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原来宋朝这么有趣 雅趣见情致
内容
编辑推荐

本册书拟摘选《风雅宋》中的“雅趣”篇章,沿袭原书从宋画入手,结合文献记载和前人研究成果,向青少年读者揭示宋人“风雅”日常生活的叙述风格,将宋人喜爱插花、“写真”、焚香、收藏、茶艺、家具等生活百态展现给读者,使读者从中领悟传统文化。

内容简介

懂生活的宋朝人,有着不凡的雅趣与品味。

现在仍风靡的插花、焚香、品茶等休闲方式,在宋朝已经非常流行;宋朝人非常喜欢画“自画像”,还会将其悬挂在墙上;当今流行的中式家具,也与宋朝家具有着紧密的联系。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宋朝人的休闲方式,那么一定是——风雅。

作者简介

吴钩,生于1975年,历史研究者,腾讯“大家”签约作家。

主要关注领域为古代的政制与社会生活,习惯以社会学与政治学为分析工具,对正史野稗、前人笔记所记录的古代社会、官场细节及其背后隐秘进行梳理分析。

在《博览群书》《书屋》《社会科学论坛》《二十一世纪》等刊物发表有多篇历史社会学随笔。著有《隐权力:中国历史弈局的幕后推力》《隐权力2:中国传统社会的运行游戏》。

目录

第一章 宋人爱插花

第二章 宋人爱『写真』

第三章 宋人爱焚香

第四章 宋人怎么玩收藏

第五章 中国茶艺的绝响

第六章 宋式家具之雅

精彩书摘

以插花为时尚的宋人

我们先来看几幅宋画,分别是苏汉臣《妆靓仕女图》(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南宋佚名《盥手观花图》(天津艺术博物馆藏)、南宋佚名《六尊者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画原标注的作者为唐代卢棱伽,但有学者根据画中多种家具的形制判断,此画应该出自南宋人之手)、马公显《药山李翱问答图》(日本京都南禅寺藏)、马麟《松阁游艇图卷》(未知收藏者)。

这几幅宋画描绘的是不同人物的生活图景,不过它们有一个相同的地方,是什么呢?瓶插鲜花。《妆靓仕女图》上的是瓶插水仙,《盥手观花图》上的是瓶插牡丹,《六尊者像》上的也是瓶插牡丹,《药山李翱问答图》上的是一枝寒梅,《松阁游艇图卷》上的插花看不出是何种花。透过这些宋朝画作,我们可以确知,不管是大家闺秀的闺房、富贵人家的庭院,还是出家人的禅房、隐者的案头、士大夫的书房,都有瓶插的鲜花,将生活空间点缀得意趣盎然。

这样的图像信息,显示出插花作为一种生活装饰品,已经广泛出现在不同阶层的宋朝家庭中。宋代之前,虽然也有插花艺术,但一般只流行于宫廷与贵族家庭,或表现为佛堂供花。到了宋代,插花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生活时尚,深入到寻常百姓家。今天比较追求生活情趣的市民,经常会买一束鲜花回家,插在花瓶中,装饰生活。宋人也是这样。 我总觉得,恐怕再没有一个时代的居民比宋朝人更热爱鲜花了。宋代每年春天都会举办盛大的花朝节,《梦粱录》记载:“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浙间风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时,最堪游赏。”古人把春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春”,仲春十五日就是农历二月十五,江南地暖,此时百花争相开放,正是人们赏花、探访春天的最佳时节。花朝节出门赏花的市民络绎不绝。而宋后,花朝节则逐渐趋于沉寂。

邵伯温1在《闻见前录》一书中提到宋人还有簪(zan)花的习惯,不论男女,不分贵贱,上至君主、士大夫,下至市井小民,都以簪花为时尚,“虽贫者亦戴花饮酒相乐”。“簪花”就是戴花、插花、请注意,这里说的“戴花饮酒相乐”的人们是不分男女,不分贵贱的。周密在《武林旧事》里也提到,六月时节,茉莉花刚上市,“其价甚穹(高),妇人簇戴,多至七插,所直数十券,不过供一饷之娱耳”,可谓爱美至极。宋朝又是中国插花史上的鼎盛期。如果说,插花是宋朝社会的时尚潮流,那么赵宋皇室与政府无疑就是这一插花潮流的引导者。每逢花季,临安后苑都要“妆点一新”,间或排列“碾玉2、水晶、金壶及大食玻璃、官窑等瓶”,用这些名贵的器皿“各簪奇品”,把名贵的品种“如姚魏、御衣黄、照殿红之类几千朵”陈列于宫禁。

