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晚年情怀,在著名学者王彬彬的笔下,更加的摇曳生姿,让人感怀不已。作者既是著名教授,又是著名作家,写作了大量的文化随笔和文学评论。鲁迅的晚年生活,晚年创作,晚年的交往和友情,晚年的思想变化等,也是他多年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这部著作,体现了作者一贯的写作风格,即文笔细腻、老道,又锋芒毕露、情感充沛,精准地剖析了鲁迅的晚年情怀。
图书 | 中国书籍史传馆 - 鲁迅的晚年情怀 |
内容 | 内容简介 鲁迅的晚年情怀,在著名学者王彬彬的笔下,更加的摇曳生姿,让人感怀不已。作者既是著名教授,又是著名作家,写作了大量的文化随笔和文学评论。鲁迅的晚年生活,晚年创作,晚年的交往和友情,晚年的思想变化等,也是他多年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这部著作,体现了作者一贯的写作风格,即文笔细腻、老道,又锋芒毕露、情感充沛,精准地剖析了鲁迅的晚年情怀。 作者简介 著名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中国作协会员,江苏省作协理事。系著名学者潘旭澜先生的高足。1982年毕业于解放军外语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化批评研究,主要著作有《在功利与唯美之间》《为批评正名》《城墙下的夜游者》《风高放火与振翅洒水》等著作。 精彩书摘 秋天的北京,不管人间的世界怎样云谲波诡、血雨腥风,空中,却总有一轮艳阳在高照。1926年8月26日这一天,也是如此。下午4时25分,鲁迅乘坐火车,告别了这座古城。同行者有许广平。自1912年5月起,鲁迅便一直生活在这里,但此刻,他却不得不离它而去。在以后的岁月里,他曾多次流露对这座北国大城的怀恋,但他再也不能回到这里定居,只能作为匆匆过客,有过两次短暂的逗留。 他此行的目的地,是远在南国海边的厦门。 鲁迅为什么要离京南下,简要说来,原因大概有这样几种: (一)五四运动以后,北京的新文化阵营发生分化。原来同一步调的“战友”,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转向,有的颓唐。鲁迅觉得自己“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鲁迅题《彷徨》诗“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便是当时孤寂心态的写照。同时,北洋政府也加紧了对文化界的控驭、统制,言论的自由度日见其小。这使鲁迅感到北京成了“沙漠”,“没有花,没有诗”。而这时,南方则显得更有生机和活力,遂使鲁迅对南方心生向往。 (二)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鲁迅写了一系列文章,揭露和抨击军阀政府,于是自身也就难免陷入险境。惨案过后,段祺瑞政府通缉5名所谓“暴徒领袖”,之后,《京报》又传出一张被通缉者名单,鲁迅名列其中。在友人的关心和敦促下,鲁迅于1926年3月26日离开寓所,避居莽原社、山本医院、德国医院、法国医院等地。此种境遇,也使他考虑离京的问题。 003 第一章 逆旅中的姑活 (三)鲁迅之所以不得不离开北京,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原因。1925年10月,鲁迅已与许广平“定情”。而要“终成眷属”,也必须“走异路,逃异地”。在北京,鲁迅是无法与许广平生活在一起的。在使得鲁迅离开北京而去往南方的诸种原因中,与许广平的“定情”应该是*重要的一种。 以上几种推力,终于在1926年8月26日这一天,把鲁迅推上了南行的列车。 上海毕竟是上海,三天两头阴雨。1926年8月29日这一天,天气先是阴沉,午后还下起了大雨。鲁迅在这一天抵达上海。次日晚,郑振铎在消闲别墅宴请鲁迅,座中有刘大白、夏丏尊、陈望道、沈雁冰、胡愈之、朱自清、叶圣陶、王伯祥、周予同、章雪村、刘勋宇、刘叔琴、周建人等人。 鲁迅在上海短暂停留后,于9月1日夜登上往厦门的海轮。当时,他没有料到,仅仅一年多以后,又会回到这座长江入海口边的城市,回到这他并不喜欢的“洋场”,在这里度过自己的晚年岁月,并且永久地安息在这里。 鲁迅原打算在厦门“休整”两年,再作他计,但结果只呆了四个多月。其原因,一是鲁迅很快发现厦门这地方,骨子里也和北京一样,“死气沉沉”;其次,鲁迅任教的厦门大学,也乌烟瘴气,一些素为鲁迅所厌恶的“现代评论派”人物也来到厦大,使鲁迅觉得此处难以久留。在1926年10月23日致许广平的信中,他说:“我以北京为污浊,乃至厦门,现在想来,可谓妄想,大沟不干净,小沟就干净么?”厦门与北京同样的“不干净”,终于使鲁迅决定远离。 鲁迅于1927年1月离开厦门到达广州。但广州也非久留之地。鲁迅在广州,也只呆了八个多月。他到广州后,被任命为中山大学教务主任兼文学系主任。1927年4月12日,国民党在上海开始“清党”,捕杀共产党人,4月15日,广州也发生了同样的事件。中山大学也有学生被捕。为营救被捕学生,鲁迅与校方尖锐冲突。本来,由于又有令鲁迅闻其名而皱眉的“现代评论派”人物来到中大,已使他心生去意,现在又加上时局的剧变,鲁迅便毫不犹豫地辞去了在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 1927年9月27日,鲁迅和许广平登上海轮,前往上海。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书籍史传馆 - 鲁迅的晚年情怀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彬彬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684306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5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40 |
出版时间 | 2019-04-01 |
首版时间 | 2015-01-01 |
印刷时间 | 2019-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92 |
CIP核字 | 2014178633 |
中图分类号 | K825.6 |
丛书名 | |
印张 | 14.2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6 |
宽 | 174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