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瓦尔登湖(图文经典)/一力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它与《圣经》等作品同时被称为“塑造读者人生的25部首选经典”。

这是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书。其中分析生活,批判习俗处,语语惊人,字字闪光,见解独特,耐人寻味。许多篇页是形象描绘,优美细致,像湖水的纯洁透明,像山林的茂密翠绿;也有一些篇页说理透彻,十分精辟,给人启迪。

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对于春天,对天黎明,都有极其动人的描写。这里有大自然给人的澄净的空气,而无工业社会带来的环境污染。读着它,读者自然会感觉到心灵的纯净,精神的升华。

内容推荐

《瓦尔登湖》是十九世纪美国文学经典,作家、哲学家和超验主义者梭罗的代表作。1845年,梭罗搬进了瓦尔登湖畔他亲手搭建的小木屋,凭着一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开始了两年多离群索居的简朴生活。他只吃自己种的作物,闲暇阅读《伊利亚特》、《论语》和《吠陀经》,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冥思和观察自然上,期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求更真实和有价值的生活体验。

本书是他这段时期生活和思考的记录。它既是一次哲学理念和心路历程的展示,也是一份个人独立宣言,一项社会实验记录,以及一本自给自足生活手册。书中倡导的亲近自然,淡泊物质,崇尚精神追求的独特观念对美国文学及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目录

经济

我生活的地方;我为何生活

阅读

声音

寂寞

访客

种豆

村子

贝克田庄

更高的规律

禽兽为邻

室内的取暖

旧居民:冬天的访客

冬天的禽兽

冬天的湖

春天

结束语

试读章节

转眼已经进入4月中旬,我的屋架已经完工,可以直立起来了,但我依旧不紧不慢地工作,只是尽力做好而已。我已经买下了詹姆斯·柯令斯——一个在菲茨堡铁路上工作的爱尔兰人的棚屋,打算利用它的木板。他的棚屋被认为是非同一般的好建筑。我找他去的时候,他不在家。我四处走动了一下,起先对里面没有十分注意,只见它的窗户又深又高。屋子不大,有一个三角形的屋顶,没有什么别的特点。四周堆积着五英尺高的垃圾,像一堆肥料。屋顶是最完整的一部分,尽管被太阳晒得有些边翘,而且很脆。没有门框,门板下有一条终年群鸡乱飞的通道。柯令斯夫人来到门口,邀请我到屋内去验货。我一走近,母鸡们吓得往里跑去。屋里光线有些暗,大部分地板很脏,潮湿、发黏、晃动,这里一条、那里一条地乱放,可是不能动它,一动就会裂掉。她点亮一盏灯,让我仔细察看屋顶的边角和墙壁,以及一直伸到床底下去的地板,却劝告我不要踏入地窖中去,那只是两英尺深的垃圾坑。用她自己的话说,“头顶、四周都是好木板,还有一扇好窗户”——其实只是两个方框,近来只有猫在那里出进。屋里有一个火炉,一张床,一个可以坐的地方,一个出生在这里的婴儿,一把丝质的遮阳伞,还有一面镀金的镜子,以及一只全新的咖啡磨,钉牢在一块幼橡木上,这就是全部的家当了。我们的交易很快就谈妥了,因为那时詹姆斯也回来了。当天晚上,我需要交付四元两角五分,他需要在明天凌晨五点搬家,其间不得卖给任何人,六点钟,我便可以拥有那座棚屋。他说,赶早来最好,趁别人还来不及在地租和燃料上提出含糊其辞、毫无道理的要求。他向我保证这是唯一的麻烦。六点钟,我在路上碰到他和他的家人。一个大包裹,全部家产都在内——床、咖啡磨、镜子、母鸡——除了猫,它奔入树林,成为野猫。后来我又得知,它触碰了一个捕捉土拨鼠的机关,终于成了一只死猫。

