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抱怨当习惯——阿里巴巴给年轻人的14堂智慧课》由张弛编著。
将来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在不抱怨的自己。
独特的人才观,让你发现自己的优势。一本深度破译创业困局,再现马云精神的作品!
成功,机遇,财富,友情,爱情……抱怨让我们失去,不抱怨使我们获得。
面对人生的困境,有人只会抱怨,有人却选择了坚强。抱怨者在抱怨中迷失了自我,坚强者在坚强中发现了亮光。
一个激励中国的创业人物,一个草根英雄的成功智慧。
图书 | 别把抱怨当习惯--阿里巴巴给年轻人的14堂智慧课 |
内容 | 编辑推荐 《别把抱怨当习惯——阿里巴巴给年轻人的14堂智慧课》由张弛编著。 将来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在不抱怨的自己。 独特的人才观,让你发现自己的优势。一本深度破译创业困局,再现马云精神的作品! 成功,机遇,财富,友情,爱情……抱怨让我们失去,不抱怨使我们获得。 面对人生的困境,有人只会抱怨,有人却选择了坚强。抱怨者在抱怨中迷失了自我,坚强者在坚强中发现了亮光。 一个激励中国的创业人物,一个草根英雄的成功智慧。 内容推荐 《别把抱怨当习惯——阿里巴巴给年轻人的14堂智慧课》由张弛编著。 从雄心勃勃的青年到满腹怨气的失败者,这并不是社会造成的,很多人都是自身不够智慧,最后让抱怨成为自己失败人生的根源。所以,要成功,就要摒弃抱怨。马云曾经说过:“人不是为了惊天伟业而生的,人是为了感受生活而生的,只有摆脱抱怨,才能拥抱生活。”马云和阿里巴巴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但是在这些成功的背后,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对于当下渴望成功的人来说,马云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榜样:从最初的普通高校教师到中国的电子商务“帝国”——阿里巴巴的缔造者,马云的成功已成了千万年轻人学习的楷模成了一个美丽的神话。有人说,马云瘦小的身材、近乎怪异的长相似乎暗示了他天生就异于常人,因为马云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感悟和启迪。有人曾经问马云:“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你成功的秘诀?”马云的回答是:“不要把抱怨当习惯!” 那么,这简单的8个字为什么能成为马云成功的秘诀,其中又包含了怎样的智慧呢?不要把抱怨当习惯,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呢?那就是不埋怨谁,不嘲笑谁,也不羡慕谁,无论是阳光灿烂还是风雨交加,都能做自己的梦,走自己的路——这就是阿里巴巴智慧最精辟的诠释。 目录 第01课 紧追目标:年轻人有梦想,更要实干 放眼全世界,才有无限希望 心中有蓝图,更要脚踏实地 有创业理想,但不能理想化 可以思想不统一,但目标要统一 相信自己,为梦想而战 第02课 保持激情:事业需要激情不要抱怨 一定要有持久的激情 拥有使命感,事业就会做得更好 学会给团队注入激情 要有一股疯劲,偏执才能成功 敢想敢干,相信一切都有可能 第03课 笑对逆境:把失败当作垫脚石 把逆境看成是上帝的礼物 让挫折成为你成功的垫脚石 只有摆脱抱怨,才能拥抱生活 无论多难,都乐观地看待这个世界 你要创业,就要接受所有严酷的敲打 第04课 注重口碑:名声是事业的宝贵资产 聪明的人往往先去推销自己 做企业从取一个响亮的名字开始 诚信才是阿里巴巴最大的财富 借“名人”之名推动自己的事业 做人做事,先做忠诚度再做知名度 第05课 柔性竞争:争得你死我活的商战是愚蠢的 马云为什么呼吁放弃和百度竞争 心中无敌者,无敌于天下 竞争的时候不要带着仇恨 只有双赢才能走得长远 竞争,要让对手痛苦,你很快乐 向竞争对手学习 碰到强大对手,不要挑战要弥补 第06课 学会用人:成功的事业绝不是独角戏 唯才是举,“土鳖”未必不如精英 懂得借助别人为自己获得结果 自己不懂的,可以用别人的脑袋 找最合适的人,而不是最成功的人 阿里巴巴要的是“猎犬”型人才 人才是用重金培养出来的 第07课 快乐第一:追求事业成功更要追求快乐 让阿里巴巴的人笑着干活 阿里巴巴注重幸福文化管理 工作不要太认真,快乐就行 好玩、好看才好卖:阿里巴巴的娱乐营销 阿里巴巴的LOGO是一张笑脸 第08课 聚拢人心:让更多的人为你点“赞” 粉丝是你最忠诚的支持者 马云的策略:用领导魅力吸引人才 经营理念深得人心,不靠控股来管人 舍得付出:用5000万换来的信心和希望 打造团队精神:不抛弃,不放弃 财散人聚:让员工过上好日子 第09课 敢于创新:要做就做别人不能模仿的 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 与众不同,才能吸引更多目光 