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从莎士比亚说到梅兰芳(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宋春舫先生是戏剧(尤其是话剧)的先知先觉或老前辈。《从莎士比亚说到梅兰芳》选录了他关于中国戏曲、西洋戏剧和现代话剧的并不过于专门的论述,以及序跋和若干回忆性散文,以期对这位中国话剧史上值得纪念和研究的“先知先觉”引起必要的关注。

内容推荐

《从莎士比亚说到梅兰芳》选录了宋春舫关于中国戏曲、西洋戏剧和现代话剧的并不过于专门的论述,以及序跋和若干回忆性散文。《从莎士比亚说到梅兰芳》附录乃宋春舫之子宋淇(笔名林以亮)的《毛姆与我的父亲》,此文详细考证毛姆与宋春舫的那段文字交,并对宋春舫的戏剧观作了精彩的阐述。

目录

北平

我不小觑平剧

中国戏剧社的回溯

看了俄国“舞队”以后联想到中国的武戏

从莎士比亚说到梅兰芳

论戏剧的对白

戏院观众纵横谈

谈戏剧杂志

话剧的将来

《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序

《褐木庐藏戏曲书写目》 自序

《宋春舫戏曲集》第一集序

《五里雾中》之经过

《原来是梦》序

宋家弄

从“家”忽然想到搬家

海草

附录:毛姆与我的父亲 林以亮

试读章节

北平

这是十数年前的回忆!

民国十二年正月十八日那一天,北平美育社,假座真光剧场,开歌舞大会,目的是筹款救济北京四郊的贫民。

无论哪一社的中坚分子,总是女性居多,美育社当然也逃不出例外,如唐宝潮夫人,陆小曼女士,陈贯一夫人等,不消说个个都是旧都社交上数一数二的人物,我因平日喜欢研究戏曲,居然也忝附骥尾,当了美育社社友来凑热闹。

我第一个感想,“预演”即英文之Dress Rehearsal两个字。在当时可以算得一个时髦名词。何谓时髦名词,为普通人十中有九是不知道的。至于预演与排演,完全是两件事,吾国戏院,向来只有排演,没有预演,他们平日所登的广告中,有“排演成熟,择吉开演”便是一个绝好的证据。

正式开演与预演,手续上讲起来,却毫无区别。性质上呢,“正式开演”是公开的,“预演”却是私人的。

历来欧美各戏院,每逢新戏登场前一天的晚上,发帖邀请各报馆的评剧主任,及记者,以及国内的名流巨绅,文学大家,社交明星等等,近年来,或者因为经济状况困迫的缘故,也有临时卖票的,票价是不消说,比平时便宜数倍,而观众却都是知识阶级中人,大学学生,占大多数。

那一次美育社的预演,也是如法炮制,票是卖的,只卖给学生们。

预演的目的,是有两种:

第一,预演是带些广告性质,评剧家及新闻记者,看了以后,翌日必在他们的报纸上,发表一番议论,引起一班人的兴味,这本来是他们的天职呀!

第二,也是预演与排演不同的地方,在排演的时候,只有极少数人——在欧美是只有舞台监督——在那里监督。预演的时候,观众都在那里监督。“袍笏登场”“十目所视”,心理上的作用,当然不同,而演剧者,亦不肯像排演的时候,那样敷衍了事,至于观众一方面,预演既然是非正式的,舞台的布置,伶人的唱作,即偶有不妥,也不去求全责备,尝试者既有此种种精神上的鼓励,更可奋勇从事了。

我第二个感想,就是北京人看戏的程度实在是比上海人高得多。这一次不是男女合演么?在一个男女尚且要分座的北京城中,男女合演居然能成事实,而且演戏的时候,不必挂什么“奉警厅谕禁止怪声喝彩”的木牌,也没有人来“好吗,好乖乖”的高声叫好。报上记载,都说“大家闺秀,粉墨登场,为破天荒之盛举”云云,以如此这般的鼓吹,在社会上,那个时候却并没有引起丝毫反响,而同时素称得风气之先的上海,一个徐太夫人出来唱了几出昆曲,就闹了一个满城风雨,不亦乐乎,这毕竟是此胜于彼了。

吾末后一个感想,并且是一个最普通的感想——就是法人米落霸那本《六二八》书中所说,米先生是在彼国最先有汽车的一人。有一天他很高兴自驾了他的那一辆第“六二八”号汽车,到处乱跑,经过了不少村庄和国境,他书中有一段,说:

