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双X档案--北京人失踪和阿波丸沉没
内容
编辑推荐

“阿波丸”沉船事件,被称为太平洋战争的秘密,是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个未解之谜。而“北京人”头盖骨遗失则是另一个世界之谜。世纪之交的今天,无奇不有又十分巧合的是,这两个世界之谜交叉关联在一起——交点就在世界的东方中国——遗失多年的北京人头盖骨很可能就在“阿波丸”沉船上。光明日报高级记者、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李树喜经过20余年调查研究,在本书中以历史学家的严谨和文学家的笔触,披露了关于这两个世界之谜人所不知的大量珍贵情报资料。世界之谜可能就在不远的将来水落石出,大白于天下……

内容推荐

北京人头盖骨遗失,是全世界关注的文化文物奇案。

“阿波丸”沉船事件,被称为太平洋战争的秘密,是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个未解之谜。

世纪之交的今天,无奇不有又十分巧合的是,两个世界之谜交叉关联在一起——交点就在世界的东方中国——遗失多年的北京人头盖骨很可能就在“阿波丸”沉船上。

在纪念人类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年花甲之日,面对我们和深深吸引世界目光的,是这两个世界级文化历史之谜的交叉和碰撞。

战争与和平,密谋与交涉,争斗与媾和;正义和诚信,欺骗和残忍,……“阿波丸”沉没之真相和谜底,很可能就在不远的将来水落石出,大白于天下……

让我们到历史深处,到大海深处,走访探查——

目录

上篇 “阿波丸”沉没

第一章 “阿波丸”:永不沉默的呼唤

第二章 特殊使命:神秘的“绿十字”船

第三章 “阿波丸”的神秘之旅

第四章 日美外交战

第五章 当事者说

第六章 日美:从剑拔弩张到不了了之

第七章 “阿波丸”是“和平船”吗?

第八章 “阿波丸”沉没真相

第九章 “阿波丸”装载之谜

中篇 “北京人”神秘遗失与寻找

序章 跨时代的呼呈

第一章 跨国界合作与划时代发现

第二章 战云密布中的紧急磋商

第三章 “北京人”离奇失踪

第四章 日本投降后的跨国追寻

第五章 失踪:无可奈何的结论

第六章 新中国:政治氛围与理性判断

第七章 数十种线索灰飞烟灭

第八章 双谜交叉:“北京人”在“阿波丸”沉船

下篇:寻找打捞“阿波丸”

第一章 “77·13工程”:中国人开始行动

第二章 天道酬勤:中国人找到“阿波丸”

第三章 水下作业纪实

第四章 旧谜未解 又添新谜

第五章 让“阿波丸”重见天日

后记

试读章节

半个多世纪后,耄耋之年的古人类学家打开了久远的记忆。胡承志老人说,——

“包括‘北京人’头盖骨在内的周口店化石是我亲手打包装箱的。装好之后,我把箱子送到时任北京协和医院总务长博文的办公室。”“化石装箱时间大约在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前的18天到21天之间,也就是3个星期左右。”对于这一时间,胡承志表示,他事后曾与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发现者裴文中一起回忆过。

胡承志说,1941年11月的一天上午,新生代研究室名誉主任魏敦瑞(当时已经返回美国)的女秘书息式白突然通知他,要把“标本装箱运走”。当天下午,他找到裴文中,问该怎么办。裴先生答,那就“立即就装”。第二天,胡承志请协和医院解剖科技术员吉延卿帮忙,两人将“北京人”化石装箱。

“化石被装在两只没有上漆的白色大木箱里,一大一小。大的长48英寸、宽22英寸、高11英寸;略小一点的木箱长45英寸,宽和高均为22英寸。”胡承志说,这些情况他曾在1977年3月给贾兰坡院士的信中提过,所以记得非常清楚。

有关“北京人”化石下落的一种说法——截获火车的日本人由于不懂化石价值而将之砸烂或扔掉,胡承志认为可能性不大。“因为化石包装得极考究,整整包了6层。但凡有点文化的人,或者有些好奇心的人,即便不完全了解化石的真正价值,也不会轻易将之丢弃。”而且,胡老认为,日本人纪律严明,下级遇到可疑情况一定向上级汇报。

