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
内容
编辑推荐

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处最柔软的地方,经不得触碰。我曾天真的想,让我做一个长梦吧,等醒来后把这一切忘得干干净净。可几十年过去了,我不仅没能把他们忘记,而且过去的这些越来越无法打磨。人生真的漫长,长如一条大河,有时候汹涌喧嚣,更多的时候确是无声无息,令人晕晕欲睡。我们偶然来到人世,这注定了人生毫无目的。但我们必须为活着找到意义……

张事业创作的《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讲述了一群在那个特殊年代里一夜之间长大成人的少年们的故事。

内容推荐

张事业创作的《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讲述了:一群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少年在一个风雨飘摇的山村里野蛮生长。那一年带给他们的是饥饿、荒诞、恐惧以及性的懵懂,他们惊慌地打量这个叫幸福公社金桥三队的地方,不明白为什么伴随着老鸹的号叫,会有人一个接着一个地死去?不明白为什么稻子不再结穗而满山的松毛虫像洪水一样铺天盖地?不明白为什么知青全都跑光了?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身上突然长出了体毛?

他们的父兄则抱着肩,无奈地等待第二天到来:酷旱、大水、批斗与死亡。无论什么,他们都只能木然面对。这是他们在命运面前无可奈何的悲凉处境。但他们并没有麻木,面对强大的、不可捉摸的力量,每一个人都在挣扎着自救,在绝望中寻找生命的尊严。

而那群少年,也就在那个特殊年代里一夜之间长大成人。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试读章节

毛主席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是,怎么个死法?死了以后人会变成什么?毛主席没说,也就没有人晓得。谭婶娘总觉得,这应该就像睡觉时做梦一样,如果你做的梦太长了,没有醒过来,那就是死了。不过斋公大爹不这样认为。斋公大爹相信人死了以后,会立即转世投胎,修过行的人会投到大户人家,那些造了孽的就会变成畜生,比如猪、马、牛和驴子之类的东西,永远不会转世。当然,像他那样的人,吃了一辈子的斋,菩萨不会不晓得。如果有人说:斋公大爹,下辈子您肯定会投到一个员外家,他就会很高兴。虽然他自己从不肯猜测,但谁都相信这一点:他的来世起码会比现在好。斋公大爹喜欢和人说这些,因为只有在讨论诸如此类的问题时他才感到快乐和自豪,觉得生活充满了阳光。大家都很尊重他,至少在金桥三队是这样的。你想想,一辈子不沾荤腥,那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谭婶娘常常拿斋公大爹来教育她的伢儿们。没有菜吃的时候,伢儿们免不了端起碗嘟囔几旬。谭婶娘就很生气,骂他们都变修了、越来越娇贵了!难道要天天拿大鱼大肉来伺候他们吗?质问他们为什么就不能学学斋公大爹?她的儿子四清和跃进有一次在吃晚饭的时候,碰巧路过斋公大爹家,果真见他吃的是红苕汤,连点油花花也看不到。谭四清非常丧气,对跃进说:死斋公!肯定是得了神经病!像他那样,除非来生能给周总理做儿子,不然就太划不来了。跃进就教训他说:什么来生不来生的!老迷信,等运动一来,看不脱他一层皮。

伢儿们从小就晓得: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看见一颗闪星,就必定是哪里又死了一个人了;掉下去的方向,也就是他投胎的地方。等到发蒙读了书后,他们的老师告诉他们:我们都是唯物主义者。唯物主义者发现这个世界上并没有鬼魂,人死后就什么都没有。所以大人们在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便会有学生理直气壮地驳斥。大人们往往哈哈一笑,说:你们懂个屁!谁敢到乱葬岗去睡一晚,老子给他买个烧饼。自然从来没有哪个人能吃到这种烧饼,因为即使是海巴也不敢。海巴总是自吹长了三粒卵子,碰见屙尿时有别人在场,他会不厌其烦地叫人去摸。那玩意儿滑滑溜溜的,谁也摸不的确。不过他曾经玩过新坟茔上的花圈,这是事实。但是连他也不敢。斋公大爹不愿意当着伢儿们说这些事情,他抱怨现在的伢儿们越来越不讲道理。有一次他很认真地细数从国民党时到老范头死,这中间队里每死一个人,总是会有一个伢儿出生。比如说1959年那会儿,队里一下死了好几个,结果等到六一年开春时,绪玲、道玉、长红几个丫头就接二连三地出生了。当时,魏党员也在场。大家听了,觉得果真怪奇,一致认为,毕竟还是斋公大爹见多识广,因为像斋公大爹那样的老人,在队里已经不多了,队里谁死了、谁生了,哪里能记在心上。不过,后来卜奇志问了一句,叫大家都心里很不是个滋味。卜奇志说:去年春上宋绪全生了伢伢,那该轮到谁死呢?