P2-7

前言/序言

重新探访宋朝 吴钩 

我一直希望青少年朋友少玩点电子游戏,少刷点手机,多读点书,尤其要多读点历史书。历史不仅仅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不仅仅是博物馆收藏的文物、故纸堆记载的陈年往事,还是我们的祖先在漫长岁月中上下求索的写照,是凝聚着无数先人经验智慧的结晶,亦是今人的镜鉴。通过阅读历史,后人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与教训,所以,唐太宗李世民提醒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这里的“古”,就是指历史。历史也是维系我们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纽带。虽然我们分散于五湖四海,拥有不同的姓氏,人生的经历也各不相同,但我们有着共同的集体记忆,那就是历史。夏商周、汉唐宋 、元明清,是我们先人共同亲历的国史,华夏文化是我们共同继承的精神血脉,直至今日,我们仍然说着一样的语言,写着一样的文字。历史与文化的纽带将我们的民族共同体联结得更加牢固。所以,清代学者龚自珍告诫说:“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历史若被解构、被遗忘,很可能会导致民族共同体的解体。历史还蕴含着我们先人的光荣与梦想,是我们建立文化自信、祛除文化自卑的力量源泉。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而未曾中断,其间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文明成就,我们固然不可妄自尊大,但也完全没有必要妄自菲薄。近代以来,曾有一段时期,人们将中国历史想象得十分黑暗、落后,主张“全盘否定传统”。这种看待历史的态度极不可取。历史学家钱穆先生提倡说,对于本国已往历史,我们应当“有一种温情与敬意”,“ 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之顶点”。这才是我们看待历史所应有的态度。对青少年朋友来说,更重要的一点是,多读点历史书,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让我举个小例子:我的大女儿读小学、初中时,考试成绩并不拔尖,但她从小喜欢看书,阅读的书目很杂 ,其中包括历史书。小学期间她细读过唐宋诗词,之后是明清师爷历史,初中时又迷上南唐后主李煜,还曾写下洋洋洒洒的千字文为其正名,反驳语文老师对李后主的“批判”。读高三时,她收到了名牌大学预录取的通知书。我相信她比较优秀的文化素养得益于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基于以上理由,我要鼓励青少年朋友趁着青春年华,多读点历史书,先秦史、秦汉史、唐宋史、明清史,都可以读、应该读 。而作为一名宋代史的研究者与写作者,我当然希望青少年朋友能够花一点时间,专门去探访一下宋代中国的文明成就。宋朝值得我们去探访。还有一些热爱宋朝的现 人甚至想“穿越”到宋代。记得财经作家吴晓波曾说:“有杂志给我发问卷:‘如果你能穿越,最喜欢回到哪个朝代?’我想了一下说:‘宋朝吧。’”不过,实话实说,我并不想穿越到宋代,因为我还是很享受今天的现代文明。如果真有穿越时空的技术,我也不支持你穿越到宋朝,因为尽管宋朝“现代化的程度是令人吃惊的”,但毕竟不是现代社会,你穿越回去的话,必定是难以适应的。但我会支持你深入地去了解 宋代中国的文明成就——那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珍贵遗产,不应该被今人遗忘。摆在你面前的这本小书,是我第一本跟青少年朋友介绍宋朝历史的童书。2019年我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了一本《知宋:写给女儿的大宋历史》,内容是跟我的大女儿聊聊宋王朝的政制与司法制度,有一些读者朋友以为那是一本童书,其实不是,因为我大女儿已经是大学生了。你现在手里拿着的这一本新书,才是我专门写给青少年朋友阅读的图书。本书将带着你打开传世的宋朝画作,置身于宋人的日常生活情景中,一睹活色生香、充满现代气息的宋朝社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原来宋朝这么有趣 雅趣见情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835055
开本 16开
页数 1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21-03-01
首版时间 2021-03-01
印刷时间 2021-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少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314
CIP核字 2021006333
中图分类号 K244.09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40
170
1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