“最煞人风景的,是红日归山时候,忽然从路旁窜出一群村犬,先向着那车头乱吠,接着又想和汽车比赛,一口气便跑了一里左右,它们才觉得有些力乏了。一会儿,他又遇到了一群白鹅,很规规矩矩的排了队,在那里羊肠路上走,好容易,费了许多劲儿,才跑过他们面前,但是不到五分钟,他又遇到一群绵羊,平日绵羊是一件很可爱的东西,到了那时,不知如何他忽然心头起火,忍不住,说了一句Nom de Dieu,刚巧他的那句话出口的时候,那赶羊的老头儿,手里拿了一根棍儿,远远地向他扬着,仿佛想和他来要决斗一般。”

“鸡,鹅,羊”在开驶汽车的人方面说来,都是很可厌的,但还不如人来得讨厌。至于我呢,觉得人在世界上,不做事则已,如果要做些事,须学着米落霸的口吻,“天下各事,都容易对付,惟有人,却最不容易对付的。”

你看十八日那天晚上,正在锣鼓喧阗,戏码将到大轴的时候,剧场里忽然冲出一个人来,口里不住的喊道,“反了反了,男女合演,是何等的伤风败俗,中华民国,照这样下去,是立刻要没有的了,警厅一定得来禁止,否则……”

但一头说,一头就要警厅的电话,叽哩咕噜,闹了好一会,警厅那里,也没有人去理会他,他兀的面红赤颈的,仿佛猴子在那里戴那帽儿唱戏文一般。

后来我们一位招待员看了他可怜,便问他:“你到底闹些什么?”

他说:“我么,只要你们将票钱还我,便了。”

原载一九三四年七月《人间世》第八期

P1-5

序言

“海豚书馆”缘起

沈昌文

俞晓群、陆灏和我,在将近二十年前就有过一次“三结义”。那时,我刚要“退居二线”,但是贼心不死,还想做事。更主要的,是多年的出版工作让我结识许多名流,都是做文化的好资源。原单位的新领导不会不让我再做点小事,但是,我知道,老一辈的领导是不希望我再做什么事的,我的愿望会让新领导他们很为难。谁让我在过去一些年里那么不会伺候老人家呢!这时我概括过自己的心情:出于爱的不爱和出于不爱的爱。我只能离开我钟爱的原单位,同新结识的朋友们去“三结义”了。

完全没有想到,封建社会里的自由结义形式竟然胜过我多年习惯的领导任命方式。我们的“三结义”居然越搞越热火。没有多少年,做出来的东西,无论质与量,都让我惊喜不已。举例来说,先是《万象》杂志;接着是《新世纪万有文库》,几百本;后面来一个《书趣文丛》,六十来本……这些成绩,都是我过去不能想象的。自然,这些书的问世,还得感谢许多参与其事的其他同事和朋友,恕我不一一列举了。

那时“三结义”的“桃园”在沈阳的“辽教”。以后时过境迁,我们的刘备——俞晓群——迁出沈阳,于是,现在再次“三结义”,改在北京的“海豚”了。

出版社而名“海豚”,对我来说是个新鲜事儿。但我知道海豚爱天使的故事——“天使想给海豚一个吻,可是海太深了。海豚想给天使一个拥抱,可是天太高了……”“‘天使,我如何才能得到你爱的馈赠……’海豚痛苦地低鸣。”

现在,解决海豚痛苦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位来自黄浦江边的著名渔人——陆灏。陆灏结识天下那么多能写善译的天使,他们会一一给海豚以深爱,以宏文,让海豚名副其实地成为一条出版江河中生活得最顽强的鱼——俞晓群领导下的出版大鱼。

我遥望海豚的胜利和成功,乐见俞晓群、陆灏两位愉快的合作,特别是读到大量我仰望和结识的天使们的怀着深爱的作品。我高兴自己现在也还是“三结义”中的一员,虽然什么事也没力气做了。我今年七十九岁,能做的只是为人们讲讲故事,话话前尘。以后,可能连这也不行了。但是无碍,我不论在不在这世界,还是相信: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俞、陆的合作会有丰富的成果。遥祝普天下的天使们,多为这两条来自祖国南北两隅的海豚以热情的支持!

二○一○年五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从莎士比亚说到梅兰芳(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春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004260
开本 32开
页数 13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64
出版时间 2011-03-01
首版时间 2011-03-01
印刷时间 2011-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0.1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809.2
丛书名
印张 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0
124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4: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