没有突破,就等于什么都没做 标新立异,永远不做大多数 挑战我们一直认为对的事 第10课 抓住机遇:机会太多,你只能抓一个 机会很诱人,但也要敢于拒绝 创业拼的是对未来的预见 聪明的人,善于发现并抓住机会 机遇,就是永远能抢在对手前面 危机来的时候,机会也来了 没有出路的“机会”,撞破南墙也不是路 第11课 警惕危机:有忧患意识,才能避免失败 有运气好的时候,就会有倒霉的时候 冬天的使命:马云是这样“过冬”的 “自黑”,天猫危机公关的智慧 承认失误,不要为平息危机而公关 生于忧患,不要满足一时的成就 做企业,要在不缺钱时找钱 预测出未来可能出现的灾难 第12课 学会坚持:坚持下去总会有机会 坚持才会有运气 耍小聪明,不如傻傻地坚持 等别人倒下,跪着的你就是成功 永远都不忘记第一天的梦想 就是在刀光剑影中求成功 第13课 生财有道:赚钱模式越多,说明你越没有模式 不做竭泽而渔的“愚人” 帮助别人赚钱,自己才能赚到钱 搞定投资者,别人的钱也要省着花 为卖家省钱就是为自己省钱 企业不能创造概念,而要创造价值 第14课 不断反省:吸取教训,降低成长的成本 写出阿里巴巴的1001个错误 将犯错当作最有效的学习过程 错误犯得越早,自己的损失越小 利用别人的错误完善自己 闯天下,就不要害怕犯错误 永远把别人的批评记在心里 试读章节 放眼全世界,才有无限希望 成功的机会往往在竞争中变化迭出,各种情势接踵而至,每一天的变化都可以说是巨大的。因此,那些聪明的年轻人往往能够把握此间的情势,看准机会的风向。年轻人必须对全局了然于胸,对未来之势亦要把握到位,不抱怨事业的艰辛,才能以更长远、更全面的角度来解决问题。所以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先生曾在给儿子的信中说道:“成功不是以一个人的身高、体重、学历或家庭背景来衡量,而是由他思想的‘大小’来决定。”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也说:“执着于高尚的目标,就是正在从事高尚的事业。” 2007年,阿里巴巴掌门人马云表示:“阿里巴巴的发展方向是‘达摩五指’,包括诚信体系、市场、搜索、软件和支付五个发展方向,软件是重要一环。”从马云进军软件领域的战略部署中,我们看到了马云的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帝国”构架的轮廓。 马云的雄心壮志是阿里巴巴未来发展最重要的精神力量所在,从他一开始便宣布“阿里巴巴的世界战局”来看,这个目标之大,不仅显示了他目光之长远,还将他颇具霸气的领袖气场体现出来。 在建立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网站时,马云把客户源定位在了国内和国外两个价值链:一头是海外买家,一头是中国供应商。从阿里巴巴的机构设置中,就可以感受到它自始至终的国际化战略。他们的口号就是“避免国内甲A联赛,直接进入世界杯”。 马云说:“我们要打开国际电子商务市场,培育中国国内电子商务市场。”当时互联网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企业都在西方,能向互联网投资的主流资金也都在西方,所以马云决定利用一切可以找到的机会,首先“搞定”国外市场。 既然将未来的公司定位为全球的公司,名字就应该是响亮的、国际化的。马云因此说:“我取名字叫阿里巴巴不是为了中国,而是为了全球,我做淘宝,有一天也要打向全球。我们从一开始就不嚷‘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创建一家全球化的、可以做102年的优秀公司’。” 最初创立阿里巴巴的时候,创业资本很少,但马云却从创业资本中拿出1万美元买回了阿里巴巴的域名。他认准阿里巴巴这个名字可以跨越国界。流行全世界。 有了适合国际路线的名字之后,阿里巴巴就避开国内市场,直接进军国际。马云还不断在欧洲和美国做演讲,来听的人并不多,最惨的一次,马云在德国组织演讲,1500个座位只来了3个人,马云虽然也觉得很丢脸,但为了宣传,还是坚持下去了。 作为一个有智慧的年轻人,当你就相关任务进行讨论时,一般都是从“目标”谈起的。大目标不是大而空洞、不切实际的目标,目标大,显示的是一个人的胸怀大,收获的自然会多。 对于任何一个想要获得成功的人来说,眼光放长远一点是很必要的。只有把眼光放长远,制定一个远期的规划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才有奔头,才有希望,也才有实现梦想的积极性,而且当你放眼纵观全局时,你的眼界才会更开阔,事业的发展脉络才会更清晰。这也是阿里巴巴教给年轻人的智慧。马云曾经说过:“我们绝对是放眼世界的,真正做到打到全世界去。”时至今日,马云的目标终于实现了,他已经让全世界人见识了阿里巴巴的神奇,并已经让全世界人知道,阿里巴巴是中国人创办的公司,阿里巴巴是一家让全世界华人骄傲的中国公司。 所以,只要你是一个不甘平庸的人,就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和明确的奋斗目标,这样才能调动全部的积极性,为实现目标而奋斗。 