同一天的早晨,我就开始拆卸这棚屋。拔下钉子,用小车把拆下的木板搬运到湖边,散放在草地上,好让太阳再把它们晒得发白,并恢复原来的模样。在我驾车经过林中小径时,一只早起的画眉送来了一两支小曲。年轻人派屈里克诡秘地告诉我,一个叫西莱的爱尔兰邻居,在装车的间隙把还能用的、直的、能钉的钉子,骑马钉和大钉放进了自己的口袋。我回去打发一天的时光,心无旁骛,全身春意盎然地看着那一堆废墟。这时他就站在一旁,正如他说的,没有多少事可做啊。他在那里代表着一大群人看景,使这琐屑、微不足道的事情看上去更像是特洛伊城众神的撤离。

我在向南倾斜的山坡上挖掘我的地窖,一只土拨鼠也曾经在这里挖过它的洞穴。我顺着洞向下挖漆树和黑莓的根,一直挖到植物最下面的残留根须。在六英尺见方、七英尺深处,有一层良好的沙地,无论冬天再怎么冷,也决不会冻坏埋在里面的土豆。它的周围是渐次倾斜的,没有砌上石块;太阳照不到地窖壁,沙土没有松散下来。这些工作只花费了不过两小时。我对于挖土掘洞这种活儿特别感兴趣,差不多在所有的纬度上,人们只需要挖掘到地下去,都能得到同样的温度。城市中,最豪华的住宅里仍可以找到地窖,他们在里面埋藏块根植物,像古人那样,并且将来即使上层建筑完全颓毁,后代人还能发现地窖的入口。所谓房屋,只是一条过道,通向一个地洞而已。

5月初,在一些熟识人的帮助下,我的屋架立了起来,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必要请他们帮忙,只是借这个机会来跟邻舍联络一下感情。屋架的树立,我是倍感荣耀的。我相信,有一天,大家还要一起来树立一个更高的建筑。7月4日,我开始入住我的小屋,因为那时屋顶刚装上,木板刚钉齐,这些木板都削成薄边,层层紧叠,近乎完美,遮风挡雨不在话下。在钉木板之前,我已经在屋子的一端砌好一个烟囱的地基,所用石块约有两车之多,都是我用双臂从湖边搬上山的。但直到秋天锄过庄稼后,我才把烟囱完成,恰好赶在必须生火取暖之前。我总是一大清早就在户外的地上做饭,我认为这种方式要比一般的方式更便利、更惬意一些。如果在我的面包烤好之前起风下雨,我就在火上挡几块木板,躲在下面凝望着面包,就这样度过一些惬意的时光。那些日子里,我手上工作较多,读书的时间自然就少了。但地上的破纸,甚至单据、台布,都带给我无限的欢乐,这和阅读《伊利亚特》有异曲同工的效果。

我修房造屋已经够用心了,不过更加用心一些也许是合算的。比方说,一门一窗、一个地窖或一间阁楼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什么样子要先考虑好,除了目前需要以外,在你找出更强有力的理由以前,是没有必要修建什么上层建筑了。一个人建造自己的房屋,跟一只飞鸟筑巢一样是合乎情理的。但谁知道呢,倘若人们都用自己的双手建造他们自己的住处,又简单地、老实地用食物养活自己和家人,那么,诗的才能一定会在全球发扬光大,如同乌儿该唱歌时百鸟齐鸣一样。可是,唉!我们不喜欢燕八哥和杜鹃,它们把自己的蛋下在别的鸟禽所筑造的巢中,叽叽喳喳,好不剌耳,这声音使行路经过的人都感到不舒服。难道我们永远把建筑的快乐舍弃给木匠师傅?在众多的人生经历中建筑占有什么地位呢?在我所有的散步中,还绝对没有碰到过一个人正从事着建造自己住的房屋这样简单而自然的工作。我们是社会性的。不单裁缝是一个人的九分之一,还有传教士、商人、农民也一样可以做的。这种分工要到什么程度才停止呢?最后会有什么结果呢?毫无疑问,那就是别人可以来代替我们思想。然而假如他这么做是为了不让我自己思想,那就不太好了。

