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华为时间管理法(应用版)
内容
编辑推荐

华通咨询编著的这本《华为时间管理法(应用版)》总结了华为人的工作理念、模式、技巧和工具,同时融入了华通咨询公司长期在此方面的辅导经验和心得。因而“华为时间管理法”是对个体工作者有效利用时间、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的方法汇总。

本书内容阐释精细、深入,语言深入浅出,表达形式较为灵活。同时,结合真实的华为案例,使读者获得更为轻松、愉悦又不失深刻的阅读体验。

内容推荐

华通咨询编著的这本《华为时间管理法(应用版)》结合华为时间管理的七大法则,阐述了华为时间管理的理念、技术和方法。本书重在介绍如何摆脱人性中的拖延习性,如何运用框架思维解决问题,以及如何运用目标管理、四象限法则、80/20法则、韵律法则等时间管理工具。此外,本书还阐述了如何利用流程优化思维提升时间管理能力,以及如何更加职业化地做事等内容。

本书可供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阅读,也可作为企业内训、员工教育的培训教材。

目录

第一章 理解人性,打开时间管理之门

 第一节 理解人的本性

人人喜欢的心理舒服区

消极人生的生存哲学

不可靠的完美错觉

对决策和责任的恐惧

 第二节 建立积极的心智模式

快速行动是一种力量

规划自我,追求高效能

用自尊提升自我效能

自我奖惩,克服拖延

释放时间管理的潜能

 第三节 在压力中保持平衡

左边抑郁,右边焦虑

别让坏情绪吞噬时间

警惕心身耗竭综合征

测试:你的压力有多大

第二章 先解决思路,再考虑技术

 第一节 学会正确的思维方式

思维的陷阱

理解思维框架

工具:六顶思考帽

技术:联想Q10系统

 第二节 工作问题的解决思路

谋定而后动

工具:关键路径法

技术:风险防范计划

技术:沟通计划

案例:华为的项目管控

项目计划阶段

 第三节 工作资源的管理思路

每个人都是管理者

你需要管理哪些资源

关注资源,调动资源

第三章 用明确的目标催生行动力

 第一节 学会有目的地工作

马和驴子的故事

想一想:“是什么,为什么”

不要让过程取代目标

技术:任务接收的回应模式

 第二节 目标的SMART管理原则

具体化——目标要明确

可衡量——量化要到位

可实现——分解要彻底

相关性——目标要相关

时间点——有时限要求

 第三节 目标的执行控制

越小的目标越容易实现

设计节点,释放压力

工具:目标管理卡

工具:目标-责任展开图

工具:甘特图

第四章 分清事务的轻重缓急

 第一节 学会区分紧急与重要

工作为什么这么多

懂得放下,才能拥有

工具:四象限法则

 第二节 事务优先权的保证

划分优先与滞后事项

给任务贴上ABCDE标签

合理分配自己的精力

 第三节 计划和统筹时间管理

时间利用,规划先行

从日计划开始统筹

做好每周工作计划

第五章 把时间用于少数重要的事

 第一节 让工作变得有价值

价值最大化的工作

适当放慢脚步

技术:8020法则

工具:ABC分类法

 第二节 追踪当下时间使用情况

时间的盗贼

诊断时间的基础工具

列一份时间开销清单

反省你的时间管理能力

 第三节 把时间集中起来

积极构建时间块

一次只做一件事

统筹利用空档时间

集中处理琐碎事务

用好下班前的10分钟

第六章 建立自己的防骚扰系统

 第一节 与团队保持统一的节奏

团队的慢跑和崩溃

个体与协作方的任务对接

主动沟通,保障沟通节奏

 第二节 保障自己的工作节奏

打扰是第一时间大盗

优化你的工作韵律

确诊自己是否被打扰

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

保持工作韵律的4种方法

 第三节必要的时候,学会拒绝

对同事 说“不”的艺术

对下属说“不”的艺术

对领导说“不”的艺术

对客户说“不”的艺术

第七章 化繁为简,优化工作流程

 第一节 效率是设计出来的

用流程提升效率

流程要适应环境

工具:流程图

 第二节 简化工作,优化流程

任何时候都要关注简化流程

工具:ECRS分析法

工具:5W1H分析法

工具:5WHY分析法

 第三节 养成规范化的工作习惯

李嘉诚的秩序化工作习惯

华为的规范化工作流程

先僵化,再优化,后固化

工具:标准作业指导书

第八章 尊重规则,职业化做事

 第一节 无规矩,不成方圆

渐近自由法则

堵车的背后

重视规则的建立

规则面前人人平等

 第二节 职业化做事利己利人

立即执行,没有任何借口

“第一次就做对”

