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是一套浩大的书籍,对于学习任务繁重的学生来说,可能没有足够多的时间来全部阅读,因此,《点读三言(炎凉世态20篇学生版)》编者张倩披沙拣金,力求在能反映整部著作风格与风貌的基础上,《点读三言(炎凉世态20篇学生版)》从一百二十卷中节选了二十卷来供读者阅读欣赏。
图书 | 点读三言(炎凉世态20篇学生版)/点读古典名著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三言”是一套浩大的书籍,对于学习任务繁重的学生来说,可能没有足够多的时间来全部阅读,因此,《点读三言(炎凉世态20篇学生版)》编者张倩披沙拣金,力求在能反映整部著作风格与风貌的基础上,《点读三言(炎凉世态20篇学生版)》从一百二十卷中节选了二十卷来供读者阅读欣赏。 内容推荐 《三言》内容丰富,故事来源于历朝历代,囊括了神话传奇、婚姻爱情、科举制度、商业活动等方方面面,描绘了士、农、工、商各个社会阶层形形色色的生活,反映了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面貌,堪称明代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因此,要知明朝,必读“三言”。除此之外,虽然“三言”并非冯梦龙个人创作,而是在前朝传奇、话本的基础上整理、编纂而成,但经过冯梦龙的加工和润色,“三言”中呈现给读者的故事,内容更加完整,语言更加细腻,大大增强了故事的文学性和可读性。 张倩编写的《点读三言(炎凉世态20篇学生版)》为点读版。 目录 【炎凉世态第一篇】 穷马周遭际卖储媪 (人物图像) 狂才马周,慧眼王公,个性王媪 (名著背后) 有法律效力的唐人“推荐信” (名著背后) 当文人遇到酒 【炎凉世态第二篇】 羊角哀舍命全交 (人物图像) 左伯桃——舍命全弟的千古义兄 (人物图像) 羊角哀——为兄鬼战的刚烈义弟 (名著背后) 冯老笔下文人与侠客的正面交锋 (名著背后) “三言”友谊主题的背后 【炎凉世态第三篇】 陈希夷四辞朝命 (人物图像) 陈希夷——四海真闲人 (人物图像) 四皇帝——惜才爱才、心胸宽广的明君们 (名著背后) 一字之差,和而不同 (名著背后) 何为真隐士 【炎凉世态第四篇】 范巨卿鸡黍死生交 (人物图像) 范式一溺身商贾的信义之士 (人物图像) 张劭——热心助人的死友之士 (名著背后) “鸡黍之交”缘何而来 (名著背后) 明朝商人的维权史 啖凉世态第五篇】 杨八老越国奇逢 (人物图像) 杨八老一弃儒从商、命途多舛的老实人 (名著背后) “两头大”,妾室头顶上的光环 (名著背后) 再看明朝的“海禁”政策 【炎凉世态第六篇】 晏平仲二桃杀三士 (人物图像) 晏子一以“四两拨千斤”的谋士奇才 (人物图像) 齐邦三杰——有勇无谋的草莽英雄 (名著背后) 义气与血亲的较量 (名著背后) 由“桃子”引发的悲剧 【炎凉世态第七篇】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人物图像) 负心莫稽,深情玉奴,和事许公 (名著背后) 中国古代的精英 (名著背后) 负心汉与乞丐妻何以破镜重圆 【炎凉世态第八篇】 李公子救蛇获称心 (人物图像) 李元——称心如意的公子哥 (名著背后) 现实之外的又一种婚姻 (名著背后) 显示宗族权威的殿堂 (名著背后) 孙叔敖二三事 【炎凉世态第九篇】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人物图像) 俞伯牙——以琴辨知音的上大夫 (人物图像) 钟子期——混迹樵牧的民间高士 (名著背后) 友情的“毒药” (名著背后) 世态炎凉,知音难求 【炎凉世态第十篇】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人物图像) 庄子一设计骗妻的遁世之人 (人物图像) 田氏——理直气壮的自我否定者 (名著背后) 丈人笔下的“庄周梦蝶” (名著背后) 故事新编,庄子的另面人生 啖凉世态第十一篇】 拗相公饮恨半山堂 (人物图像) 一王安石——充满争议的改革家 (名著背后) “相公”从何而来,又去向何处 (名著背后) 毁誉参半的王安石 (名著背后) 也看王安石变法 【炎凉世态第十二篇】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 (人物图像) 金员外—恨尽世间所有事的悭吝人 (人物图像) 吕大郎一“不爱”金钱的小商人 (名著背后) 从古代小说中走出来的悭吝人 (名著背后) 巧不巧,看“三言” 【炎凉世态第十三篇】 钱舍人题诗燕子楼 (人物图像) 关盼盼一立志守节的倔强女子 (名著背后) 家妓,宦官豪富的私有财产 (名著背后) 从文人笔下飞出的“燕子” 【炎凉世态第十四篇】 钝秀才一朝交泰 (人物图像) 钝秀才——打不倒的古代“考霸” (名著背后) 明代宦官的修炼史 (名著背后) “三言”中否极泰来的角色扮演 【炎凉世态第十五篇】 老门生三世报恩 (人物图像) 鲜于同一—耐来运转的老门生 (人物图像) 蒯遇时——爱老贱少的老学究 (名著背后) 老门生是不是冯君自寓 (名著背后) 门生的历史沿革 【炎凉世态第十六篇】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人物图像) 杜十娘——身出柳巷,傲如雪梅 (人物图像) 李甲——懦弱公子,其情也假 (名著背后) 谁是杀死十娘的真凶 (名著背后) 百宝箱,十娘的救命稻草 【炎凉世态第十七篇】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人物图像) 许武——用心良苦的模范兄长 (人物图像) 许晏、许普——不负众望的乖巧弟兄 (名著背后) 无关说话的清议与清谈 (名著背后) 孝廉制度,利哉?