我将化石从保险柜里一件件取出,给每件化石都穿了6层“衣服”:第一层包的是擦显微镜用的细棉纸;第二层用的是稍厚的白绵纸;第三层包的是医用吸水棉;第四层是医用细棉纱;第五层包的是白色粉莲纸;第六层用厚厚的白纸和医用布紧紧裹住。包完之后将化石装入小盒,并用棉花将小盒填满。木箱内6面都垫有弹性很好的黄色瓦垄纸数层。小盒逐一放入木箱后再用木丝填满。化石全部装完后,封盖、加锁,并在两个木箱的外面分别标上CcASE1和CASE2的字样。

至于化石装箱以后的事情,胡承志听裴文中说过,送到总务长办公室的两个木箱当天就转送到F楼4号保险室里,过了一夜又被送走,但不知道运到哪里去了。“自从我将两个装有‘北京人化石的箱子送到博文办公室那天起,就再也没有见过它了。至于化石的确切下落,我更是一无所知,而且恐怕再也没有一个中国人知道了。”胡承志说箱子先是放在协和医院总务长博文的办公室,随即运到了当时的美国驻北平领事馆,由詹森大使委托美国海军陆战队带出中国,交给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暂时保管。

这里。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外方的一个重要当事人,魏敦瑞的秘书息氏白女士。

据胡承志老人介绍,魏敦瑞是犹太人,息氏白也是犹太人,她父亲早年在南京一带行医,与魏敦瑞熟识,胡承志认为,“息氏白到协和的新生地研究室工作,不是凭的真本事而是关系,”因为魏敦瑞和息氏白都是犹太人。魏敦瑞离开中国去美国后,作为秘书,息氏白依然负责有关魏敦瑞的事务包括处理文件和信件。最重要的是,息氏白掌管着储藏“北京人”保密室的“钥匙”。

胡承志老人解释说,其实没有什么“钥匙”,只是保险柜的密码,协和医学院控制在美国人手里,“北京人”实际上一直掌管在魏敦瑞手中。魏在北平时,由他自己亲自掌握密码,中国人一概不知。没有中国人能够打开保险柜。在魏敦瑞走后,息氏白掌握着保险柜的密码。只是,当胡承志需要看化石真品的时候,息氏白照例给胡承志开绿灯——因为按照魏敦瑞的嘱咐,胡承志要为化石制作模型,息氏白应该无条件地提供方便。由此,当美方负责人胡顿、博文下达命令,要胡承志装箱之时,显然需要由息氏白打开保险柜。自然,息氏白女士就成为协和见到“北京人”面目的最后一个外国人,也是外籍的第一当事人。

按照中美之间的交涉文件和达成默契,“北京人”按计划行动,由美国海军陆战队护卫,乘北平到秦皇岛的专列到达秦皇岛港,在那里登船——那是美国旧金山经由菲律宾、上海到秦皇岛的海运航班,船名“哈德逊总统号”,预定12月8日抵秦皇岛,该船这一次的主要任务就是接运撤退的美海军陆战队到菲律宾参加保卫马尼拉的战斗,然后返回美国。

为了保密,两件“北京人”的箱子托名是美国军医威廉·弗利的行李。至于弗利本人是否随车押运,有两种说法:一是弗利自己说他来到北平,随车押运;一说他在天津等待,有朋友代他接货。总之,对于这样重要的文物,美国人安排细密、环环相扣,而决不会粗枝大叶、随随便便的。

那么,是怎样在转移中失踪的呢?P170-173

后记

历史是已发生的事实,无可更改。但历史需要人们记录,作者有幸成为记载一段历史、调查两大事件的一员。

以区区之身,绵薄之力,历经二十个春秋,完成这部著作,作者得力于热诚的人们和机构提供资料和帮助。他们是:

张智魁,胡承志,贾或彰;中国科学院,交通部,上海打捞局,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国家图书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家博物馆和馆长俞伟超,寻找“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海峰,福建省交通厅,平潭北京同乡联谊会和秘书长林绍宁,美国国家及海军博物馆;侯勇强、刘卫兵、陈忠联,作家李鸣生和岳南,为此书策划出版付出辛劳的任超、郇中建、孟光、王焕彬、鲁静、曹春、阙明、邢云生、温梦……感谢他们。

尤其是,当年,在作者将这本书的信息告诉贾兰坡老人的时候,老人微笑而期待着。而今,贾老已经长眠于周口店他倾尽心力、梦绕魂牵之地。大师已逝,风范永存,我们深深地怀念和感谢他!

                李树喜2005年 立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双X档案--北京人失踪和阿波丸沉没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树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051581
开本 16开
页数 3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0
出版时间 2005-10-01
首版时间 2005-10-01
印刷时间 200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0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2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