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立足于“历史生态”的方法论立场,通过用朴素语言描写的真实故事与读者交流自己的教育实践探索和教育理论思考,并且希望能够与读者分享这种历史生态观。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理论篇主要内容包括历史生态观中的基本理论问题、人的发展理论、幼儿园的管理与评价、幼儿园的课程、幼儿园的学科教育等;第二部分实践篇主要内容包括幼儿教育工作者、“丑小鸭”的音乐生涯、和女儿一起成长、和教师谈教学相长、和家长谈心理成长、佩格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在美国旁观儿童教育等。
图书 | 学前教育与历史生态观/学前教育新视野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立足于“历史生态”的方法论立场,通过用朴素语言描写的真实故事与读者交流自己的教育实践探索和教育理论思考,并且希望能够与读者分享这种历史生态观。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理论篇主要内容包括历史生态观中的基本理论问题、人的发展理论、幼儿园的管理与评价、幼儿园的课程、幼儿园的学科教育等;第二部分实践篇主要内容包括幼儿教育工作者、“丑小鸭”的音乐生涯、和女儿一起成长、和教师谈教学相长、和家长谈心理成长、佩格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在美国旁观儿童教育等。 内容推荐 在近20年来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的社会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适应这些变化对中国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挑战,是整个中国社会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本书作者立足于“历史生态”的方法论立场,通过用朴素语言描写的真实故事与读者交流自己的教育实践探索和教育理论思考,并且希望能够与读者分享这种历史生态观。 本书的第一部分《理论篇》主要讨论的是近20年来被当作关注焦点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以及这些理论在实践中产生的各种矛盾冲突问题。本书的第二部分《实践篇》主要讲述了更多的与教育、成长有关的真实故事,当读者进入这些故事的时候,也同时可以倾听到作者内心的带着情感的理性反思。 目录 总序:历史生态观—一一种有甩的研究眼光/1 一、从“沧海桑田”看“历史生态观”/1 二、历史生态观怎样成为一种方法论的眼光/2 三、用历史生态观来“看”学前教育中的问题/4 第一部分 理论篇 第一章 历史生态观中的基本理论问题/3 一、用历史生态观看“观念转变”的艰巨性/3 二、历史生态观中的文化与教育反思/10 三、历史生态观中的“理论人”与“实践人”——从1985年到2004年的20年回顾与反思/22 四、用历史生态观看我国幼儿园游戏的理论与实践/32 第二章 人的发展理论/47 一、用历史生态观重新认识儿童权利问题/47 二、用历史生态观看“创新教育”/55 三、用历史生态观看“主体性”与“主体性教育”/62 四、向自己的“短处”挑战——脑科学研究新发现支持“扬长补短”/70 五、历史生态观中的儿童“需要发展”与“需要教育”——兼论需要、权利、责任、自由的历史生态联系/81 第三章 幼儿园的管理与评价/98 一、历史生态观中的幼儿园管理/98 二、历史生态观中的“评价”与“评价教育”/105 三、从纪律、管理到集体学习情境中的舒适性调节——试论一种历史生态分析框架下的主体性发展支持系统构想/110 四、用历史生态观看幼儿园的科研诊断工作/119 五、用历史生态观看幼儿园的安全和安全教育/129 六、历史生态观中的中国全托幼儿园问题再反思/138 七、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与动态评价研究/156 第四章 幼儿园的课程/173 一、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纲要精神的历史生态视野解读/173 二、终极目标是领域间渗透的核心/185 三、用历史生态观看我国幼儿园课程的理论与实践/191 四、课程是什么/201 五、用历史生态观看园本课程/204 第五章 幼儿园的学科教育/212 一、幼儿园艺术教育与幼儿可持续发展一一种历史生态观/212 二、幼儿园综合艺术教育研究20年/215 三、中国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研究发展55年/225 四、历史生态观中的学前儿童科学素质教育/245 第二部分 实践篇 第一章 幼儿教育工作者/255 一、艰难的“突围”与欣喜的“会师”——教育研究者角色的观念与行为模式的重建/255 