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五十大话/中国当代作家贾平凹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贾平凹的母亲、“卧虎”说、我的台阶和台阶上的我、在西大受聘答谢辞、张之光画集序、我不是个好儿子、我是农民、关于小说语言、沈从文的文学等经典散文数十篇。内容涉及生活、书信等方面,这些作品充分显示了作者丰富而细腻的生活。具有较高的文学性、艺术性和可读性。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文章会使您回味无穷。

内容推荐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当代文学创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相继涌现出一批生活积累丰厚、艺术准备充足、善于思考、勤于探索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鲜明的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轨迹和水平。这些作家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和影响力,不断地推出新作,超越自己。

本书为“中国当代作家贾平凹系列”之“五十大话”。本书对贾平凹的作品进行全面的梳理、归纳和择取。

目录

母亲

哭婶娘

自在篇

“卧虎”说

我的小学

初中毕业后

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曰书

初人四记

我的台阶和台阶上的我

我的小传

自传

答《文学家》编辑部问

西大三年

祭父

四十岁说

读吴三大书品

张之光画集序

何海霞画集序

《美文》发刊词

《废都》后记

与田珍颖的通信(一)

与田珍颖的通信(二)

贾平凹答问录

孙犁论

在西大受聘答谢辞

我不是个好儿子

十一篇书信

答人间奖

惜时

《商州:说不尽的故事》序

我的老师

为了崇高而美丽的事业

读张爱玲

在休闲山庄说话

给尚×的信

《情爱丛书》总序

《贾平凹书画集》自序

我是农民

就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的讲话

《孙珙散文集》序

《美文》(少年版)发刊词

关于小说语言

对当今散文的一些看法

在旧历壬午二月二十一日五十寿宴上的讲话

五十大话

在《贾平凹前传》研讨会上发言

在首届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红楼梦奖”颁奖仪式上的讲话

在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上的受奖辞

在女儿婚礼上的讲话

《废都》再版序

《马迎春诗》序

关于语言

沈从文的文学

在“贾平凹文学艺术馆”揭牌开馆典礼上的讲话

试读章节

浅儿是我的女儿,四个月了,才刚刚会笑,没有音儿的,在嘴唇上迅速一闪的微笑。

这笑,第一个就被发现了:是我的妻子,浅儿那美丽而善良的母亲。那是树发芽,春正浅的日子,我们到姨家去,在车站上候车,孩子就在她的手掌上旋转,一口一亲,一亲一呼,万般作态地逗着,全然不理会旁边的人了。突然,就对我叫道:“快,快来哟!”我跑过去,孩子躺在怀里,均匀地呼吸,阳光下,看见了那脸上茸茸的毛儿,豆芽菜般儿地嫩。她说刚才是笑了;就再去逗,却终未再逗得出来。她便很是替我遗憾了,说那笑的好,金色的,甜丝丝的,使人心惊慌地酥酥颤……“孩子是认得我了,是专给她母亲笑的哩!”周围的人都听得有趣,哧哧地笑。她好像获得奖赏,越发兴致了,说那笑是极像玫瑰花儿在绽哩。

她真是有些傻了,全然不是以前的样儿了。那个时候,她是该活泼的妙龄,那高高隆起的胸脯里,是该蓄饱了青春的呼吸,但她却十分的腼腆,没有事了,是不大出门的,一整天可以静静地坐在家里做事。现在,她不甘寂寞了,喜欢种花,喜欢读诗,喜欢到充满阳光的田野去;一有人的地方,必然就有她抱了孩子在那里了。她个儿不高,长得娇嫩,谁也想不到是养孩子的时候。“谁的宝贝?”人问。“我的呀!”她说,脸不青不红,问的人倒不好意思了。她就大笑,显得很是骄傲,似乎这个世界上,她是最富有的,有奇功可居的人。

而且,我发现她慢慢有一种虚荣心了,极喜欢恭维。谁要说句:这妞儿长得疼哟!脸子白呀!鼻子俏呀!她就对谁十二分的好;一路跑回来,要一次又一次给我复述这些赞美词。末了,激情还是发泄不了,就抱了孩子在院子里跳着跑,快活得像一头麝,为它的香气而发狂了哩!

我是个呆人,只是偶尔弄点文学,她却是剧团里的名演员了,那头发里,袖领里,时常飘出一种淡淡的指甲花味儿的甜香。记得结婚前去一个朋友家,那人生了孩子,才过了周岁,她在那房里只呆了五分钟,不喝她家的水,连炕沿儿也不肯坐,出来对我说:“一股尿臊味儿!”如今说起这事,她就笑了,骂自己一声“幼稚”。我便看见她常常用手去拧孩子尿布;拉下屎了,还要凑近去看那颜色,说是孩子受冷了、受热了。有时正抱着,孩子突然尿下了,我叫了起来,她忙分开孩子的腿,问:“浅儿裤子湿了?”“没有。”我说,“全尿在你裤子上了!”她就说:“不要惊动,让尿吧,一惊动就会不尿了哩!”她那裤子上常常就看见有尿的白印儿。但是,孩子的裤上,是不允许有一点湿的,因此,我总免不了被惩罚似的夜夜在火炉上烘那湿裤子的。

