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隐私权的宪法保护/21世纪法学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深入研究隐私权的宪法保护的学术著作。传统上,中国人以讲隐私、存隐私为不齿,隐私不仅见不得人而且不正大光明,直到改革开放,这种观念才有所改变。如今,隐私作为一种权利主张急需得到法律保护。在当代中国,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研究一向被认为是民法学界的任务,隐私权的宪法保护鲜有人关注。 本书选取美国和德国的隐私权宪法保护为比较对象,从隐私权宪法保护的发展历史、基础、宪法保护的效力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普遍人权意义上的隐私权宪法保护问题。

内容推荐

本书的中心任务是探讨作为基本人权的隐私权的宪法保护问题。本书从比较的视角——以美国和德国为例——研究了国外隐私权宪法保护的理论和实践,从隐私权宪法保护的发展历史、基础、宪法保护的效力几个方面阐述了普遍人权意义上的隐私权宪法保护问题。其目的是在比较和借鉴中为中国隐私权宪法保护的研究和制度建构提供理论基础,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完善建议。

本书首先在导论部分介绍了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内容,然后分五章从五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第一章,作为基本人权的隐私权的含义界定和权利属性。从隐私权的基本人权属性出发,认为隐私权是私人生活自由权,是自然人对于私人信息自我控制、不被非法利用,私人事务自主支配、不受侵扰和私人活动自主决定、不被侵犯秘密的自由权。隐私权既包括传统的不受政府公权力侵扰的消极意义上的权能,也包括在不得不交出和不能不交出个人隐私时的自决权意义上的积极权能。从权利属性上看,隐私权是个人的精神性权利,是独立的人格权,是个人自治意义上的自由权。在现代社会,隐私权还具有相对权性质。

第二章,隐私权宪法保护的历史发展。本书从追溯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开端开始,论证了隐私权民法侵权法保护的不足和隐私权宪法保护的必然发展趋势,然后以美国和德国的隐私权宪法保护为切入点,比较分析了德国在基本法一般原则指导下的隐私权宪法保护和美国直接针对政府立法权行使的隐私权宪法保护,认为德国一般人格权原则下的隐私权含义比较狭窄,但是从隐私权客观价值面出发,隐私权的保护具有更宽的适用性;而在美国,隐私权是不断扩展内容的宽泛意义上的权利,但其使用领域却仅限于针对立法权的违宪审查。在此基础上本书进一步研究了隐私权宪法保护的国际一体化发展趋势。

第三章,隐私权宪法保护的基础。从西方文化、法治建构传统出发,本书认为隐私权宪法保护的哲学伦理学基础是重视个体价值的个人主义,隐私权进入法律保护的法理基础是公法性质的一般人格权,而隐私权宪法保护的终极人权法价值基础是人格尊严,直接人权法价值基础是个人自治。

第四章,隐私权宪法保护的实效。首先讨论了隐私权宪法规范保护的模式选择,认为隐私权的宪法规范保护是在宪法人格尊严和人格自由价值条款下的间接宪法规范保护或概括宪法规范保护。接下来在宪法基本权利规范效力扩散化的分析框架下,指出隐私权的宪法保护是发挥多重效力的整体性制度保证,但司法诉讼效力是隐私权宪法保护最核心的内容,其中违宪审查的诉讼化是隐私权宪法保护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

第五章,落实到对我国隐私权的宪法保护问题的思考上,认为目前中国单纯依靠民法保护隐私权是不足够的,隐私权的宪法保护具有必要性,但要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在宪法制度本身的建构过程中,以确立宪法基本权利直接效力为核心进行一体完善。

最后,本书得出结论认为,隐私权必然是一国宪法保护的公民的基本权利;隐私权宪法保护的实现借助于宪法基本权利的多重效力的发挥,不仅防御公权力,而且从基本人权的客观价值出发,对于部门法隐私权保护具有指导意义;而宪法隐私权直接对抗公权力的效力是隐私权宪法保护最重要的内容。

目录

序………………………………………………………………………………………………(1)

中文提要………………………………………………………………………………………(1)

Abstract………………………………………………………………………………………(1)

导 言…………………………………………………………………………………………(1)

  一 问题的提出…………………………………………………………………………(1)

  二 研究现状……………………………………………………………………………(3)

  三 研究意义……………………………………………………………………………(14)

  四 本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16)

第一章 作为基本人权的隐私权的含义界定与权利属性…………………………………(19)

  一 隐私、隐私观念与隐私权…………………………………………………………(19)

  二 隐私权概念及构成要素分析………………………………………………………(35)

  三 隐私权的权利属性…………………………………………………………………(52)

  四 小结:隐私权是私人生活自由权…………………………………………………(63)

第二章 隐私权宪法保护的发展历史………………………………………………………(65)

  一 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出现……………………………………………………………(66)

  二 隐私权宪法保护发展的比较观察…………………………………………………(78)

  三 隐私权宪法保护的国际一体化发展趋势…………………………………………(99)

  四 小结:隐私权宪法保护的必然性…………………………………………………(103)

第三章 隐私权宪法保护的基础……………………………………………………………(106)

  一 隐私权宪法保护的哲学伦理学基础:个人主义…………………………………(107)

  二 隐私权宪法保护的法理基础:一般人格权的公法保护…………………………(123)

  三 隐私权宪法保护的人权法价值基础:人格尊严与个人自治……………………(139)

  四 小结:隐私权宪法保护的基础:个人—人格—人格尊严—个人自治…………(162)

第四章 隐私权宪法规范效力及其司法保护………………………………………………(166)

  一 规范层面的隐私权宪法保护………………………………………………………(166)

  二 基本权利的宪法规范效力…………………………………………………………(174)

  三 作为基本权利的隐私权的宪法规范效力…………………………………………(199)

  四 隐私权的司法保护…………………………………………………………………(208)

  五 小结:隐私权宪法规范效力的多重化及司法保护………………………………(222)

第五章 关于我国隐私权宪法保护的思考…………………………………………………(226)

  一 我国隐私权观念的缺失及法律保护的缺位………………………………………(227)

  二 我国隐私权宪法保护的必要性……………………………………………………(235)

  三 我国隐私权宪法保护的完善………………………………………………………(248)

  四 小结:个人隐私权宪法保护的“当代中国语境”………………………………(260)

结 论…………………………………………………………………………………………(265)

参考文献………………………………………………………………………………………(267)

后 记…………………………………………………………………………………………(288)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隐私权的宪法保护/21世纪法学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秀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306158
开本 32开
页数 2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7
出版时间 2007-05-01
首版时间 2007-05-01
印刷时间 2007-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0.3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23.04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3
142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6:33:30