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偏见会不会让我变成怪孩子/中国哲学启蒙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哲学启蒙读本》丛书以中国哲学史上八个重大哲学命题为内容,从少年儿童熟悉的生活问题入手,做进一步引申,阐述关于自我,幸福,仁爱,美丑,真理和谬误,生和死,阴和阳,人和社会、自然的关系等重大哲学理念,展现中国哲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对少年儿童进行哲学启蒙,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

《偏见会不会让我变成怪孩子》(作者金珠)是其中一册,以层层哲理剖析辅以中国哲学典范故事讲述了偏见这一哲学范畴。

内容推荐

《偏见会不会让我变成怪孩子》是“写给孩子的中国哲学启蒙书”的一种,以层层哲理剖析辅以中国哲学典范故事讲述了偏见这一哲学范畴。什么是偏见,偏见的种类,产生偏见的原因,偏见的危害,偏见与真理的对立统一关系,如何避免偏见。

《偏见会不会让我变成怪孩子》的作者是金珠。

目录

偏见是什么/1

大象是什么样子/2

谁识庐山真面目/5

夏虫与冬蛹之争/9

太阳的远近/12

黑点与白板/17

儿子与邻居/20

水中的靓影/24

一口井挖出的风波/27

癞蛤蟆与千里马/30

水手世家的婴儿/32

艾子的“高邻”/35

算卦人的预言/38

是南方人强,还是北方人强/41

筷子与刀叉之争/44

船夫评价外交家/46

世上有最好的学问吗/49

穿“胡人”的衣服就会变得粗俗吗/52

公孟子见墨子/56

心里会长蓬草吗/59

是稻草还是珍宝/63

鲁肃看阿蒙/66

偏见会不让我变成怪孩子/69

曹操不做手术/70

美丽的大蘑菇/73

仲永展示自我/77

养花人之梦/80

偏见是不是天生的“坏孩子”/83

人人都有偏见/84

偏见不一定都是错的/87

偏见+绝对=荒谬/90

固执+偏见=毁灭/93

怎么消除偏见/97

三个校长/98

河伯的感叹/102

登山与倒茶/104

口吃人讲道理/108

心的力量/111

谁的心最公正/114

包容的力量/118

试读章节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他们出发了。

庐山太美了,一座山峰连着一座山峰。远远看去,一座秀丽的小山峰仿佛就在眼前,却花了很长时间,才走到它跟前。一看,嚯,哪里是什么小山峰,简直就是壁立千仞的擎天柱;平坦开阔之地,转个身,却是悬崖峭壁。他们一步步往深山走去,雄伟险峻的山中美景,让他们目眩神迷,简直像走入迷宫,不辨方向了。

走着走着,一群人逐渐分成了好几拔,体力好的,直接从险道直上顶峰而去;好奇心重的东坡先生和另外几个朋友们则离开了大队人马,向一条游人罕至的小路走去,兴致勃勃地要去探险呢;还有几个大胖子,实在走不动了,就雇了几个轿夫,坐在竹竿搭起的轿子上,晃晃悠悠不紧不慢地沿着主干道往山上走去。

傍晚时分,几路人马终于在庐山的顶峰会合了。朋友们虽然疲惫,可是兴致不减,他们决定做一个游戏,在日落之前,每人赋诗一首,诗的内容必须与庐山行有关。

其中,一个坐轿子上山的胖子精神最好,他抢先赋诗道:“庐山之行好优哉,树木青青路又平,上到山顶看日落,实乃人间最美景。”

从悬崖险道攀上山的一个人接着说:“庐山之行好刺激,险峰座座拔天起,进入深山更深处,恰如阎罗鬼怪林。”

和东坡先生一起走小路探险的人说道:“庐山之行好惊喜,奇花异果塞满径,若问庐山何为最,山中温泉似仙境。”

诗还没赋完,朋友们却争吵起来。明明是同游庐山,怎么每个人诗中的庐山都有着不同的样子呢?到底谁写的诗最符合庐山本来的样子呢?争执不下,就让东坡先生做个评判,看谁说得有理。

