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学语文课文解读(现代文部分)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著名美学家、语文教育专家孙绍振教授对中学语文经典课文的精彩解读。该书的文本分析精密而富有创见,鸟瞰文章大旨,剖析精彩章句,引领读者领略文章之美,领会思想情感之真,领悟文章之妙,对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教学、中学生语文学习均极有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这些文章发表以来,一直深受全国中学师生的欢迎和重视,此次整理编辑出版,作者重新修订一新,期能更好地辅翼教学、助益读写、提升语文能力。
作者简介
孙绍振,1936年生,祖籍福建长乐。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至2018年任该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历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
在当代文学评论、文艺学、幽默学等领域,均有系统建树。出版散文集与学术专著多部。自1998年发表《炮轰全国统一高考体制》后,开始投入高考语文命题和文本解读研究,在中学语文界产生重大影响。这方面的专著有:《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对话语文》(与钱理群合著)、《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演说经典之美》、《解读语文》(与钱理群、王富仁合著)、《月迷津渡——古典诗歌个案微观分析》、《批判与探寻:文本中心的突围与建构》、《孙绍振解读经典散文》、《经典小说解读》等。
目录
第一编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实践真理论及其活的灵魂
《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
《反对党八股》(毛泽东):严峻的历史分析,理趣和谐趣的交织
第二编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在关键词还原中提出问题
《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显而易见的荒谬转化为幽默
《记念刘和珍君》(鲁迅):杂文式的抒情
《风筝》(鲁迅):亲情的隔膜与爱的错位
《读书杂谈》(鲁迅):演讲现场的交流互动与心理距离的缩短
《背影》(朱自清):爱的隔膜和难言之隐
《荷塘月色》(朱自清):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
《春》(朱自清):贴近童心的自我
《绿》(朱自清):朱自清的抒情和余光中的批评
《黄果树瀑布》(于坚):听觉和触觉使概念复活
《春风》(林斤澜):北方汉子的粗犷美
《故都的秋》(郁达夫):悲凉、雅趣和俗趣的交融美
《下棋》(梁实秋):梁实秋幽默六境
《猫的故事》(梁实秋):对人类虐待生命的批判
《回忆鲁迅先生》(萧红):平淡中的不平凡
《箱子岩》(沈从文):在自由的生命和龌龊的脓疮之间
《桃源与沅州》(沈从文):对《桃花源记》美的解构
《我的书斋》(钟理和):亦谐亦庄,情志交融
《老王》(杨绛):在叙述风格中的隐性抒情意脉
《我若为王》(聂绀弩):掩藏在荒诞下的尖锐批判
《跑警报》(汪曾祺):灾难面前的深度幽默
《听听那冷雨》(余光中):听出整个生命的文化记忆
《雷雨前》(茅盾):气象的和政治的雷雨
《白杨礼赞》(茅盾):形态和精神的不平凡
《风》(冼星海)(马可):在冼星海笔下和在马可笔下
《黄山记》(徐迟):大气魄的赋体铺陈式写景
《下雨天,真好》(琦君):用雨珠子串起来多种多彩的“好”
《夜雨诗意》(余秋雨):自然的雨和人文的诗意
《给母亲梳头发》(林文月):把母亲梳成孩子
《邓稼先》(杨振宁):历史背景下的个人化抒情
《那树》(王鼎钧):自然生态的悲剧和人的麻木
《三棵树》(苏童):在城市现代化与自然生态矛盾中的无奈
《半截故事》(王鼎钧):被遮蔽的英雄忠烈
《听来的故事》(贾平凹):英雄和群氓的反英雄
《窃读记》(林海音):“窃”因读而“美”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柏杨):歪理歪推的幽默
《髻》(琦君):从世俗爱恨情仇升华为形而上的觉悟
《挖荠菜》(张洁):情感价值超越实用价值
《拣麦穗》(张洁):超越实用价值的幽默
《日历》(冯骥才):用形象的语言层层推理
《椰子树与平等》(王小波):幽默中的深邃智慧
《蚂蚁》(南帆):蚂蚁的渺小,还是人的渺小
《走向虫子》(刘亮程):对人类优越感的调侃
《小地主》(周晓枫):在小动物面前的自我调侃
《斑纹》(周晓枫):审智散文和线性的开放结构
《日出》(刘白羽)(徐志摩):个性迥异的作家笔下的“日出”
《一条大河》(刘元举):多种手段表现音乐之美
《居里夫人和一克镭》(昭晨):忍受无私和崇高带来的痛苦
《爱因斯坦与原子弹》(昭晨):造福人类还是毁灭地球
《闲话章太炎》(叶兆言):大师的名士气
《落日》(朱启平):定格日本投降的历史时刻
《云海》(唐敏):唐敏笔下的云和萧红笔下的云
《静默草原》(鲍尔吉·原野):蒙古族汉子的草原之美
《草原散章》(楚楚):城市淑女眼中的草原之美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贾祖璋):形象而科学的说明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竺可桢):从诗歌中直接归纳
《让我们停下来,唱一支歌儿吧》(田松):对经济学“破窗理论”的形象反驳
《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邱仁宗):从定义开始进行正反面的分析
《科学家的数字武器》(方敏):把抽象的数据感性化
《细菌的启示》(郑也夫):最小的最不可摧毁
第三编
《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演讲的现场感和互动共创
《论读书》(培根):典型的英国随笔小品
《论逆境》(培根):说明性的议论文
《海燕》(高尔基):象征性的豪迈颂歌
《寂寞》(梭罗):情理交融的“寂寞”之美
《乞丐》(屠格涅夫):物质的无助与精神的周济
《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丹尼尔·麦克法登):层层深入推动论点发展
《世间最美的坟墓》(斯蒂芬·茨威格):对伟人宁静的敬意
《狱中书简》(罗莎·卢森堡):逆境中的生命诗情
《绞刑架下的报告》(尤利乌斯·伏契克):面对法西斯暴力的微笑
《金色花》(泰戈尔):“坏孩子”的母爱
《辛劳的蚂蚁》(马克·吐温):对蚂蚁“辛劳”的反讽
《蜘蛛》(哥尔斯密):对异于人的经验的科学说明
《我们这双手》(恩里克·科佩里亚斯):多方面展开感性阐释的科普小品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罗森塔尔):没有新闻的新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学语文课文解读(现代文部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绍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320310
开本 32开
页数 5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7
出版时间 2022-10-01
首版时间 2022-10-01
印刷时间 202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644
CIP核字 2022139771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8
2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7: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