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每一个人的窄门:纪德生命三部曲(全3册)
内容
亮点展示

《每一个人的窄门:纪德生命三部曲》-详情页.jpg

编辑推荐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萨特和加缪的精神导师纪德作品!法文原版无删节直译!全新译本!精彩导读!
   

三部自我灵魂剖板之作,带读者探究道德与欲望的边界。
   

新译本,语言细腻流畅,符合现代人阅读习惯,带给您截然不同的阅读感受!译者精心作序,内容精彩,为您全面解读纪德的每部作品!

内容简介

本套书中包含《背德者》《窄门》《田园交响曲》三本安德烈·纪德的作品。
   

《背德者》讲述了主人公米歇尔在赴北非的新婚旅行途中染上了严重的肺结核,温柔善良的妻子马塞利娜对他悉心照顾,他却发现自己对其毫无爱意,也觉知了自己对同性之爱的热情。回到巴黎的米歇尔结识了召唤他释放自我欲望的梅纳尔克,在马塞利娜因曾经的照料而染肺结核病逝后,米歇尔彻底忘记过去,放弃曾经获得的财富与社会地位,蜕变为一个完全依从自我欲望而活的人。
   

这是一部具有安德烈·纪德个人经历色彩的小说,于20世纪初问世,是一部侧面了解安德烈·纪德个人生平的佳作。
   

《窄门》讲述了杰罗姆与表姐阿丽莎青梅竹马,彼此倾心。他们暗下决心,愿意付出一切来成就彼此的道德境界。纯真的热情让他们精神世界愈发丰盈,但内敛克制的个性又让他们维持着触不可及的距离。阿丽莎母亲的不忠、父辈的老去、姐妹婚后生活的平庸似乎都昭示着现世爱情的速朽。
   

尘世无常,岁月易老,阿丽莎转而追求上帝赐予的至福。两位青年长久地维系着书信联系,心灵越是相通,肉体越是疏离。阿丽莎一心向神,为了让爱人更加自由、获得比爱情所能给予的更美好的东西,在与爱欲的斗争中抱病而终,留下杰罗姆在孤独中慢慢老去。
   

《田园交响曲》收录了纪德的《田园交响曲》《帕吕德》两部作品。

《田园交响曲》讲述的是一位牧师出于慈爱之心收养了一个盲女,并与之发生感情纠葛的故事。在对盲女精心照顾期间,二人萌生了情爱之意,然而盲女在重见光明之时,看见了这份感情给身边人带来的痛苦,知道了所爱之人并非幻想中的模样。最终,她因无法承受这一切,投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而《帕吕德》叙述的是“我”在创作《帕吕德》这部作品过程中发生的轶事和感受。文中,“我”与好友于贝尔代表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生活状态。前者是遵循传统道德的世俗之人,后者希冀摒弃世俗,但最终也未能如愿。

作者简介

安德烈·纪德(Andre Gide,1869-1951)生于巴黎一个富有的资产阶级家庭,10岁丧父,由母亲抚养并给予清教徒式的教育,酿成了他的叛逆性格。他最初在象征派文艺刊物发表作品,1908年与友人创办《新法兰西评论》。
   

纪德早期的作品带有象征主义色彩。1897年出版的散文诗集《人间食粮》,是他第一部重要的作品。三部曲《背德者》(1902)、《窄门》(1909)和《田园交响曲》(1919),具有古典主义作品的完美形式;1914年出版的《梵蒂冈的地窖》,对青年一代产生过很大的影响。1925年之后,纪德的创作思想有所转变,着重体现在长篇小说《伪币制造者》(1926)上。1947年。纪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精彩书摘

我要在这里讲述的故事,换作是别人可能会写成一部大作,但是因为这段经历让我精疲力竭、心力交瘁,所以我只能极其简单地写下我的回忆。尽管有几处记忆已经支离破碎,但我也不愿凭空捏造,加以弥补连接。因为胡编乱造所耗费的脑力会让我失去讲述故事时仅存的些许乐趣。
   

父亲去世的时候,我还不到十二岁。父亲曾经在勒阿弗尔行医,他去世后我母亲对这座城市也再无眷恋,决定移居巴黎,以便我能更好地完成学业。她在卢森堡公园附近租了一间小屋子,弗洛拉·阿斯比尔通小姐搬来与我们合住。阿斯比尔通小姐无亲无故,她曾做过我母亲的家教,而后成为母亲的女伴,不久便结为挚友。这两位女性有着相似的气质,她们温婉忧郁,天天身着丧服,而我就在这两位女性身边生活。我记得有一天,应该是父亲去世很久以后的某一天清晨,我母亲正在把软帽上的黑丝带换成一条淡紫色的丝带。
   

“啊!妈妈!”我嚷道,“这种颜色很不适合你!”
   