工作严谨,完成闭环

守时是一种承诺

做勇于承担责任的职场人

 第三节 寻求突破,超越自我

展示值得信赖的工作态度

别给人生设限,多努力一点

持续努力,才能够变得卓越

关爱他人,成就魅力人格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我从没遇到过一个喜欢把事情往后拖的人,或喜欢拖延的结果的人,但我看见很多人在这么做。如果我们不喜欢它,也不喜欢拖延的结果,为什么我们总是那样去做呢?”世界上最受追捧的演讲家和畅销书作家奥格·曼狄诺这样评价人们在对待拖延、浪费时间上的态度。一方面,人们不愿意接受因拖延造成的结果;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拖延过程中的自由和惬意。这就是可爱的人性。

人人喜欢的心理舒服区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舒服区。处于这一区域的人对自我的认同保持一种良好的感觉。而为了保持这种感觉,人们甚至会拒绝理性的判断,换之以麻痹、拒绝、逃避或勉强等非理性的方式让自己处于安乐之中。

这也是人们做事拖延,不愿意挑战更高效、更优质的工作的原因。

1995年,华为在C&C08交换机上的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于是产品向市场大面积渗透。华为的年度销售额也达到了15亿元,华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然而,随着创业期涌现的一批个人英雄的职位越升越高,他们发现自己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于是,一部分高层管理者开始丧失创业时的激情,松懈下来,这也极大地影响了下属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成为华为继续发展的瓶颈。

显然,当时的很多华为人已经走人舒服区,开始“享受”了。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身处职业现场,就必须明白:因为竞争激烈,每个人都在大踏步向前的时候,自己的每一次停顿和放慢脚步都是一种后退,可能自己现在还处在“舒适区”里乘凉,但很快就会陷入“困顿区”。

IBM在与华为的咨询合作中,发现许多由技术岗位晋升的管理人员仍然沉溺在自己的技术世界中,而对团队管理、资源协调等管理工作不是很热情,甚至对国外的先进管理技术存在抵触情绪。IBM明确地指出华为人喜欢沉溺于舒服区的这种现象,并建议华为经营层下狠心进行改善和扭转。

任正非也指出:“我们现在有些干部、员工都沾染了骄娇二气,开始乐于享受生活,放松自我要求,怕苦怕累,对工作不再兢兢业业,对待遇却斤斤计较。甚至,连一批创业时期打拼出来的个人英雄都没有了以往的激情。”

人们在自己的心理舒适区内,做任何事情都是很容易的,而超出了这个范围,平时轻易能做到的事情,很多人就不愿尝试了。但任正非坚决地做出了决定:让大家全部“归零”,并通过竞聘上岗,有能力的继续上;没能力的、跟不上形势需要的,转换岗位或下岗。

1995年,任正非以一篇题为“目前形势与我们的任务”的万言报告,拉开了市场部整顿工作会议的序幕。他指出:“为了明天,我们必须修正今天。你们的集体辞职,体现了大无畏的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你们将光照华为的历史!”

随后,由分管市场部的华为副总裁孙亚芳带领26个办事处主任同时向公司递交了两份报告:一份是1995年的工作述职报告;另一份是辞职报告。孙亚芳还做了集体辞职的激情演说。当市场部代表宣读完辞职书的时候,许多人眼含泪水走向主席台,台下则有人带头喊起了口号:“前进,华为!前进,华为!”

华为整训工作会议历时整整一个月,接着就是竞聘上岗答辩,公司根据个人实际表现、发展潜力及公司发展需要进行选拔。

就是这样,华为以极大的决心和毅力,将干部、员工的固有资格全部清零,让他们走出舒服区,重新处于竞争的状态。华为总裁任正非对此有过经典的论述,他说华为人要做奋斗者,不能太舒服,太舒服了就没有了追求。在华为,许多主管、项目经理经常换岗,去年还是项目组长、项目经理,今天可能就是某个项目经理手下的研发人员;也有可能去年还在杭州研究所,明年就得准备去非洲、马来西亚等。在华为,每个研发人员办公桌下都有一张床垫,累了,就在上面躺一躺,然后接着干……正是因为这种狼性精神,让华为始终保持着高昂的进取心和高效的工作执行力。

消极人生的生存哲学

人们在心理舒适区时,往往会抱有消极的人生哲学。消极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虽然有吸引人的地方,但并不利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

在安东尼·罗宾成为心理大师之前,一无所有。当时他住在一间只有11平方米的单身公寓里,房子小得连洗碗盘都得在浴缸中进行。那时的他意志消沉,身材肥胖,可以说是前途黯淡。

但是,即使是这样,他仍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因为他每天可以很晚起床,可以肆无忌惮地吃垃圾食品,也可以在邻里街坊面前毫无顾忌地表现自己。换句话说,他在这种生活中感受着各种人性的“自由”,舒服区的惬意使他没有产生任何试图改变的想法。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工作中:一些人在工作中碰到困难,或者感觉缺乏激情的时候,常常会陷入无聊的幻想、网络之中。他们将工作问题搁置——除非迫不得已,否则不会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久而久之,他们习惯沉迷于虚幻之中。

