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二十四史(精选)/品读经典
内容
编辑推荐

孔庆东主编的《二十四史(精选)/品读经典》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用统一的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二十四史的内容非常丰富,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史实。本书精选其中的精华篇目,为读者全面了解我国古代社会提供借鉴。

内容推荐

“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尽管刀光剑影已在历史的尘埃中暗淡,鼓角铮鸣也已消散在岁月的长河中,但史籍的光辉却穿透时间的阻隔,将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一段段古老的往事带到了我们面前。了解国史,领悟国史,是历史的要求,也是现实赋予我们的责任。

孔庆东主编的《二十四史(精选)/品读经典》从《二十四史》中擷取最精彩的篇章,删繁就简,去芜存菁,力图使读者透过历史的重重迷雾,感受国史的耀眼光彩。

目录

史记

 五帝本纪/六

 项羽本纪/一一

 高祖本纪/二三

 越王勾践世家/三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三七

 屈原列传/四九

汉书

 武帝纪/五八

 李广传/六二

 苏武传/六七

后汉书

 光武帝纪/七七

 班超列传/八三

三国志

 武帝纪/九二

 董卓传/一〇三

 吕布传/一〇七

 先主传/一一一

 诸葛亮传/一一四

 关羽传/一一八

 张飞传/一一二

 吴主传/一二四

 周瑜传/一二七

晋书

 高祖宣帝纪/一三七

宋书

 前废帝本纪/一四三

南齐书

 谢跳列传/一四九

梁书

 范云列传/一五三

陈书

 周文言列传/一五七

魏书

 崔浩列传/一六三

北齐书

 魏收列传/一六十

周书

 苏绰列传/一七三

隋书

 炀帝纪/一七九

南史

 陈后主本纪/一八五

北史

 高祖神武帝本纪/一九一

旧唐书

 太宗纪/一九七

 狄仁杰列传/二〇三

新唐书

 则天武皇后列传/二一一

 杨贵妃列传 /二一四

 杜甫列传/二二〇

 李白列传/二二三

旧五代史

 安重霸列传/二二九

新五代史

 汉高相本纪/二三五

宋史

 太祖本纪/二四一

 包拯列传/二四四

 苏轼列传/二四七

 岳飞列传/二五〇

 陆游列传/二五四

辽史

 耶律大石传/二六一

金史

 元好问列传/二六七

元史

 太祖本纪/二七一

明史

 太祖本纪/二七七

 李时珍列传/二八〇

 郑和列传/二八二

 李白成列传/二八四

中国历史朝代简表

试读章节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一鲁迅。

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

贯通古今,网罗百代: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忠实于历史事实,一向被称为“实录”。

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

古代散文的楷模。

《史记》是西汉史学大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的叙事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结束,记载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前145一前? ),字子长,生于夏阳(今陕西韩城)。他幼年时就很刻苦,十岁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后来跟着董仲舒、孔安国学过《公羊春秋》、 《古文尚书》。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司马迁二十岁,他满怀求知的欲望,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到处考察古迹,采集传说。通过对历史遗迹和西汉建国前后的史实实地调查,司马迁开阔了胸襟,增长了知识,为后来编写《史记》做了很好的准备。其父司马谈死后,他承袭父职,做了太史令,有条件看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和国家档案,这对他编写《史记》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曾任太史令。他有感于自孔子作《春秋》之后再无系统的历史著作出现,而战国至秦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未能写入史书,因此,打算修订一部历史著作,一方面继承古代史学传统,同时也弘扬有汉一代的辉煌,然而这个愿望没有实现就去世了.,临终的时候,他嘱咐司马迁完成他未竟的事业。司马迁开始修史时,其动机和目的与父亲基本相同,为的是给西汉及前代历史作总结,颂扬圣君贤臣的德行功绩。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司马迁开始编写《史记》。天汉二年(前99),李陵率兵随李广利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向司马迁询问对李陵的看法,司马迁说,李陵投降,是因为寡不敌众,又没有救兵,责任不全在李陵身上。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有意替李陵回护开脱,贬责汉武帝的爱姬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便把司马迁投进监狱,处以腐刑。这就是对《史记》的创作有重大影响的“李陵之祸”。

