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浑漾的申江
内容
编辑推荐

许说编著的《浑漾的申江》介绍了,月渡长空,那月上的阴影仿佛是一个人的眉眼,似笑似思的注视着这里的人间:一大片黑沉沉的房舍,一条灰白的带子沿其边缘蜒行,带子中段的西侧,是大片黑影中最浓重的峥嵘隐露的部分,其中藏伏着两栋普遍的楼房,一北一南夹出条不算太狭的弄堂,而在北边那栋楼的最高一层——四层楼居中的一排窗户里,一张小板床靠窗放置着,床上正侧身躇卧一个17岁的少年。只见他身盖棉被,眉头微皱,睫毛在急速地颤动。倏地,这少年竖起身,“砰!”地一声——是屁股撞在床板上……

内容推荐

《浑漾的申江》是作者许说,长篇系列小说的第一部。小说时间跨度约为1949-1976年。小说以主人公欧阳左,一个小人物的出生成长、学习工作为主线,从上海社会最底层的市民生活的一个侧面为背景,描绘了解放后,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以欧阳左为代表的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和个人命运所施加的巨大影响。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但读之时,我的脸已红了。读毕,心中嘀咕:“诗不类诗,词不类词,非今非古……”为掩饰内心的波动,我扭转脸,目睨窗外耀眼的晨光,竭力驱使自己回忆昨夜的情境,“……那一连串的反应多过瘾!……从听到雷声开始,一直发展到在黑暗中疾书,耳听心声,手录心言,这是多么珍奇,多么美妙的文学意境!惊起、仰视、拈笔……多么自然,多么酣肠!”——我实在找不出更好的词汇来形容,并总觉得不贴切,嫌同隔靴搔痒,于是索性停止了学生气的评判,单只品咂起滋味来:朦胧之间,倒有一股醇香浓甜留驻喉间,惹得我余兴绵绵,一点遐念飞入脑际:“如果真有希腊神话所传文艺女神的话,那女神对自己是偏爱的……”我愈想愈觉得有意思,晨风梳理着头上的乌发,从发根上觉得凉飒飒、甜丝丝的。于是我怀着欣欣然的愉悦,对着旭日初染的天空心醉神迷地眯起了双眼。

“我多么幸运,”我想,“多年酝酿的意愿,今天终于突然地得了一个开端——岂但是良好,实在是不凡,是命运神奇的赐与!……”

——我又一次像无数次发生过的,开始回顾自记事以来的那些历程,最后,我在心里这样说道:

“……到今天为止,我已经基本获得了做一个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并通过中学环境窥见了人类心灵中的垃圾。现在功夫不负苦心人,自己的愿心加上坎坷的实践,12年得出了一点结果,……”

我想道:“回想开初订立志愿的时候,我不是没有觉察到它的艰巨性……但果然,在坚忍不拔,持久不息面前,担心动摇了,要倒塌了……是的,我的志愿不是狂诞不经,而是几十次攒紧眉头,心事重重地立下的,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已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无数次冲动……”

“我认为,渺小和伟大之间倒有一种必然的联系。自己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工人的儿子,但这正是产生大业的起点。一个人所树立的目标越是宏大,那他平日为这目标所付的代价就越是值得,所有一些看来纯属浪费的精力其实还是花得不够呢!……一个人的一生,除了如此安排,还有什么更合理的使用途径呢?”

这时,我像每次痴迷发作后一样,觉得想到尽头了,才放下了心,又一次回过头。不料眼光刚触及纸面,忽然一亮,手边摆的,不明明是个人历史上一件珍贵的证物么?

“对呀!”我想,“从现在开始,就可以写你的小说了,用行动写,对……下决心吧——付出你的一生,追求和进行革命,这过程就是全稿……材料,只在自己足迹所到之处采撷,眼前这‘诗’便是头一件……”

“将来它们可以起到钥匙的作用,打开我记忆的储箱,……”

“对,用自己的生活,用对生活的主动来开拓,来创作小说,只要自己选择了一条探索的路,不怕峥嵘变幻,等于同时也开始了创作,将来只不过用笔记下而已。关键是:一头扎入。……我相信,文学,必将在革命的耕耘中萌芽,今天,不就出现了充满希望的一线曙光!?”

“……对,做吧!”

我喜上眉梢,望见理想的鸟儿从现实的窗口飞进,立在面前的板桌上,真是心旷神怡,嘴一抿,又一次几乎笑出了声,同时嗖的站起。

但手指触及到纸面,我停住了。一个被激情掩盖的事实随同纸上那些字眼跳了出来:这是件不合时宜的东西。“按照当前阶级斗争的观点来分析,这‘诗’的字面上的含义完全可以解释成政治上反动的意思……”我想着,楞住了,兴奋霎时烟消云散。“……怎么办,保存这真实的面目重要,还是消灭这危险的因素重要?”

