职业和怎样地操持,是设计房子还是打制家具,它都会无声无息地照亮你,使你可能为一个城市、一个家庭的房间又添置了经典,添置了可以供世代的人去欣赏和享受的美,而不是才过了几年,人们已经在说,哎哟,好难看!

谁会不想要这样的一盏灯呢?

阅读优秀

文学是很丰富的,各种各样。但是它又的确分成优秀和平庸。我们哪怕可以活上三百岁,有很充裕的时间,还是有理由只阅读优秀的,而拒绝平庸的。所以一代一代年长的人总是劝说年轻的人:“阅读经典!”这是他们的前人告诉他们的,他们也有了深切的体会,所以再来告诉他们的后代。

这是人类的生命关怀。

美国诗人惠特曼有一首诗:《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诗里说: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

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如果是早开的紫丁香,那么它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如果是杂乱的野草,那么它也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

我们都想看见一个孩子一步步地走进经典里去,走进优秀。

优秀和经典的书,不是只有那些很久年代以前的才是,只是安徒生,只是托尔斯泰,只是鲁迅;当代也有不少。只不过是我们不知道,所以没有告诉你;你的父母不知道,所以没有告诉你;你的老师可能也不知道,所以也没有告诉你。我们都已经看见了这种“不知道”所造成的阅读的稀少了。我们很焦急,所以我们总是非常热心地对你们说,它们在哪里,是什么书名,在哪儿可以买到。我就好想为你们开一张大书单,可以供你们去寻找、得到。像英国作家斯蒂文生写的那个李利一样,每天快要天黑的时候,他就拿着提灯和梯子走过来,在每一家的门口,把街灯点亮。我们也想当一个点灯的人,让你们在光亮中可以看见,看见那一本本被奇特地写出来的书,夜晚梦见里面的故事,白天的时候也必然想起和流连。一个孩子一天天地向前走去,长大了,很有知识,很有技能,还善良和有诗意,语言斯文……

同样是长大,那会多么不一样!

自己的书

优秀的文学书,也有不同。有很多是写给成年人的,也有专门写给孩子和青少年的。专门为孩子和青少年写文学书,不是从古就有的,而是历史不长。可是已经写出来的足以称得上琳琅和灿烂了。它可以算作是这二三百年来我们的文学里最值得炫耀的事情之一,几乎任何一本统计世纪文学成就的大书里都不会忘记写上这一笔.而且写上一个个具体的灿烂书名。

它们是我们自己的书。合乎年纪,合乎趣味,快活地笑或是严肃地思考,都是立在敬重我们生命的角度,不假冒天真,也不故意深刻。

它们是长大的人一生忘记不了的书,长大以后,他们才知道,原来这样的书,这些书里的故事和美妙,在长大之后读的文学书里再难遇见,可是因为他们读过了。所以没有遗憾。他们会这样劝说:“读一读吧,要不会遗憾的。”

我们不要像安徒生写的那棵小枞树,老急着长大,老以为自己已经长大,不理睬照射它的那么温暖的太阳光和充分的新鲜空气,连飞翔过去的小鸟,和早晨与晚间飘过去的红云也一点儿都不感兴趣,老想着我长大了,我长大了。

“请你跟我们一道享受你的生活吧!”太阳光说。

“请你在自由中享受你新鲜的青春吧!”空气说。

“请你尽情地阅读属于你的年龄的文学书吧!”梅子涵说。

现在的这些“国际大奖小说”就是这样的书。

它们真是非常好,读完了,放进你自己的书架,你永远也不会抽离的。

很多年后,你当父亲、母亲了,你会对儿子、女儿说:“读一读它们,我的孩子!”

你还会当爷爷、奶奶、外公和外婆,你会对孙辈们说:“读一读它们吧,我都珍藏了一辈子了!”

一辈子的书。

书评(媒体评论)

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笔触又是那么优美。

——《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

一本让所有爱马人士赏心悦目的书。

——《号角》双月刊(The Horn Book)

充满戏剧性的描述手法。

——《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

证明自己,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即使是命运不公,也要抗争!

——徐坤(作家、书评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风之王(精)/国际大奖小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玛格莉特·亨利
译者 赵永芬
编者
绘者 (美)威斯利·丹尼斯
出版社 新蕾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743324
开本 32开
页数 18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17
15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02-2008-128
版权提供者 Simon Pulse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1: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