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武学所著的《荀子(善良与邪恶的故事)》是一本让孩子能读懂、能体会的哲学普及读物。书中以讲故事的形式,选取孩子生活中的爱好、经历,把哲学家复活,放在孩子的身边,与他们一起学习生活,进行思想交流,将哲学家荀子最重要的哲学思想用非常简明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孩子一听就能明白,就能对这些哲学家有所认识,感到他们很亲切。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可以从中感悟到不同的生活道理。
图书 | 荀子(善良与邪恶的故事)/有趣的哲学启蒙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尹武学所著的《荀子(善良与邪恶的故事)》是一本让孩子能读懂、能体会的哲学普及读物。书中以讲故事的形式,选取孩子生活中的爱好、经历,把哲学家复活,放在孩子的身边,与他们一起学习生活,进行思想交流,将哲学家荀子最重要的哲学思想用非常简明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孩子一听就能明白,就能对这些哲学家有所认识,感到他们很亲切。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可以从中感悟到不同的生活道理。 内容推荐 尹武学所著的《荀子(善良与邪恶的故事)》以故事的形式写成,目的是让青少年朋友们循序渐进地理解东方哲学深奥的原理。诚恳地希望青少年朋友们通过《荀子(善良与邪恶的故事)》正确理解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进一步处理好自己和社会的关系。 目录 卷首语 楔子 一 李玉林,前往青鹤洞 1.“孩子王”李玉林 2.青鹤洞,这是什么地方? 3.陌生的生活 4.奇怪的处罚 5.苟子,何许人也? ·哲学放大镜 二 留我一条命 1.青鹤洞的“小秦始皇” 2.玉林的懊悔 3.“鬼神”现形 4.世上没有鬼 5.“鬼”就是他 ·哲学放大镜 三 天性与人性 1.玉林与“化性起伪” 2.偷吃西瓜 3.编排小话剧 4.秀润与玉林的表演 5.道别 ·哲学放大镜 尾声 综合论述题 综合论述题题解 试读章节 1 “孩子王”李玉林 “李玉林,今年暑假你得到青鹤洞的暑期学校里去。” 爸爸的大声呵斥把小玉林吓坏了。 “不,爸爸!我不想去!” 玉林哭泣着、央求着爸爸。青鹤洞,多么可怕的地方!老师的鞭子、对父母的思念、又苦又累的学习……从电视里看到的这一切立即浮现在玉林的眼前。 妈妈搂着玉林,也替她求情:“是啊,咱家的玉林到那种地方去怎能受得了啊?” 可爸爸的态度更加坚定了。 “我不能再这么迁就下去了!玉林变成这个样子,不都是因为你惯着她吗?” 爸爸越说越生气。 玉林长得很秀气,但她从小就是个“孩子王”,而且是个出了名的调皮鬼。长得又高又壮的男孩子都不是玉林的对手,胡同里所有的是非都是由她引起的。大人们一提起“玉林”这名字就摇头,谁都拿她没辙。 “怎么教训她都没用,真是拿她没办法!” 妈妈叹着气说。 “快到暑假了,不知这丫头又要惹出什么祸来!真让人操心。” 爸爸也皱起眉头来。父母为了教育她,伤透了脑筋。 最后,爸爸妈妈还是决定把玉林送到青鹤洞,这就是昨天发生的一幕。 昨天是玉林盼望已久的暑假的第一天。回到家,玉林把书包扔到一旁,高高兴兴地跑了出去。她跑到邻居寿虎家,大声喊:“寿虎,出来!”可她压根就不想跟他玩儿。 “今天怎么捉弄这个愚蠢的寿虎呢?” 别看寿虎的名字挺响亮,可在玉林眼里,他只不过是只纸老虎,一个不会生气的傻瓜。以前,玉林扎破他们家自行车轮胎的次数数不胜数,但寿虎一次脾气都不敢对玉林发。 听到玉林的喊声,寿虎推开门出来了。但他的脸色很苍白。 “我今天很不舒服,不能陪你玩儿。” 他的前额上出了一层冷汗,看上去确实生病了。 从来不敢说“不”字的寿虎,今天竟然拒绝了她,玉林恼怒了。她举起自己的小拳头威胁他说:“别装了!你想挨揍?” “那,那就玩一会儿吧!” 寿虎有气无力地回答。 “我们到前面的工地里玩儿吧!” 寿虎无奈地跟着她去了附近新盖食堂的建筑工地。到这里他们可以玩沙子、砌砖头、盖个小房子,挺好玩的。但在工地玩是很危险的,所以平常工地上干活的叔叔们看见他们就会把他们赶出来。 今天是休息日,工地里连个人影都没有。玉林高兴坏了。 “姜寿虎,到这边来!咱们比一比谁跳得高!” 玉林站在比自己个头还要高的地方喊着寿虎。寿虎踌躇了一下,还是跟着玉林上去了。 玉林下了命令:“来,你先跳下去。” 寿虎哭丧着脸说:“这,这太危险了吧……” 玉林不顾寿虎恐惧的表情继续催他:“胆小鬼,快跳下去呀!” 此时,只听“啊”的一声尖叫,寿虎一脚踩空…… “哎哟,疼死我了……” 寿虎抱着腿哭了起来,玉林吓得脸比寿虎还苍白。 “这下我完蛋了!” 寿虎的腿骨折了,被送进了医院,整个暑假他都得拄着拐杖了。 这件事促使玉林的爸爸最终下定决心把她送到青鹤洞去。