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千年一醒
内容
试读章节

张居正之死

李国文

一代名相张居正,缠绵病榻半年以后,万历十年(1582年)六月二十日,在痛苦和污秽中死去。他一死,也就意味着大明王朝的顶梁柱倒了,这大厦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它倾圮塌毁下去。

相府门口的卤簿仪仗,还是往日一样的阵势,但那标着“肃静”、“回避”字样的警示灯笼,已被罩以白纱的长明灯代替,沉重的死亡气氛,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在京城无风的夏夜里,丧家门前的盏盏白灯,宣告着这位曾经决定王朝命运的人物,拥有“太师、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头衔的首辅张居正,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大家松了一口气,一个太强横的政治家,往往不很得人心。尽管他了不起,人们不见得都买他的账,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江陵人。嘉靖进士,先授编修,后为国子监司业,旋任裕王邸讲读。穆宗即位,迁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进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神宗即位,受顾命,先为次辅,后连大珰冯保,谋逐高拱,为首辅至此,已十年矣。

在僧众超度亡灵的呗音中,显然早有准备的丧服,立刻派发下来,男女老幼,在死者停止呼吸的那一刻换了装,家属们一律披麻戴孝,臣工们悉皆素服青衣,默默地肃立在庭院里候命。至亲们将死者朝服冠戴,装裹停当,然后抬至正堂设置的灵床上;司仪官一声“举哀”,阖府上下,跪地叩首,向这位大家长告别的时候,那哭声,几乎震动了京城。

神宗皇帝特派内官视殓,两宫太后着人前来慰问,并致赆仪,其隆重,其高规格,毫无疑义,这是一场倍极哀荣的丧礼,对京城人来说,也是难得一见的八十四抬的大出殡场面。

死,对死者来说,是结束;但对非一般的死者来说,就未必是结束,说不定倒是无法盖棺论定的,是另外一种生命形式的开始。福兮祸兮,死的人自然了无所知了,但对还活着的人,那就必然要面对不知是好是坏的未来。所以,他那年迈的老母,他那成年的子女,尤其他那备受宠幸的年轻姨太,至少有七位,哭得呼天抢地,痛不欲生。

其深层次的原因,说白了,是恐惧,是对于明天的叵测,是对随之而来的灾难的一种第六感觉。张居正实在太强了,强到几乎没有什么值得他特别介意的反对派,所有斗胆敢对他挑衅发难的同僚,都是不足挂齿之辈。他生前,是谁也奈何不得的强人,但身后,他再无法动用手中的权力,封住所有人的嘴巴。鬼知道明天天亮以后,这些嘴巴会吐出什么象牙来?如果这些人仅只说说,倒也罢了,肯定,耐不住还要动手动脚的。那些泣血稽颡的亲属们,都明白这是必然要出现,必须要承担的结局。所以,这一夜,是首辅府十年来最长的、也是最难熬过的一夜。

然而,不论谁跳出来,也改变不了张居正在历史上的伟人地位。

《广阳杂记》载蔡岷瞻日:“明只一帝,高皇帝是也,明只一相,张居正是也”,这句话说到了点子上,朱元璋是开创者,有功,张居正是改革者,更有功。二百七十六年的大明王朝,若无张居正的十年改革,又苟活了大半个世纪的话,朱明江山早就该画上句号了。

他的改革,使衰败至极的明王朝得以重振雄风,他的伟大,在这里。

中国历史上有过许多次改革,成功者少,失败者多,独他的改革,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成功,他的伟大,更在这里。

任何统治集团,只要不想完蛋,不想被人弑掉脑袋,或被人赶下龙椅,必须不停地自我完善,适应时代的进展。但是,改革谈何容易,任何政治上的、或经济上的改革措施,无论大小,一旦触犯既得利益集团,一旦冒犯维护旧秩序的传统势力,一旦在权力和财富的重新分配上有所变化,你就等着吧,以上这些死硬派结合起来的神圣同盟,就会想方设法地抵制、打击、反扑,乃至疯狂镇压。

历史上很多从事改革的志士仁人,最终都被这些顽固派整得七荤八素。往远看,秦国孝公变法,国家强大了,商鞅却遭到被车裂的命运;往近看,清末百日维新,唤起民众觉醒的同时,谭嗣同的脑袋,掉在了北京的菜市口。

但张居正却是一位真正的强者,一位在中国历史上鲜有的能够获得成功的改革家。他活着一天,众人仰望着他一天,整个大明江山,在他的目光下,按部就班地运作一天。这荣光,这庄严,这不可一世,这众望所归,一直保持到他断气,保持到他下葬,保持到大约有半年工夫,大家不敢放一个屁,可见虎死不倒架的余威,如何令人凛冽。

然而,这位强人,终究还是败了,那最长的一夜里的第六感觉,应验了。

道理很简单,中国的小人,从来多于君子,有时候,那个做皇帝的,就是最大的小人。张居正未必不小人,但比之他辅佐的朱翊钧,他的学生,还多少逊色。这位神宗皇帝发起了这场死者缺席的审判,一定要将他毕恭毕敬的老师,整成一堆臭狗屎才罢手。

