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读库(2006)
内容
内容推荐
《读库》是张立宪主编的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类杂志,意为“阅读的仓库”。
本书共包含七篇文章:《纸质书何以延续至今》《刘震云和他的延津世界》《日常有戏》《战火边的童年》《网贷深渊》《非欧几何平话》和《正确的“天足”与“天乳”》。
目录
纸质书何以延续至今 喻柏雅
刘震云和他的延津世界 刘震云 张同道
日常有戏 康泰森
战火边的童年 邹来权
网贷深渊 田宏科
非欧几何平话 贾辉军
正确的“天足”与“天乳” 王宇清
导语
《读库》侧重对当今社会影响很大的文化事件、人物做深入报道,回忆和挖掘文化热点,对文艺类图书、影视剧作品、流行音乐等进行趣味性分析和探究,为读者提供珍贵罕见的文字标本和趣味盎然的阅读快感。
本书为第2006期,收录了七篇文章。
精彩页
纸质书何以延续至今
喻柏雅
“不想挖空心思去搜罗各种新鲜的理由为纸质书辩护。”
在新近出版的《书情书》(Das Buch:Eine Hommage)中,德国作家布克哈德·施皮南以其感性细腻的笔法,讲述了爱书之人对于纸质书的迷恋。他开篇明言,自己“不想挖空心思去搜罗各种新鲜的理由为纸质书辩护”,而事实上,在神经科学与心理学领域,业已存在大量研究证实了纸质书的种种优点,只是这些并不新鲜的科学结论并未充分面向大众传播。
有感于此,本文尝试做一次较为全面的介绍,主要探讨阅读和记住一本书所涉及的各种神经科学与心理学机制,从中对纸质书与电子书的差异及优劣进行比较,最后指向那个终极问题:在数字阅读越来越流行的今天,如何看待纸质书与电子书的未来。
一本书如同一座建筑
我们搬到一个新家时,首先会通过参观游览的方式来熟悉这个新的空间,进而熟悉整个大楼、小区乃至周边街区的空间构成。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小到自己的家,大到整个社区,经由无数神经元的编码,一幅幅认知地图在脑中形成。当回想起或者再次走进这个空间时,对应的认知地图会被激活,让我们不至于迷失其间,这就是“熟悉感”的来源。
上述空间记忆的神经机制,是由神经科学家约翰·奥基夫发现的,他因此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作为三维物理世界的基本属性,空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正如奥基夫所言:“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有空间的参与。我们住在其中、穿行其间、探索它、保卫它。”
读一本书,也常常始于一次空间探索。比如手头这本《读库2006》,很多读者的习惯是先浏览一下目录,然后把它从头到尾粗略翻一遍,在这样做的过程中,这本书就在你的脑子里初步建立了一幅认知地图——读者大概把握住了这样一个小小的三维空间内以文章为单位的信息结构方式,如同以房间为单位组成的一座建筑。
接下来开始正式阅读。有的读者会选择从头一直读到尾,有的读者则会拣自己最感兴趣的那篇文章先睹为快,但不论哪一种阅读方式,有一点是相同的:在读完整本书之后,会很自然地理顺各篇文章的编排顺序,不会因为自己最先读了其中哪一篇,或者对哪一篇印象最深刻,就在日后回忆时误以为它是全书的第一篇文章。
这要归功于认知地图,建立这幅地图的功臣来自“台前幕后”。
台前英雄自然非视觉莫属,这一点无需赘言。对构成书的最基本单元——文字的识读需要视觉,视觉一旦缺失,我们根本就无从读一本书(除非是盲文)。而此处要强调的,其实是视觉在空间记忆中的作用。
早在半个世纪前,教育心理学家恩斯特·Z.罗特科普夫已经发现,我们是以定位的方式来回忆书中一段段文字的,对那些记忆犹新的段落,会栩栩如生地回想起它出现在那本书几分之几处那一页的某个位置。你或许很容易想起《荷塘月色》中“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那一段出现在中学语文课本的什么位置,就如同你很容易想起某家小吃店位于你从家到学校途中的什么地方。在这个过程中,视觉起到了帮助你定位的主导作用。
幕后英雄也同样重要,它们包括触觉和运动觉。就像在双眼之外主要是通过双脚来探索一座建筑,探索一本书,我们用的是双手。每篇文章在一本书中的物理位置是固定的,当你手捧着这本《读库2006》读到这里时,它左边书页和右边书页的厚度是固定的,你可能会用左手一个指头摁着左边从封面到当前这页的几页纸,又用右手两个指头捏着右边从下一页到封底的一摞书页。待到本文读完时,两只手不仅拿捏的书页厚度发生了定量变化,而且会感受到书两侧的重量也发生了定量变化,这些经由皮肤和肌肉感知到的物理变化,连同双眼可见的各种物理信息,构成了你定位本文在书中所处位置的线索。
对于《读库》这种文集式的书,记住篇目顺序大概无关紧要,但如果换成一部小说,通过双手提示位置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新近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在阅读一个篇幅约三十页的故事时,较之于通过Kjndle进行阅读的受试者,那些拿着纸质书阅读的受试者,不仅能够更准确地排列整个故事中主要情节的先后顺序,而且能够更准确地回忆起具体细节出现在三十页书的哪一部分。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是,阅读纸质书时,双手感知到的物理变化是与故事进程相伴着发生的,而在阅读电子书时,却不存在除视觉之外的其他感觉线索来辅助我们记忆故事内容。
对于故事类的书来说,两种阅读介质在阅读理解上的差异已经算小的了。综合分析过几十项研究之后,心理学家得出结论:对于那些以知识信息为主的书,又或者知识与故事兼而有之的书(比如“医学大神”系列),两种阅读介质造成的阅读理解差异更大,亦即纸质书明显优于电子书。
P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读库(2006)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张立宪
绘者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342889
开本 32开
页数 3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20-12-01
首版时间 2020-12-01
印刷时间 202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300
CIP核字 2020266287
中图分类号 I217.61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86
125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9: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