去年刚开春没多久,宋绪全又生了个丫头。当时队里开大会,安排春耕的事情。海巴隔着窗户在外面叫:爹爹,嫂嫂生了。所以这事情大家都记得很清楚。那天下着小雨,海巴戴着一顶斗笠。坐在窗户边的魏党员问他:男的还是女的?海巴说:丫头。大家便都看海巴的爹宋同志。宋同志嘀咕了一句:妈拉个巴!谁都晓得他接下来没说的那句话。加上这个,宋绪全已经生了三个,三个都是丫头。按照国家的政策,两个上环、三个结扎,看来他老婆免不了要挨上一刀。宋同志当然不是心疼他的儿媳妇,叫他心烦的是儿子的婆娘居然一连生了三个丫头。宋同志连家都不想回。大家晓得他心情不好,也就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继续商量队上的事情。不过散会的时候,魏党员踅到他身边。他心里自然明白,没等魏党员开口,主动说:用不着你说,等伢儿隔了奶,就扎。他狠狠地想:幸亏还有海巴,说不定到时他娶了婆娘,会给老子生三个长把儿的出来。这已经是去年的事情了。经卜奇志一提醒,大家便想起了宋绪全老婆结扎的事,特别是魏党员。这狗日的宋永红,显然是在蒙老子!魏党员从来就不喜欢他,尽管他还是自己的入党介绍人。魏党员认为他可以算得上是个阶级异己分子,所以一直对他敬而远之。卜奇志接着又说:斋公大爹!您说,绪全的丫头都快可以打酱油了,怎么还没有死人呢?魏党员就说:真他娘的二百五,你盼着死人呐?不定就轮到你!其实魏党员想说的是宋永红。他越想心里越有气。P1-3

序言

印象中,我的整个少儿时代一直都在焦急地等待着十八岁的到来。这个等待的过程极其漫长,常常让我夜不能寐,有时候我会愚蠢地计算天数,那个数字自然是一如既往地令我绝望。我固执地相信,十八岁后,我一定会离开这个地方;同时,一个赏心悦目的女人将会出现在我的生活中。

十八岁终于到了。四年前,我如愿以偿离开了生活十年的那个山村;两年后,我参加高考,数学考了九分。于是我别无选择地加入了待业青年大军,整天和我的一帮堂兄弟一起在街头游荡,故意声嘶力竭地吼着改编了的流行歌曲:阿里!你的爸爸,你的爸爸是个待业的青年!

而那个想象中的女人,依然没有出现。我原以为,当那个女人出现之后,我就顺理成章地像我父亲一样,成为一个耀武扬威的男人。什么都没有改变。在父亲嫌恶的咒骂声中,我的沮丧与日俱增,很多次想到死,但没有一次拿出最终的勇气。我确实太懦弱。

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怀旧。

时至今日,我每一次做梦,几乎总是那个山村的场景,就好像我从来没有离开:堰塘、上学路旁的蒿草、树上的鸦巢、天井里磨刀的卵石,历历在目。有一年暑假,我回老家,陪母亲1.碉聊,我发现母亲突然沉默,然后陷入迷茫的神色。母亲说:哦,他们来了。我问母亲谁来了?母亲说:小河边有条近道,他们邀我上学堂时喜欢从那走。我连忙打破母亲的冥想,说您是想起来小时候了吧。母亲一声长叹,喃喃道:真像做了一个梦啊!

如果活着真的只是一场梦,那该多好。小时候,我常常这么想。那时我经常会梦见蛇,梦见从高处坠落,梦见被打死,梦见考数学,但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那种幸福确实是无以名状。只不过那种幸福永远是转瞬即逝的,当你醒来后,你就必须起床。接下来的每一天,都不会比已经过去的任何一天短暂,饥饿和恐惧。随着太阳的升起而升起,却不会随着太阳的落下而消失。

活着的时间远远要比梦长。

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处最柔软的地方,经不得触碰。

我曾经天真地想,让我做一个长梦吧,等醒来后把这一切忘得干干净净。可几十年过去了,我不仅没能把他们忘记,而且过去的这些越来越无法打磨。人生真的漫长,长如一条大河,有时候汹涌喧嚣.更多的时候却是无声无息,令人昏昏欲睡。我们偶然来到人世.这注定了人生毫无目的。

但我们必须为活着找到意义。在我看来,唯一的意义在于一种可能性的存在。这种可能其实就是未知,对明天的未知,对死亡的未知。就像毛驴头前的那根胡萝卜,未知强迫我们习惯恐惧和谎言。也正因为如此,回望便只剩下虚无与悲伤。

那么幸福在哪里呢?  幸福又究竟是什么呢?伟大的伊壁鸠鲁曾经说过,幸福是肉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平静;他还说过,一切好的东西的开始和根基都是肚子的舒服。这和我们同样伟大的孔子的说法不谋而合。事实上,在一个匮乏的年代,一切的幸福都无不指向吃这个简单而永恒的主题。在看得见白塔倒影的湖中荡桨固然是幸福的,但却远远不是唯一,甚至于在多数情况下可以忽略不计。在我的记忆中,吃什么?毫无疑问才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

当无菜下饭的时候。辣椒茄子就是幸福;当无物可食的时候,红苕南瓜就是幸福。幸福永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感谢我的母亲,她以赢弱之躯,养活嗷嗷待哺的一群儿女,无一天折。母亲给了我全部的幸福。在无数个寒冷的夜晚,我在睡梦中紧紧怀抱着母亲的双脚,我害怕她死去。这种恐惧伴随我成长,直到母亲真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当你叫妈妈无人应答的时候,你便成了一个不幸福的人。

如果真有前世来生,死亡就是一件无足轻重的事情。我愿意相信:我们不是无缘无故地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不是无缘无故地活着或者死去;我们不是天生的愚钝和卑微;我们也许可以到另一个地方去;即使奄奄一息的时候,我们也有拒绝的权利。

我愿意相信有一个美丽新世界。

如果真有一个美丽新世界,如果真有一个幸福的生活,我不想任何人为我安排。我将找一块无人开垦的处女地,伐木,垒石,搭几间房子,在地里种上豆角和高粱,任杂草丛生,看野花乱放,与鱼鸟虫兽为伴,吃饭,读书,睡觉,然后做一些稀奇古怪的梦。

在那个地方,我可以聆听安静和温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事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634152
开本 32开
页数 3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15-03-01
首版时间 2015-03-01
印刷时间 201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84
CIP核字 2015035115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51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