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陈八郎本昭明文选音注研究
内容
内容推荐
陈八郎本《昭明文选》是现今唯一一部宋刊五臣单注全帙本(有部分配抄)。五臣注《文选》作为唐玄宗开元年间的音义著作,其中大量的音注材料典型、集中地体现唐代语音面貌,可以弥补《唐韵》缺失带来的遗憾,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采用反切系联法,辅之以反切比较法,以《广韵》为参照坐标,整理考证出陈八郎本《文选》声、韵、调的语音系统。据此可以推知,其音注反映的是唐代士人阶层传承的读书音系统。音注用字侧重于实用,并兼顾源流,选字趋于集中,多以常用、常见字为主,更加简明合时,是语音发展简化的一种表现。
作者简介
董宏钰,男,黑龙江伊春人,文学博士,长春师范大学《昭明文选》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文选学研究会会员,吉林省国学诗词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文选学研究。先后主持并完成省级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材料与方法
第三节 《文选》音注研究概况
第二章 五臣与《文选》五臣注概说
第一节 五臣生平考
第二节 《文选》五臣注成书背景、流传及版本考
第三节 对《文选》五臣音注的正名
第四节 陈八郎本与正德本音注简单对比分析
第五节 五臣音注与读《文选》的关系
第三章 《文选》五臣音注与李善音注分析
第一节 五臣音注与李善音注内容对比
第二节 五臣音注与李善音注体例对比
第四章 陈八郎本《文选》音注声类考
第一节 唇音
第二节 舌音
第三节 齿音
第四节 牙音
第五节 喉音
第六节 浊音清化、等与反切上字问题
第七节 五臣音注所反映的声母系统
第五章 陈八郎本《文选》音注韵类考
第一节 五臣音注韵类系统系联
第二节 五臣音注韵类系统讨论
第三节 五臣音注所反映的韵类系统
第六章 陈八郎本《文选》音注声调讨论
结论
附录 用音韵学知识解决《文选》问题
附录一 从音韵学的角度探讨《古诗十九首》的写作年代
附录二 论王粲《登楼赋》音韵与文情的关系
附录三 敦煌《文选音》残卷作者与时代再考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再记
序言
陈延嘉
董宏钰博士《陈八郎本
〈昭明文选〉音注研究》(
以下简称《五臣音注研究》
)即将出版,可喜可贺!这
是他的第一部专著,意味着
他的学术生涯登上一个新平
台。他读硕士时,我教过他
文选学课,看到他有新成果
,自然十分高兴。他找我写
序,我却有点为难。为什么
呢?我原是教古代汉语的,
但对音韵学没下过功夫,一
知半解,能应付上课而已。
邹德文教授是音韵学专家,
是博导,音韵学是邹先生教
宏钰的。得知邹先生要为《
五臣音注研究》写序,我写
,岂非班门弄斧?可是,盛
情难却,只好圣人面前卖字
画,说点外行话,以表祝贺
之意。
就目力所及,以专著形
式研究《文选》之五臣音注
,宏钰此书是第一部。对五
臣注,传统选学持贬低甚至
否定态度。黄侃是现代选学
的创立者,贡献巨大。他一
面说五臣音注很好,一面又
说五臣“必不能为音”,没有
举出任何证据。但他又是音
韵学家,对音韵有深入研究
,贡献和影响都很大,多数
人相信他的话。所以,五臣
音注长期被忽视。从这个角
度看,宏钰此书很有意义,
有开拓之功。下面,谈几个
具体问题。
首先,五臣之学识如何
。注释质量优劣决定于注释
者学识高低。传统选学之所
以从唐末李济翁始就否定五
臣注,是因为他们鄙视五臣
的水平,认为他们与李善比
,五臣是狗,李善是虎。故
李善注可信,神圣化了;五
臣注不可信,妖魔化了。宏
钰通过对五臣身世及其音注
的全面考察,证明他们的水
平不亚于李善,只是注释方
式不同而已,各有长短。其
中吕向《唐书》有传。能写
入《唐书》之人绝非等闲之
辈。而李善传却附在其子李
邕之后。吕向《美人赋》还
入白居易法眼,在他的《上
阳白发人》中被提及。仅从
这两点,即可见吕向的水平
。而宏钰钩稽吕向做官后之
事迹,更进一步说明他水平
之高和影响之大。更重要的