第二天,她就把丝带重新换成了黑色。
   我小时候身体羸弱,所以母亲和阿斯比尔通小姐对我百般呵护,生怕我受累。幸亏我热爱学习,才没有在如此呵护下沦为一个懒蛋。每逢风和日丽的季节,两位就催我动身出城,离开这个让我病恹恹的地方,她们认为我脸色不好是因为在城里住久了的缘故。所以每年六月中旬,我们就会启程前往勒阿弗尔附近的小镇封格兹马尔,我舅舅布克兰住在那里,每年夏天都是他接待我们。    

布克兰舅舅家的花园不太大,也不太美观,比起诺曼底的其他花园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他的房子是一座白色的三层建筑,很像上世纪的那些乡村农舍。房子面东,前后各开了二十多扇大窗,两侧是墙。窗子上镶着一块块小方玻璃,有些是新换的,看起来特别明亮,相比之下,周围的绿色旧玻璃则逊色很多。有些玻璃上有瑕疵,也就是大人们所谓的“气孔”,透过这些玻璃看外面,树木七扭八歪,邮递员经过时,身子会突然长出个大包。
   

花园呈长方形,四面砌墙。房子前面有一块相当大的草坪,有绿荫遮蔽,一条沙砾小路环绕着它。从这里的矮墙往外望,能看到由一条山毛榉田间大道所围绕的农家场院。
   

房子背西,后院更为宽阔舒展。一条喜人的花径依偎着南侧浓密的树墙,在葡萄牙月桂和几棵大树的庇护下免受海风的侵袭;另一条小径则顺着北墙延伸,消失在树丛深处。我的表姐妹们管它叫“黑色小道”,一过黄昏她们就不敢再沿着这条小路冒进。这两条小路都通往菜园,顺着台阶往下,菜园沿着比花园地势低的方向延伸。菜园深处的墙边有一扇暗门,门外是一片矮树林,左右两侧的山毛榉大道正交会于此。从西侧的台阶上远眺,目光能越过小树丛直到远处的高原,遍地的庄稼尽收眼底。往天边望去,就能看到不远处村子的那座教堂,当暮色降临、天朗气清时,还能望见农舍里飘出的袅袅炊烟。
  

每逢晴朗的夏夜,晚饭后,我们就会来到“下花园”。走出暗门,来到一个能将周围美景尽收眼底的大道上。在那儿附近有一座废弃的泥灰岩矿。我的舅舅、妈妈和阿斯比尔通小姐通常会在矿场的茅草屋顶旁边坐下。在我们眼前,小小的山谷薄雾冥冥,远处的小树林被天空染成金色。暮色降临,我们在花园里流连忘返。回去的时候,总看见舅母待在客厅。她几乎从不和我们一起出门……对我们这些孩子来说,晚上的活动就到此结束了,但我们经常会在卧室里再看会儿书,再过一阵,就能听到大人们上楼休息的声音。
   

除了去花园,我们几乎一直待在“学习室”。那是我舅舅的书房,里面放了几张课桌。我和表弟罗贝尔并排坐,后面坐着朱丽叶和阿丽莎。阿丽莎比我大两岁,朱丽叶比我小一岁,罗贝尔则是我们四人当中最小的。
   

我在这里写的并不是对我童年往事的记叙,而是交代一些和正题有关的记忆。可以说,故事真正的开端就是在我父亲去世的那年。我生性敏感,也许是为父亲守丧的记忆以及我的丧父之痛,或者是母亲的悲痛之情让我深受刺激,从此我变得更加多愁善感,少年老成。那年,当我们再去封格兹马尔小城时,朱丽叶和罗贝尔在我眼中显得更加孩子气,而反观阿丽莎,才猛然发现我俩都已不再是孩子了。
   

P3-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每一个人的窄门:纪德生命三部曲(全3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安德烈·纪德
译者 译者:邓薇//顾原//王丁丁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8287500
开本 32开
页数 5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21-10-01
首版时间 2021-10-01
印刷时间 202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8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5.45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9
3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4: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