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哥仨
内容
编辑推荐

《哥仨》是写尽都市漂泊文化人悲喜与荒诞的反讽之作。它讲述了一代漂泊的文化人在都市生活里的孤独、失落与温暖,富有强烈的生活质感,在戏谑纵意中令我们领略现实的荒诞与伤感。

作者李师江是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获得者,被媒体誉为“继王朔之后最具叙事魅力的小说怪才”。

内容推荐

李师江是诗人、作家,已出版长篇小说《中文系》、《逍遥游》、《福寿春》等,其中《逍遥游》获2006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哥仨》是李师江最新长篇小说,描写京城诗人文化圈丰富矛盾的生活,情节精彩,语言泼辣,让人心生一笑的同时,也感受到人生苍凉落寞的一面。

《哥仨》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第一章 我的爸爸是个拙劣的小偷/1

第二章 第三者就该死吗?/15

第三章 来北京吧/25

第四章 注定是意淫/47

第五章 那只畜生跑出来了/61

第六章 早泄分子/69

第七章 记得忘掉我/83

第八章 “狗仔队吧?”/105

第九章 低级趣味/139

第十章 在冬天有所作为/187

第十一章 申大胆/225

第十二章 诗歌的奔放主义与爱情的自尊主义者/251

第十三章 饭辙时间/269

第十四章 咸鱼翻身/285

第十五章 柔软的赘肉/303

第十六章 命运的圈套/333

第十七章 结婚是一种病/345

第十八章 狗仔(路线)被狗仔抄底/365

第十九章 猥琐天才/381

试读章节

人生在世,大多数人从事的职业都是误打误撞,不是自小就心向往之。不信,你随便问问街上要饭的、打大街的、扛麻袋的、掏大粪的,他们的职业都不是自小的理想。

人生在世,大多数人从事的职业都是误打误撞,不是自小就心向往之。不信,你随便问问街上要饭的、扫大街的、扛麻袋的、掏大粪的,他们的职业都不是自小的理想。话音未落,肯定有那不服气的心中怒道:你丫不是职业歧视吗?掏大粪怎么啦,我打从娘胎里出来就想着到社会上去掏大粪,不信,舌头伸过来尝一尝!

如果这是你的真实想法,恭喜你,你就是传说中万中无一的天才,活佛转世。虽然说社会职业一律平等,又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对芸芸众生来说,多是想干被人伺候的活儿,不想干伺候人的事;多是想坐风光的职位,不想被人看低一等。但现实岂能如你所愿,等你长成人模狗样的时候,就被一股叫生活的洪流卷到社会各个角落,一个萝卜一个坑,不能自拔,想拔出来就叫你没了根。不论是喜是悲,是窃喜还是愤懑,自个儿活着咂摸去吧。又等了若干年,你经历了些许跌宕起伏,品尝了人生百味,有些个觉悟的,某日突然想到,掏大粪对我其实最合适不过,一沙一世界,粪中有天地,打理一个厕所,与打理一个企业、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并无高低之分,当个所长与当个总裁、市长、总统一样踏实,此刻才悟到前半生的人往高处走的折腾竟是徒劳,才知道“吃得苦中苦,方成人上人”竟也是幻念。因此才能收回心来,苦在粪中乐在粪中,视粪土为万物,视万物为粪土;既不艳羡别人的风光,也不鄙薄自己的处境,既不沾沾自喜,也能视三教九流皆一般庄严,我为众生,众生为我,我乃众生,众生乃我,不管世间如何轰轰烈烈,皆是众生常态生死寂灭,不足大惊小怪瞠目结舌。

此刻,你得道了。

那壮年的跋涉当是一场修炼。

这话听起来容易,嘴上没毛的小儿也能略懂一二,但若没有在那滚滚红尘跌打一番,哪能打心里自悟呢?