是从五臣注的全部实践看,
其他四人不比吕向差。至于
他们后来的发展,是各种原
因造成的,与我们无关。召
集人吕延祚是四品高官,是
科举考上去的,亦非平庸。
宏钰厘清这个问题,似乎与
音注没有直接联系,其实关
系甚大,为研究五臣音注打
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五臣音注研究
》之全面性。过去有人发表
过关于五臣音注研究的文章
,但只是举例性质。这样做
有用,可以言之成理,但对
方可以找出相反的例证来反
驳,争来争去。宏钰弥补了
这个缺憾。他先是整理五臣
音注的数据库,就像写著作
先搞出一个长编,所谓磨刀
不误砍柴工。他这样做,再
分析综合,得出之结论,就
更有说服力。他全面整理五
音在五臣音注中的数据,一
一列出,再进行分析。如唇
音有一个轻重音不分的问题
,分于何时,有争论。在《
唇音分析》一节,在全面整
理唇音能系联或不能系联,
并画出表格的基础上,进行
分析,与李善音、王仁昫《
刊谬补缺切韵》《经典释文
》《博雅音》对照,以反切
数目、混切数目、百分比数
目,对四种反切亦列出表格
,不仅一目了然,而且得出
“五臣注《文选》中轻、重
唇音未分化”之结论,比举
例说明更有说服力。
再次,五臣音注比李善
音注更好。说李善注、五臣
注各有特点,各有贡献,和
之两利,已使某些人不快。
我的这个看法也许会石破天
惊,很可能再令众口喧哗。
我在《论五臣注之历史命运
》一文中提出:李善注是五
臣注的产婆。有人以五臣注
比李善注晚出60年为由,认
为五臣注“浅和多余”。而我
的看法恰恰相反:没有李善
注的不足,就不会有五臣注
,李善注是五臣注的产婆。
晚60年不仅不是问题,而且
是五臣注在某些问题上超过
李善注的条件。在那篇文章
里,我没谈音注,宏钰的研
究为我提供了新的证据。宏
钰的五臣音注研究在超越李
善音注问题上,是从两个方
面论证的:一是质量;二是
数量。宏钰指出,唐玄宗开
元二年(714)下诏,规定
科举进士试以声韵为考试标
准之一。这是一个重大的改
革。这样,声韵就必须有一
个统一的标准——《唐韵》
。李善音注正因为是在60年
前,不完全符合这个标准。
宏钰在《敦煌〈文选音〉残
卷作者与时代再考释》一文
中指出:“敦煌地区当时存
在着不同的《文选》注本,
《文选》的注释还没有形成
李善注本一统天下的局面。
”“敦煌《文选音》残卷的语
音特征,可以断定《文选音
》的声韵调系统,反映的是
初唐时期北方(西北地区)
的语音系统。”面对这种音
注各行其是的混乱状况,亟
须一个统一的标准,以利于
考官判考卷。五臣音注正是
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其音
注使用的是统一标准——《
唐韵》。这是五臣音注超过
李善音注的根本原因,也是
五臣注更受举子欢迎的原因
之一。这并非贬低李善注。
如果李善注音时,有了这个
要求,也会用《唐韵》,时
代使然,不能怨李善。从数
量上看,宏钰指出,五臣音
注有6958例,李善音注有
4142例(另有分析,不具
),相差2816例,差距很
大。结论之一是:“五臣音
注比李善音注要全面、要细
致,这有利于读者读准字音
,更好的解读《文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陈八郎本昭明文选音注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董宏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2710518
开本 16开
页数 1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2
出版时间 2022-11-01
首版时间 2022-11-01
印刷时间 202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386
CIP核字 2022220182
中图分类号 I206.2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0: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