弊哉? 啖凉世态第十八篇】 苏小妹三难新郎 (人物图像) 斗智比才的最佳夫妻档 (名著背后) 苏小妹,冯君进步女性意识的代言人 (名著背后) 北宋两大“男神”的较量 (名著背后) 揭秘苏小妹 【炎凉世态第十九篇】 佛印师四调琴娘 (人物图像) 佛印——误入佛门的“大和尚” (人物图像) 苏东坡——情怀细腻的千古文豪 (名著背后) 千年古寺展风流 (名著背后) 宋代文人的佛教情结 【炎凉世态第二十篇】 乌当神风送滕王阁 (人物图像) 王勃——文名响千年的少年奇才 (名著背后) “礼仪之邦”是如何炼成的 (名著背后) 楼以文传,文以楼显 试读章节 人物图像|陈希夷——四海真闲人 名抟,号图南、扶摇子,安徽毫州县人,五代、宋初的道家隐士,在历史上实有其人。少年举进士不第,后有出尘之志,先后隐居武当山、华山。余生以道家隐逸为旨归,不慕名利,不求富贵,四辞朝命以全出世之志,乃真隐士也。 另外,他对《周易》深有研究,著有《无极图》《先天图》,善知人与占卜吉凶,其学为周敦颐、邵康节所继承发展,对宋代理学颇具影响。宋太宗对其极为礼重,赐号“希夷先生”。 人物图像|四皇帝——惜才爱才、心胸宽广的明君们 四皇帝分别是唐明宗、周世宗、宋太祖、宋太宗。他们作为一国之君,以天下苍生、社稷为重,为实现国富兵强、百姓安居乐业而鞠躬尽瘁。 他们广纳贤才、荟萃群英,拥有虚怀若谷的人格魅力和帝王风范。虽然陈抟数次辞退君命,但他们并不介怀,仍然对其深表敬佩,满足陈抟的一切要求,可见他们对人才的重视。 作为一国统治者,他们表现出了过人的胸怀与气度,值得后人敬仰和学习。 名著背后|一字之差,和而不同 道家与道教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二者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内涵不同。事实上,在中国文化史上,“道家”与“道教”也一直是容易被人们所混淆的一对概念。 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产物,是一个学术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代表著作为《老子》(又称《道德经》)、《庄子》(又名《南华经》),其哲学主张是自然无为,强调入的自然性、个体性,他们的社会理想是建立如《老子》一书中所描述的“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在先秦时期,道家与儒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多方交锋,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盛况。道家思想因其代表人物为老子、庄子,因此又称为老庄思想。清静无为、任自然、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对中国的政治、文学艺术、文人品格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汉初统治者大力提倡老庄思想,讲究无为而治、休养生息;《庄子》一书中“庖丁解牛”“解衣盘礴”“庄生梦蝶”等蕴含的哲学思想后来均被应用于文学艺术的创作当中,对我国文艺理论的成型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道教,顾名思义,是一种宗教,直到东汉时期才出现,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民间宗教,后与儒教、佛教并称“儒释道”三教(把儒家文化称为儒教在学术界存在争议)。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有自己的组织、教规、信仰和传教场所,它以“道”为最高信仰,以神仙方术为核心内容,以丹道法术为修炼途径,以道观为传教场所,以得道成仙、与道合真为终极目标。道教作为一种宗教信仰,一度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社会革命思潮和农民起义的旗帜,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经济、军事谋略、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国民性格、伦理道德、思维方式、民风民俗、民间信仰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先生就曾深刻指出“中国根柢全在道教”。其中,道教在我国历史上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莫过于养生术。道教人士追求长生不老,并研究出了很多能够长生的方法,除了本文提到的“蛰伏”“辟谷”法,还有炼长生不老丹等。 