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蒲公英收购站/薛涛心灵成长小说珍藏本
内容
编辑推荐

这套《薛涛心灵成长小说珍藏本》,从一个角度记录和呈现了作家薛涛的上述创作探寻所留下的足迹。它选录了作家开始写作至今的八个中篇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的叙事在当下与历史、幻想与现实的不同文学区间里展开,从现实的《月光电影院》到幻想的《蒲公英收购站》,从描写当下童年生活的《小城池》到由历史演绎而来的《庚子红巾》,还有穿行在真幻之间的《正午的植物园》、《打开天窗》等,有的作品之间甚至在叙事语言上都形成了十分相异的风格。

内容推荐

薛涛编著的《蒲公英收购站》中收入了《蒲公英收购站》《护林员的春天》和《庚子红巾》三部中篇小说。热心的小男孩格子能帮助朋友战胜收走人善心的巫婆吗?林子深处的小学老师看到了怎样的春天?“我”在庚子年经历了一件什么惊心动魄而又英勇无畏的事?这三部中篇小说虽然背景不同,时代各异,但都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男孩子的善良、单纯、勇敢和坚强。

试读章节

十一

我俩数着日出日落计算着日子。怕记不住,我们每过去一天就用飞镖往墙上划一个道子。

又是一个早上,我和鱼漂儿醒得都特别早。他用嘴咬开我手上的绳子。我又给他解开绳子。我们不是想逃跑。我们已经逃不走了,通往教堂的通气窗已经封死了。我俩把捆手的绳子又连在一起。鱼漂儿先踩着我的肩膀爬上窗子,接着我拽着绳子也爬上窗子。我俩又站在五楼顶上了。我俩只想看看教堂下面的广场。这天是我们与约翰约定比武的日子。但我们不能到那个广场上去了,虽然它就在我们脚下,可我们没有翅膀。我们能看见整个营口城、码头、船呜、洋人的炮舰,再远的地方是海湾。假如不是被洋人俘虏,这上面的确是个好玩的地方。

太阳离开树梢时,广场上出现了三个孩子,他们很神气地走着。我和鱼漂儿互相看看——他们来了。

我想哭。

他们走到广场东南角,站住了,时不时向四处张望。他们在等对手出现。

鱼漂儿把拳头往砖上砸,又出血了。

过了好一会儿,他们不安静了,也不压腿了,也不打拳了。约翰开始跟约瑟芬得意地讲着什么。他肯定在吹牛:中国的孩子,个个是缩头龟。

我和鱼漂儿调回头去,望着天空,不再看广场。有好一会儿我俩都捂上耳朵。

后来,广场上出现了第四个孩子。我揉了揉眼睛,他也正向另外三个孩子走去。他是一个鲜红的点儿——他头上居然扎着红巾!鲜亮亮的,特别刺眼!另外三个孩子停止了说笑。广场上肃静下来。

是掌柜!掌柜扎着红巾。走路的样子像个将军。我和鱼漂儿认出来了。

另外三个孩子站成一排,掌柜走到他们面前停住了,他们互相望着。掌柜很矮小,但我知道掌柜是来干什么的,因为他头上戴着红巾。我真羡慕他。

第一回合,我只看见一个鲜红的点儿在跳动。不久,其中一个被打倒了。是掌柜。我暗暗说着:“掌柜,打下去,你戴着红巾啊!”红点儿又站起来。我看见约瑟芬蹲在掌柜身旁数数。

掌柜第二次;中向约翰……又有一个倒下了!倒下去的还是掌柜!我想这回掌柜怕是站不起来了,我暗自数着1,2,3……可是掌柜摇摇晃晃又站起来,另一个回合又开始了。约翰好像害怕了,向后退了几步,不敢再打下去了,可掌柜又开始了。掌柜又一次倒下了,他的体格毕竟不好,他扶着一棵树站起来,然后推开了那棵树,站直,这次是掌柜自己倒下去的……

我和鱼漂儿扭回头去。

“掌柜没输!”鱼漂儿哽咽着。

他们四个互相扶着离开了广场,向教堂这边走近了。

我喊:“掌柜——”可是没人听见。

我急中生智,掏出飞镖,朝他们扔下去。飞镖带着红绸落下去,“啪”地落在约瑟芬脚旁。约瑟芬低头一看,叫道:“飞镖!天上掉下飞镖来了!”说完他们都往天上看。这回他们看见了我和鱼漂儿了。掌柜一瘸一拐向前跑了几步,喊了一句什么,我没听清。那个红巾特别耀眼。约翰和约瑟芬用力朝我们挥着手。