不错,这个国家有一种人叫做建筑师,至少我听说过一个建筑师有这样一种想法,要使建筑上的装饰具有一种真实的核心,一种必要性,由此产生一种美,仿佛这是神灵给他的启示。从他的观点来说,这是很不错的,可实际上,他只比普通爱好美术的外行人高明了一点儿。一个在建筑上多愁善感的改革家,他不从基础,却从飞檐入手,仅在装饰中放一个真实的核心,好比每块糖里实际上有一颗杏仁或者一颗葛缕子——但是我总觉得吃杏仁,似乎更有益于健康——他没有考虑到居民,也就是住在房子里面的人。他本可以把房屋建筑得里里外外都很实用,而不去在乎什么装饰。但凡有些理性的人都会把装饰当做表面的东西,仅属于皮肤上的东西——就像乌龟具有斑纹的甲壳,贝类具有珍珠的光泽,就像百老汇的居民获得三一教堂一样自然,还需要签订什么合同?但是,一个人跟他自己房屋的建筑风格无关,就跟乌龟与它的甲壳无关一样。一个士兵闲得无聊也用不着把武夫之勇的确切颜色涂抹在他的服装上,因为敌人会知道的。冲锋陷阵的紧要关头,他或许就会面如土色。在我看来,这位建筑师仿佛在飞檐上俯瞰,小心地向那粗鲁的居住者嘀咕着他那似是而非的真理,实际上居住者懂得比他更多。现在所看到的建筑学的美,我知道是从内部逐渐向外部生长出来的,是从居住在里面的人的实际需要和他的性格中滋生出来的,唯一的建筑师就是住在里面的人——美来自他无意识的真实感受和崇高心灵,至于外表他一点儿没有考虑过。这样的美如果必然产生的话,那他先已在无意识中有了生命之美。画家们都知道,在我们这个国家最有趣味的住宅一般是普通穷人的木屋和农舍,没有一点虚饰,只是一种谦卑本色。仅仅在外表上有的那种特性不能使房屋显得别致,相反,那些外壳似的房屋里面的居民生活才真正具有特色。同样有趣味的,还有市民们那些郊外的箱形木屋,他们的生活简单,跟想象的一样,其住宅也没有一点令人烦恼的风格。大多数建筑上的装饰确实是空洞的,一阵9月的风便可将它们轻轻吹掉,如同吹落借来的羽毛一样,不会对实质性的东西有什么损害。不在地窖中窖藏橄榄和美酒的人,不懂建筑学也可以过得去。如果在文学里也同样不遗余力地追求装饰风格,如果《圣经》的作者们也像教堂的建筑师这样花很多时间在粉饰上,会是怎样的情形?纯文学、艺术学和它们的教授们便是如此矫揉造作的。诚然,人类很关心这几根木棍子是斜放在他上面,还是下面,他的箱子应该涂上什么颜色。如果正经地说,这里头是很有意思的,他把它们斜放了,箱子涂上颜色了。精神一旦离开肉体,它也就是为自己打造棺材了——这就是坟墓建筑学——而“木匠”只不过是“做棺材的人”的别称罢了。有人曾说,在你失望的时候,或是对人生漠视的时候,请抓起脚下的一把泥土来,就用这颜色来粉刷你的房子吧。他想到他那临终的狭长的房子了吗?抛一个铜币来做一下抉择吧。他一定有很多的闲暇时间!为什么你要抓起一把泥土来呢?不如就把你的房屋粉刷成你自己的肤色,这样会好得多,让它苍白的颜色为你脸红好了。一个改进村屋建筑风格的创造!等你把我的装饰弄好了,我会让它们派上用场的。

入冬之前,我砌好了烟囱,并在屋侧钉上一些薄片,因为那里已经不能挡雨。那些薄片是从木头上砍下来的,并不规则,而且已经变形,我不得不用刨子把它们的两旁刨平。

P43-4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瓦尔登湖(图文经典)/一力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亨利·戴维·梭罗
译者 李暮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415084
开本 16开
页数 3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7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64
丛书名
印张 2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5
168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2:5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