千日是个农村小孩,自小聪明伶俐,但有一样令他爸爸老千感到不满,就是闷。别的小孩子玩得高兴,他总是凑不到一块,还闷闷不乐。老千比较担忧:这个性格,没法混。六七岁的时候,有一次他父母亲下地干活,农忙季节,赶在太阳出来之前下地,在太阳落地之后回来,独独把千日忘在家里,没给他留饭。千日睡了起来,家徒四壁,没有一样东西能放在嘴里啃的,忍到下午实在扛不住了,便捡了块木炭,在墙上画了个大饼,然后定定地看着。

老千回来,看他痴痴的样子,拍了拍他的脸,看看他是不是饿傻了。千日道:“我看着大饼,想起大饼的味道,就不饿了!”老千非常高兴,逢人便夸耀道:“小千都解决自己的口粮了。”人问:“怎么解决呀?”老千说:“画饼充饥呀,不会没听说过吧。原来我还以为是扯淡,原来是真有这么回事。”

千日在老千的鼓励下,从此爱上画画,想吃什么就画什么,想玩什么就画什么。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毕业那年,千日考上了省美术学院。老千高兴得屁滚尿流,还掏出家底,把邻里老小请来吃一顿,不外乎家常小酒农家粗菜,夸耀道:“以后你们想要什么,都让千日画,以后画的东西不一样,就跟电影里一样逼真。”

高兴完了,千日发觉有一样重要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大几千块钱的学费。老千想了想,说:“哦,还要这么多钱,国家没有包管吗?”不过老千可是乐观的人,他睡了一觉醒来后就有了主意,对小千道:“城里的钱好挣,咱们得奔那边儿去。”

老千就带着小千上县城来,两人在车站里睡了两宿什么门道也没捞着。老千有点生气了,埋怨道:“你在县里读书读这么长时间,都没有什么同学之类的找找门道呀?”千日可不想找什么同学丢这个脸。父子两人惆怅地站在路边,千日手上拿了一块面包,就着还剩下不到三分之一的矿泉水,对前途产生了严重的质疑。

一个收破烂的黑瘦汉子盯着千日手中的矿泉水瓶子,热切地盼望他能一口喝完。千日受不了他的那份焦灼,喝光最后几滴水后把瓶子递给他。但是黑瘦汉子被老千叫住了:“嘿,在哪里收购?”黑瘦汉子指了指车站后面。老千把瓶子一把抢回来,对黑瘦汉子解释道:“我也是干这个的,我们是同行!”黑瘦汉子不满且鄙夷地盯了他一眼。

老千父子就这样融入城市,成了收破烂大军的一员,每日跟水瓶废纸废铜烂铁干上了。千日不死心,觉得自己好歹也是个画家,多丢份。老千劝道:“咱回村别说是收破烂的,说在县城做生意,钢材生意,行不!”

转眼间暑假就要过去了,父子俩钢材生意做得风风火火,遗憾的就是没挣几个钱,总之离学费还差十万八千里。小千把两个数字的关系告诉老千,老千才想起来道:“对呀,早知道就不应该干这个。”小千没明白他是装傻还是真不清楚这个数字关系。

总之,老千这下明白了。有一天小千看见老千惆怅地望着天空,把头仰得高高的,好像随时会有馅饼掉下来。小千顺着他的目光望上去,天空一无所有,只有几只貌似大雁的鸟儿缓缓掠过。小千嘀咕道:“看个鸟!”

晚上小千睡得迷迷糊糊的,老千突然翻身跟小千打了个招呼,便出门去了。小千又一觉醒来,还是不见老千。由于他们租住的是县郊的民房,比较僻静,小千也不敢出去,就这样醒来又睡去,也想不起老千临走时跟他说了什么。天大亮的时候,来了一个警察,把小千直接带到城南派出所。他看到老千戴着手铐,像一只鹌鹑,缩在铁栅栏里面。

“你这个杂种!”小千气得几乎说不出话了。

老千这只鹌鹑像见了食物,扑棱棱奔到栅栏边,抓着小千的手道:“你先回家,我过些日子就回。”

小千问警察,道:“我爸要关几天?我想跟他一起回。”

警察熟练地玩着记录笔,道:“几天?几年吧。你们这些人,给国家造成多少损失!”