这时几个巡捕出现了,赶走了他们,还夺下掌柜头上的红巾。

我和鱼漂儿没有回到六楼的屋子去。那个叫乔治的巡捕站在楼下叫嚷着让我们回去。我们没听他喊什么。他喊累了就不喊了。他也知道,我们是逃不掉的。中午,他从六楼的窗子把两个馒头扔给我们。  中午的阳光很热。后来广场上空出现了一只特别大的乌,在空中浮着,时而盘旋一次,并且向教堂这边靠近。我和鱼漂儿觉得有趣,心想,它再靠近些我们就抓住它。以前我们都没见过这么大的鸟。它竟然又靠近了一些,就在我们头顶,鱼漂儿跳起来,太高了,没抓到。

我俩乐得手舞足蹈。又有一次大鸟贴着我的头顶飞过,可我还是没有抓到它。但是我看清了,这是一只风筝!它好像有意让我们抓它。

最后,我和鱼漂儿站在两个位置上合伙抓它,这下总算把它按在楼顶上了。鱼漂儿往下看看,没看见放风筝的家伙在哪里。

风筝的线突然松了,没有要拉回去的意思。我俩就赶紧细看这个漂亮的风筝。不久我发现了怪事:在风筝的翅膀上绑了一团绳子!接着鱼漂儿发现翅膀上还有字,写得歪歪扭扭。我识字,就读出来:

这条绳子很长,晚上用它从教堂后面爬下去。

你的三个外国朋友和一个中国朋友。

鱼漂儿说:“掌柜干的!”

我说:“还有约瑟芬他们。”

十二

天终于黑了。我等不及了说:“开始吧!”

鱼漂儿坐着没动说:“再等一会儿。”

我俩又挨了一会儿。整个城都睡熟了,我俩才悄悄地爬出窗子,跳到五楼上。我俩走得轻轻的,尽量不惊醒鸟群。

鱼漂儿把绳子系在通气窗上,把绳子放下去,绳子很长,足够放到地面。

“你先下,别着急,慢慢往下滑。”

我没客气,慢慢滑下去。这真是个好玩的游戏,很刺激。我正慢慢接近地面,因为空气越来越闷热。终于我落到地面上。我刚落下,就听见有人说:“快过来。”

我吓了一跳,心想,完了。可马上听出是掌柜的声音。掌柜闪出来,拉了我一把。我看见约翰,还有爸爸,还有些不认识的人。借着月光,我看见他们许多人居然都戴着红巾!爸爸也戴着!

我哽咽着。我再一看身边,女孩约瑟芬也在,我就赶紧忍住不哭了。我不想在她面前哭鼻子。这时鱼漂儿也滑下来了。

我们小心地离开教堂。爸爸和其他戴红巾的人留下了,我想细看看他们,可掌柜又拉了我一把。走进巷子时,我还能看见教堂黑色的影子。满天星星,在教堂上面还有五六颗,紧紧挨着教堂的楼顶。

我们又走过一条巷子时,教堂那边响起了枪声,“砰”——天上的星星抖了一下。掌柜告诉我,他们跟巡捕打起来了。

营口城闹了一夜,有的地方起火了。我们都躲在成春堂药坊掌柜家里。我和鱼漂儿还有掌柜想出去帮帮他们,可掌柜他爸把我们看得紧紧的。

第二天早上,我睁开眼睛时,外面没有了枪炮声和喊杀声。我把头探出去看,空气里有股火药味儿,像大年初一的早晨。街上走着许多“红巾军”战士,他们有的握着雪亮的大刀,有的扛着洋枪,洋人垂头丧气地夹在他们中间走着,手里拎着白旗。

整个小城被红灿灿的颜色装点着,好像每家每户都在娶媳妇。我寻找爸爸。很多人都扎着红巾,还真不好找哩。我也想弄条红巾戴戴。

“那个是!”鱼漂儿认出来了,指给我看。果然是爸爸,他押着一个洋人。我从窗口跳出去,追上爸爸。

“爸,你有这个,咋不早告诉我!”我跳起来,摸了摸他头上的红巾。

爸爸笑了:“你们小孩,不懂。”

“我不小了,把你的借我戴戴。”

爸爸想了想,把红巾摘下,扎在我头上。我感到自己飞了起来,飞到教堂上面了。爸爸打量了我一下,笑笑,押着洋人走了。鱼漂儿想借我的红巾戴戴,我没借,说:“找你爸借去,你爸也有。”  我们在街上东张西望,不知干点什么才好。不久街上抬来了担架,我们看见了负伤的战士,掌柜他爸从药坊里出来了。“六子,快去拿药来!”掌柜他爸喊掌柜。六子是掌柜的名字。可是没人答应。我们找掌柜,才发现掌柜已经不见了,我们想起昨晚他说他要抢回他的红巾。于是我们去教堂寻找掌柜。

