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行者
内容
编辑推荐

《行者》是六小龄童首部自传,唯一授权!

猴年猴书!

恰逢吴承恩诞辰510周年;

小六龄童去世50周年;

央视版电视剧《西游记》播出30周年;

所有机遇集于一年。

半生积淀,首部自传,至深彻悟。

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

我们每个人都是行者,都在取人生的经,都会遇到九九八十一难。坚持住! 一生做成一件事,就很了不起。

内容推荐

《行者》为六小龄童首部深入记述个人经历的自传,披露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充满作者独特的人生智慧,俯拾皆是励志金句。

年少成名,历经人生的巅峰与低谷后,方有“一无所有时坚持,该有都有时淡定”的自勉!

一生做猴,从荧幕舞台到校园舞台,认真诠释“一生做成一件事,就很了不起”的信条!

站在57岁回望人生,经年积淀,至深领悟,凝于笔端。献给所有热爱美猴王的读者,每个人都是行者,都在取人生的经,唯有苦练七十二变,方能笑对九九八十一难!

目录

一念一生:遗言痛

薄皮鸡蛋:劫少年

一世猴缘:命本无

八十一难:云中行

戏如修行:意为先

人生如戏:个中味

西游之路:品人生

人皆我师:祸兮福

七十三变:情随性

行者无际:筋斗云

试读章节

一念一生:遗言痛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诗经》

在我脑海深处,永远清晰地镌刻着这样一个画面:

一个阴雨天,在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一间老式病房里,一个小男孩趴在病床边,一个脸色苍白的年轻人躺在病床上,气息微弱地对小男孩说:

“金莱,我就要死了……”

小男孩一脸懵懂:“哥哥,什么是死啊?”

年轻人叹了口气,伸手轻抚小男孩的头发,缓缓说道:“死就是你再也见不到我了。”

小男孩大眼一瞪,泪水顺着脸颊就下来了,他哽咽着拉住年轻人的手,仰着小脑袋问: “那我怎样才能见到你啊?”

年轻人轻轻拍着小男孩的肩膀,充满爱怜地说道:“当你演成美猴王孙悟空的那一天,就能见到我了。”

趴在病床前的弟弟是我,躺在病床上的年轻人是我的二哥章金星。那一年,我7岁,二哥17岁。

二哥去世的日子是1966年4月13日,而我的生日是4月12日。去世前一天,二哥还在给我过生日——其实二哥在4月12日这一天思维已经很模糊,基本上不怎么会说话了,但是他一直配合医生。可能是一种原发的、自然的、本能的感觉,他一定要熬过这一天,否则以后我的生日将永远成为他的忌日了。

当二哥走向天国的时候,年幼的我还不明白死是什么,我只知道,二哥是要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我将再也见不到他,再也听不到他给我讲的孙悟空和猪八戒的故事,再也不能和他一起去看电影,去街头看小人书……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对二哥逝去的哀痛已经转换成深沉的怀念,但他临终前的那句话一直回响在我耳边:“当你演成美猴王孙悟空的那一天,你就能见到我了。”这句话指引了我人生的方向。

朋友跟我聊天时有这么一个感觉,只要谈话超过三句,我就会把话题转移到“孙悟空”“美猴王”“猴文化”那里去。他们甚至问我:“你究竟有没有自我?你就为猴子活着?你就为你的猴王家族活着?”

我非常肯定地回答:“是的!”我无法轻松地为自己活着。或者,对我来说,这是一种责任。而在这种责任后面,紧跟着一串串酸甜苦辣的故事。

我常说:“我是随着猴魂而来的。”我的血液里、骨髓里已经深深打上了美猴王的烙印。因为我和二哥之间那种特殊的感情,我仿佛注定要成为猴王世家的顶梁柱,代替我的二哥,完成那个未了的心愿。

薄皮鸡蛋:劫少年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诗经》

祖辈:从绍兴石板路走上西天取经路

我的家族是蒙古族的后裔。元末明初,蒙古战败后,朱元璋把驻在南方的蒙古军队集中在一起居住,贬为堕民,世世代代只能做吹唱道士、吹鼓手、喜娘或傧相这些社会最底层的工作,男人不许读书,女人不许缠足。