平心而论,张居正的死亡,是正常的,无论如何,他是寿终正寝。但张居正的下场,却有点不正常。因为死后的清算,往往更为惨烈残暴,除了对江陵张府挖地三尺、对张家老少无情灭绝之外,差一点要掘坟碎棺,将他的遗骸拖出来喂狗。所以,严格地说,这位从国子监咬文嚼字的司业,爬上首辅高位的张居正,也是属于非正常死亡的文人。

张居正活着的时候,是中国历史上除了篡位的奸相之外,唯一的连皇帝也得视其脸色行事的辅佐人物,诸葛亮何其了不起,阿斗称其“相父”,他也不能像张居正对待万历般地对待阿斗。有一次,这位首辅给朱翊钧上课,万历念错了一个字音,读“勃”如“背”,他大声吼责,声若洪钟:“当读‘勃’!”吓得皇帝面如土色,差点尿了裤子。还有一次,神宗被小太监勾带着出宫嬉玩,惹恼了太后,威胁要废黜,另立其弟潞王。如果这位首辅投赞成票,神宗就得完蛋。张居正一边加以训斥,一边为之缓颊,保住了万历的帝位。所以,张居正之弟去世那年,他曾经打过报告要辞职,竟然用了“归政”二字。有一次,他对友人说,我不是“辅”,而是“摄”,大有摄政王的意味,这些用词遣字的细微处,可见其精神上的狂妄,也可知其比皇帝还皇帝的权威。

于是,这位很大程度属于特例的改革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像坦克车一路辗压过去,没法不取得成功,没法不收到成效。只有他想不到的事,没有他做不成的事。

但是,得意的人,常常疏忘的一点,上帝从来不给人百分之百,你可能什么都得到了,房子,车子,票子,位子,以及炙手可热的权力,以及火焰般绚丽的声名,以及玉体横陈的极乐世界……然而,拜拜再见,阁下却活到头了,这才是痛苦莫名。拘魂使者出现在你面前,房子带不走,票子带不走,甚至妙龄女子的一个吻,也带不走。你那曾经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的本事,在此刻只有倒气的回光返照之时,什么都等于零了。于是,眼看着你的奔驰别人坐,你的豪宅别人住,你的年轻老婆别人睡……甚至当你魂游故居,发现你太太在象牙床上,与你的候补者颠鸾倒凤之际,竟没有一点荼□之叹,已经做鬼的阁下,肯定后悔当初,何必把手伸那么长,什么都捞,什么都要了。P6-8

目录

名人再现

韩非的命运

张居正之死

从思想者到阴谋家——洪秀全的演变

也说慈禧

严复的另一面

王国维之死

天命

文章将军:吴佩孚

1937,专访梅兰芳

陈寅恪:四海无人对夕阳

隐士与叛徒

一个儒家自由主义者

还原真相

1864,清军攻破太平军“天王府”

亨利·诺曼眼中的北洋海军

1900,忻州日记——传教士逃亡过程中的记录

1903,“苏报案”邹容审讯记录

1904,慈禧回忆中的义和团

1905,中美抵制美货的报道

1911,武昌革命日志(10月19日—20日)

1911,武昌革命日志(10月28日—29日)

1911,武昌革命日志(10月30日—11月3日)

1929,采访中苏之战

周作人“汉奸罪”审判笔录

1948,“国大”采访中的花边新闻

内幕秘闻

从“叫歇”到“西行家”

参观清军炮兵操演

只爱娥眉不爱官——艳事背后的政治阴霾

袁世凯戊戌年告密的真相

梁启超悲悼菊花砚

“杨翠喜案”:是权色交易,也是政治斗争

帝国政治的窳败之斑——晚清变法及宪政改革的几个节点

《泰晤士报》:严复来信中的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五个岔路口

围绕《赛金花》的一次朝野对话——旧刊今识

汪精卫欲杀胡兰成之谜

历史回眸

思想史中女人的位置与角色的断想——以先秦诸子为例

孟子的逻辑

董仲舒们的历史困境

朱元璋的知识分子政策

甲申三百六十周年祭

“康雍乾”三朝对于士人的训化——再说清代有经学无儒学

皇宫里的酱缸生意

拱手出让的“领事裁判权”

太平军的“反封建”

清王朝的历史教训

辛亥以来“孙黄”历史地位的变迁

要不要废除婚姻和家庭——民国的一场“另类笔战”

寻行数墨

铡刀、棒子和妇女权利

内容推荐

以崭新笔触披露惊心动魄的真相;

用生动细节还原历史本来的面目。

王剑冰编著的《千年一醒》所辑录的近百篇文章中,有些是历史事件知情者、亲历者的回忆,有些是已经解密的原始档案或原始史料,有些是对历史上某些事件、人物的说法、评价甚至是“定论”给以新的认知,有些则是重新改正被歪曲、篡改甚至颠倒的历史,还其真相。

阅读《千年一醒》,让眼睛在新知中散步,让心灵在真相中飞翔。

编辑推荐

历史散文集《千年一醒》,见微知著,以崭新笔触披露惊心动魄的真相;去伪存真,用生动细节还原历史本来的面目。本书所收文章多是作者的研究和发现,有些则是把被歪曲、篡改甚至颠倒的历史,还其本真,所收入的文章无论是观点还是材料,都有很多新鲜感。本书由王剑冰编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千年一醒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剑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657989
开本 16开
页数 3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9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
CIP核字 2013153308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40
16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2: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