对于工作,如果不能用行动积极去解决问题,而是选择逃避、拖延,最终会将自己置于一个极其被动的职业状态中。

但是,很少有人知晓的另一个奥秘是:这种消极的生存哲学,乃是因为责任感的缺失。一个著名的例子是肯德基创始人桑德斯上校。

桑德斯真正功成名就之前,一直处于人生的最低谷。他年轻的时候,从事过各行各业的工作,包括铁路消防员、养路工人、保险商、轮胎售货员及加油站经营者等。

不幸的是,这些工作无一例外都失败了。特别是在“二战”过后,桑德斯的加油站被迫停业,他转而经营饭店,但美国高速公路建设使他不得不转让这家饭店。桑德斯上校由此成了一个一文不名的穷人。

由于长期的消沉,得过且过,更难堪的局面出现了:他的妻子离他而去,法院判决他未经同意不得见自己的女儿。

直到65岁,他拿到一张105美元的退休金支票,他意识到过去的生活已经乱了套,自己应该也可以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对家庭负责,而不是逃避责任、不断抱怨。

后面的故事,就是他拿着105元的退休金开创了一个伟大的商业帝国。

“放弃责任,就等于放弃人生”,桑德斯如果不是勇敢地担负起责任,那么他无疑还会过着自怨自艾的生活,靠着退休金生活下去直到终老。

我们在这里给出一些小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走出消极区。P2-4

序言

过去数年来,华通咨询的顾问老师和研发团队一直致力于企业管理问题研究和咨询辅导工作。在与众多的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的接触中,我们了解到,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化竞争格局以及正在经历着的经济危机,他们充满了无奈和忧虑。

许多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希望我们能够提供一些标杆型企业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方法,这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的顾问团队和研究小组有意识地与一些知名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以及员工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对他们的经营策略、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通过系统化的梳理和整合,旨在为广大管理同行提供一些可供学习的成功案例。

最近一些年,华为逐渐成为国内众多企业学习的典范。自1988年创立以来,华为以爆炸般的速度成长为中国通信行业的领头羊。即使在金融危机中,面对许多企业惨淡经营的局面,华为依然保持着骄人的业绩。

2009年12月31日,华为总裁任正非向华为员工发表了新年致辞。在致辞中,任正非对华为在2009年成功经受考验、创出300亿美元的销售业绩感到自豪。看到华为的快速成长,就连世界网络通信巨头、财富500强之一的思科公司总裁钱伯斯都不得不警觉起来,认为“在今后几年里,思科将只有一个竞争对手,它就是华为”。

华为的成就无须多说。由于华为的低调,在局外人的感知中,华为只是一家以“狼性文化”著称的通信企业。事实上,这样的认知是片面的。对华为和华为人的研究越深入,人们就越能够意识到华为人的一个重要品质——华为人在工作中非常注重方法,并不断努力追求更高的作业效率。特别是华为人对时间管理的重视,是他们能够实现高效运作的重要原因。人们只要走进华为公司,就一定会被华为员工高效而井然有序的工作状态所震撼。

然而,看看我们自己每天的境遇,是不是觉得每天都像工蜂一样忙碌,但工作成效并未产生可观的增长,而且经常是越忙越乱。于是你会抱怨:为什么我总有做不完的工作?为什么我要把那么多工作带回家去做?

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通过系统化的梳理和整合,整理出华为员工在工作中常用的时间管理技术。这些技术,不仅是华为公司每次培训课的重点解说内容,也是华为员工在工作实践中提高效率的法宝。

本书总结了华为人的工作理念、模式、技巧和工具,同时融入了华通咨询公司长期在此方面的辅导经验和心得。因而“华为时间管理法”是对个体工作者有效利用时间、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的方法汇总。

本书内容阐释精细、深入,语言深入浅出,表达形式较为灵活。同时,结合真实的华为案例,使读者获得更为轻松、愉悦又不失深刻的阅读体验。  在本书创作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众多管理同行和华为员工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最后,我们衷心希望本书能够为那些意识到工作方法的重要性,并试图更有效地掌控个人时间的读者带来切实的帮助。如果您发现本书中的不足之处,也请向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

2014年10月

书评(媒体评论)

世界上一切资源都可能枯竭,只有一种资源可以生生不息,那就是文化。

——任正非

一个公司若想永久地免于困扰,就必须要改变公司的企业文化,从根本上消除造成产品(或服务)不符合要求的原因。

——[美]菲利浦·克劳斯比

组织变革时,很重要的是同时维持延续性与基本价值,我们掌握不同的工具,面对不同的市场,就必须改变做事的方式,但是基本的信念还是一样的。

——[美]彼德·德鲁克

什么叫做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叫做不容易?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地做好它,就是不容易。

——张瑞敏

华为之所以成为民营企业的标杆,不仅因为它用10年左右的时间将资产扩大了1000倍,不仅因为它在技术上从模仿到跟进又到领先,更因为华为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方式。

——《中国经营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华为时间管理法(应用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华通咨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361701
开本 16开
页数 1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7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14
CIP核字 2014072716
中图分类号 F632.765.3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8: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