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思想史(精)/思想系列
内容
内容推荐
从春秋中晚期到现代社会,共分四十四章,紧扣中国历代主要的思想家及其思想的要点,全部中国思想史的关键人物和思想俱已囊括。本书是钱穆先生为“现代国民基本知识丛书”的约稿而写成的,所以考虑到普通读者的阅读需求,写得极为平实。作者反对套用西方哲学的写作方法和评价体系来写作中国思想(比如冯友兰),维持中国固有的思想研究体系和方法,坚持从人生哲学的角度切入中国思想史内部,由此从中国思想的特有角度出发,提出独特的“人文教”的卓绝见识。
目录
自序
例言
一 思想和思想史
二 中国思想史
三 春秋时代
四 子产
五 叔孙豹
六 孔子
七 战国时代
八 墨子
九 杨朱
一○ 孟子
一一 庄子
一二 惠施与公孙龙
一三 荀卿
一四 老子
一五 韩非
一六 秦汉时代
一七 易传与中庸
一八 大学与礼运
一九 邹衍与董仲舒
二○ 王充
二一 魏晋时代
二二 王弼
二三 郭象与向秀
二四 东晋清谈
二五 南北朝隋唐之佛学
二六 竺道生
二七 慧能
二八 慧能以下之禅宗
二九 宋元明时代
三○ 周濂溪
三一 邵康节
三二 张横渠
三三 程明道
三四 程伊川
三五 朱晦庵
三六 陆象山
三七 王阳明
三八 清代
三九 王船山
四○ 颜习斋
四一 戴东原
四二 章实斋
四三 现代思想
四四 孙中山
导语
1.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的经典之作,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2.从春秋中晚期到现代社会,指示中国思想之深远渊源,抉发中国思想之真实生命。
3.一部传统学人的思想通史之作:坚持中国传统学术从人生哲学切入的特点,拒绝“西方哲学化”的时代潮流。
书评(媒体评论)
钱先生学问精纯,思想疏通知远,文理密察,
以细针密缕的功夫,作为平正笃实的文章。
——林语堂
钱穆先生是研究中国思想一位罕见而成就卓越
的史学家,他研究中国历史与思想的方法为观察这
个蜩螗的时代提供了广泛的视野。

——狄百瑞
精彩页
自序
西方思想,大体可分三系:一为宗教,二为科学,三为哲学。此三系思想,均以探讨真理为目标。所谓真理,则可有两种看法:一认真理为超越而外在,绝对而自存。一认真理即内在于人生,而仅为人生中之普遍与共同的。此二看法,各有是处。天地万物,本先人类而有。天地万物有天地万物之理,其时尚无人类,则谓此等真理超越外在,独立自存,自无可议。迨既有人类之后,便有内在于人生界之真理,络续发现。此仅指其在人生界有普遍性、共同性,决非亦超越人生而外在。然此二项真理,亦非全相隔绝,抑且互有关涉。人生本从宇宙界来,本在天地万物中,故人生真理中必处处涵有宇宙真理,亦必处处被限制于宇宙真理中而不能违反与逃避。然就人生论人生,则人生本身,亦必有其内在之真理。此二项真理之分别,本极明显。然人类思想往往从此分别上发生种种偏差与歧误。
宗教家认为有一万善之上帝,创造天地万物以及人类。遂认为人生界种种真理,皆由上帝而来。故宗教真理乃为超越而外在者。科学家不认有此上帝,然抹杀人类与万物之大区别,以为天地万物之理已包括尽人生之理,因此,于天地万物自然真理之外不再认有人生真理之存在。则科学真理亦为超越而外在者。宇宙界若无人类,此上帝之理,万物自然之理,依然存在。则此项真理,根本不因人类之有无而有无,人生之变动而变动。由此观念而产生一种向外觅理之态度。宗教与科学所探究之真理虽不同,此一向外寻觅之态度,则为两者之所同。
西方哲学派别尤繁,然或则导源于宗教,或则依傍于科学。我们暂可归纳之为两大干:一主理性,一主经验。若主理性,试问理性何自来?必谓其属诸先天。又问理性与人类之关系,则谓理性乃绝对而自存。此即其渊源宗教之证。其主经验者,都认经验由个人与外界天地万物之接触因应而来,则经验所得即天地万物外在自然之理。此则不得不依傍科学。然则西方哲学,大体亦向外觅理,其在态度上,仍与宗教、科学一致。