拿着纸的手一点一点的放下,我迟缓地离开桌子,有生第一次,我踱起了方步。

“……是的,我只不过是个小孩子,我的一切观念尚未被验证,展开在面前的绝大部分还是些未知数……阶级斗争?……难道自己真站到阶级敌人一边去了?!”——我的内心猛烈地晃了两晃,只得耐心地等它过去再行反击,说道:“你怎么搞的?难道你怀疑自己忠于革命的事实?你怎么能害怕似是而非东西的威力?!……既要革命,连一点胆略都没有,还会有什么结果?……”

“何况刚才下的那么重大的决定?!”

——我抗争着,用自信,用对自己的了解。可是我尽管用种种事实和道理大力数落那个怯弱的自己,这些不可辩驳的理由一时之间却无法燃旺我心中的胆略之火,我总感到内心有一角如劫后的殿堂那般空虚、凌乱!我难以抛开任何一方,于是只得开始想策略——其实早在第一遍读它的时候,修改的念头已牢牢抓住了我的脑袋,现在只不过到了时机——又实际上明白是让步了。我在房间里低头皱眉的踱了几圈,毅然回到桌边,突然惊悟地埋下身,一股劲地修改起来,忍痛抹去花朵上的渑然朝露……凭借着昨夜的余力,我修改得很顺利。

改完之后,我自然再抄一遍(包括65年冬夜,黑暗中提笔写下一行)然后对着默诵一遍,站起身,走向家中唯一一件像样的家具:那只造型端方的红木梳妆台。我将左边桌角的抽屉抽出摆一边,手伸进屉格,从隔板上取出一本日记簿,褪下套着的透明塑料袋,日记本簇新地呈现在眼前:紫酱色布纹面,正中偏上凸印着一枚烫金毛泽东侧面头像。这本簿子是五十年代姨父的赠品,到了高中,母亲整理抽屉时,我才敢要了来,如获至宝。现在,我像每次翻到它时一样,先朝这庄重的封面一瞥,然后翻开来看第一张:扉页,毛泽东头戴八角帽满面含笑的头像,淡灰色;第二张:扉页,毛泽东题字“学习”,淡红色;第三张:正页,上面复贴着一小张熟宣纸,宣纸上是黑色的钢笔字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第四张:正页,贴着的熟宣纸上写: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第五张:正页,“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第六张:岳飞的《满江红》;第七张:陶渊明的归去来辞;第八张:夏明翰的就义诗;以后9、10、11、12页,依次抄的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忆秦娥·娄山关》、《蝶恋花·游仙》,我一一扫视。最后翻到空白处,想了想,又翻过十页才从桌上拈起自己的“诗”夹了进去,接着,日记本被装回塑料袋,塞入抽屉夹缝,然后关上。

至此,我方觉心头一松,想到了每日的功课,但刚拿起英语单词本,就感到心头徘徊着一丝不踏实,一瞥留在桌上的“诗稿”,我捡起,团成一团,走到灶间里随手一扬,纸团划出一道短短的白线,射向纸篓里:消失了——它躺在纸篓里许多相同的纸团中间,再也分辨不出。

“好了,”我默念,“再过半个钟头,母亲就要生煤炉,煤球风炉旁边,纸团的命运是不可更改的!”

但我仅踏实了两个多月。1966年3月中旬的一天下午,青锋中学的下课铃响了。高三(5)班的教室里,矮小干瘦的英文老师连忙放下同学递上的本子,从课桌问急步跨到讲台边,高举双手呼吁:“下课了,同学们!可以下课了,下课,下课吧!”值日生犹犹豫豫地站起,意在等他站上讲台,他抬头一看,再次挥手道:“免,免,现在搞教改,这一套免了!”学生们笑了,轻松的气氛在班里弥漫开来,纷纷整理书包。忽然,从教室的后排冲出一声吆喝:“111教室!”音量洪大,学生们一齐回头去看,自然是鲁庆宁,他站在后排中间,戴着淡色赛璐璐眼镜的白脸上粉刺累累,似笑非笑,突又喝一声:“凡是通知过的,啊!”其实他刚嚷第一声的时候,已经有人站起身,鱼贯走出教室,此刻只不过暂停一下,向他行个注目礼,队伍继续移动。

我心中一动:团支部又有活动了。P56-58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浑漾的申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许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613083
开本 16开
页数 5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00
出版时间 2014-11-01
首版时间 2014-11-01
印刷时间 201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6
CIP核字 2014236733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34.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72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