玉林的爸爸不止一次地听说,原先几个调皮鬼从青鹤洞回来后,都变成了听话的乖孩子。玉林的爸爸不指望自己的调皮鬼会变成一个乖孩子,只希望她整个暑假都不要再惹是生非。 小玉林装出一副可怜样,哭着跟爸爸说:“爸爸,我再也不敢给您惹事了。求求您,别让我去青鹤洞,好吗?” 但爸爸还是不为所动,玉林无可奈何地哭着整理了行装。第二天,小玉林踏上了去青鹤洞的旅程。 P9-11 序言 孩子和大师之间的桥梁 哲学是启迪人生智慧的学科。人的一生中,是否受到哲学的熏陶,智慧是否开启,结果大不一样。哲学在人生中的作用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其实至大无比。有智慧的人,他的心是明白、欢欣、宁静的;没有智慧的人,他的心是糊涂、烦恼、躁动的。人生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一是优秀,二是幸福,而这二者都离不开智慧。所谓智慧,就是能想明白人生的根本道理。唯有这样,才会懂得如何做人,从而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优秀的人;也唯有这样,才能分辨人生中各种价值的主次,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从而真正获得和感受到幸福。 哲学对于人生有这么大的意义,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走近它、得到它呢?我一向认为,最可靠的办法就是直接阅读大哲学家的原著,最好的哲学都汇聚在大师们的作品中。不错,大师们观点各异,因此我们不可能从中得到一个标准答案,然而,这正是阅读原著的乐趣和收获之所在。一个人怎样才算是入了哲学的门?是在教科书中读到了一些教条和结论吗?当然不是。唯一的标准是看你是否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人生的根本问题,从而确立了自己的人生信念。那么,看一看哲学史上诸多伟大头脑在想一些什么重大问题,又是如何进行独立思考的,正可以给你最好的榜样和启示。 常常有父母问:让孩子在什么年龄接触哲学书籍最合适?我的回答是:顺其自然,早比晚好。顺其自然,就是不要勉强,孩子若没有兴趣,勉强只会导致反感。早比晚好,则要靠正确的引导了,方法之一便是提供足以引发孩子兴趣的适宜读物。当然,孩子不可能直接去读原著,但是,我相信,通过某种方式让他们了解那些最伟大的哲学家的基本思想,仍然是使他们对哲学真正有所领悟的必由之路。 正是基于这一想法,我乐于推荐黄山书社出版的《有趣的哲学启蒙书》系列丛书。这套丛书选择了东西方哲学史上50位大哲学家,以各人的核心思想为主题,一人一册,用讲故事做诱饵,一步步把小读者们引到相关的主题中去。我的评价是,题材的选择颇具眼力,50位哲学家几乎囊括了迄今为止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最重要影响的精神导师。故事的编撰,故事与思想的衔接,思想的表述,大致都不错,水平当然有参差。我觉得最难能可贵的是,韩国的儿童教育学家和哲学家极其认真地做了这件事,在孩子和大师之间筑了一座桥梁。对比之下,我们这个泱泱大国应该感到惭愧,但愿不久后我们也有原创的、高水平的类似书籍问世。 周国平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荀子(善良与邪恶的故事)/有趣的哲学启蒙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韩)尹武学 |
译者 | 吴荣华//姜美子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黄山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611931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0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0 |
出版时间 | 2011-08-01 |
首版时间 | 2011-08-01 |
印刷时间 | 2011-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8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312.685 |
丛书名 | |
印张 | 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228 |
宽 | 171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1209707 |
版权提供者 | JAEUM&MOEUM Co.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