东坡先生想了一下,也写了一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他笑着说:“其实你们的见解都不错,可是,我们人在山中,都只能从自己的位置和角度看到有限的部分美景,谁也没有看全庐山的真面目啊。”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生物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有一只昆虫,它的名字叫“夏虫”。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夏虫只在夏天出生,寿命也不过短短的三个月。随着夏天的消逝,夏虫的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夏虫有个远房表亲,叫“冬蛹”。和夏虫恰恰相反,冬蛹只在冬天存活。所以,虽然是亲戚,夏虫和冬蛹却从来没见.过面。

有一天,昆虫家族的族长突然想开个联欢会,让那些从来没见过面的虫子们到一起大狂欢,彼此交流,成为朋友,共创和谐的昆虫世界。

于是,借助来自自然的神秘力量,夏虫和冬蛹见面了。

它们友好地握手,开始交谈起来。

冬蛹说:“你好,夏虫,很高兴认识你啊。下次,我带你去我家玩,我住的地方有晶莹剔透的冰、洁白绵软的雪,很美的。”

只在夏天生活的夏虫从来没见过冰雪,它疑惑地看着冬蛹,不知道它在说什么。

冬蛹说:“就是冰雪啊,冰雪都是由水变化而来的。天冷的时候就会下雪,水也会结冰。”

夏虫轻蔑地笑了:“哦,就是水呀。水,我可常见呢。你糊涂了吧?水就是水,哪会变成什么冰什么雪?还‘晶莹剔透’、‘洁白绵软’,哈哈,快别说了,说出去要被人笑话的。还是我带你去我家吧。我家有葱绿葱绿的大树,河塘里满是红艳艳的荷花,那才真美呢。,,

冬蛹一脸不高兴:“明明是你在胡说。树木都是枯黄的,哪里来的葱绿?河里都结了冰了,哪里来的红艳艳的荷花?哼,你才笑死人了呢……”

夏虫和冬蛹就这样争吵起来,夏虫觉得冬蛹说的冰就是瞎掰.冬蛹认为夏虫说的荷花才是胡扯,谁也不肯让一步,一场和谐的聚会闹了个不欢而散。P6-11

序言

现代人有“两拼”:少数有钱有势的“拼爹”,其余的大部分人都在拼孩子,美其名曰:“不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有带着孩子到处花高价补习的“分数爹妈”,有奉行“棍棒政策、军事化管理”的“中国狼爸”,有督促孩子学习力不从心、无奈之下报警求助公安局的“窝囊爹娘”等等费尽心机、无奇不有的“父母”。

结果又如何呢?孩子的理想本来是多种多样的,可前几年教育部门公布的调查结果,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小学生声称长大后要做比尔·盖茨。大可不必反对孩子们想当富翁,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人不会重样,所有人怎么可能都成为一个人或一种人?这是反常识、反自然的。抱有这样的人生理想,从一“起跑”就注定要失败,甚或有人因理想破灭,终生都活在“郁郁不得志”的阴影里。

2012年春天,上海复旦、交通两所大学公开了他们的一项调查结果,“大部分学生毕业后想当外资企业的白领”。能进入这样的重点大学,显然都是没有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但他们已经不敢再想当比尔·盖茨了,退而求其次能给比尔·盖茨打工也不错。难道现代年轻人受完系统教育之后,就是“坐着钱边摸钱眼儿”吗?虽然这也无可厚非。

孩子的现状,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一个通病,缺少“大思想”。思想贫弱,精神就变小了,致使孩子和成年人缺失一种共同的东西——创造力。有点儿聪明都急于转化成赚钱的“点子”,不能换取利益的思想便无足轻重。人本来是“精神的器官”,却被极度膨胀的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异化成“物质人”:人脑被电脑取代、手机变成人体最重要的一个器官、信息迷、购物狂、经济人……人不再是完整的。

如何能找到“精神之眼”,破解现代人理智上太多的困惑?目前唯一的途径是回归经典,找回人类曾经拥有过的具有永恒的性质与魅力的最高智慧——哲学。哲学光照一切意识和行动,在价值观混乱的消费社会,愈加印证了尼采的自信:“哲学确立价值的档次。”

而未来属于孩子,他们承载着一个时代的希望和抱负。文化发达的国家早就意识到,在孩子人生的“起跑线上”,最应该让他们阅读的就是哲学书籍。如美国有《杰出青少年的14堂哲学课》、《写给孩子们的哲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人生观的40个哲理问题》等,他们最信奉自己的经典诗人惠特曼的名句:“最初读到什么东西,最初看到什么东西,这些就会成为孩子未来生活的一部分。”

