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跨文化传播教程(新时代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出发,同时结合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和新闻传播学等不同学科的综合优势,在更深层面探析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传播的诸多文化景观、传播问题和交际实践。本书不仅对跨文化传播的关键概念、构成要素、发展脉络、研究现状及本土化进程展开详尽梳理,同时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教育、商贸、旅游、婚姻、流行文化和健康传播等重要情境中剖析理论的适用性,并针对跨文化传播典型案例展开分析,让读者在社会实践语境下特别是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更好地理解跨文化传播的意义。
作者简介
林仲轩,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研究方向为媒介文化研究、数码残障研究和国际传播研究等。2017年以来以第一署名作者身份发表SSCI、A&HCI、CSSCI和TSSCI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课题6项。获多项教学科研奖项,入选2021年度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国际传播界)。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跨文化传播概念辨析
第二节 “文化”的内涵及其与“传播”的关系
第三节 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范式与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脉络
第二章 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要素
第一节 文化价值体系
第二节 文化霸权与后殖民主义
第三节 跨文化传播与认同研究
第三章 民族中心主义与跨文化偏见
第一节 民族中心主义
第二节 跨文化偏见
第四章 跨文化适应与跨文化传播能力
第一节 跨文化适应的理论模型
第二节 文化冲击与跨文化冲突
第三节 跨文化传播能力
第五章 语言与跨文化交流
第一节 语言的内涵及语言对文化的塑造
第二节 语言与翻译
第三节 如何在跨文化背景下培养语言能力
第六章 非语言与跨文化交流
第一节 非语言行为的内涵、形式和功能
第二节 非语言行为与文化
第三节 如何提升跨文化传播情境下的非语言传播能力
第七章 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景
第一节 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
第二节 商贸中的跨文化传播
第三节 流行文化与跨文化传播
第四节 健康传播与跨文化传播
第八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对外传播
第一节 世界新格局与跨文化传播
第二节 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意义与理论视角
第三节 中国对外传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第四节 “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探索
第九章 新媒体与跨文化传播
第一节 互联网平台:开启跨文化传播的新时代
第二节 直播与短视频:跨文化传播的新形式
第三节 社交媒体: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场域
第十章 跨文化传播研究焦点案例分析
案例一 以“情感抚慰”为核心——中国网络玄幻小说走红海外
案例二 慢直播塑造国家新形象——以“熊猫频道”为例
案例三 外国短视频博主的本土化适应与在地化传播——以“歪果仁研究协会”为例
案例四 《与非洲同行》——义利感知中的文化自塑
案例五 “花木兰”角色形象在影视剧作品中的传播效果差异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跨文化传播教程(新时代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林仲轩
绘者
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6834799
开本 16开
页数 2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8
出版时间 2022-08-01
首版时间 2022-08-01
印刷时间 202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本科及以上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420
CIP核字 2022151146
中图分类号 G0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59
186
1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6:2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