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好的人生不慌不忙
内容
内容推荐
用丹妮姐的话来说,这本书是送给自己的一份礼物。实际上,全书的内容构成部分,与书里面所讲述的故事,以及丹妮姐通过故事来传递的价值,也的确像是给读者的一份礼物,不管是之于女性,还是之于男性。
全书由四个章节部分组成,分别是:一点旧、一点新、一点甜和一点苦。苦对应甜,旧对应新。而这四个章节部分里所讲述的故事,实际上也正式绝大多数人所会经历的人生,挥别旧的,迎来新的,遭遇苦的,才有后面的甘甜。
全书透过丹妮姐的个人成长经历,家庭故事,婚恋情感,事业梦醒这些个关键词,温柔动人的讲述了一个女人在岁月中所捡拾的智慧,分享了她的所得,无论翻开任何一个故事,读罢之后,均能有所获得。
作者简介
梁丹妮
北京人艺演员。
国家一级演员。
9岁当兵,1968年考入广州军区文工团。
1978年首次参演故事片《傲蕾·一兰》,自此步入影视领域。
曾参演《豺狼入室》《离婚前规则》《北京青年》等多部影视剧。
2004年,凭借主演话剧《全家福》获第五届中国话剧金狮奖。
2016年,凭借主演微电影《我们》斩获十佳戏骨奖、红宝石奖以及优秀演员奖等十个奖项。
对于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诠释;对于喜欢的事物,也始终保有热忱与坚持;热爱生活、敬畏舞台、不断挑战,她一直在路上。
目录
推荐序
自序
Part 1 一点苦
世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天堂电影院
两次重伤
穿越死亡隧道的婚姻
Part 2 一点甜
我是爸爸的大儿子
小公主历险记
我的初恋
遇见完美先生
最棒最贵重的礼物
婚姻生活
Part 3 一点旧
九岁当兵
电影大门
出国演出
十年瓶颈期
Part 4 一点新
报考电大
人艺殿堂
被时间忘却的人
微电影
重见曙光
他始终都在我身边
爱情的保鲜
序言
小姐姐梁丹妮
我管梁丹妮叫姐。
丹妮大我几岁,这么多
年,我一直喊她“姐”。当然
,喊她姐的不光我一人,当
年,远征兄弟也喊过她“姐”

1991年,青涩的远征到
西安电影制片厂拍《豺狼入
室》,饰演杀人犯,女一号
是当红演员梁丹妮。一进组
,远征就被她的气质镇住:
到底是九岁登台的“小老艺
人”,举手投足都有一股明
星范儿。
丹妮大远征八岁,自然
是小姐姐。瞥了一眼瘦瘦弱
弱的他,梁丹妮对导演说:
“这小孩儿文质彬彬的,能
演‘豺狼’吗?”
幸亏导演坚持,否则一
段姻缘可能就此白瞎了。戏
拍完,粱丹妮也就认了这么
一个可爱的弟弟。
一年后,小姐姐介绍弟
弟进了电视剧《冯白驹将军
》剧组,在海南拍戏。远征
忽然出水痘,发得全身都是
。组里有人认为他得了什么
脏病,都绕着他走。
疼痛不堪的远征好多天
都没有洗头了,痒得厉害。
小姐姐看了毫不顾忌,撸起
袖子就给弟弟洗起来。洗头
的水泼出去了,帮洗头的小
姐姐却装进了远征的心里。
1993年11月20日,他俩
去领证。办登记的大妈白了
他们一眼:“结婚可是人生
大事,你们得严肃点。”丹
妮明白,大妈是说他们的年
龄差几岁。
她看了他一眼。
弟的眼神比姐姐还坚定
。没请客,没车,没房,花
了39块钱,就把婚结了。当
初谁都不看好,今天所有人
都赞叹,27年同船渡,不易
啊!靠啥维持呢?
我说:爱。大爱。
我知道梁丹妮的名字41
年了。19'78年底,上影厂
拍摄电影《傲蕾·一兰》,
我去试镜。在漕溪北路595
号那原来的老修道院改造的
办公楼里,我见到了汤晓丹
大导演,他指着墙上桌上的
照片介绍:“这是童芷苓,
还有仲星火、韩非、戈沙。
女主角有好几个人选。赫哲
族小姑娘,定的是张瑜,还
有一个是梁信的女儿梁丹妮
……”
“梁老师的女儿?我刚刚
在《人民电影》上拜读完梁
老师的电影剧本《从奴隶到
将军》。”
汤导演说:“他不姓梁,
本姓郭,还写过电影《红色
娘子军》。他女儿是杂技演
员,广州军区的,很有天赋
。”
那个戏最终我没能上得
了,角色让今天大名鼎鼎的
刘之冰给演了。多少年后,
汤导的夫人蓝为洁说:“小
江平,别不服气!刘之冰的
戏演得比你好!再说,他是
东北人,占优势。”
戏没演上,但我却记住
了那个大眼睛的小姐姐。后
来看了她演的《漓江春》《
欢欢笑笑》《第三个被谋杀
者》,又看了《豺狼入室》
,再后来就听说“豺狼”真的
入室了,姐姐嫁给了冯远征

后面的故事:冯远征从
德国留学回来后,日渐走红
,从金鸡奖开始,各种奖得
了一大堆,是北京人艺的新
秀。而丹妮最后也落户人艺
,夫唱妻和,举案齐眉。
我们是好友。因为丹妮
的父亲作家梁信。
我从上影厂调北京至电
影局后,恰逢中国电影百年
评选50位“国家有突出贡献
电影艺术家”,候选人中就
有梁信。因为谢晋导演,我
和梁信老师亦有来往。
1993年我们去广州参加金
鸡百花奖颁奖典礼,谢导还
带我去梁信家吃饭。我买了
水果和酒,丹妮姐的妈妈殷
老师夸我说:“上海的小鬼
就是会做人,来吃个便饭都
不空手!”