经历“李陵之祸”以后, 司马迁的身体和精神都受到摧残,心情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使他的修史动机也有所调整充实。他不再把修史仅仅看作是对以往历史的总结、对西汉盛世的颂赞,而是和自己的身世之叹联系在一起,融入了较重的怨刺成分,许多人物传记都寓含着作者的寄托一一磊落而多感慨。司马迁修史过程中前后心态的巨大变化,赋予《史记》这部书丰富的内涵,它既是一部通史,又是作者带着心灵和肉体创伤所作的倾诉。

大约在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1),司马迁基本上完成了编撰工作。司马迁死后许多年,他的外孙杨恽才把这部五十多万字的不朽名著公之于世。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史记》对我国史学的贡献,归纳起来有如下四点。

一、首创“纪传体”史书体例,成王朝“正史”规范。

“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的史书编纂方法,这是司马迁的首创。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史传文学便已粗具规模,记言如《尚书》,记事如《春秋》,其后又有编年体的《左传》和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司马迁以纪传体修成《史记》之后,这种体例为历代史家沿用,成为我国古代主要的史学体例之一。

P2-4

序言

古人说:“刚日读经,柔日读史。”本来说的是什么时间读什么书,从侧面看来,我们的前辈多么勤奋,每日读书,并不留空闲。

在一个号召“全民阅读”的时代,如何阅读,阅读什么,成为新常态下的新课题。数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我们的祖先的经验告诉我们,那就是阅读经典图书。这套《品读经典》丛书,其旨趣、其志向,大概就是“打通”这样一个目标。

我也经常说,只有阅读经典著作,建立了平衡的知识结构,才能做到“风吹不昏,沙打不迷”。

一日不读书,心源如废井。

在我看来,读书应该是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就像呼吸空气那样。

我在北大附属实验学校的一次报告会上曾经谈过,要读书。读好书,也只有那些有独创思想的著作才能称为“书”,才可能成为经典。

经典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真正的书”,它应具有独特性、原创性、思想性。独特性就是与众不同,是自己独立思考的东西;原创性就是“我手写我心”;思想性就是必须加入自己个体的思考。

另外,经典书均为文史哲范围,因为这些书属于上游书,其思想辐射至其他专业,今天我们有几百个专业,它们并不是在一个平面上展开的。

我们要每天读点书,滋润自己的心灵。读书不是立竿见影之事,不能立马改变生活,它是个慢功夫。几天不读好像没什么,其实你已经落后了,而当你水平提高了又不容易下去。

对于个人来讲,我们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践当中,用到一点就足够我们享用一辈子了。表里不一对于国家来说是毀国家前途,对于个人来说是毁自己前途。很多人总是发明新道理,但是我觉得旧道理够用。

知道了之后再实践了,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

古人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是前提,“行万里路”是“实践”,把知识实际地运用。孔子讲的“忠、恕、仁”这几个概念,你能把它实践好就很不错了,懂了这些道理你读书就很快乐。有了这种精神状态之后,你就会持一个乐观的心态。读书最后还是为了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乐观快活的人,让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特别有劲。

我们既要“行万里路”,也要“读万卷书”,更要读好书,读经典书。

著名学者汤一介先生说,一本好的经典,“可以启迪人们的思考,同时也告诉我们应该重视经典”,面对先贤的智慧,面对我们两千余年来的诸子百家、“孔孟老庄”,“我们必须谦虚,向经典学习”,也许这就是“品读经典”丛书出版的意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二十四史(精选)/品读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8114861
开本 16开
页数 2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
CIP核字 2016122556
中图分类号 K204.1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0
15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3:4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