中国思想,有与西方态度极相异处,乃在其不主离开人生界而向外觅理,而认真理即内在于人生界之本身,仅指其在人生界中之普遍共同者而言。此可谓之向内觅理,因此对超越外在之理颇多忽略。不仅宗教、科学不发达,即哲学亦然。若以西方哲学绳律中国思想,纵谓中国并未有纯正哲学,亦非苛论。
然真理确有此两面,一属自然,一属人文。前者须超越人生,向外觅之;后者须即就人生本身,向内觅之。并当求其界限,明审其交互之相通流,乃始得真理之大全。
如论宗教,固有一至善创世之上帝否?据科学言,似此非真理。然宗教信仰,实于人生界有作用、有贡献。故宗教真理,纵谓于自然界非真理,而于人生界则不得谓其全非真理。换言之,宗教所信仰者纵非真理,而宗教信仰之本身,则确有真理寓乎其中。宗教所信仰属宇宙界,属超越外在,而宗教信仰之本身,则属人生界,系普遍内在共同内在之一种人文心理。此种心理之有用而不可毁弃,本身即成为人生界一真理,可不因科学界所发现之自然真理而推翻。
再言科学,其所发现者固属真理,然不属人生。原子弹可以大量杀人,此乃自然真理。然人文真理中并无应该大量杀人之理。不得因科学界发明原子弹,遂认为杀人须大量杀,而奉之为人生真理之新发现,此理甚显。可见科学发现尽是真理,而非即人生真理。至少科学真理包括不尽人生真理,则无可疑难。
然则人类既不能无条件信仰宗教所建立之“体”,亦不能无条件运使科学所发现之“用”。故宗教、科学皆有真理,而不得谓其各得真理之全。
依次再言哲学。西方哲学,本意应译“爱智”。然理智仅占人类心知之一部分而非其全体,则仅由理智所获得之人生真理,亦属人生真理之一部分而非其全体可知。中国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之最重要点,则在仁智兼尽。智属哲学范围,仁则不属于哲学范围。因智是理智,而仁则属于情感。尽可有主张以情感为重之哲学,而情感本身则不成为哲学。然情感纵非哲学,却不得谓非人生。毋宁谓其在人生界之重要,乃更甚于理智。人生真理应向人生求,不应向哲学求。则西方哲学之属于纯理智纯思辨者,仍不能得真理之全可知。即综合西方宗教、科学、哲学三系思想之大全,而仍不能得人类所欲探求之真理之全亦可知。
我们必明得此上所述,才可回头来认识中国思想对人类探究真理之独特贡献与其价值之应有分际。中国思想乃主就人生内在之普遍共同部分之真理而推扩融通及于宇宙界、自然界。故中国思想不能形成为宗教。若谓中国有宗教,此可谓之“人文教”。因其信仰中心仍在人文界,而不在宇宙界。人性善,人皆可以为尧、舜。此乃中国人文教之信仰中心。由此推扩融通到宇宙界,则尽性可以知天,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可以尽物性而赞天地之化育。尽物性赞化育,须有事于格物穷理,此已侵入科学范围。中国非无科学,然中国人之“格物穷理”,则仍主依随于人文中心之基点而出发,仍回复到人文中心所蕲向为归宿。虽不明白否认有一绝对超越人生而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思想史(精)/思想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钱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书海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7100988
开本 32开
页数 29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23-03-01
首版时间 2023-03-01
印刷时间 202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04
CIP核字 2022255926
中图分类号 B2
丛书名
印张 9.8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5:5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