粱老师赠我邮册,给我
看他的手稿,还有影集。当
然,我也看到了那漂亮的小
姐姐的旧照,谢导大着嗓门
嚷:“丹妮现在怎么样了?”
殷老师答:“刚结婚。”
现在一算,那天正是丹
妮和远征领证的第三日。
2005年评奖时,我介绍
梁信的作品,那是货真价实
的经典啊!他高票当选。
老爷子身体欠佳,没能
来北京,我就把奖状奖金啊
都预备齐了,交给了丹妮和
远征。
打那以后,我们就似家
人。
我常给他们夫妇派公益
的事儿,无偿劳动。远征戏
多人忙,丹妮就说:“见缝
插针也得去!”我拍儿童片
给丹妮姐发信息求助帮忙,
她秒回:“弟放心!排除万
难,上!实在去不了就录个
视频祝贺一下。”
丹妮姐热忱,北京人艺
这些年的戏,我没少看。
一次。他俩在《全家福
》中淋漓尽致地刻画人物,
话剧演员出身的我坐在观众
席上,折服。
有桩事不能不说。
2017年春节,粱信老师
驾鹤走得突然!
那天正是大年初一,悲
痛欲绝的丹妮决定,不能耽
误演出,让远征先行飞赴广
州料理老人的后事。
次日晚,她在话剧《日
出》中同时饰演顾八奶奶和
翠喜。台下有谁知道她刚刚
痛失父亲?
戏比天大!
谢幕后期,她一人在化
装间放声大哭……
转眼三载,又逢新年,
丹妮的母亲辞世。她慌了,
疫情正肆虐,倘若去奔丧,
来来回回,若被隔离,万一
剧院开春要演出可咋办?
擦擦泪水,祈求去了天
堂的母亲原谅她,忠孝不能
两全,不能抛下观众。
最后母亲的丧事全权委
托给父母所在的部队干休所
代办了,她没能回去送妈妈
最后一程。
疫情笼罩下,北京人艺
68周年,一台隔空演出展现
。丹妮姐姐又一次登场,神
采飞扬地继续演绎着那个令
人同情的苦命的翠喜
导语
国家一级演员、话剧金狮奖得主梁丹妮首本随笔集,剧作家父亲梁信去世后,梁丹妮捡起了他的那支笔,用自己的方式,书写关于爱、纪念以及人生所得的智慧。
与其说它是书,实际上,它更像是一个送给世人的礼物。书中的每个故事单独成立,各含智慧,只要翻阅,均会有所获得。
35张梁丹妮人生各个阶段未曾公布照片收录书中。
演员张凯丽、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平、冯远征看完全书后,倾情作序,感动推荐。
书评(媒体评论)
没请客,没车,没房,
花了39块钱,就把婚结了
当初谁都不看好,今天
所有人都赞叹,30年同船渡
,不易啊!靠啥维持呢?