小千晕了,就像他刚拿到录取通知书时一样晕了。

“我怎么办?我学费怎么办?”小千拎着老千的衣领子,真想把他吃了。

“呜??你自己想辙吧,我帮不了你了。”老千这时候真像只丧气的狗,又庆幸道,“还好没叫你出来当帮手!”

小千也做完笔录。临走的时候,老千交代道:“别人问我,你就说我做生意去了。”

小千笑了笑,突然间他觉得老千和生活一样可笑。

他回到租住的地方,简单收了行李,出门的时候,他又看了看天空。天空还是空空如也,只有纵横交错的电线。妈的,老千那天根本就不是惆怅地看着天空中的鸟儿。他想起老千像鹌鹑一般的可怜样,根本不像一个当爹的,那一瞬间,小千猛然醒悟,这个爹靠不住,今后要自个儿当自个儿的爹了。

千日的妈妈秦玉芬是个勤劳的女人,一天到晚没有歇过,从家里忙到田里,好像生下来的目的就是干活,嫁过来的目的就是为老千这个家干活。她见父子俩出去,就回了一个,一点都不奇怪,只是摇头叹道:“终于进去了。”然后她才流出了眼泪。

原来老千早就有手贱的毛病,总喜欢顺点别人的东西回家。最辉煌的一次是顺了一头牛回来,主人找上门了还不肯还人家,说是路上捡来的。人家没有办法,只好报案,结果老千把自己顺到局里去蹲了几个月。这是结婚前的事。结婚后秦玉芬渐渐治住了他这爱好,所以千日根本看不出老千是有前科的人。

千日躺在家里不吃不喝,好像在考验自己的忍受能力。邻居们见老千消失了,过来打探,“老千呢,上哪儿发财啦?”千日躺在床上微笑回道:“他替我上大学去了。”邻居信以为真,道:“还真有这回事,难怪见你还不动身!”邻居们一走,秦玉芬就劝道:“儿子,吃一点儿吧!”千日道:“不饿。”

秦玉芬知道儿子的症结在哪里,她出门找药方去了。千日饿了几天,饿得神游天外,脑子里风清月明,却也有一种按捺不住的激情,必须做一件事情才能表达此时的境界。于是,他起了床,取过一本高考前没来得及用完的笔记本,写了一首关于爸爸的诗歌。你还别说,就在写完的一瞬间,他突然明白自己此生该做什么了。那首诗叫《我的爸爸是个拙劣的小偷》,算是他的处女作。

他终于躺在床上有事做了,有时候梦里也在写诗,不过醒来时只记得半截。半截也是诗,他一一记下来。终于,他等到妈妈回来了。他看见两个妈妈进来,动作一致,再定睛一看,不对,是三个妈妈,一模一样的妈妈。他起了床,像个纸人一样差点跌倒,赶紧扶住墙壁,慢慢走到厨房,对妈妈说:“快给我点吃的。”

妈妈很高兴,说:“冷锅冷灶,你得等会儿!”

千日道:“无所谓,你就在门口给我弄点狗屎吃。”

妈妈道:“你是不是饿傻了?”

“不,我聪明了,我把这一辈子的事儿都想通了。”千日脚一软,居然瘫在墙角,但他觉得自己像个神仙,飞在天外,根本不屑于跟人类的智商较劲。

妈妈煮了点粥,把个纸人救活了,然后掏出从三家亲戚那里借来的一千多块钱,问道:“还差多少?”千日看都没看,一把接过来,道:“够了。”

千日带着一千来块钱坐了三个小时大巴找到省城胡州,辗转来了美术学院。他花了一百来块钱买了相机,给自己在省美术学院门口照了张相寄回家。原来专业考试的时候来过一次,这是他第二次来这所学校,也是最后一次。

P2-6

书评(媒体评论)

李师江的写作是真正的语言狂欢。他善于把压抑的激情转化成叙事动力,把直面卑微经验的勇气解读为自我嘲讽。他的语言锋利毒辣,充满快意,他对生活的看法一针见血,而且能将游戏的风格和诚恳的精神熔于一炉。他忧愁了小说写作的原始作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趣味,把小事写得壮观、辉煌。

——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授奖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哥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师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66939
开本 32开
页数 3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0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09
146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3: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