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九三年(精)/雨果文集
内容
编辑推荐

还原真实历史,体会况味人生。 《九三年(精)》是“轻经典”系列之一,是法国著名小说家、诗人维克多·雨果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急风暴雨时代,发生在共和国诞生不满一岁、革命与封建复辟势力生死搏斗的1793年。5月,巴黎国民军的一个“红帽子联队烈树林里搜索时,发现了在饥饿中的农妇佛莱莎和她的三个孩子,并收留了他们。6月1日傍晚,大雾之中,从英国”在布列塔尼的索德一个海岛起航了一只伪装成商船的军舰,船上有逃亡的法国保王党军人,还载着一个农民打扮的重要人物朗特纳克侯爵,他戴着皇后在塔堡监狱绣的百合花统帅绶带,被秘密派到旺代发动十万盲目忠于国王的农民军叛乱,迎接英国人登陆,企图

内容推荐

《九三年(精)》是法国著名小说家维克多·雨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 雨果在小说中塑造了旺代叛军首领朗德纳克侯爵及其侄孙、镇压叛乱的共和军司令郭文,以及郭文的家庭教师、公安委员会特派员西穆尔登这三个中心人物,围绕他们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情节,描绘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在一七九三年进行殊死搏斗的历史场面。小说结尾:朗德纳克因良心发现,返回大火焚烧中的城堡救出三个孩子,郭文为叔祖的人道精神所感动,情愿用自己的头颅换取朗德纳克的生命,西穆尔登丹则在郭文人头落地的同时开枪自杀。

目录

第一部 在海上

第一卷 索德莱林子

第二卷 克莱摩尔号巡航舰

 一 英法难辨

 二 夜幕笼罩下的军舰和乘客

 三 贵族与平民混杂

 四 战争机器

 五 铁与人的较量

 六 天平的两端

 七 扬帆就要冒险

 八 九对三百八十

 九 有人逃走

 十 他逃脱了吗?

第三卷 阿尔马洛

 一 微言大义

 二 乡下入的记忆力抵得上船长的学问

第四卷 泰尔马克

 一 沙丘顶上

 二 有耳听不见

 三 大号字的用处

 四 揩门汉

 五 郭文的签名

 六 内战的突变

 七 绝不宽大(公社的口号)

 绝不饶恕(亲王们的口号)

第二部 在巴黎

第一卷 西穆尔登

 一 当年巴黎的街景

 二 西穆尔登

 三 没有在冥河里浸湿的一角

第二卷 孔雀街的小酒店

 一 米诺斯、埃阿斯科和剌达曼堤斯

 二 在黑暗中互相叫嚷

 三 深层神经的震颤

第三卷 国民公会

 一 国民公会

 二 幕后的马拉

第三部 在旺代

第一卷 旺代

 一 森林

 二 人

 三 人与森林的默契

 四 地底下的生活

 五 战斗中的生活

 六 土地和人心息相通

 七 旺代断送了布列塔尼

第二卷 三个孩子

 一 不止是内战

 二 多尔

 三 小部队打大仗

 四 这是第二次了

 五 一滴冷水

 六 胸部医好了,心还在流血

 七 真理的两极

 八 痛苦

 九 一座外省的巴士底

 十 人质

 十一 像古代一样可怖

 十二 准备营救

 十三 侯爵在做什么

 十四 羿马蛑在做什么

第三卷 圣巴托罗缪惨案

第四卷 母亲

 一 死神经过

 二 死神说话

 三 村民们的议论

 四 伏击错了

 五 旷野里有人呼喊

 六 形势

 七 部署进攻

 八 喊话和咆哮

 九 提坦与巨人之战

 十 拉杜

 十一 绝望的一伙

 十二 救星

 十三 刽子手

 十四 羿马蛑也逃脱了

 十五 手表和钥匙不要放在同一个口袋

第五卷 魔鬼心里的上帝

 一 找到了,又失去了

 二 从石门到铁门

 三 孩子们醒了

第六卷 胜利之后的斗争

 一 朗德纳克被捕

 二 沉思的郭文

 三 司令的斗篷

第七卷 封建与革命

 一 祖先

 二 军事法庭

 三 表决

 四 法官西穆尔登和主宰者西穆尔登

 五 地牢

 六 日出之时

题解

试读章节

第一卷 索德莱林子

1793年5月的最后几天,由桑特尔。率领到布列塔尼来的巴黎师团的一个营,在阿斯迪耶村旁阴森可怖的索德莱林子里搜索。这个营已不足三百人。在这场酷烈的战争中,它伤亡惨重。那时,经过了阿戈纳、杰马普和瓦尔米等战役,本来有六百志愿兵的巴黎师团第一营仅剩二十七人,第二营仅剩三十三人,第三营仅剩五十七人。那是史诗般的战斗年代。