我祖籍浙江绍兴,章氏四代猴王,是从我曾祖父“活猴章”发端的。

从曾祖父开始,我家的猴戏有了些名气。曾祖父经常在田间地头拿着锄把,戴上木刻的孙悟空脸谱,光着脚演起孙悟空。时间久了,远近闻名,赢得 “活猴章”的美名。

真正把绍戏的猴戏发扬光大的,是我的祖父。祖父在猴戏的表演上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并赢得“赛活猴”名号,成为绍兴名角。天有不测,祖父不慎在一次演出中扭伤了脚,从此再也无法登台。但祖父凭着自己灵活的头脑,做起了戏业生意,并逐步积累资金,来到上海开了老闸大戏院。他把带去的绍戏班社扩展成了同春舞台,自此,绍戏便从一个地方民间戏走上全国大舞台。到1950年,绍戏被正式定名为“绍剧”,这是后话。

祖父当了“老板”,家庭富裕,不希望子弟还在“贱民”职业中打转。于是,祖父祖母坚决不让自己所有的孩子都演戏。一开始只允许我伯父学。少年时,伯父七龄童就开始在上海老闸戏院登台表演并逐渐走红。从小对戏痴迷的父亲心有不甘,便和伯父一起不断地游说父母。终于,祖父同意父亲演戏,没想到父亲一炮而红——父亲有了“六龄童”的艺名,很快就成了绍兴大班的小童星。凭着自己艰难地打拼,历经粉碎性骨折、“倒嗓”(戏剧演员在青春期变声变坏了)等困难,仍然没有让执拗的父亲退缩,反而越战越勇。看京戏《西游记》时,盖叫天之子张翼鹏的孙悟空造型让父亲甚为倾倒,大饱眼福之余,父亲萌生了要学猴戏演孙悟空的念头。

父亲观摩了京剧、昆剧、婺剧、沪剧等多个剧种的猴戏,将各个流派的猴戏艺术融会贯通,博采众长,总结出了具有绍兴乡土风味儿的绍剧猴戏风格。并对脸谱、头套、服装等认真钻研,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进,使之更加生活化。父亲还养了一只小猴子,每天对着镜子学习猴子的动作,走到哪儿都要把猴子带在身边。久而久之,父亲终于揣摩透了猴子的喜怒哀乐,进行美化和改造,并将它运用到孙悟空的形象塑造。就这样边学边演,现学现卖,父亲从《猴王出世》《漂海学艺》一直演到《大闹天宫》,他演的孙悟空终于自成一家,被尊为开创猴戏“活、灵”风格的“南派猴王”。

新中国成立后,父亲担任浙江绍剧团团长,参加各种戏曲表演活动,获得了很多奖项和荣誉,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并获得认可。

“文化大革命”时,父亲被扣上了“大戏霸”“大右派”“反动学术权威”“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四顶大帽子,不仅被剥夺演出的权利,还要接受隔离审查,紧接着又被编入“牛鬼蛇神”劳改队,发配到乡下服苦役。直到1972年年底,父亲才从“五行山” 下被放出来。1974年,浙江绍剧团到军队慰问演出,身患胸膜炎的父亲表演了绍剧中《白水滩》的武打戏。已经52岁的父亲终于重登舞台,久压在五行山下的“南猴王”重新出山!

序言

行者再行

公元2016年5月20日,是我一生中值得永久纪念的日子。我乘坐螺旋桨式小型飞机,从佛国尼泊尔的首都加德满都飞往蓝毗尼。尽管飞行时间只有短短40分钟,但这个过程惊心动魄。飞机起飞不久便开始剧烈颠簸,有几次直冲而下,客舱里传出乘客的尖叫声,同机的僧侣已经双手合十祈祷,但我的内心却前所未有的平静,这平静,源自脚下这片圣土……“佛祖”护佑,当晚我顺利抵达并参拜了魂牵梦绕的佛祖出生地,这晚,成千上万人点亮了祈福的蜡烛,场面无比震撼。回望自己57年的艺术人生,我百感交集,犹如凤凰涅槃,再获重生。

此次应尼泊尔总理邀请,担任中尼文化友好使者,出访尼泊尔,收获巨大。我参加了纪念释迦牟尼诞生2560周年的纪念大会,出席中央电视台电视剧《西游记》尼泊尔语首映式,参观了猴庙,并走访尼泊尔民间学者,探访当年玄奘法师的足迹。