教堂被火烧过,但还能看出它的模样。我马上想到那些乌窝和乌,它们一定早飞走了,鸟窝被火烧成了灰。昨晚临走时我该告诉它们这里要打仗的,可我忘了。鱼漂儿也忘了。我俩光顾着自己逃跑。我抬头看了看教堂顶上,那上面居然仍旧落满了乌,不比以前少。它们有些还在广场上空盘旋。

能看出这里昨晚打得很激烈。有的长枪还扎在草坪上。草坪乱蓬蓬的,有两条拆散了的洋枪躺在上面。

鸟在广场上空盘旋了一阵,有些落下来,落在广场一角聚成一片。

我们看见了掌柜。

看见掌柜之前我们先看见了那条红巾,在这个清冷的战场上特别耀眼。红巾握在掌柜手里,风一吹,在地上滚动两下。周围的鸟在打盹儿,有的已经睡了。掌柜也静静躺着,也在睡觉。我闹不清他们谁在陪谁睡觉。反正他们需要安静。

“掌柜!”

“六子!”

掌柜没有回答,他静静地睡着。鸟儿也是,没有惊动。

我说:“别吵。他们在睡觉,别吵醒他们。”

我轻轻走过去,把我的红巾盖在掌柜身上,接着一条又一条红巾盖在了掌柜身上……P149-158

序言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年轻的薛涛提笔开始儿童文学写作不久,即成为了儿童文学界一位引人瞩目的作家;在当时被誉为“东北小虎队”的辽宁儿童文学作家群中,他是最年轻的代表作家之一。

薛涛是带着坚实的微型小说写作经验进入到儿童文学创作领域的,这使他早期的一些短篇儿童小说写作在构思、语言和叙事技法上都显出一种难得的成熟感,其作品也很快在儿童文学界引起关注。近二十年来,薛涛的写作令我印象十分深刻的一点在于,从起始到现在,他似乎一直在尝试变换他的儿童文学写作的步法。这一变换既涉及文体,更多地则指向题材和手法,他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追新逐异,而是出于对一种更为开阔和多样的艺术表现可能的自觉探寻。毫无疑问,一位作家如果没有足够的创作自信和发自内心的创造欲望,是很难变换和适应这样的步法的。

晨光出版社出版的这套《薛涛心灵成长小说珍藏本》,从一个角度记录和呈现了作家的上述创作探寻所留下的足迹。它选录了作家开始写作至今的八个中篇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的叙事在当下与历史、幻想与现实的不同文学区间里展开,从现实的《月光电影院》到幻想的《蒲公英收购站》,从描写当下童年生活的《小城池》到由历史演绎而来的《庚子红巾》,还有穿行在真幻之间的《正午的植物园》、《打开天窗》等,有的作品之间甚至在叙事语言上都形成了十分相异的风格。显然,薛涛的创作笔意延伸得很开,这使得对于其作品的集中阅读并不容易引发我们文学审美上的倦怠感(这种倦怠感在类似的童书阅读之中常常不难遇见),相反,我在阅读或重新阅读他的这一组作品时,却时常会为作家所展示的丰沛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而暗自抚掌。

不过,无论文学的体式如何变换,薛涛的写作似乎始终被一个意象所牢牢牵引,或者说,他的写作总是无法放下对这个意象的系念。它是《小城池》的主角沙漏一心记挂着的那棵白桦树和树下的小屋,是《正午的植物园》里作为生命来去的通道并与之相融合的花草和水滴,是《护林员的春天》中吞没了护林员杨木林的孩子却更让他一步也离不开的林场,也是《打开天窗》中给残疾女孩单单襞来快乐的“小飞人”小烟所来自的那片林木以及单单的带木椅所牵挂的那个绿色的故乡……的确,自然的意象仿佛是刻写在薛涛的写作灵魂之中的一个记号,它不仅仅形构了充满故事各处的许多物事,也不仅在故事中被赋予了各样的叙事功能,而且沉淀为了故事基本精神的一部分一沙漏的“小城池”是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太阳镇上留下的一抹与自然有关的记忆,也是自然以其无力之力与现代城市的吞噬相抗衡的最后一个证明。

实际上,类似的隐喻在薛涛早期的短篇儿童小说泽就已初现端倪。比如他较早的短篇作品《稻田童话》,以不到千字的篇幅浓缩了城市化过程中土地的命运:能够带给女孩“美好开阔的感觉”的“稻田”最终被城市的垃圾吞没,成为了一个虚幻的“童话”。多年来,这样的精神隐喻以不同的形式反复出现在薛涛的书写中,并越来越渗透入他的叙事动机深处。作家似乎想以这样一种方武,来为现代童年挽留住一些正在不断逝去的美好的东西。