从巴黎派到旺代来的师团,每营有九百一十二人,配备有三门大炮。这个师团是仓促组建的。当时的司法部长是戈耶,军事部长是绍特,所以邦康赛区。议会4月25日建议向旺代省派志愿兵师团;公社委员吕班作了报告;5月1日,桑特尔已作好准备,命令一万二千士兵,三十门野战炮和一个炮兵营开拔。这个师团虽然成立仓促,但组织严密,至今堪为楷模。现在的战斗部队,就是仿效其编制组建的,改变了以往士兵和下级军官人数的比例。

4月28日,巴黎公社向桑特尔的志愿兵下达命令:“绝不宽大,绝不饶恕。”到5月底,从巴黎出发的一万二干人战死了八千。

深人索德莱林子的营高度警惕,并不急于前进,每个人同时观察前后左右,正如克雷贝尔。所说:“士兵们背后也长着一只眼睛。”他们搜索了很长时间。现在是几点钟,什么时辰了?谁也说不清。在这样的深山密林里,总觉得是黄昏时分。这座林子里从来就不明亮。

索德莱林子是悲剧的发生地。就是在这座林子里,从1792年11月起,内战开始了种种罪行;残暴的瘸腿穆斯克东,就是从这座阴森森的密林里出去的;这里发生的杀人罪行之多,令人毛骨悚然。没有什么地方比这座林子更可怖。士兵们小心翼翼地步步深入。遍地鲜花盛开,瑟瑟抖动的树枝像墙壁一样包围着他们,树梢上扑下来阵阵爽人的凉意;树叶间漏下的阳光,点点洒落在绿色的阴影上面;到处生长的菖兰,沼泽鸢尾,草地水仙,预告明媚春光的雏菊小花,还有番红花,等等,织成厚厚的植物地毯,上面点缀着一丛丛苔藓,形态各异,有像毛毛虫的,有像星星的。士兵们轻轻地拨开灌木丛,悄无声息地一步步向前搜索。鸟儿在刺刀上空啁啾鸣啭。

过去和平时期,人们常常在索德莱林子里“围什笆”,即夜间猎鸟;现在这里进行的是猎人。

整个林子全是桦树、山毛榉和橡树;平坦的地面长满苔藓和厚厚的杂草,人行走在上面,没有什么响声;见不到小径,即使有,也是一小段就不见了;到处是乱蓬蓬的枸骨叶冬青,野李树,蕨草,密麻麻的芒柄花和高大的荆棘,十步之外就看不见人。

不时有鹭鸶或水鸡从树枝间飞过,表明附近是沼泽。

士兵们向前走着,冒险地向前走着,心里惴惴不安,害怕遇到他们搜索的人。

他们不时见到扎过营的痕迹:焦黄的地面,踩倒的草,扎成十字架的木棍,血迹斑斑的树枝。这里有人烧过饭,做过弥撒,包扎过伤员。可是,打这里经过的人早已无影无踪。他们去哪里了?也许逃到很远的地方去了,也许就藏在附近,手里攥着火枪。林子里看上去根本没有人。全营上下更加小心。树林里越荒僻,就越要高度警惕。一个人也没见到,就更让人担心会遇到什么人。他们搜索的可是一座臭名昭著的林子。

很可能遇到伏击。

三十名投弹兵独立组成尖兵队,由一位中士带领,与全营主力拉开相当大的距离,走在最前边。随军的女酒倌也在他们的行列里。女酒倌们都喜欢随尖兵队一起行动。这当然要冒危险,但可以开眼界。好奇心是女性勇敢无畏的一种表现形式。

突然间,这一小队尖兵紧张起来,就像猎人走近野兽巢穴时一样。他们似乎听见一丛灌木里传来喘气声,而且似乎看见那丛灌木的树枝动了动。士兵们相互打手势。

尖兵们在完成这类侦察和搜索任务时,是用不着军官指挥的,而会自动完成该完成的事情。

不到一分钟,有动静的地方就给包围了。所有枪口形成一个包围圈对准了它。士兵们手指扣住扳机,从四面八方瞄准了黑糊糊的树丛中心,只等中士一声令下就一齐扫射。

这时,女酒倌大着胆子朝树丛里面张望,在中士正要喊“开火”的刹那间,她叫道:“慢!”

她冲进灌木丛,士兵们跟在她后面。

树丛里果然有人。

在树丛最稠密处,一个烧炭窑形成的圆形空地的边缘,有一个树枝搭成的洞,一个枝叶筑成的房间,里面覆盖着苔藓的地面上,坐着一个女人,胸前一个婴儿正在吃奶,膝盖上搁着两个睡熟的孩子金发蓬松的脑袋……

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九三年(精)/雨果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雨果
译者 罗国林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30767
开本 16开
页数 39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27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06
CIP核字 2014104995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7
154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8: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