由上所述可知,道家和道教分属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经过长期的发展历史,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道家是道教的生成之源,道家宣扬清静无为,道教发挥这种离俗超脱的精神,形成追求内心宁静、出世成仙的炼养理论。道教在多方面、多层次地吸收、利用、改造道家理论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特而又系统的神学。道家、道教与其他文化领域长期有着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在中国文化思想的长河中,道家、道教只会被扬弃,而不可能被全盘摒弃。P52-54 序言 中国古代小说的体类庞杂,作品浩繁。它们分属不同的类型,用不同的语言形式,以各自的方式记录了古时候的人生世象、社会风情,讲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这些作品或因生动的内容,或因优美的语言,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经过数百年流传至今,成为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不朽经典。其中就包括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与凌漾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齐名,世称“三言二拍”,二者堪称中国通俗小说的双子星。 “三言”内容丰富,故事来源于历朝历代,囊括了神话传奇、婚姻爱情、科举制度、商业活动等方方面面,描绘了士、农、工、商各个社会阶层形形色色的生活,反映了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面貌,堪称明代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因此,要知明朝,必读“三言”。除此之外,虽然“三言”并非冯梦龙个人创作,而是在前朝传奇、话本的基础上整理、编纂而成,但经过冯梦龙的加工和润色,“三言”中呈现给读者的故事,内容更加完整,语言更加细腻,大大增强了故事的文学性和可读性。 “三言”是一套浩大的书籍,对于学习任务繁重的学生来说,可能没有足够多的时间来全部阅读,因此,编者披沙拣金,力求在能反映整部著作风格与风貌的基础上,从一百二十卷中节选了二十卷来供读者阅读欣赏。为了方便学生阅读,也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全书从故事梗概、批注、注释、人物图像、名著背后等五个方面对所选作品进行了全方位解读。其中,故事梗概是对所节选内容和故事情节的简要概括,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主要人物及事件脉络;批注侧重对写作笔法、人物形象塑造、故事脉络等内容进行解读和分析,帮助学生全面鉴赏所选作品的艺术特色;注释则对难认或难理解的字词进行了拼音标注或解释,尽可能减少学生的阅读障碍;人物图像则对故事中出现的主要人物进行剖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名著背后则就文中的某一个点进行拓展延伸,着重介绍和分析这个点所反映的世情风貌、历史缘起、政治变革、经济状况等内容。 本书主要是针对中学生所做的读本,希望此书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和文化气质的目的。此外,本书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一部分读者业余求知的需要。 本书从策划、编写到出版都经过精心设计和细致操作,但囿于水平,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编者 2014年夏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点读三言(炎凉世态20篇学生版)/点读古典名著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倩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955724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2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24 |
出版时间 | 2014-08-01 |
首版时间 | 2014-08-01 |
印刷时间 | 2014-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18 |
CIP核字 | 2014167845 |
中图分类号 | I242.3 |
丛书名 | |
印张 | 1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185 |
宽 | 130 |
高 | 2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