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新时代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发展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共收录论文29篇,以闽江学院践行关于教育的重要思想为总线,分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三部分进行探讨,介绍了闽江学院践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具体尝试。第一部分从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开放办学、应用型本科教育等角度总结闽江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中的尝试;第二部分从学科、专业、课程等不同层次,探讨了闽江学院在思政课程质量保障、思政与专业课程融合、高校思政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实践;第三部分将闽江学院在专业培养、在线教学、三创教育、第二课堂等不同角度和层面上的教学改革实践进行汇总。 作者简介 吴建铭,福建石狮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任闽江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先后任福建团省委常委、办公室主任,福州市晋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福州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厅厅务会议成员,西藏自治区朗县县委常务副书记。 目录 第一部分 应用型人才培养 深化科教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工作思路 把一二三课堂融合发展引向深入打造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闽大模式 校地合作 共创未来 坚定不移地走开放办学之路 集聚资源 综合改革——为高水平有特色的应用型大学发展战略全局助力 科教与产教双融合下闽江学院应用型办学实践——以信息技术类为例 新商科背景下经管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产业学院的“三链”融合改革 第二部分 课程思政 科学构建思政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析 从“浅表化”到“深层化”: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以公共关系学概论为例 新媒体艺术设计课程思政建设有效路径研究——基于植根华夏 筑梦家国的作品思政视角 “三位一体”育人理念下服装营销方向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服装展示设计》课程为例 课程思政背景下概论性课程中教学案例选择策略研究 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推进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 家国情怀教育在《社区工作》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第三部分 教学改革 产教深度融合的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闽江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 数字经济背景下新商科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为例 新文科背景下广告学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生态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三螺旋理论下经济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以闽江学院为例 应用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之“普法式”教学法探索 财税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服装材料学》课程在线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模式教学改革探究——以《理论力学》课程教学为例 以规范精准为导向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信息化管理 应用型高校学生社团管理“课程化”模式构建 基于成果导向的新闻采写课程模式改革探析 多维驱动下的广告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赛教融合——平面设计类课程三创教育教学改革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新时代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发展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吴建铭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438933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1 |
出版时间 | 2023-01-01 |
首版时间 | 2023-01-01 |
印刷时间 | 2023-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28 |
CIP核字 | 2022206970 |
中图分类号 | G649.21 |
丛书名 | |
印张 | 17.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