法国有《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等。在欧洲让孩子学哲学是有历史传统的,早在古罗马时代,达官贵人们在临终前,都要把孩子和财产托付给堪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齐名的哲学家普拉提诺,而不是家人或亲戚。这位哲学家也从未辜负过这样的嘱托,他的原则是:“只要他们没有对哲学产生兴趣,他们的财产和收入就必须安全保管。”

亚洲的韩国有《哲学家讲的故事》、《哲学家开的店——哲学原来可以这样学》等。

如今,我们终于等到中国也有了这样的青少年哲学读本,即新蕾出版社的“中国哲学启蒙读本”,一共八本:《我是谁》、《幸福是不是猫吃鱼》、《偏见会不会让我变成怪孩子》、《美与丑的秘密》、《爱是心灵的种子》、《阴和阳》、《生和死》、《人在天地间》。图文搭配,机妙天成,意趣盎然,我几乎是一口气就读完了第一本的书稿。开卷就能激起读哲学的兴味,先要会设问,这正是此书的妙趣之一。

诸如:你听到过花开的声音吗?怎样倾听自己的生命之花开放?开篇的一问便是:“我是谁?”一个人最熟悉的莫过于自己,最陌生的可能还是自己。古人说:“远取诸物,近取诸身。”这是告诉我们,在认识世界的时候,先要认识自己。那么“我”是谁呢?如果“我”就是由姓名、外貌特征、出生日期构成的,那又怎样区分同名同姓、相貌几乎一模一样的人呢?还有,“我”从一个牙牙学语的幼儿长成一个活泼少年,将来还要长大成人,“我”还是“我”吗?

就这样由一步步的推问,变成一层层的深入,说清“我”是由“内涵”和“外延”两部分构成。“内涵”是一个人内在的品格气质,是区别我、你、他的重要特征。而“外延”,则是每个人都要在天地间扮演的角色,也就是在社会上尽自己的义务和职责。社会越发展,每个人的角色也就越复杂,扮演的这些角色便构成“我”的重要内容。“我”正是在与他人、与自然、与世界的关系中,不断被塑造,同时又影响环境。因此,“我”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很复杂,正如佛陀所言,明白了“我”是谁,就明白了世间最深奥的智慧。

孩子是为了善、为了完美,才到这个世间来的。他们眼中的世界很丰富,他们的思想也立体多彩,阅读哲学启蒙书可丰富他们的心灵,抵御世俗的消极的东西对他们的精神和想象力的侵害。学会思考自己的存在、回答生活中令人畏缩的重大问题,从而建立起真正的理想,为以后的人生提供养料和能量。

中国有辉煌浩大的哲学经典,极其丰富,无所不包,既有精深渊博的智慧,又有轻松幽默的机敏,可提供一种恒久的思想之光。商品经济时代,孩子格外需要这种哲学滋养,以开掘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培育理智的诚实,做一个“完整的人”、“思考着的人”,自奉自助,自尊自信,学会辨别并留住大脑内在的闪光。那他们就不会没有自己的“大思想”,也不会缺乏“创造力”,可以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在“起跑线上”不仅能迈出正确有力的步子,还能强健自己的身心。

读罢书稿,实为欣幸,遂成文以贺。感谢哲学,祝福孩子!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天津市作家协会主席、天津市文联副主席)

书评(媒体评论)

孩子是为了善、为了完美,才到这个世间来的。阅读哲学启蒙书可丰富他们的心灵,抵御世俗的消极的东西对他们的精神和想象力的侵害,学会思考自己的存在,回答生活中令人畏缩的重大问题,从而建立起真正的理想,为以后的人生提供养料和能量。

——蒋子龙(天津作家协会主席)

这套丛书从少年儿童层面,遵循少年儿童的阅读规律,采用文图结合的形式,讲述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看世界、看人生的独特视角,对少年儿童进行哲学启蒙,表现作者的学术创见,启智于今人,造福于后人,功在千秋。

——杨庆中(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偏见会不会让我变成怪孩子/中国哲学启蒙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金珠
译者
编者
绘者 碧悠动漫
出版社 新蕾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754627
开本 16开
页数 1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9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64
CIP核字 2012108188
中图分类号 B2-49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35
169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0: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