二、自我研究、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进入“自我卷入”的教育研究新视野/261 三、园本课程建设与反思型教师自我成长研究/268 四、幼儿教师在岗自我培训模式初探/273 第二章 “丑小鸭”的音乐生涯/300 一、小时候/300 二、狐狸蒙上眼咧……/302 三、音乐三人行/304 四、没有天分/306 五、我的音乐学校之一——在城市的广阔天地/308 六、我的音乐学校之二——在农村的广阔天地/310 七、我的音乐学校之三——在大学读书的日子/313 八、我的音乐学校之四——一在大学图书馆的日子/315 九、我的音乐学校之五——在幼儿园的日子/318 十、终身为音乐而感动/320 第三章 和女儿一起成长/323 一、成长的滋味……/323 二、斗犟/326 三、学画/330 四、没有××才能/334 五、母鸡“骂”小鸡/338 六、交往的智慧/341 七、论“发够”/344 八、大树小鸟和房子/348 第四章 和教师谈教学相长/353 一、错误动力定型的阻断策略/353 二、关于培养个性的误区/357 三、怎样用美好的声音歌唱/361 四、怎样进行幼儿园形体艺术欣赏活动的评价/367 五、怎样看待示范作用的两面性/370 六、如何避免因“复杂结构”造成的律动学习困难/374 七、怎样争取“活而不乱”/378 八、今天你抓纪律了吗/381 九、开放空间的困惑与挑战/390 十、漫谈空间语言的使用/395 十一、发生在家长开放日的故事/400 十二、尝试着用另一种眼光看“衔接”/405 十三、“过程”是什么?/410 十四、我们为什么歌唱/416 十五、音乐的彩虹——关于音乐智能理论的问答/417 第五章 和家长谈心理成长/422 一、若要小儿安——谈生理、心理承受能力的成长/422 二、一报还一报——谈公平感的成长/424 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谈理解他人需要能力的成长/426 四、滴水之恩——谈感恩之心的成长/429 五、近朱者赤——谈辨别是非能力的成长/431 六、夹着尾巴做人——谈自律性的成长/433 七、吃一堑长一智——谈自我归因能力的成长/435 八、傻人有傻福——谈感受性的成长/438 九、活到老学到老——谈学习愿望的成长/440 十、平平淡淡总是真——谈幸福感的成长/442 十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谈社会责任感的成长(之一)/445 十二、先天下之忧而忧——谈社会责任感的成长(之二)/448 第六章 佩格妈妈和她的孩子们/451 一、圆桌的故事/452 二、怎样对待“破坏”行为/452 三、残酷的一课/454 四、请不要打扰我/455 五、老人院的”鬼节”/455 六、衣服的故事/456 七、共享歌唱的快乐时光/457 八、自然与科学/458 九、严格的艺术——关于“NO”/459 十、严格的艺术——关于“PUSH”/463 十一、严格艺术——关于“TRY”/466 十二、爱的艺术——大卫生病/467 十三、爱的艺术——唯一的儿子/469 十四、爱的艺术——有时只为快乐/470 第七章 在美国旁观儿童教育/472 一、去“星期天学校”学做人/474 二、“危险边缘儿童”/477 三、“如此外婆”/479 四、在教堂里/481 五、“不许看电视”/484 六、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一些故事/486 七、集体道歉/491 八、摇篮曲的魅力/494 九、搬家的好处/496 参考文献/499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学前教育与历史生态观/学前教育新视野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许卓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437770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9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01 |
出版时间 | 2006-09-01 |
首版时间 | 2006-09-01 |
印刷时间 | 2006-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育儿早教-家庭教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5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610 |
丛书名 | |
印张 | 3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39 |
宽 | 17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14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