鲁伯特·默多克是美国著名的新闻和媒体经营者。他大学毕业后在英国伦敦的《每日快报》工作。直到父亲去世,默多克作为合法的继承人,回到澳大利亚继承了父亲留下的一家地方报纸——阿德莱德的《新闻报》。 默多克一旦决定在澳大利亚发展,便很快为自己制定了“跨国经营”的战略目标。1963年,他购买了香港某杂志公司28%的股份,1964年购买了新西兰惠灵顿的主要报纸《自治报》,1968年设法拥有了英国历史上最悠久也是最大众化的《世界新闻报》集团49%的股权,1989年接管了柯林斯出版公司,在全球掀起了一股“默多克旋风”。 微型通信技术的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给默多克创立跨国传媒公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从1983年在英国创办天际广播公司开始到如今,默多克的新闻公司已经成了英国电视网的核心和世界上最大的卫星电视集团。与此同时,他的新闻公司集团也开始迅速国际化。到1996年,默多克仍然控制着新闻公司32%的股份,就如同管理着自己的领地一样。那时候他扬言要带领公司进一步向更新的领域发展,要在21世纪取得更大的成就。 最后,默多克建立起了横跨五大洲的传媒大帝国——新闻集团,他本人也因此成为名噪一时的世界报业大亨。 伊克巴尔曾说:“你要有雄心壮志,江河也会向你俯首。”我们常听见一些人说目标要跳起来够得着才行,事实上有时候我们制定的目标要比“跳起来”还要远大,这样才能引导我们走得更远。 年轻人要想在人生中获取成功,一开始就应该给自己明确一个目标,年轻是最重要的资本,作为有着无限希望的年轻人,成就必然与志向有着莫大的关联,只要将“目标种子”播撒在自己的心田,并持之以恒地“耕种”和“浇灌”,就一定会得到想要的果实。 P3-5 序言 有些年轻人在进入社会之初,常常是雄心勃勃,干劲十足,但随着在社会上处处碰壁,事业屡屡受挫,当初的雄心壮志已经不在,便开始抱怨这个世界,抱怨老天的不公,抱怨命运的艰辛。当他们将抱怨当作习惯的时候,他们就沦为了平庸无奇的人。反过来看那些平庸的人,你会发现抱怨是他们最显著的标签。可以说,抱怨就像一颗钉子,会将一个人钉在失败的墙上,永远都不得解脱。 从雄心勃勃的青年到满腹怨气的失败者,这并不是社会造成的,很多人都是自身不够智慧,最后让抱怨成为自己失败人生的根源。所以,要成功,就要摒弃抱怨。马云曾经说过:“人不是为了惊天伟业而生的,人是为了感受生活而生的,只有摆脱抱怨,才能拥抱生活。”马云和阿里巴巴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但是在这些成功的背后,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对于当下渴望成功的人来说,马云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榜样:从最初的普通高校教师到中国的电子商务“帝国”——阿里巴巴的缔造者,马云的成功已成了千万年轻人学习的楷模成了一个美丽的神话。有人说,马云瘦小的身材、近乎怪异的长相似乎暗示了他天生就异于常人,因为马云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感悟和启迪。有人曾经问马云:“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你成功的秘诀?”马云的回答是:“不要把抱怨当习惯!” 那么,这简单的8个字为什么能成为马云成功的秘诀,其中又包含了怎样的智慧呢?不要把抱怨当习惯,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呢?那就是不埋怨谁,不嘲笑谁,也不羡慕谁,无论是阳光灿烂还是风雨交加,都能做自己的梦,走自己的路——这就是阿里巴巴智慧最精辟的诠释。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别把抱怨当习惯--阿里巴巴给年轻人的14堂智慧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张弛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商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449152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0 |
出版时间 | 2015-12-01 |
首版时间 | 2015-12-01 |
印刷时间 | 2015-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6 |
CIP核字 | 2015240885 |
中图分类号 | B848.4-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