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数字化时代的科际法学
内容
内容推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代法律问题的科际性、复合性、交叉性日趋显著。本书着眼于“法律”“人文”“科技”的交叉议题,旨在聚集法学、乃至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研究力量,开展法律科际交叉问题研究,探索过去与未来良法善治的人文关怀、科技动力和价值取向。
全书共分为“法与人文”“法律与科技”“人文与科技视野中的法哲学”三个部分,丰富展现了法学及其交叉学科对“法律如何规范科学技术”“法律如何回应科技形塑的社会关系”“人文精神如何引导科技法学”等前沿性、根本性问题的最具前瞻性的深入思考。全书既有对法律所涉及的人文主义及相应历史演变脉络的介绍和梳理,又有对当下前沿科技发展及其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的思考和建议,同时还能跳出既有的规则体系和制度原理的逻辑范式,结合科技领域的新发展对其引发的既有法律责任进行辩证思考和全面探讨。
本书凝结相关领域的精髓和成果,受众群体广泛,关注人文主义法学,可以阅读本书;关注人工智能与算法规制,可以阅读本书;关注法哲学,亦可以阅读本书。
作者简介
孙笑侠,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法学院博士生导师、法学院院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从事法理学和行政法学研究,代表作有《程序的法理》(2005)、《法律对行政的控制》(1999)。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刊物发表近百篇。曾任教于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法学院。现兼任中国法理学会副会长、教育部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第三届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200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国家“百千万工程”入选人员(2007)。
目录
法与人文
人文主义法学的发展脉络与知识谱系
神学、科学与人文——三种观照法律的视角及其比较
“人文主义法学”的缘起及其价值
法理学实验研究的兴起及其人文意蕴
清代的民间地权习惯与基层财税困局——以闽台地区一田多主制为例
法律与科技
人工智能立法的“技术—社会+经济”范式——基于引领法律与科技新型关系的视角
算法的法律与法律的算法
“人工智能+法律”发展的两个面向
当法律责任理论遭遇认知神经科学
法循证学——循证方法在法律领域的引入
试论作为新兴权利的代际权利——从人类基因编辑事件切入
行政自制中信息工具的法理阐释——行政伦理柔性制度化的可能与限度
人文与科技视野中的法哲学
基因编辑必然违背人性尊严吗?
公共法哲学与法哲学的公共阐释
基因改造、人性与人类价值——辩护一种自然主义的“人类改进”概念
生命科技与人类命运——基因编辑的法理反思
伦理学中的建构主义与道德—法律的客观性——围绕罗尔斯建构主义方法的考察
数据主权与司法长臂的理论分野与实践冲突
代孕的伦理困境
导语
2019年11月9日至10日,“全国科际法学2019年论坛暨‘法律·人文·科技’研讨会”在上海召开。该论坛由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主办,本届论坛编辑出版了这本论文集。
法律是人的制度安排,具有鲜明的主体性。科技有市场和利润作动力:法律虽然能有限地促进科技,但重点是规制科技;归根结底需要人文来规制科技。这不只是科技法的问题,也不只是传统民法和刑法的问题,还是整体私法和公法的问题,是法理学—法哲学问题,是跨学科的科际法学问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数字化时代的科际法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孙笑侠//杨晓畅
绘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9756178
开本 16开
页数 3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8
出版时间 2021-08-01
首版时间 2021-08-01
印刷时间 202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560
CIP核字 2021092375
中图分类号 D90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1
19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5: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