玄奘法师和蓝毗尼渊源颇深,早在1300多年前,玄奘法师曾赴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地蓝毗尼礼佛求法。他在《大唐西域记》里细致描述过蓝毗尼的悉达多宫殿、河流等很多遗迹。此刻,站在这片佛教圣地,我感慨万千。

玄奘西行,乃世界千年壮举。他发愿西行,直探原典,重新翻译,以求得佛教真理。西行路上,历经险阻,走过八百里大沙漠的行程,“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人马俱绝”。时常忍饥挨饿,时常盗贼威胁,但法师志向坚定,誓言:“不求得大法,誓不东归一步。”—唐太宗称玄奘法师为“千古完人”,鲁迅称之为“中国的脊梁”,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世界各国多个场合提及玄奘西天取经的传奇故事,及其演绎世界名著《西游记》小说的历程。

吴承恩先生以玄奘法师为原型,以《大唐西域记》为素材,创作了东方巨著《西游记》。这部富有神奇色彩﹑描述佛家弟子不远万里历尽艰难险阻求取佛经的神话小说,400多年经久不衰,影响遍及全世界。《西游记》除却本身引人入胜的情节外,还包含了许多可以品嚼的人生智慧。孩子们喜其情节的离奇与绝妙,成人则赏其正义勇敢﹑善良真诚﹑乐观向上﹑自信执着,娱者爱其无穷快乐与艺术享受,学者恋其深含的学术韵味,而智者体味其生活哲理。《西游记》中美猴王孙悟空形象,改变了我家族的命运,更是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

我的家族章氏猴王世家,以塑造孙悟空形象为家族理想,一代又一代演绎美猴王的故事。章氏猴戏,从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从无到有,从原始模仿到集大成,历经曾祖父、祖父、伯父、父亲、二哥、堂兄和我等四代人,时间跨度长达一个世纪。把《西游记》的故事及美猴王从绍兴社戏的水乡舞台,演绎到了美国纽约时代广场。

我有幸用17年时间,用电视剧的形式呈现《西游记》,献身这份艺术和智慧不朽的功业。86版的《西游记》,是中国戏曲猴戏艺术传承的产物,凝聚了一代又一代猴戏大师的心血,也是全国最好的导演、演员、美工、摄影等全力配合,才铸就了这部经典,塑造了我这个美猴王形象。

《行者》,主要讲述我行走生命的历程。回顾57年岁月,人生如戏,酸甜苦辣,五味杂陈。我想,自己也许正如玄奘西游一般,行走在人生的漫漫沙漠上,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探寻人生和艺术真经。

今年是中国农历猴年,“大圣归来”的呼声,让我有一种英雄归来的滋味。其实,我从未离开过。如果说,我年轻时苦练猴戏,用17年时间拍摄电视剧《西游记》,是在传承中国猴戏艺术;那么,在《西游记》后,我又用了10余年时间,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从北大清华等国内院校,到哈佛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巴黎第六大学等海内外近千所学校,和学生们交流思考,则是因为我的另一个理想:希望通过自己点点滴滴的努力,让坚忍不拔的玄奘西行精神,让永不言败、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猴王精神走向世界。

在我心里,猴戏不姓章,而是属于中国,属于全世界。

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灵山,每个人都是西天取经路上的行者。

路途漫漫,前路遥遥,要翻过多少座山,要涉过多少条河,才能走到那个完美的终点?行走,行走,不管是踉跄前行,还是疾风劲走,总是在路途中。踏着取经之路、人生之路、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我的梦、家族梦、中国梦一定好梦成真。

吴承恩赋予孙悟空生命,我要赋予孙悟空灵魂,并且让孙悟空真正腾飞起来。

在本书《行者》中文版即将付梓之际,我衷心感谢时代,感谢生活,感谢《西游记》剧组全体艺术工作者,感谢在我人生艺术道路上给予我无数帮助的师友家人。感谢为此书付出巨大努力的长江文艺出版社及所有工作人员。

行者再行。

2016年5月21日 六小龄童 于蓝毗尼(尼泊尔时间23点56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行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六小龄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88510
开本 16开
页数 2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82
CIP核字 2016105550
中图分类号 I267.4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5
165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7:3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