我说:爱。大爱
——江平 中国电影股份
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丹妮姐以时间为线索,
既写了少女丹妮的五彩梦想
、青年丹妮的蹉跎爱情、中
年丹妮的奋斗摸索,也写了
当下丹妮的美满婚姻与未来
畅想等等。
丹妮姐既是在用笔写作
,亦在用心写作。她观察别
人,也观察自己,且在把这
些观察变成文字时,竟然是
那样坦白、大胆、真诚。书
中内容,单独成立,前后呼
应,浑然一体。
——张凯丽 国家一级演

丹妮年幼时经历过动荡
,前半生还遭遇过蹉跎、坎
坷和磨难。她归结自己所走
过的人生道路为;既平凡而
又不平凡,既传奇而又不传
奇。
这些详情均在她的书中
,有着非常清晰的阐述与描
写,在阅读的时候,不知不
觉,一点一点地融化着你的
心。
她九岁当兵独立生活的
经历,使得她比一般女性都
坚强,个性也更坚韧不拔。
她称自己为“战士”,而我一
直深爱着这个“战士”。
——冯远征
精彩页
001
我心中最爱的女人走了
2020年2月13日00:13分。
这个时间点,正是北京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也是在这一天、这一刻,妈妈永远地离开了我。
打从妈妈“走”后,每当我回忆起和她有关的那些点滴过往,脑海中总有那句歌词浮现。
“在我童年的时候,妈妈留给我一首歌,没有忧伤没有哀愁,想起它心中充满欢乐。”
妈妈虽没有留给我一首歌,而我,也一样没有忧伤,没有哀愁。
一想到她啊,我能想起的、记住的,都是她的无限的温柔。是她给予的爱让我的童年蒙上了一层粉色,也是她使得我无论在外遇到什么难事都从不觉得害怕,因为我知道,她永远都在家里候着我。
当我回到家里,她总会用那双深邃的眼睛深深地注视着我,再以温暖的臂膀拥抱我。
妈妈步入老年后,眼睛出了些问题,尽管看上去依然深邃无比,但因为患了白内障,眼球的晶体逐渐变得浑浊起来。也正是这个小小的“意外”,使得妈妈的瞳仁泛起了一圈儿淡蓝色,不知其因的人一眼看上去,会觉得有种异样的美,但我清楚地知道,这美于她而言应是一种折磨。
尤其是自妈妈身体抱恙之后,我便鲜少再得到她的拥抱,也记不清楚那双美丽的眼睛有多久没有再仔细地注视过我了。
……
002
好女儿花 妈妈是北京人,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平民家庭,解放战争时期参加的革命。
妈妈参军时,我尚未出生。于是,关于她是如何参军的故事,也只记得一些些,实在不多。
据说,当时妈妈参军后,便跟随大部队于一个集中点集合,随时准备出发。就连姥姥和姥爷也都是后来才知道的消息,标准的先斩后奏。由此可见,我妈是个主意很正的人。而两位老人得知这一消息后,内心里满是不舍,急急忙忙地放下手中的活计,一起赶到了妈妈所在的集中点。
好容易到了集中点,又顺利地找到了妈妈,姥姥和姥爷看到即将参军的女儿时,刚才来的路上准备的嘱咐的话忽然就抛在脑后了。两人劝说:“要不你还是跟我们回去吧?你要是不好意思,我们带你一起去跟征兵的领导说说。”
姥姥和姥爷的这一举措,其实也不难理解,毕竟为人父母心,尤其是自己的女儿正年少,身子也单薄,看着瘦骨伶仃的。他们都不敢想,她要是真去参了军,这一路上要吃多少苦。
但我妈主意已定,义正词严地回绝:“爸、妈,我这人来了集中点,就算是正式参军了。哪有刚一参军就退伍的道理,你们说是不是?我知道你们肯定是担心我,请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自己的,我保证。”
就这样,妈妈最终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跟随大部队南下了。
多少年来,无数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中,都曾讲述过那段艰难奋起的岁月。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哪种载体的呈现,都无法完全还原当时的艰难与困苦。
也正是因为深知这些,所以我至今都很难想象,当时南下漫长的行军途中,那些和妈妈一样正年轻的女孩儿,她们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困苦,又是如何克服了女性生理上的困难,一路从南到北跟上行军的大部队的。
如今的年轻人,估计有一大部分可能都不太清楚“行军”二字到底指的是什么。
所谓行军,其实就是指军队进行训练或执行任务时,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不依托任何一种代步工具,全程徒步。
从北至南,千万里的路,都在脚下。路途如此漫长,我想,即便是一个男兵也有过喊累的时候,更何况那些体力本就不占优势的女兵呢?妈妈说,当时就那么一路走下去,人还能有鞋子穿就已经不错了,有些人脚上穿的鞋已经破烂不堪,还要缝缝补补再接着穿。
咱们现在常说: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其实这句俗语,就是想要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所拥有的幸福。
那会儿行军的人,才是真的苦。
妈妈说,当时他们在行军路上的时候,困了,通常就是靠在前面的人身上眯一会儿;遇到没有东西吃的时候,就硬撑着。部队行军赶时间走得快,谁都不想成为掉队的人,大家也都没有任何抱怨。身体上的苦,实在算不上什么,只要一想到心中美好的愿景,就仍有力量。
忆往昔岁月,我原本以为妈妈会叫苦喊累,她却满脸怀念。她说,还记得那会儿赶路的时候,队伍里的女孩子们都会手拉着手,步伐一致地跟着部队往前走,披星戴月地从一个城市抵达另一个城市。
在行军部队里,妈妈因为能歌善舞,人长得又好看,于是理所当然地被分到了宣传小队,主要负责平时的文艺表演。那会儿,还是宣传队长的我爸,就跟身为队员的我妈认识了。
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滋生出来的情愫显得尤为珍贵。二人遇到了,又彼此倾心,于是,就这么相识相恋了。
我曾好奇,很想了解他们两人最初相处时的一些细节,我希望能从她的描述里,揪出那么一些些与浪漫有关的碎片。
妈妈却说:“我们那个年代,人都保守得很,打从心里喜欢一个人的表达方式,就是对他好,连牵手都不敢想。”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好的人生不慌不忙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丹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673459
开本 32开
页数 2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1
出版时间 2024-02-01
首版时间 2024-02-01
印刷时间 2024-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56
CIP核字 2023254035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1:3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