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五千年农耕的智慧--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知识(科普版)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以古代农业科技的发明创造为焦点,分综述篇、种植篇、养殖篇、女织篇、加工篇、饮料篇、生产条件篇、园艺篇、水利篇、农具篇共10个篇章122项,逐项介绍古代农业技术的精华和当代价值,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目录 前言 一、综述篇 1.农耕五祖——传说农业 2.中华文明之源——原始农业 3.保持古代世界农业最高水平的秘诀——精耕细作 4.利用自然的良性循环——生态农业 5.我国古代农业对世界的伟大贡献——农业中的发明创造 6.口口相传的生产技术指南——农谚 7.丝国传奇——养蚕技术的外传 8.通往富国之路_一丝绸之路 9.田问使者——作物物种外传 10.域外来客——物种引进 11.古代农业思想的精髓——天人合一 12.古人耕种的核心观念——“三才”“三宜”理论 13.农桑为立国之本——古代重农思想 二、种植篇 1.民以食为天——五谷 2.原始耕作的符号——刀耕火种 3.世界粟作农业起源中心——黄河流域 4.世界稻作农业起源中心——长江流域 5.奴隶社会主要耕作方式——协田、耦耕 6.最早的抗旱耕作法——畎亩法 7.黄河流域的抗旱栽培技术——代田法 8.集中水肥的种植技术——区种法 9.抗旱种子处理方法——溲种法 1O.古代农业最主要的生产方式——铁犁牛耕 11.北方旱地抗旱保墒技术体系——耕一耙一耱 12.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耕一耙一耖 13.提高单产的千古绝技——品种选育 14.传统农业增产方式——多熟制种植、间作、套种、轮作 15.古代种稻技术要诀——育秧、耘田和烤田 16.流传千年的生态养殖方式——稻田养鱼 三、养殖篇 1.从竭泽而渔到放水养鱼——古代养鱼技术 2.野生鱼到观赏鱼的驯化——金鱼的饲养 3.水产科技史上的伟大创造——人工育珠技术 4.训练有素的渔家宝——鸬鹚捕鱼 5.酝酿大自然中最完美的营养食品——人工养蜂技术 6.杂交优势的成功运用——家畜杂交技术 …… 四、女织篇 五、加工篇 六、饮料篇 七、生产条件篇 八、园艺篇 九、水利篇 十、农具篇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五千年农耕的智慧--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知识(科普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苑荣//唐志强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927574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3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5 |
出版时间 | 2020-11-01 |
首版时间 | 2020-11-01 |
印刷时间 | 2020-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85 |
CIP核字 | 2020226142 |
中图分类号 | S-092.2 |
丛书名 | |
印张 | 7.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