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自诉转公诉的庭前幕后(浙江余杭网络诽谤案)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为了让读者全面感受案件带给当事人、网络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更为直观地了解政法机关在案件中积极作为,适应人民群众新需求,方圆杂志社记者先后采访了最高检第一检察厅、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检察院、余杭区人民法院的办案人员,被害人谷某某及其诉讼代理人,被告人郎某某、何某某及其辩护人,以及本案数位证人、知情人等,展示了相关检察建议、起诉书、法庭实录、判决书,摘录了大量专家学者、媒体、网民的声音。期待通过与当事人的面对面谈话,通过专业人士的释法说理,为读者还原一个有细节、有温度、有思考的“庭前幕后”。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案发过程 女子取快递被偷拍 偷拍的视频及捏造的聊天记录在网上传播发酵 被偷拍女子遭遇“社会性死亡” 女子报警后行为人被治安处罚,但影响一直在蔓延 女子提出刑事自诉 第二章 自诉转公诉的“幕后推动” 法院以自诉案件立案 舆论升级引起最高检重视 最高检研究认为应予公诉追诉 最高检与浙江省检察院交换意见 浙江省三级检察机关形成统一意见 第三章 立案侦查、审查起诉过程 检察机关向公安机关发出检察建议 公安机关刑事立案 被害人自诉撤诉 检察机关提前介入侦查协同取证 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第四章 开庭审理及判决过程 庭审纪实 判决情况 第五章 各方声音 网络侵权乱象: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诽谤罪典型案例 浙江余杭网络诽谤案的法治意义 网络空间的法治治理建议 第六章 相关理论文章及发言摘编 诽谤罪之自诉转公诉程序衔接 ——评杭州郎某某、何某某涉嫌诽谤犯罪案 依法惩处网络诽谤强化公民私权和公共利益保护 杭州诽谤案能转为公诉吗? 论公诉与自诉的关系 涉嫌诽谤案自诉转公诉的法眼观察 告诉才处理犯罪的追诉制度:历史回顾与理论反思 “自诉转公诉”的刑法法理分析 民法典时代网络诽谤案件的刑法应对 网络诽谤“告诉才处理”中“除外”的理解 自诉转公诉正当性的实体与程序双重考察 民法典时代名誉权的刑事保护 第七章 域外考察 德国相关法律制度 日本相关法律制度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自诉转公诉的庭前幕后(浙江余杭网络诽谤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厅//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察日报社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检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022658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3 |
出版时间 | 2021-12-01 |
首版时间 | 2021-12-01 |
印刷时间 | 2021-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78 |
CIP核字 | 2021233186 |
中图分类号 | D927.554.430.5 |
丛书名 | |
印张 | 14.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9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