一天夜里,风雨很大,哗哗哗,打得门外的那棵棕树整夜整夜地响,我在炕上睡不着,坐起来构思一篇文章,终也思绪不收。她却没有醒,伸着胳膊,让孩子枕了,那整个身子就微微蜷着,孩子就正好在她的怀抱了。咝儿,咝儿,睡得安闲,似乎那风声雨声,在棕树叶上变成了悦耳的旋律,那睫毛扑落下来,是一副完全浸融的神态。突然,孩子动起来,只那么哭出一声,她猛地睁开了眼,立即就醒了,伸手将孩子抱起来。我奇怪了,在她那身体的什么地方,有一根孩子的神经吗?孩子醒来了,半夜里是常常不再去睡的,她就搂着哄,说好多好多的话:“乖乖,不要哭,听妈妈话啊!”“瞧爸爸,爸爸又在想文章了,你问他,又在编什么离奇的故事了?”我笑她“对牛弹琴”,她说:“你听你听,孩子完全是听得懂的。”我终没有听出什么来,浅儿只是傻乎乎地“啊儿”“啊儿”地叫着。

慢慢地,我嫉妒起我的小浅儿了。这孩子没有出生前,我是她的魂儿,一下班回来,她就让我陪着她说话,给我撒娇,一颗糖儿也要我吃一半她才肯吃的。现在的重点,彻底是转移了,孩子成了她的心儿、肝儿。可以说,我之所以对孩子好,是为了讨得她的喜欢,而她待我好,也只是我好待了这孩子。我从京城托人买给她了高级毛线,是让她打些时髦的上衣和头巾的,她却全给孩子打了衣、裤、帽、袜。孩子穿不过来,她一有空就翻出来看看,像我翻素材札记一样入味儿。

她开始有了个坏毛病,黎明时分,就睡不着了,独独爬起来,一眼一眼瞧着睡着的孩子看,看着就悄悄地笑,然后对我说:孩子的眉毛是她的,但比她的淡,淡的好;孩子的鼻子是我的,但比我的直,直的好。她总是孩子、孩子的;孩子成了她生活的主弦,只要碰它一下,立即就全七音齐发了哩。这个时候,我常常就在心中叫道:那我呢?那我呢?真不知道我在她的心上,还有多少位置呢?

有一次,我到外地去出差了,我给家里写信,偏不提孩子事,她回信了,说:“你为什么不问问孩子呢?你走了,你一定觉得是清静了,可我,还是每夜每夜哄着浅儿睡,她还和我拉话儿哩(当然你是听不懂的)。你要爱浅儿,咱们在产床上就定了的,只要这一个,你要不爱,那会伤我心的。你瞧,孩子多么漂亮,那眼睛多亮啊!……或许,你是在心上爱她,爱得比我还深,但是,你要表现哩,傻瓜!”

于是乎,我心情慢慢轻松了,才知道是我错了,原来这世界上的爱,是无限的!以后的日子里,我果然发现,浅儿的出现,不是分散了她对我的爱情,而是更深沉了,更巩固了;该我十分感谢这孩子了!

从此,孩子成了我们幸福的源泉和理想的寄托,我们甚至讨论起孩子的将来了。我说以后一定要培养成个作家,写出爸爸写不出的流水般的优美韵文,她说以后一定要培养成个演员,唱出妈妈唱不出的黄莺般的动听歌子。谁也说服不了谁,只好结论道:孩子是孩子的,谁也不能强迫,让她以后自己选择吧!

孩子简直是我们家的小太阳了,一切都围绕着转起来。但我,心里却时时泛起了一种隐隐的苦恼,因为我没有了时问,也收拢不下思想去弄我的文学了,几个月来,各家报刊的约稿信在书案上压下了一沓儿,却只是无法写出一个字来。她看我可怜,便腾出空儿让我去写,但终写不出满意的,想,有了孩子的人了,半辈子已经过去,竞还一事无成!愈是苦恼,愈是写不出来,便越发地苦恼了。她就抱了浅儿过来,说:“苦恼什么呢?咱是不行了,可咱有孩子啊!你掂掂咱的后代,她会有出息的,咱们就好好培养她吧!瞧,孩子对你笑了!”

我的浅儿,果然在向我笑了哩,虽然还是那么无音儿的,在嘴唇上迅速一闪的微笑,但她毕竟是认得我这做爸爸的了吗?

我笑了,我多么感激我的浅儿,多么感激我浅儿的美丽而善良的母亲啊!P1-P4

序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以降,随着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当代文学创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相继涌现出一批生活积累丰厚、艺术准备充足、善于思考、勤于探索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鲜明的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轨迹和水平。这些作家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和影响力,不断地推出新作,超越自己。

今天,社会和文学都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行进;写作者的创作思想和表达方式、读者的需求和阅读趣味日趋多样;文学的娱乐功能受到重视;各种文学潮流兼容并包、各行其道。此时,全面系统地总结上述一批作家三十年来的创作实绩,对当代文学事业,对作家、读者和文学工作者,对当前的图书市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决定编辑出版这套“中国当代作家”系列丛书。丛书遴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以来成就突出、风格鲜明、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对他们的作品进行全面的梳理、归纳和择取;每位作家的作品为一系列,各系列卷数不等,每卷以其中某篇作品的标题(长篇作品以书名)命名。这是一项规模较大的出版计划,我们将每年推出三至五位作家的作品系列,在五年左右的时间里完成这套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2006年1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五十大话/中国当代作家贾平凹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贾平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64700
开本 32开
页数 4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3.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6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3:4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