这一“挽留”的努力,使我们。常能从薛涛的作品中读出一份特别的“乡愁”。

如果说自然的意象在薛涛的儿童文学写作中扮演了某种精神“绿洲”的角色,那么它所最终指向的是现代生活和现代童年所亟需的一种家园感。乡愁正起于这一对家园感的渴求。显然,沙漏的“城池”不只是一个悲壮的抵抗符号,它还是被学校和家庭所误解和“遗弃”的女孩沙漏寻求精神安宁和庇护的所在。这座“孤城”是沙漏可以把“精神世界搬到这里”的地方,是女孩心中真正的家园。同样,《打开天窗》里的那个装下了星光、鸟鸣和友情的红顶小楼,让女孩单单真正体会到了“家”的感觉,并在与老木椅和棉布娃的分离中,学会了从心理上接受与母亲的诀别。正是红顶小楼上的这个“家”给孤寂中的单单带来了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修复。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薛涛的作品,一定会感受到,这种通常被寄寓在自然意象之上的家园感和乡愁感,构成了作家迄今为止的全部儿童文学写作最为重要的一个精神向度。

激荡在薛涛文字之间的这样一份精神,给他笔下的许多童年文本带来了开阔的艺术气象和有力的精神脉息,阅读《小城池》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这部小说意在描绘外表叛逆、灵魂丰满的青春期女孩沙漏的“精神城池”,在特殊的成长阶段里,似乎没有人走得进这个城池,而在沙漏所面临的生活境遇中,事实上也没有人在意它的存在。小说淋漓尽致地传达出了青春期少年与整个世界对峙的那种精神感觉。

另外,我个人特别欣赏收入这套作品集的《月光电影院》。这部中篇有一个充满诗意同时又浸透了日常生活感觉的中心意象——“月光”,它为小说中发生的一切故事铺开了基本的背景,也为它们涂抹着情感和氛围的基础色调,我们甚至可以说,整篇小说所意在表现的题旨,就是一种月光般澄澈素朴而又俏皮可爱的生活气息、童年感觉以及人间的温情。但在小说中,这样的题旨并没有借任何符号的象征来急切地显示自身,而是如月光般消散、弥漫在文本的各个角落。在张罗自家院子里的“月光电影院”生意的过程中,由父亲、母亲、“我”和好朋友李小蝉分头行事的“画”票、揽票、倒票、查票、“打假”、捉贼等情节,既有不无夸张的戏剧性设计,又全在自然的故事逻辑情理之中,并且充满了现实生活的质感和情味,乃至小说中许多普通的生活对白,读来也常令人回味。小说的叙事对于童年真切的生活感觉和趣味的专注落实到了最小的细节里,有时甚至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所有这一切看似轻悄悄地缺乏重量,然而,在“我们”一家三口为了补贴家用而齐心奔忙的喜剧场景中,在我与李小蝉的铁杆友情中,在“我们”和杨棵木、宋朝之间因看电影而发生的“恩怨”中,却饱含了日常生活中最真实也最动人的关切、理解和无言的善意。尽管小说中放映“老电影”的场景与当下童年生活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距离,但它所传达的那种自然的生活情趣和童年韵味,恰恰赋予它一种超越时空的隽永美感。阅读这样的作品,我们真的会感到一种精神寻找到家园的怡悦和满足。

我很期待薛涛在他的为童年而筑的文学城池里,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这样的“回家”的感觉。在我看来,这是我们能够向一位儿童文学作家提出的最奢侈的要求。

二零一三年一月

书评(媒体评论)

薛涛是中国第五代儿童文学作家的杰出代表。他的小说,让人感受到“诗性”的高度与舒适度,具有阳刚、力量、思想、硬度与深刻性。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泉根

薛涛的小说具有开阔的艺术气象和有力的精神脉息。这使得阅读时常常会为作家所展示的丰沛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而暗自抚掌。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方卫平

他的不少小说,有的可以称为哲理小说、寓言小说,有的甚至可以称为诗化小说。他的活跃的想象,他的含蓄的幽默,他对生活和情感的诗意表达,使他的作品读起来让人感到有一种志存高远的豁达和灵气。

——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 周晓

我们挤在洛杉矶家门前的一条长长的长椅子上,非常快乐地欣赏这本妙趣横生的好书。在读的过程中,我们不敢拉掉任何一个生字,否则内容就连接不上了。书中的每一句话都紧扣着我们的心弦,引人入胜。我们真的很喜欢他的写作风格。内容上也非常的新颖可亲,对我们俩来说真的有如打开了另一扇天窗。

——美国洛杉矶实验中学 达丽亚·彼得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蒲公英收购站/薛涛心灵成长小说珍藏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薛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晨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454714
开本 32开
页数 1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少年(9-14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12
CIP核字 2013047653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5.25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00
14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7: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